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灵动教学策略
2023-12-26浙江省兰溪市振兴小学金建松
■浙江省兰溪市振兴小学 金建松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教学效果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极大影响。核心素养作为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之一,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核心素养进行设计,而灵动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让课堂变得灵活,有生命力,实现教师“灵动地教”与学生“灵动地学”的统一,落实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如何在培养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开展灵动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成为教师面临的新问题。基于此,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成效,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在学生发展过程中,一个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就是核心素养,其主要强调学生自主发展、实践创新、合作探究等各方面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教师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开展灵动教学,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充满灵气与活力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互动、合作,促进其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的发展。
一、灵动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一)灵动教学的内涵
灵动教学中的“灵”是指“灵活”“灵感”以及“灵魂”。“灵活”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学习;“灵感”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思考,寻找数学灵感,使课堂充满创造性;“灵魂”是指教师要将数学思想融入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学活动没有灵魂,那么给学生的感觉就是味同嚼蜡,在他们的内心也难以留下痕迹。
“动”是指“互动”与“主动”。“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互动产生思维碰撞和心灵交融,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数学知识,实现教学相长;“主动”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发展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而灵动教学就是“灵”与“动”的结合,具体来说,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设计课堂活动,挖掘更多的数学资源,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同时,在灵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在相互交流与沟通中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总之,灵动教学就是“灵动地教”与“灵动地学”的和谐统一,让数学课堂充满智慧与思想。
(二)灵动教学的特征
1.开放性。
在灵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并将自己的教学思想融入其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开放性、自由性、创造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创造。
2.生成性。
灵动教学并不是传统的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而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构成的一个课堂,教师与学生在积极互动、平等对话中碰撞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教学目标。同时,这种互动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敢于表达问题的意识,提升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3.智慧性。
灵动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智慧共同生长与发展的过程。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利用自身的智慧,向学生提出大量精彩的问题,而学生则利用自己的智慧精彩地回答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智慧都会得到增长。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智慧要靠智慧来培养。可见,灵动教学备受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智慧性。
二、小学数学灵动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开展灵动教学,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发展情感价值。同时,课堂也在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中呈现最好的状态。
以“分数除法”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为例,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此,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先开展测试训练,通过训练了解学生是否会做相关题目、是否提前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是否能够应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等。之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以及如何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并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增强学习自信心。如此,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转为主动,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也大幅缩短。
(二)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智慧
某特级教师在数学研究中提出“力求穷尽”的观点,所谓穷尽,就是指走出思维的误区。该观点引起一线教师的共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发挥自己的智慧,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还要学会反思,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让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灵动。
以“多边形的面积”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情确定教学方法,如问题教学法。之后,教师提出一系列精彩且充满智慧的问题,如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那么你们大胆猜测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呢?有什么关系?能否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完成课堂教学以后,教师要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思考哪个教学环节存在问题,又该如何解决。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成效,还可以发展教师的智慧。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灵动教学策略
(一)巧妙设计教学方案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有很多,如数感、量感、运算能力、符号意识、推理意识、数据意识、几何直观、应用意识、空间观念、模型意识、创新意识。而教师开展灵动教学时要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将这些内容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学方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教师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既要充分预设,又要预见生成。所谓预设就是指教师提前设想教学活动的实施情况;所谓生成就是指教师促使学生自主成长,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可以说,预设与生成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没有预设,生成也是盲目的;没有生成,预设也是呆板的。
充分预设需要教师深入解读教材,把握数学知识的特点和内涵,挖掘数学知识所蕴含的情感以及启示;预见生成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认知结构有充分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
以“数据处理”相关知识教学为例,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点,根据不同统计图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能读懂简单的统计表,通过报纸、杂志等媒体数据或统计图表获取有用的信息;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感受统计图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统计图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其次,教师要预设重难点知识突破。在本课教学中,重难点知识为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将数据直观地表示出来;能够读懂统计表,从分组表示数据的图表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教师设计重难点教学活动的时候,不要直接将选择统计图的方法、读统计表的方法等呈现出来,而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他们在创造和探究中掌握重难点知识,发展数据意识与数学思维,让课堂充满创造性。
(二)挖掘整合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单纯地“教教材”,虽然也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学生在探究中所得出的结果基本上都是教材上的内容,这样虽然夯实了学生的数学基础,但是将他们的思维禁锢在教材中。
而灵动教学要求教师打破教材的禁锢,挖掘和整合更多的教材资源,并提出各种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碰撞思维,促进思维的创造性发展。如此,可以让课堂教材真正“灵动”起来。
1.转变教学思路。
为了避免课堂教学按部就班,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转变教学思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等大胆取舍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仍然以“数据处理”一课为例,首先,教师将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全部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统计图的特点以及不同点。其次,教师讲授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然后给出三组数据,让学生分析,并分别用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将数据表示出来。最后,教师列举一系列的相关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这些问题可以用哪种统计图表示出来,并说说自己的探究思路。
这样一来,教师将分散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学生不会再出现“前脚学习后脚忘”的问题,并能够将各个知识点有效衔接起来,在脑海中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2.延伸教学内容。
在灵动教学中,教师要延伸教学内容,这样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需要注意的是,延伸教学内容的时候要选择一个主题,以该主题为中心向外拓展,确保所延伸的内容与课堂教学有密切联系。
例如:在“圆”一课教学中,除了讲述课本上的知识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入“求圆阴影部分的面积”“求半圆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周长”“求椭圆的周长”等知识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这些知识,促进其几何直观素养的发展。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圆为基础图形设计一个图案,然后与其他同学交换图案,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如此,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推理意识素养也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师开展灵动教学的时候还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1.情境教学法。
在灵动教学中,课堂氛围至关重要,只有拥有轻松、活泼、欢乐的课堂氛围才算是灵动的课堂,才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为此,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智慧与趣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探究欲望。例如:在教授“轴对称的再认识”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穿一件有轴对称图形的衣服,让学生说说衣服有什么特点,从而让学生在观察衣服图案的过程中对轴对称有初步认识,顺利引出轴对称的概念。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这样,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2.互动教学法。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学习,彼此之间互动较少。而灵动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平等互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互动教学法便是有效实施灵动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首先,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合作互动中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图画,思考用什么方法估算淘气出生时脚印的面积以及2 岁时脚印的面积。其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较淘气两个年龄段脚印的大小,估计淘气11 岁时脚印的面积。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思考脚印面积的大小与是否与年龄增长有关。该方法增强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课堂教学更加灵动,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率。
3.探究教学法。
在灵动教学中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解决探究问题,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教授“分数的混合运算”一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探究活动:20xx 年,西藏自治区月人均养老金为2700 元,位居全国首位。重庆市月人均养老金比西藏自治区低1/3。宁夏回族自治区月人均养老金相当于重庆市的119/120。青海省月人均养老金比重庆市高5/36。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通过该探究活动,既深化了学生对“分数的混合运算”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灵动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教师要正确认识灵动教学,根据灵动教学的特征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