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书明确战略态度
2023-12-26齐策
文 / 齐策
北京时间6月21日,跟随国务院总理访问德国的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很忙。
在两国总理的见证下,郑栅洁与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贝瑞德、空客副总裁、巴斯夫欧洲董事长、西门子董事长等一众商业领袖,分别签署了延续合作意向书。而在此之前的一天,郑栅洁已经与这些商业领袖举行了会晤。
特别是与大众汽车、奔驰、宝马的合作意向书中,在促进中德汽车产业合作的大框架下,双方承诺了三个方向的合作:新能源研发和推广、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经济合作。
动作的意义大于文本
消息传回来之后,一些舆论对此有两个不解和一个失望。
一个不解,签约双方的法律地位不对等;另一个不解,都是双边签署,而非多边。而失望之处在于,合作只有大框架和主要脉络,并没有具体项目,只是重申双方正在做的事情,似乎没有新意。
其实,发改委作为跨行业的监管机构,无法与企业直接签订合同;其与任何外资企业,也没有商业往来。
而合作意向书、谅解备忘录等文本,发改委与大型外资企业,以前有过签署的例子。通常是外企承诺对华投资、在中国市场实施积极战略发展,而发改委则在法律和法规框架内,承诺保障营商环境,给予国民待遇,提供商业便利。
只不过,以上所有这些内容,一般不直接体现在意向书内,而是在字里行间透露双方强化合作的意向。执行层面的内容,以及具体承诺(诸如投资多少,不涨价垄断之类)不会写入文本。
对双方而言,旨在明确战略态度。具体怎么做,各方有默契,并由对等企业法人去签署。塑造长期行为的结果是:一方贯彻合作精神,是以对方的承诺作为行动基础的。因此不方便,也无须以商业上普遍采用的违约惩罚机制来约束。
这样就能理解为何是双边签署,而不是由发改委与多家外资企业在同一份文本上签署。后者更像是缺乏约束的愿景倡议活动,其严肃性和可靠性,远不如双边方式。这也是因循惯例,并无太多曲折。
至于“失望”也大可不必。这些合作意向只是表达友好和互相趋近,战略目标趋同,具体项目仍由企业对企业来谈。新能源、智能化转型,早已是中美欧汽车生产大国的共识。
而目前在世贸框架内,中国与资源型国家的贸易互补性最强,经济合作的分歧理应最小(实际上受到政治氛围的影响);其次是能提供大市场、下游配套(虽然有些下游产业转移非我所愿)的国家;而竞争大于合作的,就是以出口导向的制造业国家。就汽车产业而言,德国、日本、韩国都属于后者。
大众汽车、宝马、奔驰作为系统集成商,与中国企业有了更深入的合作内容。
凭借这些意向书,德企成为事实上的优先战略伙伴——他们应该都很开心。投资营商环境有保障,而且中国监管机构不会像美国那样,动辄泛化、滥用“国家安全”来整治企业。
“以我为主”的策略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虽然德日韩车企都在中国市场上,遇到中国品牌的强力挑战,但对于全球市场而言,中国品牌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各方体量不对等,虽然形成了同样的出口量,但所处的挑战阶段不同。中企今年就算拿到400万辆出口的整体成绩,其产能外溢也只是走完了第一步。因为相对跨国企业充分的本地化产能部署,中企的产能仍集中于国内。
如果全球市场竞争烈度提高(因为市场分割,走到这一步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全球一体化重启的契机),日韩因为本土市场小,几乎没有退路。而德企因为背靠欧盟市场,看似失去中国份额后损失最大,其实对生存的威胁相对较小。但到那时,德系品牌是否还能坐稳全球头号豪华品牌集群的宝座,要打个问号。
此时,这一连串合作意向文件,就是强调合作,希望它们更深入地参与到中国市场当中。总理在德国演讲时,也着重批驳了“去风险论”。其实后者也是美国发明的“脱钩论”遭到商界实际行动抵制(也可能包含院外游说)之后的新话术,换汤不换药。
和任何博弈策略一样,对方试图以各种方式孤立你。你是跟着对方的节奏跑,忙着替自己辩白,还是“以我为主”,主动出击,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答案是明摆着的,系列合作意向书,就是这种策略的体现。
形成复杂的竞合关系
团结对象的选择,不一定非得志同道合。商业竞争激烈也不要紧,重要的是找到利益交叠区域。
在新能源路线上,中欧取得高度一致,给出了合作的方向。而美国虽然在新能源路径上与中国大体上趋同,但美国执意要建立自己掌控的供应链(能不能成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虽然中国极力避免,但如今中美在国家战略上形成全面对抗,已经是事实。这在客观上促使中欧产业界接近。
合作的基础,固然是德国车企在华拥有广泛且深入的商业利益,这是大家都看到的东西。美国企业在华同样有不少利益,但美国政府的态度是起到阻碍作用的。因此很显然,新能源合作的基础,产业基础和政治氛围,缺一不可。
如果将合作意向单纯理解为吸引德企对华投资(虽然这三家企业都在不同程度地加强对华投资),未免狭隘。在新能源的上游供应链上,中企在大多数制造环节上,都拥有成本和技术优势,而不单纯集中在动力电池上。
大众汽车对华投资的两个重点:一个是软件研发;另一个是新能源制造体系,《汽车人》在《231亿的安徽项目,大众汽车打出“新能源战略”王牌》一文中有所阐述。
中企即便在新能源、智能化技术上取得领先,也不能视为德企的失败。相反,它们可以利用这种成功。各方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之外,也有合作的需求。而竞合关系日趋复杂和深入,恰恰是化解“去风险”、“脱钩”企图的手段。
如此,大众汽车、宝马、奔驰作为系统集成商,就与中国企业有了更深入的合作内容。中企作为供应商,加入到德国整车企业在全球的供应商队伍中,成为其全球战略部署的要素,而非单纯将中国视为市场。这也是双方互相需要的原因。
政治上“互不为敌”,如此之低的下限就能促进合作,可见如今的形势已经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