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活动的调查及其策略探讨

2023-12-26曹得萍梁图旺谭能静朱展劳坚强任彤丹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22期
关键词:科研活动医学院桂林

曹得萍,梁图旺,谭能静,朱展,劳坚强,任彤丹

(1.桂林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广西桂林 541199;2.桂林医学院 临床医学院,广西桂林 541001)

高等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和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1-2]。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培养模式注重讲授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操作,对科研思维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在推动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通过早期接触临床、科研和社会实践的“三早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思辨创新能力,还可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3]。为了解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生对科研活动的认识,课题研究团队于2021 年12 月以桂林医学院2017-2020 四个年级1 492 名临床医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从临床医学生早期接触科研的需求、对现阶段科研进程的了解以及现实条件的限制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本调查对比分析了不同年级医学生对早期科研的认识和了解,调查结果可为培养临床医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意识和建立适合的医学生早科研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课题采用群体抽样的方法,于2021 年12 月随机抽取2017 级、2018 级、2019 级、2020 级1 492 名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

1.2 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民族、年级、生源地、户口类型;参与科研情况(是否参与过科研活动、参与的科研活动的形式、科研思路与方法来源),科研素质(了解科研活动的途径、参加科研活动的目的和感兴趣的科研活动),影响科研活动的因素,包括自身因素和导师因素、科研选题、学校提供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接触科研的时间等。

1.3 统计分析

使用问卷星软件录入数据,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

2 调查结果

2.1 受访学生基本情况

收集到问卷1 492 份,其中男性645 人(占43.2%)、女性847 人(占56.8%),2017 级220 份(占14.8%)、2018 级205 份(占13.7%)、2019 级464 份(占31.1%)、2020 级603 份(占40.4%),基本情况见表1。调查对象中,有84.7%的受访学生为本地学生,其他省份学生仅占15.3%。其中汉族学生占总人数的72.2%,壮族学生占总人数的23.0%,瑶族和苗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占总人数的4.8%。来自城镇的学生占比37.9%,来自农村的学生占比62.1%(见表1)。

2.2 临床医学本科生对科研认识的调查情况

表2 为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有利与不利因素统计。从表2 可以看出,在“对科研活动感兴趣”的选项中,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占52.1%;在“认为科研活动对大学生很重要”的选项中,认为很重要的学生占78.0%;在“认为科研活动对于不打算读研的学生仍有意义”的选项中,认同的学生占48.7%;有56.7%的学生在本科阶段有参与科研活动的计划;有40.6%的学生有科研方面的新想法且有付诸行动的计划,超过50.0%的学生选择在大二、大三参与科研活动;约50.0%的学生认为缺乏专业知识、怕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与课业有矛盾、没有专业指导教师这几个方面是阻碍其参与科研的主要因素,其中大三和大四学生占比较多。学生参加科研过程中,除了选题难度过大、专业知识能力欠缺(占62.8%)外,也有指导教师未及时给予合适指导的担忧(占50.2%)。有83.4 %的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是科学实验,喜欢动手操作。学生在校期间关注学术科研和培养自身的学术兴趣,从而更愿意参与科研训练,也为以后学习深造和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奠定基础[4]。学生希望通过科研实践提升自己对科研的认知,巩固课内知识,达到理论知识指导科研活动的目的。

表2 参与科研活动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科研活动感兴趣,希望借此来提升科研能力,巩固课内知识,但真正参与科研活动的学生在本次调查中不足五分之一,只有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有机会真正参与科研项目。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科研活动。本科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不应局限于理论知识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5],课堂内容涉及一些本学科研究前沿动态,实验课上适当减少验证性基础实验,安排一定课时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以弥补大部分学生无机会参与科研活动的不足,通过课程内容实现对学生科研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和参加各种科研活动。许多学生认为缺乏专业知识储备和专业指导是阻碍其参与科研活动的主要因素,针对此情况,学校可通过配备大学生导师等措施营造科研氛围,教师与学生分享科研经验,启发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6]。桂林医学院给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科研指导教师,但是学生多导师少,导师和学生之间关于科研沟通不充分,这些因素影响了学生对科研活动的了解。

在本次调查中,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对于科研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大且开展科研活动较少、开放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不多。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加大对科研活动的宣传力度,开放实验室并购置实验设备,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体验科研活动的机会与平台[7]。科研能力的培养主要受学生个人和学校培养模式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导师在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中起关键作用,应适当增加专业指导教师,同时为积极参加科研的学生和科研指导教师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指导和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8]。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依赖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创新型教学方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也具有直接影响[9-10]。

4 建议与对策

4.1 设置科研训练实操课,试行“小导师制”,推进“研本”协同培养

目前,桂林医学院已在临床医学本科培养阶段设置卫生学、医学统计学、文献检索等科研基础课,但仅限于理论学习和非实验实践,未能使学生充分接触科研过程,导致学生对实验环节的了解较少。设置科研实践课,对临床医学本科生进行全过程科研训练,可使学生系统了解科研过程,培养学生科研思维[11]。学校积极推进导师制,但由于研究生导师数量有限,导师往往同时承担科研及培养研究生的任务,导致在实践过程中难以为所有学生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科研指导。可借鉴发达国家教育经验,试行“小导师制”,由全职教师将指导意见传达给研究生,由研究生作为“小导师”,本科生通过“小导师”间接接受指导,可节约研究生导师的时间,同时使科研培养范围扩大[12]。除此之外,研究生与本科生年龄相近,沟通较为顺畅,实验过程中研究生通过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进一步凝练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也可被较好地调动。

4.2 营造良好科研氛围,充分发挥教学实验平台的作用

学校应开设科研能力培养的选修课,且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而不仅是考核结果[13];开放更多的实验室,允许学生参观和操作实验仪器,培养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4-15],通过参加具体项目的设计、操作及答辩等活动积累科研设计经验;鼓励教师依据教学实验平台,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加强对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旨在引导学生夯实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验创新能力,逐步建立虚拟、实践、创新、开放的实验平台体系,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

本科生早接触科研训练并不是只依托具体科研项目,在没有项目的情况下,利用课堂实验平台也能进行早科研训练,比如将临床医学本科生实验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大模块,构建分层次、模块化、递进式的实验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以已有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按照个人兴趣和科研目标进行科研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和教师实现在“教中学”和“学中教”的双向互促,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能力[16]。

5 结语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整体意愿高,但因临床医学本科生对科研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与科研兴趣相匹配的科研能力,是阻碍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缺乏专业指导以及学习压力大也是影响临床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原因。桂林医学院积极推进“大学生导师制”,临床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的人数虽逐年增加,但参与科研的人数总体比例提高不明显。学校应积极优化临床医学本科生早期参与科研训练的培养体系,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国家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医学应用型人才[17]。

猜你喜欢

科研活动医学院桂林
桂林,美
新乡医学院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桂林行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国际商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动力与模式分析*
本科生科研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以经管类本科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