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初探
2023-12-26王娜
王 娜
(涡阳县实验中学 安徽亳州 233600)
初中数学知识相对较为抽象,不同于小学的数学教学,大量的知识跟实际生活可能没有直接的联系,这会让一部分初中生感到学习乏味、枯燥。如果在教学时仅关注学科本身的知识点,没有将其与生活、社会以及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很好的激发。同时,初中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这需要教师在授课时注意引导,用生动有趣的事例辅助教学,避免过分沉闷、枯燥的教学形式。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生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数学中的内容。另外,可以使用数学实践性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学科知识的应用性和实际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目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水平。然而现实情况是,一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学习水平,过分注重作业的难度和挑战性,而忽略了学生的认知阈值和能力水平。这会让学生感到失望和挫败,感觉自己学不会,从而产生厌学心理,不再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另外,一些作业内容难度过大,学生出现逃避、抄袭等情况,或者花费过多的时间在作业上,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巩固课堂知识。这会造成学生学业上的困难和压力,同时也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在进行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难度适当的作业,在适度挑战激发学生学好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此外,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督促,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目标。
(二)作业内容过于枯燥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作业内容缺乏趣味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教材内容繁多,理论知识和公式枯燥难懂,对许多学生来说,数学学习似乎是一件乏味且无聊的事情。而假如教师过分追求数学内容的全面覆盖和难度提升,往往使数学作业失去趣味,增加学生的焦虑和压力,最终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一份好的数学作业应该是富有趣味性的。总之,数学作业只有拥有足够的趣味性,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兴趣,并为他们提供一个愉悦而有趣的学习环境。
(三)作业设计过于单一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过于单一,缺乏个性化和差异化,往往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比较明显,作业设计应该更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适度增加难度和挑战性,分阶段、逐步提高学习难度。但是一些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往往忽视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个人差异,一味追求标准化和一致性。这样做会使一些学生遇到难题后,难以及时解决问题,加上时间的紧张和作业的堆积,给学生造成学习上的压力。而对于另一些学生,过于简单的作业任务往往不能提供足够的挑战,从而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降低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差异化和个性化的设计原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挑战自己,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初中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助力。而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践性作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作业形式。与传统作业不同,实践性作业相对贴近现实生活,可以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作业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概念、原理和应用,让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加具体化和可感知,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开放性原则
作业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考虑知识点的练习,更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并且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开放性的作业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学习知识。在实践中,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来实现作业的个性化和创新性。
三、初中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策略
(一)借助动手实践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动手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进而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动手实践也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基本技能,如图形的绘制、数据的处理等,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和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这一节为例,教师可以先讲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方程组的含义和组成要素;然后带领学生完成类似于“甲、乙两人买了苹果和橘子,总共花费了22元,知道苹果和橘子的单价,并且知道甲、乙两人各自购买的苹果、橘子数量相同,求每种水果的单价和数量”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列方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接着配合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给出一些类似“某商店出售毛猪和肉猪。当日销售的数量分别为m、n只,共收入T元。已知肉猪的价格是毛猪价格的2倍,求每种猪的数量和价格”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分析问题,列出方程组,并使用解方程组的方法得出猪的价格和数量,引导学生灵活使用方程组来解决问题。最后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要求学生利用方程组,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例如,“某超市的冷饮柜里有汽水和果汁两种饮料。已知汽水每瓶3元,果汁每瓶5元,超市在一天内共售出了x瓶汽水,y瓶果汁,销售额为75元。请问,当天超市售出了多少瓶汽水和果汁?”这样的问题既可以让学生练习应用方程组的方法,又能在实际操作中创造性地思考解决方法。通过本次实践性作业设计,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方法,还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此外,学生在完成自由发挥环节的作业时,通过自我探究、思考和创新,进一步提升数学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通过小组讨论提升创造性学习能力
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可以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并得出解决方案。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分工、相互协作,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启发学生针对问题进行尝试,从而寻找解决方法。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总结、归纳,发现讨论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小组讨论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以“平行线的判定”这一节为例,在课前,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平行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首先,教师讲述如何使用平行线的基本性质判断平行线,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接下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需要从多个角度思考如何判定平行线,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向其他小组介绍自己的判定方法。教师要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多个角度提出创新性的判定方法,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在完成小组讨论后,教师请小组代表介绍他们的判定方法,并进行点评。最后,教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获得了更加全面的关于平行线判定的知识体系,同时也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三)通过实验创新作业促进知识纵深发展
实验创新作业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与传统的理论学习相比,实验创新作业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创造空间,让他们在探索中不断拓宽知识的领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实验创新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同时提高其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也就是说,实验创新作业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纵深发展,还可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以“全等三角形”这一节为例,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讲解它们的应用场景。接下来,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验创新作业的设计任务:展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具体实践时,可将学生分为小组,并要求每个小组自行设计一种实验装置来探究并展示全等三角形的任意一种性质。同时学生编制实验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释。最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不断完善实验结论,提高实验设计和记录的水平。通过完成这一实验创新作业,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动手实践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四、结语
在实践性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新课改的宗旨和新课标的要求,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成为一个合适的引导者和相关实践活动的设计者,将学习的主动权直接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通过完成实践性作业,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提高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