APP下载

韶关市国有曲江林场阔叶混交林建设抚育探讨

2023-12-27杨中文

乡村科技 2023年18期
关键词:曲江阔叶苗高

杨中文

韶关市国有曲江林场,广东 韶关 512100

0 引言

在绿色生态发展战略引导下,广东省韶关市持续优化绿色生态格局,加强高质量水源林、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强湿地保护管理。韶关市国有曲江林场(以下简称国有曲江林场)通过科学营造阔叶混交林,实现了低质低效林改造保护,进一步提升了区域造林绿化和森林抚育水平,走出了科学、生态、节俭的绿色发展之路。

1 阔叶混交林概述

混交林是指由两种以上树种构成的林分,每一种树木在林内所占比例均不能少于10%。科学搭配树种,可提高林分生产率和林分稳定性。营造混交林可充分利用林地光能和土壤资源,较好地改善林地的立地条件,促进林木生长,增加林地生物产量和林产品数量,提高林地生产力[1]。混交林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方面优势也比较明显。阔叶混交林是出现于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带或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上界的森林植被类型,其主要构成为常绿阔叶树和落叶阔叶树。我国阔叶林组成树种种类繁多。国有曲江林场在营造阔叶混交林时主要利用乡土阔叶树种和珍贵树种,如木荷、灰木莲、乐昌含笑、红锥、楠木等。

2 国有曲江林场阔叶混交林建设概述

国有曲江林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主要负责保护、培育、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保持森林物种的多样性;通过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适度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负责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区域良种示范、种质资源保存与开发利用、生态监测、科技示范等;开展林业科普、宣传工作。近年来,国有曲江林场加强营林造林和森林抚育管理,营造、培育阔叶混交林面积超过766.67 hm2,森林结构得以优化,森林单位面积产量明显提升,也建立了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维护了生物多样性,持续发挥了森林生态系统气温调节、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等多重作用。近年来,国有曲江林场营造阔叶混交林情况如下。

2018年,国有曲江林场主要营造了楠木、乐昌含笑混交林。选择2.5 kg营养袋装的2年生苗,楠木苗要求苗高100.0 cm以上、地径1.0 cm以上;乐昌含笑苗要求高80.0 cm 以上、地径1.0 cm 以上,按照株行距2.5 m×2.5 m(每667 m2栽植107株)的规格随机混交。栽植穴的规格为上口50 cm×50 cm、下口40 cm×40 cm,深度40 cm。基肥为N、P、K 总有效量不低于30%的复合肥,每穴施放0.5 kg。国有曲江林场通过科学混交,扩大楠木、乐昌含笑栽植所需空间,提升楠木、乐昌含笑栽培质量,提升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国有曲江林场内楠木种群迅速扩大,为高品质金丝楠木的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0 年,国有曲江林场主要进行了枫香、木荷、灰木莲、火力楠、水杉等混交林营造。选择1~2 年生、苗高80.0 cm 以上、地径0.8 cm 以上营养袋苗,以株行距3.5 m×3.5 m(每667 m2种植54 株)或3.0 m×3.0 m(每667 m2种植74 株)的规格随机混交。栽植穴规格为50 cm×50 cm×40 cm。施加N、P、K总有效量不低于45%的复合肥作基肥,每穴施放0.5 kg;2020 年7—8月追施N、P、K总有效量不低于45%的复合肥,每穴施放0.3 kg。

2021 年,国有曲江林场主要进行了火力楠、灰木莲、闽楠、红锥、枫香、木荷混交林营造。选择上袋时间不少于1 年且主根不穿袋的优质容器苗,除红锥苗木要求地径0.5 cm、苗高50.0 cm 以上,闽楠地径0.6 cm、苗高60.0 cm 以上外,其余苗木要求地径在0.8 cm、苗高80.0 cm 以上,按照株行距3.0 m×3.0 m(每667 m2种植74株)规格随机混交。栽植穴规格为50 cm×50 cm×40 cm。施加N、P、K 总有效量不低于45%的复合肥作基肥,每穴施放0.5 kg;2021 年7—8 月追施N、P、K 总有效量不低于45%的复合肥,每穴施放0.3 kg。对于闽楠、枫香混交林,建设中特别强调植物的高低错落排列。此类混交林处于良性竞争状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从混交林初期建设成果看,国有曲江林场气候明显改善、养分循环更合理,动植物获得了理想的栖息和繁殖环境。

2022年,国有曲江林场主要进行了楠木、红锥、乐昌含笑、木荷、杉木混交林营造。选择上袋时间不少于1年且主根不穿袋的优质容器苗(杉木为裸根苗),除楠木苗要求地径0.6 cm、苗高60.0 cm以上,红锥苗要求地径0.5 cm、苗高50.0 cm以上,杉木苗要求地径0.3 cm、苗高40.0 cm 以上外,其余苗木要求地径0.8 cm、苗高80.0 cm 以上。按照株行距3.0 m×3.0 m(每667 m2种植74 株)规格随机混交。栽植穴规格为40 cm×40 cm×30 cm。施加N、P、K 总有效量不低于45%的复合肥作基肥,每穴施放0.3 kg;2022 年6—7 月追加N、P、K 总有效量不低于45%的复合肥,每穴0.3 kg。国有曲江林场通过科学混交,改善了林场之前树种结构不合理、林地土壤恶化、物种多样性降低、林分抗逆性变差及病虫害发生严重等情况。混交阔叶树种林分凋落量大,凋落物养分高、易分解,培肥土壤功能出色。

2022年,国有曲江林场还进行了黑木相思、木荷混交林营造。选择的黑木相思苗高30 cm以上、木荷苗高60 cm 以上,优先使用无纺布容器苗、轻基质容器苗。按照株行距2.5 m×3.0 m(每667 m2种植89 株)的规格随机混交,黑木相思、木荷配植比例为8∶2。栽植穴规格为50 cm×50 cm×40 cm。2022 年6—7 月追施N、P、K总有效量不低于45%的复合肥,每穴施放0.1 kg。

2023 年,国有曲江林场进行了乐昌含笑、红锥、木荷、楠木、灰木莲、樟树等混交林营造。选择1.5年生营养袋苗,除楠木苗要求苗高60.0 cm、地径0.6 cm以上,红锥苗要求苗高50.0 cm、地径0.5 cm以上外,其余苗要求苗高80.0 cm以上、地径0.8 cm 以上,按照更新改造造林株行距3.0 m×2.5 m(每667 m2种植89 株)、补植套种造林株行距3.0 m×3.0 m(每667 m2种植74株)随机混交。栽植穴规格为50 cm×50 cm×40 cm。施放N、P、K总有效量不低于30%的复合肥作基肥,每穴施放0.5 kg;2023 年6—8 月追施N、P、K 总有效量不低于30%的复合肥,每穴施放0.25 kg。

在不懈努力下,截至2023 年上半年,国有曲江林场有植物128 科345 属462 种,有野生动物27 目76 科266 种,动植物资源不断丰富。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森林覆盖率达到84.88%,林分类型有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纯针叶林等;主要树种有杉木、湿地松、马尾松、樟树、木荷、米老排、乐昌含笑、红锥、楠木等。

3 阔叶混交林建设抚育要点

3.1 林地清理

造林地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的首道工序,林业人员需要及时清除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倒木等,一般采取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块状清理几种方式[2]。林业人员在处理杂草、灌木时,主要采取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化学药剂清理等方式。割除清理时,主要是人工清理、机具清理,将清理后的杂物直接归堆或平铺。火烧清理时,则是将杂物平铺好后用火烧。化学清理时,则使用化学除草剂对灌木和杂草进行喷洒。国有曲江林场在营造阔叶混交林时主要采用带状清理方式,以规划的种植行为中心,在带宽1.5 m 范围内对杂草、灌木进行割除,并把割除的杂草、灌木等堆沤一起,把影响整地施工和苗木生长的石头等清出种植带。清理林地前,先将造林地内的灌木、杂草劈除干净,并平铺放置一段时间,待灌木、杂草晒干再进行清理。清理林地时,应加强对造林地原生散生珍贵树木的保护。

3.2 科学整地

整地可分为全面整地与局部整地两种方式,全面整地顾名思义是重新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局部整地则是翻垦造林地局部土壤。带状整地、块状整地、穴状整地都属于局部整地的范畴。带状整地就是以长条状对造林地进行翻垦,而块状整地则是以块状的形式对造林地进行翻垦,穴状整地主要是炼山造林与不炼山造林的清山整地方式[3]。林业人员应根据造林地平坦程度、营林造林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整地方式。国有曲江林场在营造阔叶混交林时,主要采取穴状整地方式。整地包括挖明穴、回填表土两个步骤。挖穴(50 cm×50 cm×40 cm)时将表土堆放于栽植穴两侧,心土堆放于栽植穴下方,要求穴底平整,四角分明。以水平布设方式挖栽植穴,上下两行栽植穴呈环山水平分布模式;若遇到特殊地段(如原有树木丛生,石头较多),则可局部位移,或采取不规则随机布设方式。验收合格后,将栽植穴上方及两旁的表土回填穴中(不得有树根、石块等杂物),回土宜于春季造林前30 d左右进行。如遇不宜造林的地块,则采取客土方式再种植。表土有机质含量较高,表土回填质量对苗木后期生长有较大影响,林业人员应予以重视。

3.3 栽植造林

按照生态优先、兼顾景观的原则,结合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作业小班采用多树种进行造林[4],更新改造混交造林密度为每667 m2种植89 株(株行距3.0 m×2.5 m)、补植套种造林密度为每667 m2种植74株(株行距3.0 m×3.0 m)。采取随机混交方式,并遵循有利于主干生长的原则,确定树种混交比例。一般竞争力较强的树种所占比例不应过大,以减少其对主要树种的负面影响。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混交树种比例也应控制在小范围内,伴生树种比例要略高于灌木类。一般来说,伴生树种应占全林株数的25%~50%。栽植前,先于栽植穴中央挖栽植孔(栽植孔略高于苗木泥头),将去掉营养袋的苗木带土放置于挖好的栽植孔中,及时扶正苗木,确保其根系处于完全舒展状态,仔细回土,轻轻提苗,慢慢压实。在整个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全程给予技术指导,并进行质量验收,确保造林成活率在90%以上。植苗30 d后,及时检查苗木成活情况,合理补植死株和缺苗的地块。栽植应在透雨后或透雨过程中(连续雨水天气)进行,确保栽植穴内土壤完全湿润,否则容易造成烧苗,致使种植后苗木死亡。从国有曲江林场营造林效果来看,木荷、红锥、楠木普遍生长较好;乐昌含笑在不同造林地表现有差异,生长情况有好有坏;黑木相思不耐水湿,在低洼处容易死亡;西南桦生长迅速,但不耐寒。

3.4 抚育管理

抚育管理是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碳汇功能的有效举措,可以通过调整林分、树种组成,改善林分结构,为林木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在科学抚育管理之下,阔叶混交林树种培育周期有效缩短,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明显增加[5]。国有曲江林场在营造阔叶混交林后及时跟进抚育,确保3 a 内抚育5 次以上,一般选择在6—9 月进行抚育,重点为割灌除草、松土扩穴(以幼苗为中心松土扩穴0.8 m2)、追肥、病虫害防治等。追肥采用沟状埋施,施肥沟位于幼树树冠投影外沿的上坡处,沟深不小于0.20 m、宽0.20~0.25 m;将肥料撒入后覆土,每穴施放0.25 kg 复合肥(N、P、K 总有效量不少于30%)。对于山脚特别是山坑边等杂灌草较多的区域,林业人员应适当增加抚育次数,以确保苗木能够顺利生长。松土扩穴、追肥应结合天气状况进行,在连续高温干旱的情况下不适宜松土、追肥,否则容易造成水分蒸发和烧苗,致使苗木死亡。林业人员在抚育过程中可将割除的灌木、杂草等散铺于林地地表,以促进林木生长,有效保持水土。

4 结束语

韶关市有国家森林城市的美誉,市内国有林场众多国有曲江林场应立足自身实际,根据当地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积极建设阔叶混交林,构建植被繁茂、花香鸟鸣的生态屏障,以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曲江阔叶苗高
那拉提
◆ 园林苗木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
曲江春晓
香椿嫁接技术研究
曲江花生分段收获试验成功
游曲江
园林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