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就业形态下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3-12-26石玉莲黄永辉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3年20期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能力

石玉莲 黄永辉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 昆明 650031)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报告,数字经济时代为青年就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和机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4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同比增速为9.6%,位居全球第一。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中国劳动力市场涌现出许多新兴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新就业形态的出现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和要求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新的就业形态下,探索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路径对于促进其职业发展和健康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就业能力及新就业形态定义的变化

(一)就业能力的定义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业能力内涵和研究视角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在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Beveridge)首先提出“可雇佣性”(Employbility)的概念,它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研究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研究视角也逐渐从关注就业者本身转变为关注就业者所在的组织,进而转向就业者与组织之间的结合。就业能力的定义正在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二)新就业形态的定义变化

“新就业形态”这一概念,指的是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消费者消费优化升级的背景下,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的去雇主化灵活性就业。《电商平台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报告2022》显示,2022年8.2%的淘宝网店计划招聘应届大学生,毕业两年内应届毕业生淘宝平台开店的人数规模已达到51万,淘宝平台吸纳大学生总量约为2005.4万人就业。可见,新就业形态也在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着,并且,各类新就业形态的成熟度与专业性也在不断提升。

二、新就业形态下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表现

(一)专业知识匮乏,技术更新速度慢

当前,工科专业学生学习内容相对固定,而技术的发展更新速度却非常快。学生们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跟上不断更新的技术发展,这对他们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如果他们没有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技术趋势和发展,就无法与行业的最新需求相匹配,从而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不强。

(二)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足

大部分工科大学生常常过度依赖教材和老师的指导,缺乏主动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学生只注重掌握基础知识和解决已知问题,对于未知领域或复杂问题的探索和创新缺乏自信和勇气。此外,一般情况下,工科大学生更偏向于使用规范和标准化的解决方法,缺乏重新思考问题和提出创造性解决方案的能力。

(三)实践机会少,实践能力不足

在传统的工科教育模式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而实践环节相对较少。首先,很多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和实习安排较为有限,学生很难有机会亲身参与真实的工程项目中。其次,学校学习中的大部分实践项目过于简单或缺乏挑战性,无法真正让工科学生得到实践和锻炼。最后,一些实践项目缺乏导师的指导和支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无法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影响了他们的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缺乏职业规划和就业准备

一些工科学生过于专注于学术知识的学习,忽视了与实际行业的联系以及对职业规划的思考。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主要通过课堂和实验室的学习来获取知识,与对标行业的实际联系较少。这使得他们对行业的了解和认知不足,无法准确把握行业的需求和趋势。其次,在大学阶段,学生应该得到专业的指导,帮助他们了解不同的职业选择和就业市场的现状。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工科学生都缺乏相关的职业规划和就业准备的培训,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就业策略缺乏清晰的认识。

三、新就业形态下工科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路径

在新就业形态下,工科学生需要提升就业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这就要求他们具备基本就业能力、核心就业能力和发展就业能力。

(一)基本就业能力培养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和职业正在迅速崛起。这些行业往往采用新的就业形式,如远程办公、自由职业、在线平台等,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1.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专业知识是其就业的基础。高校应该提供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核心理论和实践技能。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创设实验室、开展实训课程、组织专业实践活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高校还可以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掌握实际工作技能。

2.基础能力培养。基础能力是大学生个人发展和职业成功的基础,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等。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如公共英语、口才演讲、逻辑思维等,提升学生的基础能力;同时,高校还可以组织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学术素养;此外,高校还可以提供丰富的图书馆资源和学术数据库,帮助学生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新就业形态下,企业更加注重应聘者的综合能力,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高校可以通过创设跨学科的课程、组织团队项目、开展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高校还可以提供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

1.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高校可以通过创新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为了提供优质的教学环境,高校还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指导水平。只有通过这些努力,高校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提供坚实的基础。

2.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高校可以提供国际交流项目和合作机会,让学生有机会与国际学生和教师一起学习和合作。通过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和合作,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培养自己的国际意识和全球思维。

3.自我品牌建设和自我营销能力的培养。通过提供相关课程、工作坊和实践机会,高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个人品牌,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成就并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品牌的营销推广能力;持续学习和拓展也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高校应该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和资源,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4.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高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社团组织和资源支持等方式为学生提供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和平台。同时,学生也需要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学会倾听他人,提升沟通和问题解决能力来不断提升自己。

(三)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需要具备更全面的综合能力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大学生还需要培养创新创业能力、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我学习和提升能力、灵活性和适应性、数据分析和统计能力等综合能力。这些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在职场中脱颖而出,也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1.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当前快速变化的时代,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学生在就业市场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高校可以通过创业实践、创新项目和创新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知识爆炸和交叉融合的时代,单一学科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复杂问题的解决需求。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在不同领域进行学习和研究,开设跨学科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界合作的能力。

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高校可以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整合资源、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并指导他们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解决方案。

4.自我学习和提升能力的培养。高校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授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给学生,引导学生建立持续学习的习惯,掌握获取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

5.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培养。高校可以通过提供实践机会、组织交流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让他们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需求。

6.数据分析和统计能力的培养。在信息时代,数据分析和统计能力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需求。高校可以加强数据分析和统计学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和数据处理技能,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分析工具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结语

当前,工科学生需要在基本就业能力、核心就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三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就业市场。为此,高校可以与行业和企业紧密合作,了解市场需求,并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教育和培养方案。同时,学校还需要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的对接,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机会。只有通过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提供与时俱进的教育和培养方案,学校才能培养出适应新兴行业和职业需求的优秀工科人才。

猜你喜欢

工科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