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请给我选择的权利

2023-12-26

中国汽车界 2023年7期
关键词:软肋座舱黑客

汽车与智能的联姻,是规则而非抉择,但汽车需要什么样的智能?

人工智能研究的传统目标包括推理、表达、规划、学习、感知,以及移动和操纵物体的能力,解决任意问题的能力则是该领域的长期目标之一。

与汽车相关的智能应用,离不开数据与算法。前者比广度,高德地图就是依靠海量的数据积累,提示“红灯即将转绿”;后者比深度,被严防死守的“哨兵模式”,是对研发深度的最好考验——发现功耗高、误报/漏报多,用户立刻用脚投票。

在人工智能领域,除了反复讨论的伦理与法律风险之外,数据滥用、算法杀熟等问题,在汽车应用层面也已出现。同样的叫车软件,不同的手机就敢有不同价格;同样的导航应用,不同的用户有不同路径……

2020年,国务院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2022年,六部委发布《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但汽车智能化的挑战,不是简单的通知意见可以应对。

首先是可破解。智能汽车与互联网的链接始终存在,链接越强,越容易从外部渗透。汽车制造商可以提供远程服务,比如OTA,而黑客可以使用同一链路访问和控制车辆。

其次是可靠性。车辆、传感器、网络硬件均非金刚不坏之身,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故障,系统须有能力处理非正常数据及通信——在错误的数据下,仍然要正常运行、正确决策。

再次是隐私。汽车收集的信息,有车辆位置、惯常路径、用户习惯,即使没有黑客供给,也容易被用于非正常目的。如果说,某些消费类App对于日常对话的监听,可以强化商品推荐的成功率,那么上述信息的收集基本可以完成“人生替换”。

数据的授权、收集、存储,还可以有标准答案;但如何让用户相信“没有后门”、如何为“后门”加上篱笆……就成为现实版的五次方程。

最后是决策与选择。车辆可以感知、推理、规划甚至主动避险,但选择权在手、否决权不落,才是捍卫整条价值链安全的关键。

如果汽车实现自主驾驶,设定好位置就可以自主规划路径,你是否敢让自家的汽车送自己的孩子?如果智能座舱进化,你是否乐于通过人脸、指纹授权给停在户外的汽车,由它全权安排每日行程?前者是软肋,而后者是隐私。

我可以接受以安全为目的的智能驾驶,可以接受以便利为目的智能座舱,但软肋和隐私,还是想掌握在自己手里。请给我选择的权利。

猜你喜欢

软肋座舱黑客
欢乐英雄
多少个屁能把布克崩起来?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痛点、短板与软肋
NDT推出面向下一代智能座舱应用的压感触控解决方案
网络黑客比核武器更可怕
未来民机座舱显示控制系统初探
我国基本农田立法的四大软肋及其对策
软肋
MD-11客机飞行座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