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
2023-12-26纪顺
纪顺
命题规律总结
选文特点
整体来看,语言文字应用题的选文多以贴近时代与考生生活的情境为载体,考查考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言文字应用题一般选择两个篇幅短小的文段作为设题的材料,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明确的育人导向,与现实生活多有联系,内容和表达方式多样,从科技、医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类文本、新闻语段,到以记叙抒情为主的散文片段等,都有涉及。
首先,选用的语段材料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多样性。语言文字应用题材料贴近传统文化或当代文化,如2020年新高考Ⅰ卷的“吃肉饼”、2021年新高考Ⅰ卷的“闹元宵”、2022年新高考Ⅱ卷的“天宫课堂”、2023年全国甲卷的“破釜沉舟”等。这些材料大多以具体情境为载体,作为考查语言基础知识的背景材料,但不以理解分析该语段的内容为考查的核心,重点帮助考生形成正确的语用观。
其次,选文以综合考查为主,内容要点及题型稳中有变。如2020年新高考Ⅰ卷考查了标点运用(客观题)、比喻修辞的相似性(主观题)、不同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主观题),2021年新高考Ⅰ卷考查了词语选用(客观题)、病句修改(客观题)和对偶修辞(主观题),2022年全国乙卷考查了成语、语句表达效果(主观题)、句子补写及语病(主观题),2023年新高考Ⅰ、Ⅱ卷考查了句子补写(主观题)、语言表述效果(主观题)、标点符号的作用(主观题)等。可以看出题型中句子补写比较稳定,其余部分都略有变化。
最后,语言文字应用题与核心素养结合比较紧密。考查考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对促进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等的作用。
总之,语言文字应用题所选语段往往看似平淡直白,但在遣词造句、修辞使用、语段结构上都精细准确,堪称规范表达的典范。有时还以图表、徽标为阅读理解的对象,考查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考生备考的着力点应放在审清题目、有效答题上。
题型设置
语言文字应用题是在题型设置上最富于变化的题型之一,语言材料的丰富多样决定了其在设题上的开阔性与灵活性。从题型设置来看,近几年的题型稳中有变。主要集中在成语辨析与运用、病句辨析与修改、句式选用与分析、修辞特点与效果、语段信息压缩、根据语境补写语句、标点符号作用这七大类。
语言文字应用一般设5道题,总分20分,题型新旧兼有。语言文字应用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考查题型包括实词、虚词辨析运用题、成语辨析运用题、病句辨析改错题、句式选用、仿写与变换题、语句扩写题与语段压缩题、句子排序题、语境补写或推断题、图文转换题、标点符号题、修辞手法题、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题等,在这些题型中又以病句改错题、成语运用题、句式变换题、语境补写题、句式赏析题等为主。
考查重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对语言基础知识学习的要求主要有:“自主积累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增强语言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能力,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了解语言文字法規的有关内容,增强规范意识,学会辨析和纠正错误,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式,学会灵活运用合适的方法解读语言文字运用中的问题”等等。
总体说来,正确使用汉字是语言文字运用题的考查热点与重点,无论题型如何变化,这些内容一般变化不大,但在备考中也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命题趋势预测
选文方向
总体来说,语言文字应用题是一套语文试卷中的“试验区”,一般会结合最新的教育教学要求与理念,设置新题型,但选文的总体方向变化不大。选文方向预测如下:
1.选文会更加注重时代性、文化性和生活性,贴近考生。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会使学生感到亲切、熟悉,有利于语用的考查。命题会侧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精神和爱国精神,彰显中国力量,引导考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奋斗精神、增长知识与见识。
2.选文会聚焦考生的语用表达能力。选文逻辑相对严密、表述相对准确,同时兼顾文学性,这对保证试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也为检测考生的语用能力奠定基础。
3.选文会更加注重情境性、综合性。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实践或探索问题情境为载体,考查考生对语段的有机整合和运用能力。
题型预测
语言文字应用题的题型比较稳定,近年以主观题为主,也会出现小部分客观选择题。有以下两点值得注意:
1.在考查中注重基础,词语选用、句子连贯(句子补写)和病句题是考查重点,目前来看,以主观题为主。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词语、标点、病句、修辞、仿写、变换、补写、扩写、压缩等考点会交替出现。
2.命题强化思维品质,凸显语文素养,着重考查学生的语用能力。如“句子补写”题对考生上下文语境分析的能力有较高要求,同时还要兼顾逻辑思维;“表达效果”题(这一题型有时会结合词语或标点符号进行考查)注重品析词句的使用效果,对考生真实的语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应考策略
从2023年的高考语文题中我们可以看到,语言文字应用题出现了多种新题型,这告诉我们,平时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拒绝套路化、模式化、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方法。同时要注重培养自身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应考策略来看,应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熟悉基本技巧及基本题型
(1)读题要细心,对语言材料要逐字逐句认真看,忌一目十行。尤其是对“选正确”与“选不正确”的要求要把握准确,不能大意。要充分调动解题灵敏性,确保在思维高度活跃的状态下完成。
(2)熟悉常见的语用题的设误类型,如熟语(成语)中的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等问题;病句要掌握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六大错误类型;句式的选择与变换要注意变换前后语气和表达效果的差异,不可随意添加或删除词句,不可改变原意。
2.明确基本思路及基本方法
(1)强化语言基础。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是它最根本的属性。在学习中要建构考生的语言知识体系,并训练其高效阅读及准确表达的能力。
(2)提倡情境学习。“无情境不命题”在高考语用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选文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情境具有真实性。真实性往往是指考生实际所处的生活现实,是考生正在经历、正在体验或者是考生发展所需要的实践经验。因此,应注重体悟具体情境中的语言,积累语感,解决问题。
(3)加强思维训练。考生需要通过语言的运用来获得思维的发展,从而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在语文学习中,要注重对文本整体的阅读、篇章结构的梳理、内容要点的概括以及表达技巧的掌握等。强化思维训练,尤其是在语言训练时,应从思维出发,促进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增长,从而促进语言表达的完善与精确。
总之,无论高考语言运用题如何变化,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学习的出发点与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