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3-12-26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谢毓芳

天津教育 2023年32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核心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 谢毓芳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途径,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求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实现提质增效,改变传统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创新教学形式,构建高效课堂。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意义,以及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其次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的实践策略,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效果。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是现阶段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顺应改革的新要求,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目标,将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学习能力、综合素养作为课程教学的关键目标,并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创新教学形式与方法,从而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但是从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灌输,不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缺少主体性,影响了高效课堂构建成效,不利于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功能。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在此背景下,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灌输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新课标要求,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具体来看,核心素养下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求课程教学转变传统课堂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探究创造空间。通过构建高效课堂,能够有效实现这一教学改革目标,教师基于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等方面的需求创新教学方法,合理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上具备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学习效率不断提高,保障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第二,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强调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实现信息的双向流通,与传统教师主讲、信息单向传递的课堂教学形式相比,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让以往枯燥的课堂氛围变得活跃,激发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兴趣,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深度学习都有重要意义。

第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将传授学生基础的道德知识与法治知识作为教学目标,而在核心素养下构建高效的课堂,能够立足学生综合发展需求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如教师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自主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由此可见,构建高效课堂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现状

核心素养下,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提升课程教学实效,保障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从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情况来看,高效课堂的构建并未达到理想的成效,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学理念陈旧。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是实现教育与时俱进的重要基础,而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仍然相对陈旧,部分教师未能脱离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仍然将课程理论知识教学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未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在教学中始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未能深入落实构建高效课堂,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第二,学生课堂参与意识薄弱。高效课堂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在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需要学生积极配合,才能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但是大部分学生习惯了依赖教师,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方面未能加大研究,缺乏有效的方法,导致高效课堂构建成效较低。

第三,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但是从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没有结合学生的兴趣需求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实施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目标

在发展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能够更新教学理念,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准确认知,并且能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有清晰的了解,从而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讲授,还要从核心素养角度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实现个性化发展。教师要注重对教学理念的更新,重新梳理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功能。

例如:在“预防犯罪”这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形成以知识、素养协同培养的教育理念,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梳理教学目标。第一,知识目标:从理论层面准确认识什么是刑法和刑罚,清楚掌握犯罪的主要特征,并知道如何远离犯罪,进行自我防范。第二,能力目标:通过对理论知识的深度理解与灵活运用,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准确判断哪些行为构成犯罪,具备较强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第三,情感态度目标:借助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在生活中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规范自身的思想言行。完成对教学目标的梳理后,教师再进行教学方案设计,使课堂教学目标更明确,对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效果的提升有重要帮助,进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基于学生学情,构建教学情境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是非观是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核心内容,学生形成良好的是非观,能够使其在事物认知方面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认知和判断。从以往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知识教学和素质培养上都是以教师为主体,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开展教学活动,并未充分考虑学生学情,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设置未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较低,影响了课堂教学实效。而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认知水平、能力与素养发展情况,从而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例如:在“追求民主价值”这部分内容教学过程中,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全面了解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了解实现民主的具体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案例分析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学情的分析,从当前学生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有参与班干部选拔以及班级管理等经验,但是在民主政治生活方面的经验相对欠缺。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经过前期学习已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并未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深度了解民主的价值,没有形成良好的认同感。基于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构建相应的案例教学情境,恰当地引入追求民主的案例,使学生在案例情境分析中更好地理解本课内容。为了进一步强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教师可以在情境教学中融合小组合作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分析案例,提升学习效率。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互动,体验参与民主生活的过程,深入感知民主的价值,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民主意识。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升核心素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能局限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讲解方面,教师要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实践参与和体验中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途径,开展实践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对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具有重要价值。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家、校、社资源,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实践舞台,建立起课程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发展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延伸道德与法治课堂,提升高效课堂构建成效。

例如:在“守望精神家园”教学过程中,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对中华文化内涵和特点有准确认知,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传承发展至今的原因,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自信。为了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开展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地方特色民俗鉴赏”“历史名人事迹”“方言解读”等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文化馆以及古镇、古街等处进行实地考察,并与当地的居民或者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互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对中华文化的学习,感受中华文化丰富的内涵,接受文化教育和熏陶,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文化自信。完成实践活动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体验分享和交流,可以通过口头分享与书面表达分享等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实践反思,这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四)重视情感教学,培养道德品质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思想较为活跃,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好的行为或者思想。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实施情感教学,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在道德品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例如:在“社会生活讲道德”这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分析学生学情,了解学生在道德品质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不良行为,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学内容,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细节引入课堂,使学生一边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一边分析生活中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从而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准确认知,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准确辨别哪些行为和思想是正确的,哪些行为和思想是应该改进的,在接下来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自觉约束自身行为,尊重他人,讲文明、懂礼貌,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环境。在情感教学方面,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采用家校共育的方式,发挥家庭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构建高效课堂,是促进学生德育素养全面发展的关键,也是提升初中德育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要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优化教学目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课堂学习体验,同时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循序渐进,要求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与综合能力,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保障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