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校园

2023-12-27张涛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之根扎根中华

○张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小学应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扎根校园开花结果,引导青少年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深扎课程之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扎根,课程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沉淀与积累,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在探索课程建设时,学校应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将美育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2014 年3 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已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这些应该成为各地中小学设置传统文化课程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深扎实践之根。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停留于文字、图片上的记录,更是历经岁月变迁后生动鲜活的文明传递,饱含时代赋予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正因如此,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更应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资源,让广大青少年在亲身实践中对话历史、感悟文化。一份精心设计的节日作业,一次博物馆里的现场教学,一场故居旧址的实地考察,都能帮助青少年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激发他们文化传承的自觉。

深扎兴趣之根。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其情感共鸣,才能使传统文化高效地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教师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譬如,通过将传统文化编成口诀、歌谣、顺口溜,穿插传统文化的小故事、设置戏剧性的冲突、烘托小说性的情节等方式,使传统文化的教学妙趣横生。由浅入深,由简入繁,逐步实施,从而进一步激发传统文化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实现“寓教于乐、寓庄于谐”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之根扎根中华
探寻文化之根 增强民族自信
寻“试题”之根悟“回归”之本
红领巾守护中华文字之根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一辈子扎根在农村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中华之根自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