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路径
2023-12-27邢台市清河县县直第一小学李秀华
○邢台市清河县县直第一小学 李秀华
2022 年4 月,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劳动育人功能,不仅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条件。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应立足校情、学情,结合实际,充分挖掘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校本特色劳动课程,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有劳动无教育”“劳动与教育两张皮”等问题,积极探索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路径,助力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因地制宜,开发校本特色课程
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学校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资源,首先要挖掘各学科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系统开发出与各学科相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群,进而渗透劳动教育。其次,根据学生身心成长发展阶段的特点,以及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深挖学校劳动教育资源,依据劳动素养培养目标,可形成学校劳动特色“校本课程”。如校本课程“走进二十四节气”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立足学校劳动基地,让学生在种植、观察、记录、收获的过程中了解二十四节气与农耕的关系,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会劳动的快乐,感受劳动创造的价值。
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日常岗位
学校服务性劳动可纳入到校内日常岗位中,比如设置校园文明志愿者,在校园的甬路、楼梯口、教室外,保障学生的课间安全。在这个过程中,文明志愿者既肩负起管理他人的责任,又约束了自己;既服务了他人,又锻炼了自己。学校还可以开展“小小蛋奶分发员”“图书管理员”“食堂帮厨小义工”“小小值日生”“学校引导员”等职业体验活动,学生通过这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学会了感恩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增强了集体意识、劳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打破场域局限,建立校园劳动实践基地
为推进劳动教育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校可将劳动课堂搬进田间,开展一系列农耕种植劳动实践,将劳动教育植入学生的心田,为学生健康成长助力。学校还可利用优势资源开发校内劳动教育基地,设计劳动基地课程,构建“农业劳动知识学习+农作物种植+采摘+烹饪+感悟”的农业劳动教育体系。学生通过参与农作物的种植、管理、收获等农事活动,在多样化的真实情境中学习有关植物的农业知识,了解农具的用法,掌握农作物的常识。这一过程也更会激发他们对劳动的兴趣,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珍惜劳动成果。
为落实劳动教育课程,加强劳动实践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学校可开设烹饪室,让学生了解烹饪步骤,认识厨房用具,学会择菜、洗菜、削皮、切菜,掌握简单的炒、煎、炖等烹饪方法。从简单的凉拌黄瓜到和面、包饺子、做福袋,一个个劳动项目的实施,让孩子们掌握了必要的生活技能,感悟了劳动的价值,增强了劳动的意识,也养成了劳动的习惯。他们也更会感恩父母的辛勤付出,在家庭中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从而增强了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挖掘节日文化,夯实劳动育人之基
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劳动教育实践,将传统节日与现代节日相结合,让学生体会传统节日文化、深思劳动的价值和感知劳动人民品格的高贵,真正构筑起劳动育人新地基。学校利用“五一”劳动节开展“走近劳模”主题活动,聆听全国劳动模范侯凤改奶奶的故事,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引领学生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利用丰收节制订劳动任务清单,如收玉米、捡花生、摘菜、炒菜、做饭……通过绘制手抄报、做豆贴画和米贴画、撰写劳动感受,让孩子们经历劳动、体验劳动,不断增强自理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利用春节开展“寻·年味儿”系列实践活动,如蒸年馍、炸年货、做美味年夜饭等。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劳动教育实践,在继承传统的劳动教育基础上寻求创新,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增加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储备,弘扬劳动精神,发挥劳动教育在“五育”并举中的实践作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设计劳动周,落实劳动清单
劳动周是整个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了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学校通过挖掘并统筹校内外各方资源,设计多元化、有可操作性的劳动周项目,从而根据学段特点、三大内容、十大任务群设计劳动清单。为保证劳动清单的落实,学校可开展系列竞赛活动,如每学期举行“叠被子大赛”“舌尖上的美食大赛”“清洁能手比赛”“校内岗位劳模”评选等,比劳动的热情、比种植管理水平、比技能掌握程度。这样的比赛可以让学生懂得劳动的艰辛,感受收获的喜悦,体会劳动的价值。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学实践教育,定期组织校外劳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劳动+”形式,比如走进敬老院、走进社区进行社会服务劳动,激发学生主动参加劳动的内生动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和团队合作精神,既提升了他们的劳动能力,又提升了他们的劳动素养。此外,一系列的社团活动,如手工制作、传统工艺、美食社团、创客空间也可以进一步保障劳动周的落实,保持学生对劳动实践的热情。
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把握劳动教育立德树人、综合育人、实践育人的时代特征,积极挖掘立体式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不断拓宽劳动课程实施、学科融合、课内外劳动实践等途径,真正构建起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体系。以劳动教育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这既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成长赋能,也是进一步打造劳动育人特色阵地的必要之举。当然,劳动教育的有序推进和有效实施,除了要以学校劳动教育为主导,家庭劳动教育和社会劳动教育也应起到关键作用。只有相互补充、一体化推进,才能在新时代背景下真正探索出一条多元、多维度的劳动教育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