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解题中运用数形结合方法的实践探究
2023-12-26刘会
刘会
【摘要】高中物理具有抽象复杂的特点,这也增加了学生的解题难度,针对这一现象,将数形结合方法与物理解题相互结合,能够使抽象问题更具直观性,帮助学生准确找到习题解答关键点.
【关键词】高中物理;数形结合;解题教学
数形结合方法是数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简化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提高自身的解题效率.将其与高中物理解题相互结合,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象的方式呈现,掌握其中内在变化规律,实现物理量与数形之间的灵活转化,确保学生解题灵活性和提高解题水平.
1 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实践策略
1.1 简化物理问题
将数形结合方法运用在抽象和复杂的物理问题中,可以对其进行简化处理,降低问题难度,引导学生准确找到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1 如图1所示,q,p物体的质量分别为1kg和5kg,将这两个物体(可视为质点)放在静止的水平长木板的两端,两物体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长木板与地面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2=0.1.物体开始相向移动之后,初速度大小均为v0=0.3m/s,二者相遇的状态下,p与长木板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q与长木板相对静止状态下长木板的速度和p、q初始位移.
解析 根据上述问题内容能够看出,题目的综合性较强,其中涉及多项内容,并且题目复杂,该种情况下可以利用数形结合方法进行解题,绘制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2所示,完成解题.
根据图2能够看出,小物体在0.4s之后与木板处于相对静止状态,t1=0.4s时,木板速度为1m/s.
q与地面的相对位移为S△OEC-S△DEF=0.875m,t1=0.4s时,p与地面的相对位移为S梯形ABGE=0.8m,t2=0.3s时,p与地面之间的相对位移为S梯形BDFG=0.225m.
根据上述条件能够确定两个物体最初的运动距离为上述位移相加,结果为1.9m.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绘制v-t图象,直观判断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物体展开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最终完成解题.
2 提高解题思维灵活性
解題思维是物理问题解答的关键,而在题目中存在复杂抽象物理图象的情况下,可以简化图形,并用公式表达出来,分析数形关系,这种方式能够提高物理问题解答的准确性.
例2 某实验小组欲测量电压表的内阻,使用的实验器材主要包括电压表V(内阻RV)、电阻箱R(最大阻值为9999Ω)、开关、二节干电池E(内阻不计),将上述材料进行串联连接,对电阻箱R以及电压表数据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具体如表1所示.
解析 按照上述数据绘制R-1/U图象,根据图像能够发现,根据欧姆定律有1/U=1/E+1/ERV·R,1/U为0时,R=RV,图中A点表示电压表内阻,RV=1000Ω.
根据这一问题,将题目中的数字转化为图形完成解题,提取出题干中数字信息,确定二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完成数值与图形之间的转化[3].
3 直观化处理物理问题
高中物理问题中的数形结合,可以将形作为解题的切入点,与抽象文字相比,图形具有更强的直观性,能够更加具体直接的反映出问题重点,充分利用已知条件求导未知条件,并绘制物理草图帮助理解题目,完成对物理问题的直观化处理.
例3 在某高中运动会中,使用计时器记录赛跑成绩,发令枪响之后开始计时,学生达到终点位置之后停止计时,最终计时器中显示的成绩为12.4s,已知跑道为直线跑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问这一计时成绩是否准确?若不准确,问该名学生的真实成绩是多少?
解析 该问题的出题背景为学生日常校园运动会,学生对其熟悉度较高,但是部分学生对声音传播时间并不熟悉,这对解题产生了一定影响.该种情况下可以根据问题绘制草图,如图4所示.
利用图形将抽象的物理问题进行直观化处理,如图4所示,AB两点代表跑道的起点和终点,发令员发出起跑指令的同时运动员开始跑步,发令枪声在传递到终点之后计时员开始计时,这一时刻学生位置在C点,声音从起点到终点需要的传递时间为sAB/v声=0.3s,学生在CB之间所用的时间为实际跑步时间,根据这一结论能够确定计时员得出的12.4s结果并不准确.学生跑步时间为12.4s+0.3s=12.7s.利用绘制图像的方式展现出运动员跑步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题目中已知条件之间关系,降低题目难度的同时对物理问题实现直观化处理,最终达到准确高效解决问题的目的.如果仅仅在脑海中理解想象画面,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非常容易出现逻辑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最终的解题效率[4].
4 结语
综上所述,数形结合已经成为当前高中物理问题解题中的有效方法,在今后运用中,需进一步促进数形之间的有效转化,辅助学生高效准确地完成物理问题解答,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解答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婷.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策略[J].读写算,2022(29):70-72.
[2]程雪.基于GeoGebra高中物理数形结合教学的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2.
[3]俞裕旻.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75):124-126.
[4]赵芳.“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物理题目教学中的应用[J].智力,2021(2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