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力电池竞争加剧

2023-12-26黄耀鹏

中国汽车界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主机厂宁德装车

文 / 黄耀鹏

相比整车市场,动力电池市场玩家要少得多,格局也没那么复杂。

不过,如果说今年前三个季度相比去年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韩企争雄全球市场的“心气儿”被打下去了。

去年此时,SNE Research(韩国新能源设备咨询机构)还看好LG新能源将在2023年反超宁德时代,理由是“LG全球业务开展得更广泛”。但是从今年迄今数据来看,不存在这种可能。

产能利用率下滑

9月份中国市场上,动力电池产量69.9GWh,储能电池产量7.5GWh,后者日益成为单独的赛道。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很多厂商正在尝试同时在储能市场上发力。

9月,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出口13.3GWh,其中动力电池出口11GWh,占比82.9%;储能电池出口2.3GWh,占比17.1%。而1-9月储能出口11.4GWh,占据1-9月出口总量的11.2%。可以看出,储能出口的增速正在提升。同期储能电池生产了47.7GWh,出口占据总产量的比例是23.9%,高于动力电池。后者出口89.8GWh,比例18.5%。

动力电池方面,1-9月总产量486GWh,仍然占据全球2/3的比例,其中有396.2GWh留存于国内市场,装车量255.7GWh,占据留存总量的64.5%。这意味着高达140.5GWh的电池处于库存状态。

考虑到生产总量不断扩张,周转库存量也随之升高,而装车量相对当月电池产量的比例,从2022年底的61.7%,缓慢升至今年1-9月的64.5%。看似电池需求快于产能提升,其实不然。

电池供应商付出的代价,是电池周转期(从电池生产线到装车的时间间隔),已经从2022年的0.5-1个月,扩大到现在的1-3个月。电池供应商的资金压占大幅升高,实际上恶化了其财政收支状态。

9月份动力电池产量环比增长5.6%,同比增长37.4%,比2022年动辄三位数的增长,已经掉下来很多。

在前驱体原料价格大幅下降,以及2020、2021年部署的产能纷纷落地的背景下,意味着电池供应商的产能放空已经变得比较严重。即便是拥有客户最多、长约最多、海外业务蓬勃发展的“电池一哥”宁德时代,产能利用率也滑落至60%一线(数据见于其半年报)。业内竞争的残酷,可见一斑。

这大大削弱了宁德时代压制韩系和比亚迪的胜利成色。

需求增量转弱

目前钠电池的量产前景,比固态电池要明确得多。假以时日,钠电池可能会小规模复刻LFP(磷酸铁锂)占领中低端整车需求之路。

相对于固态电池,钠电池对于当前生产线,不具备破坏性。这也是《汽车人》相对看好其前景的理由。钠电池上量产速度慢于预期,受制于锂盐原料的持续走跌。这和固态电池技术上达不到量产需求,是两码事。

钠电池和固态电池都是未来时,当前仍是三元和LFP的天下。9月份,LFP与三元的出货量比例非常接近于2:1,而2022年两者的比例为1.4:1,LFP正缓慢但坚定地扩大自己的优势。

随着插混和增程销量增速快于纯电,纯电需求也表现出较弱的势头,增幅跌至个位数。对海外需求而言,纯电需求增速仍然快于插混和增程。只不过对于多数电池企业而言,海外需求增速虽高,但仍未能占据主要产能。

从增速本身的增量角度考量(即“加速度”),相对产能增速,国内需求增速正在转弱。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正极材料今年一路走跌,也是基本呼应了这一趋势。电池厂商如果不大力清库存、控产能、寻找新客户(尽量多签长约),就会面临亏损境地。

韩系被中系偷家

9月份单月和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前10名单的成员,只有后几位发生了位次变化。如果按装车量来算,依次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LG、蜂巢能源、欣旺达、孚能科技。

装车量这一块,宁德时代控制力有所下滑,从占据半壁江山,下降到39.4%。这一榜单没有考虑海外业务。

如果按全球排名,根据SNE Research提供的8月份数据,依次为宁德时代(市占率38%)、比亚迪、LG、松下、中创新航、SKI、三星SDI、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和欣旺达。宁德时代产量仍是2、3、4名的总和,也超过了三家韩系供应商的总和。

可以看出,宁德时代在国内的装车量市场份额,与全球产量份额,相差非常少。这反映了宁德时代的海外业务已经占据了其业务比例的30%以上。

根据SNE Research的数据,今年1-5月,宁德时代在海外的动力电池市占率达到27.5%。考虑到中国产能占全球的比例,虽有截取时间段的差异,但三方(国内官方统计、宁德时代财报、SNE)互相印证了这一比例的真实性。

有趣的是,今年1-8月韩国进口中国动力电池同比增长114.6%,为44.7亿美元,超过2022年全年;而1-8月韩国向中国出口动力电池只有0.66亿美元,比2022年同期减少50%。考虑韩国在几乎所有电池原料上(除了外壳材料)的对华依赖,这场竞争,实际上胜负已分。

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韩系整车产品,选择LFP电池。而LG新能源、SKI、三星SDI也开始试产LFP,但最早一批量产LFP,定于2026年。这个空白期,足够中系来两轮技术升级。

韩系被中系“偷家”,在中国市场上排名又下跌,反映了其市场竞争力的相对下滑。韩系能够呼风唤雨的唯一大市场,是美国市场,得益于中系无法到场。而韩系以往统治力同样坚固的欧盟市场,正出现松动。

欧盟市场是争夺焦点

主机厂采用垂直模式的,除了比亚迪,就是尚未发育完全的蜂巢能源。但后者实现了前者尚未能兑现的部分:在海外大规模供应其他品牌的主机厂客户。

从去年到今年,大众汽车、奥迪、宝马都在中国对电动化和智能化业务进行了大举投资,双方合作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这也是德国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整车反补贴调查的出发点。法国则试图给这些合作添堵。而在欧洲实现对主机厂客户大规模交付电池,给欧盟的敌对措施,出了点难题。当然,欧盟还有很多政策工具可以使用,阻碍其运用的,是德国主机厂的利益。

时隔一年,中系与韩系电池生产商的争斗,已经从中国扩展到全球(除了美国市场),甚至包括了韩国本土。中国电池厂商面临的需求增速走低,是结构性问题,即需求增速跟不上现实产能增速,更跟不上潜在产能增速。这是明牌,因为在建项目都是公开的。

蛋糕仍在变大(新能源市场仍在扩张),但跑马圈地的时代,去年就大体上结束了。电池供应商之间的命运对决,正在开始。谁能把业务铺得更广(客户数量和分布的合理性),谁能拿到更多的保障性长约……这一切,取决于谁能用技术的力量管理供应链和控制生产成本。

猜你喜欢

主机厂宁德装车
商用车排放升级、市场下滑之下主机厂和经销商如何共生
宁德:撑起脱贫攻坚“半边天”
3月份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09GWh,环比增长126.98%
The wave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multi-layer vertical perforated thin plates *
宁德时代价值几何
Effect of the PTO damping force on the wave pressures on a 2-D wave energy converter *
揭开“审核”的神秘面纱(一)
——各大主机厂审核要求
重载运输装车区车流组织的研究与探讨
创新与变革 2015各大主机厂发展新思路
基于遗传算法的集装箱装车配载方案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