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策略
2023-12-27刘召霞
刘召霞
(日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东港分局,山东日照 276800)
1 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现状
1.1 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偏低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人均土地占用量大约维持在1.35 亩左右。造成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偏低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耕地资源相对匮乏,受山地和荒漠等因素的影响,用于耕作的土地资源有限;另一方面则是受城市化建设的影响,导致很多地区出现明显的土地资源问题,土地形式发生转变,严重影响当地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再加上交通对城市化的作用,大部分建筑经常会顺延公路的修建方向呈现分散性分布,导致部分地区的土地资源被侵占,出现明显的土地资源浪费问题,从而造成当下人均土地资源的占有量正在逐渐呈现下滑趋势。
1.2 农村人口流失严重,耕地无人管理
近几年受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很多地区的农村人口出现向城市中心转移的趋势,导致农村地区的房屋和耕地出现无人居住和无人种植等情况,也就是当前常说的“空心村”。通过调查发现,在农村中遗留下来的更多是不具备劳动力或者劳动力低下的老年人以及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导致土壤资源出现大面积的荒废和闲置,农作物种植效率低下,粮食生产和供应逐渐紧缺。除此之外,很多农村居民在建设新住宅的过程中,更愿意选择临近便捷交通的区域或者位置,导致以前的宅基地被闲置,真正成为“空心村”。
1.3 工业化污染,土地资源质量明显下降
为了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很多地区会主张或者推崇创办工业化工厂,以此带动当地的经济效益与经济发展水平。如果工厂在排放污染物的过程中,没有及时做好相应的处置,打破了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并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而在耕种的过程中,频繁使用农药、化肥等产品,导致土壤出现明显的盐碱化和板结问题,对后续耕种作业造成不利影响。受环境变动的影响,土地资源的整体质量明显出现下滑的趋势,无法给予农作物充足的营养补给和水源供应,导致农作物经济效益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严重阻碍地区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1]。
2 目前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发展观念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振兴乡村政策而言,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各项政策的制定。只有树立科学合理的发展观念,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效果的提升,真正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目前部分地区的农村内部管理者,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过于重视或只关注开发土地资源能够带来和创造的经济效益,从而对农村现有的土地资源展开盲目和过度的开发利用,造成土地资源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农村土地管理者的发展观念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2.2 农业生产总体效率偏低,资源浪费问题突出
目前,很多地区的农民依旧保持传统的种植经营观念,使用的也都是以往的人工种植方式,不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还无法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无法使农民获得更高的收益。由于种植农作物传统守旧,导致农产品的总体销售价格偏低,生产成本偏高,无形中降低了农民的经济收入。除此之外,很多农用的耕地逐渐被工厂、库房或者其他类型的建筑占据,农民只能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进行种植和生产,不仅没有做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与利用,还对农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影响,导致大量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换取经济收益,形成了农田荒废的恶性循环。
2.3 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
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村土地资源的内在优势,我国政府于2004 年颁布了相关的规定,为土地流转提供明确的政策支持。但是,目前部分农村地区依旧存在流转机制不完善等情况,加上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意识,因此在进行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仅仅选择以口头的方式进行约定,并没有真正签订科学合理且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文件。在出现土地征用等情况时,容易出现严重产权纠纷,还会对农村经济造成不利影响[2]。
2.4 没有做好合理的土地资源规划
一直以来,我国多数农村地区奉行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用地分散零碎,无法对其开展机械化生产,导致规模化经营遇到困难和阻碍。在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普遍农户并不具备抵抗意外风险的能力,甚至还会由于盲目地跟风,使其陷入更加尴尬和艰难的境地,对农业经济发展形成明显的阻碍和干扰。
3 加强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深化农村土地资源制度的优化改革,完善法律法规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仍然处于不断完善的状态,做好相关制度的深化改革,能够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创造前提条件。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相关法律制度,从根源上避免对农民利益造成的损害,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避免农村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另外,还可以建立当地特色的奖惩机制,结合农民耕种的实际成效和土地利用与管理情况,激发农民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热情和动力,积极鼓励农民利用现有的资源种植更多类型的农作物,有效解决土地资源荒废的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加大科学技术手段和设备的投入,通过开展相应的指导培训,使农民能够用在短时间内精准掌握机械化生产技术,从而带动当地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3]。
3.2 展开科学规划,提高土地资源的总体利用率
对于农村土地资源闲置、浪费等问题,做好科学规划与合理利用,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常见措施和方法。充分结合当地农业经济的特点和优势,按照土地资源的内在特性和结构分布开展多元化耕种,使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出更高的作用和价值。各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强化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更加精准地判断和评估土壤的基本性质,引导农民结合土壤环境的差异,以因地制宜的理念,种植更适合生长的农业作物,带动区域农业经济水平的稳定提升,为土地资源赋予更高的价值和意义。而针对不适合开展耕作的土地资源,需要在了解实际情况后,实施退耕还林计划。一方面,能够减少荒废土地资源的存在数量;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助推退耕还林工作。
3.3 做好土地整治工作,优化生产条件
面对我国目前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结构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等相关问题,需要增加对土地的整治强度,重点关注沟系交错以及地质类型频繁交叉等土地资源,适当扩大农业耕种面积,提高农业种植产量和质量,使土地资源发挥更高的利用价值。还要进一步完善农业耕种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搭配形成系统化灌溉设施和机械化作业工具设备,针对功能退化、形式老旧的渠系进行改善和维修,进一步调整农业耕种区域的生态环境状态,推动种植行业的发展。因此,各地区必须做好土地资源的整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耕种的资源利用价值,借助机械化生产方式,稳定并有效提升当地的经济效益,为农民创造更高的收入。
3.4 合理规范农村土地的流转市场
为更好地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整体利用与管理价值,坚决预防和避免土地荒废等情况的出现和产生,需要建立起更科学、合适的土地流转工作机制。提高宣传力度,有意识培养农民形成更健康的流转意识,将不愿意进行耕种或者没有办法进行耕种的土地资源通过流转的形式,转到其他人的手中,尽可能减少土地资源荒废的情况。考虑到当前土地流转机制有待完善和健全,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不规范的流转现象,所签订的合同并没有及时进行公正处理,从而导致后续的问题逐渐增多。因此,各地区需要充分结合本区域自身的发展情况和经营特点,构建起更加规范且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的整体服务和监管体系,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规范的土地流转监管制度,确保该流转市场能够在法律法规的保护下平稳运行。
3.5 积极创新,大力弘扬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意识
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土地资源闲置浪费等问题,积极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与管理,做好思想意识的转变和创新,这是农村土地资源转型优化的重要前提和关键。适当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教育普及,加强相关宣传,使更多的农民能够意识到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烘托出优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氛围。通过创新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方法,更直接有效地发掘土地资源的内在潜力,促进土地结构的优化调整,有效创造出更高的效益。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要严格限制农村建设施工,减少由于房屋数量增加而造成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及时对政府征用的土地资源给予相应的补偿,预防和规避盲目开展宅基地建设的行为。各地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应积极弘扬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意识,使农民在做好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形成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局面,从而更好地推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4]。
3.6 提高农村土地资源污染问题的治理强度
一直以来,农村地区没有形成规范性的污染回收处理系统,经常随处可见塑料袋、纸屑、果皮等生活垃圾,不仅不利于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质量的提升,还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相关执法单位需要深入贯彻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使产生污染的企业或者个人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有效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更可靠的支持与保障。因此,为真正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相关部门必须严格做好土地污染惩治工作,结合实际情况,设立或组建独立的巡查团队,通过不定时巡查等方式,减少土地污染问题的出现和发生。另外,还要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多元化监管系统,对土地资源实行动态化监管,有效预防土地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减少土地荒废等情况的发生[5]。
3.7 始终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
对于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而言,农民的主体地位不容置疑和更改,需要享用平等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因此,在对农村地区开展土地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保障农民主体地位不动摇,使其拥有使用和监督集体土地资源的权利,要对任何侵害农民利益和权益的行为及时展开相应的处分和惩罚。在开展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农民群众能够积极参与,并认真倾听农民的其观点和想法,结合地区实际发展特点和情况,真正在农民主体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完成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6-7]。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指导思想,认真走访和记录农民对加强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想法和建议,使最终的成果更加符合当地的特色,带动农民利益和地区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
4 结语
在全面推动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有效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结合当地的生产现状和发展特点,从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等方面出发,有效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与管理,更好地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科学配置。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