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漳州市医院肛肠疾病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23-12-26郑小梅林志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22期
关键词:阳性菌肛肠埃希菌

郑小梅 林志成

肛肠疾病即病发于人体大肠、肛门等组织范围内的疾病类型,常见如痔疮、肛瘘、肛周脓肿、肛裂及结直肠癌等。统计结果显示,肛肠疾病的患病率为63.2%~79.8%[1-2]。手术治疗是当前临床针对肛肠疾病的一项常用治疗方案,但需要注意的是,患者手术治疗后不仅面临术后疼痛、尿潴留、便秘、胃肠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威胁,还会基于患者肛肠手术部位的特殊性面临术后感染的威胁[3]。而肛肠疾病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不仅会对其身体健康、恢复效果造成不利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使患者面临生命威胁[4]。另一方面,术后抗生素的使用虽然能有效遏制患者感染症状,但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亦要求医护人员必须结合患者当前感染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以确保抗菌效果。因此明确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对保障患者术后恢复、抗菌效果、生命安全等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即针对漳州市医院117 例肛肠疾病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情况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2023 年3 月在漳州市医院行手术治疗且发生术后感染的117 例肛肠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69 例,女性48 例;年龄18~81 岁,平均(48.33±5.39)岁。

纳入标准:(1)均于漳州市医院行肛肠手术治疗且术后住院观察,住院观察时间≥3 d。(2)术前均无细菌、病毒感染症状,无抗菌药物使用史。(3)临床资料完整,可配合完成本研究统计。

排除标准:(1)对抗菌药物有过敏性反应。(2)伴有其他疾病并以此导致感染。

1.2 方法

取117 例术后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标本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本组标本均为切口部位的分泌物。仪器为Vitek-2 Compact 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法国Bio merieux公司)。

2 结果

2.1 肛肠疾病术后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

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191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7 株(40.31%)(肺炎克雷伯菌40 株、大肠埃希菌35 株、铜绿假单胞菌2 株);革兰阳性菌51 株(26.70%)(链球菌属18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0 株、其他葡萄球菌7 株、屎肠球菌5 株、粪肠球菌5 株、其他革兰阳性菌6 株);真菌27 株(14.14%)(白假丝酵母菌20 株、近平滑假丝酵母菌6 株、克柔假丝酵母菌1 株);机会致病菌7 株(3.66%)(奇异变形菌5 株、普通变形菌2 株);其他菌属29 株(15.18%)(欧洲放线菌、弗氏柠檬酸杆菌等非常见菌株)。

2.2 常见革兰阴性菌的药敏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最高(88.57%),其次是氨苄西林(82.86%)、环丙沙星(57.14%)、头孢呋辛酯(54.29%)、复方新诺明(51.43%)等。见表1。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100%),其次是头孢唑林(95.00%)、头孢曲松(30.00%)等。见表2。

表1 大肠埃希菌的药敏结果(n =35)

表2 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结果(n =40)

2.3 常见革兰阳性菌的药敏结果

链球菌属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83.33%),而后是红霉素(72.22%)、克林霉素(66.67%)等。见表3。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 的耐药率为90.00%,而后是红霉素(50.00%)、苯唑西林和四环素(均为30.00%)、克林霉素(20.00%)等。见表4。

表3 链球菌属的药敏结果(n =18)

表4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结果(n =10)

3 讨论

肛肠疾病作为当前临床较为常见和多发的疾病类型,基于该病种类较多且手术治疗时肛肠部位特殊性的原因,使术后感染已经成为肛肠疾病患者必须重视的一项重要问题。于肛肠疾病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积极控制各项危险因素,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但以十二指肠切除术为例,该项手术的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3 h、术中输血量≥600 mL 等多项指标[5]。如此繁多且复杂的影响因素,使手术实践过程中很难达到完全控制的目标,因此患者术后必然面临感染风险。而结合诸多肛肠疾病患者的不同疾病类型,相关统计显示胃肠道手术的术后感染发生率约为5.27%、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1.51%、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2.96%、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感染率为2.08%~4.26%[6-9]。可见术后感染已经成为肛肠疾病手术患者在术后恢复中必须面临的一项并发症问题。另一方面,不同医院在相同疾病手术患者的术后感染控制效果上也存在相应差异。如有研究行急诊手术治疗肠梗阻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仅为18.63%,而其他研究行急诊手术治疗肠梗阻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却为25.88%[10-11]。因此各家医院在术后感染防控中都必须积极结合自身医院的实际情况,才能确保术后感染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即以漳州市医院为例,针对院内117 例行手术治疗且发生术后感染的肛肠疾病患者,对其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最终发现本组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191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7 株(40.31%)、革兰阳性菌51 株(26.70%)、真菌27 株(14.14%)、机会致病菌7 株(3.66%)、其他菌属29 株(15.18%)。总体说明漳州市医院肛肠疾病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虽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亦有大量的革兰阳性菌、真菌等其他类型的菌属。本研究结果与谢林林等[12]研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为93.53%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其原因正是在于医院本身和地区之间的差异。同时本研究中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链球菌属为主,与其他研究结果相近[13-14]。其中大肠埃希菌作为肛肠疾病患者术后感染较为常见的病原菌,相关研究证实,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最常见的致病菌就是大肠埃希菌[15];且大肠埃希菌的常见在肛肠疾病手术患儿中亦是如此[16-17]。

此外,本研究对上述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试验统计,结果发现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最高(88.57%),其次是氨苄西林(82.86%)、环丙沙星(57.14%)等;链球菌属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83.33%),而后是红霉素(72.22%)、克林霉素(66.67%)等。总体可以发现上述病原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度和耐药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与其他研究结果相近[18-19]。因此医护人员在肛肠疾病术后感染患者的治疗中,可以选择当前病原菌敏感度高、耐药率低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对大肠埃希菌选择亚胺培南、美溶培南、阿米卡星治疗,对链球菌选择青霉素G、氨苄西林、万古霉素治疗等。相关研究亦证实,即便存在多种耐药基因的情况下,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亦有良好的根除效果[20]。文章中体现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1]中的执行标准。

综上所述,漳州市医院内肛肠疾病手术患者的术后感染病原菌涉及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等,其中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链球菌属为主。医护人员应结合上述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药敏结果行敏感率高、耐药率低的抗生素药物治疗,确保抗菌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阳性菌肛肠埃希菌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常见肛肠疾病的诊治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利奈唑胺治疗老年人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
头孢硫脒治疗烧伤革兰阳性菌感染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活血润肠汤治疗肛肠术后便秘40例
中医护理干预肛肠术后患者排便50例
针刺联合坐浴治疗老年肛肠术后疼痛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