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道路探究
2023-12-27黄馨钰
黄馨钰
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0 引言
21 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20 年聚焦“三农”,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持续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长治久安和国民综合素质整体提高。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的重心也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最突出的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最突出的不充分。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也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饱含了党在新时代对“三农”工作上的重大方法论创新,从系统工程出发兼具指导性、全局性和时代性要义,是做好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笔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全方位分析农业经济发展的内涵与外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发展道路[1]。
1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内涵与外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村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组成。长期以来,受到历史因素、政策因素、区域因素等影响,农村地区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与城镇地区相比凸显出两极化情况,不仅影响农民的整体生活质量,而且影响我国的综合国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涉及农村的产业、人才、经济、市场、教育、文化、生态等方面,而农村经济发展则处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与关键地位,影响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进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2]。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完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确立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3]。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完善的产业发展模式,以更好地与城镇化建设相融合,进而实现城镇与乡村间良性互补,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涵盖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全方位多层次的振兴,战略总目标与要求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推进乡村振兴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也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位一体”新发展理念协调统一。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的内涵与外延包括以下3 方面。第一,农业经济发展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理念之根本,将城镇与乡村经济发展视为互促互进的系统工程进行科学谋划,统筹把握其内在联系与变化规律,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城乡两极化结构转向一体化建设。第二,农业经济发展是农业经济现代化建设之基础性支柱,是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应通过以工支农、以城带乡,发挥城镇群辐射引领作用,有效拉动农业经济现代化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生产力提高。第三,农业经济发展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之前提,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三治”新体系,通过协同治理、健全乡村法治化自治、增强乡村自治主体能力等,为实现乡村振兴夯实现代制度体系保障和支持[4]。
2 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2.1 城乡发展不平衡与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
自进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阶段,城乡发展不平衡与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集中反映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其主要表现为现代农业经济水平较低,主动融入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不足,未能充分把握市场规律,存在农产品供给数量与质量、农业生产规模与效益、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农业国内与国际化接轨和农民本身发展间的不平衡,同时存在农产品质量、农业效益、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等发展不充分[5],急需通过完善制度顶层设计、建立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优化乡村投融资渠道和建设新时代高素质农民队伍等方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2.2 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与结构性矛盾问题突出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想有效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打造农业经济的多元“发展极”[6]。但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单一,第一产业长期占据主导,缺少多样化产业和特色经济活动;其核心原因在于农村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和农业经济发展定位模糊,进而导致农业生产组织和农产品结构单一、农产品深加工少、农业产业链短、区域特色品牌附加值低、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滞后及“互联网+农业”融合不充分等突出矛盾,最终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7]。
2.3 农业经济发展制度不完善与融资难度大问题突出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水区,在持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约束和制度改革互为交织,整体的农业经济组织内部治理体系不完善,运行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管保障机制落实不到位,同时存在农村基层管理能力与水平不高、政策贯彻与执行力差、缺乏调动农业经济主体和资本市场所需的激励机制,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效能提高,进而影响农村经济对资本投资的吸引力。
此外,融资难也是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之一。第一,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需求把握不准,无法实现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匹配。第二,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和市场变动双重风险的影响,金融机构向农业经营主体借贷资金需要承受较大的风险。出于风险控制考虑,部分金融机构对农业经营主体设置了较高的贷款门槛,加大了其融资难度。这导致我国农村金融资本供给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严重不足。据调查,我国农民能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贷款占比不足20%,甚至在农村出现了“金融真空”“资本断流”的情况,长期的融资难、资金短缺限制了农业经济发展的脚步[8]。
2.4 农村人才流失与人才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强化留乡、返乡人才支持,打造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实现快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要素。农村人才资源匮乏、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素质参差不齐、整体吸引力不强、支持力度不足等,将严重制约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当前,如果说农业农村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短板,那么农村人才则是农业现代化短板中的短板。一方面是由于城镇化进程推进,大量农村人口通过升学、劳务输出等形式向城镇转移,现有农村劳动力已进入老龄化状态,而且农村人口占比在持续下降。根据相关数据,截至2022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65.22%,较10年前提高了12.12个百分点[9]。另一方面是相较于城镇,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整体欠佳,再加上基层财力弱等原因,导致乡村呈现人才“难引进”“留不住”“用不好”和“缺培育”的现状。此外,农村现有管理人员水平有限,专业能力和先进观念理念不足,缺乏相关经验和执行力,且激励机制不够,也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
2.5 农业数字化转型缓慢
面对由5G、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引领的全方位全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农业经济发展同样被这场数字浪潮赋予了新动能。目前,虽然我国农业数字化转型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相比,农业数字化转型仍然相对缓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 年)》显示,2022 年我国数字经济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渗透率分别为10.5%、24.0%和44.7%[10]。造成该问题的原因之一是部分农村地区人口密度小、地形复杂,导致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难度大,从而使农村网络带宽不够、信号不稳定等,阻碍了农业数字化转型。
3 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3.1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双向互动
有效解决制约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打破城乡分治的固有治理逻辑,采取系统集成的“一揽子”方案,构建适应新发展阶段和满足城乡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城乡一体化发展长效推进机制,推动实现城乡互补、工农互促、发展共享、良性融合的城乡互动实践的双向奔赴。一是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各地应坚持走城镇与农村统筹协调的科学发展之路,以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村建设助推城镇化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二是实现产业发展一体化。各地应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特征及其相应条件,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发展。
3.2 持续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科技水平滞后、农业国际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一直束缚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脚步。因此,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一是要从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推动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补齐产业链短板,锻造产业链长板,促进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二是要加强乡村资源整合,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各地应立足自身优势,打好“特色牌”,发展符合自身定位又具有差异化的特色产业,从而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11]。例如,城郊农村地区可利用主城区的人口和交通等优势,大力发展精品农业、景观农业、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新业态,吸引城市人口到乡村旅游,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3.3 完善农业经济发展制度,并有效解决农村融资难题
完善农业经济发展制度是保障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一是各地应根据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实际,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促进农业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强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二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扎实做好确权,稳步推进赋权,有序实现活权,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此外,各地还应有效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融资难的问题。首先,各金融机构应聚焦农业经济发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推出服务区域全体农民改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的普惠型信贷产品,实现金融服务对“三农”的精准供给[12]。其次,拓宽抵押物范围,可将生猪、肉牛、活羊、活禽纳入抵押物范围,以降低农民的贷款门槛。
3.4 打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组合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也就是说,振兴乡村,发展社会经济,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因此,各地应着力打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组合拳。
3.4.1 拓宽渠道引人才
首先,各地可以乡情为链接,借助情感感召在外能人、原籍大学生和优秀外出劳务人员回乡创业,激活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其次,建立“柔性引才”机制,打破地域论、归属权,以及户籍、身份、档案、人事关系限制等条条框框,采取招聘、挂职、兼职、项目合作等形式把专家人才引进来,用“柔功夫”打破“硬约束”。
3.4.2 摸清家底育人才
各地应定期组织开展人才盘点工作,诊断人才现状,挖掘高素质农民、种田能手、专业大户等本土人才。同时,以这些本土人才为重点培育对象,探索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模式。例如,积极与省内重点高校合作,选派科技特派员“上山下乡”,传授农业生产、市场营销等实用技术。此外,还可在当地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大学生等不同类型人才中选树典型,激发乡土人才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创人才典型“传帮带”新局面。
3.4.3 各尽其能用人才
各地应该立足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与农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符的岗位,合理配置和使用各类人才,使得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3.4.4 优化环境留人才
各地应出台相应的人才发展政策,打造实训平台,鼓励创业就业,为乡村人才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在住房买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保健医疗等方面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不断提升人才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同时,充分收集挖掘当地致富带头人事迹,树立优秀典型,利用线上平台做好宣传,不断营造尊才重才惜才的浓厚氛围。
3.5 补齐数字短板,强化数字赋能农业经济发展
数字化已成为新时代农业农村高质量建设发展的关键引擎和发展趋势。因此,要将数字技术与农村经济发展深度融合。而补齐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与服务短板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一是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着力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向村覆盖、向户延伸,打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同时,要做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维护工作。二是对农田、水利、供电、物流等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在农村生产生活中推广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并积极发展网红经济、直播电商等新业态。三是搭建市、县、镇、村、户、经营主体6级互联互通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对农业农村数据进行不间断地汇集、整合、分析、应用,实现涉农数据互通共享[13]。
4 结束语
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仍面对很多困境和挑战,需要全党全社会同舟共济,做好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有效化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突出矛盾,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