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速写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2023-12-26胡欣萌侯熠刘嘉琪
胡欣萌,侯熠,刘嘉琪
(1.天津天狮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天津 301700;2.天津美术学院 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天津 300143)
1 研究背景及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研究背景
建筑速写是综合性、实践性强的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理论联系实践的核心课程。对于环境设计专业来说,该课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绘画基础表现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掌握建筑结构、环境空间营造关系,观察信息记录,理解复杂的建造问题[1]。通过对建筑速写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收集素材、记录感觉、拓展思路、举一反三、加强思考,体现手、眼、心协作的过程[2],提高设计思维表达和方案创作能力。
1.2 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2.1 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但现场写生经验不足
本科学生在大学前普遍接受过较为专业、系统的美术训练,艺术素养较高[3]。然而,在之前课程学习中,由于现场写生时间较少,教师没有太多机会及时讲解现场写生的思路和技巧,导致学生缺少从三维视角出发对建筑进行实际思考、分析、刻画的过程。图1 为学生线下学习模块调查结果。
1.2.2 学生上课积极,态度端正,但速写技法生疏
环境设计专业建筑速写课程与学生考前练习的速写课程内容有所不同,其主要强调“空间速写”。在上课期间,虽然学生学习态度认真,但由于缺乏专业指导,一些学生误以为自己需要像画家一样把物体描绘得惟妙惟肖,很少以环境设计专业方案设计师的角度出发体现出举一反三的从发散归纳到实现创作目标的素质和能力[4]。过程训练和学习目标分离,即速写训练和提升方案表达能力难以有效衔接。
1.2.3 线上学习平台没有被合理使用
在线教学时,由于部分教师不擅长使用线上教学平台及线上教学辅助工具,同时教师与学生处于不同空间,容易出现教学数据保存不全、师生信息交流不畅、学习资源供给不足、课堂对学生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图2 为学生线上学习模块调查结果。
图2 学生线上学习模块调查结果(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2.4 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强
对于建筑速写这类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来说,夯实理论基础、做好课程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现场写生实践训练。课堂表现及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出一些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理论学习与实践练习难以衔接、缺少对该课程专业技能重要性的正确认识、难以主动进行建筑速写课程学习等问题,导致学生提升手绘设计表现能力的难度较大。
1.2.5 教学管理不到位,教学成果与就业脱节
在课程教学期间,建筑速写课程教学管理不到位,教学方案设计忽视了设计文化实践与突出内涵表现深层次的思考,与真题真做的环境设计专业设计方案实践脱节,难以培养出高端设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2 建筑速写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2.1 充分挖掘教学资源
教学以线下教学为主,以线上教学为辅。线上资源采用中国大学MOOC 一流课程、自建课程、纪录片、电子图书资源等,同时借助雨课堂等辅助教学工具,通过发布参考资料、公告、讨论、测验、作业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方便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线下资源作为课程主要授课内容,包括优秀教材、教学资料、现场写生场地、优秀作品展示等[5]。通过纪实性、专业性和时效性资源的积累,形成完备的教学资源库、优秀作业案例库,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形成全局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课程学时分配
在课程内容安排与学时分配上,根据“预先学-课堂学-现场学”的教学流程,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学分为2 学分,共48 学时,其中线上13 学时,线下35学时。课程共4 个章节,围绕基础理论教学、不同工具表现技法、设计思维培养与主题实践训练等方面展开,表1 为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表1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2.3 教学方法创新
2.3.1 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课程,提升教学质量
在全员育人方面,教师选择并联系合适的实践写生基地,让学生在充满新鲜感和沉浸式的教学环境中,积极配合教师的授课过程[6];在全过程育人方面,教师在写生实践中发掘学生兴趣点,将其延续到毕业设计课题中,努力争取项目落地;在全方位育人方面,课程从教师理论讲授开始,以写生实践为主要内容,再通过“汇看讲评”的方式,巩固学生之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形成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逻辑闭环。
2.3.2 案例理论教学与直观演示相结合
教师通过讲解建筑速写相关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做好课程导入。在明确学生对课程内容吸收的基础上,强化课程重难点[7]。同时,在教师的直观示范过程中,讲述建筑速写现场写生实践的相关技法。学生以拍照、测绘、草图等多种方式,将教材知识转变为写生记录,将手绘作业与调查心得汇集成图文并茂的调研报告,整个过程实现了学生手脑并用[8]。最后教师通过写生现场指导学生绘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完整体验教学合一的过程。
2.3.3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采用“教师+学生”双主体、“线上+线下”双场景的“线上 MOOC+线下翻转”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依次开展课程导入、案例分析、教学示范、现场讲解、点评总结等教学流程,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等线上教学平台,全面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9]。通过熟练掌握绘画技法、理解复杂的建造问题、加强现场实地写生考察等教学目标设计,使学生完成高质量的优秀写生作品和调研报告,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创造能力[10]。
2.3.4 产教协同育人,将职业技术技能目标放在突出位置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通过将实践基地与工作室结合,参与科研基金、校企合作、跨校合作等项目,以及参加展览、大赛等形式,利用第二课堂的训练时间,使学生在工作室完成可落地执行的实践成果[11-13]。与此同时,为学生获取相关证书提供了方便,将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衔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3 结语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建筑速写表现能力是其专业技术素质与综合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作为一名专业教师,需要站在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及艺术院校下设的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视角,探讨建筑速写课程多元性、创新性的教学方法[14]。通过丰富课程内容、紧跟时事,培养视野广、创意新的实践型与创新型复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