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3-12-26王善辉房艳艳郑玉艳

系统医学 2023年16期
关键词:变异性个体化哮喘

王善辉,房艳艳,郑玉艳

1.临沂市中医医院儿科,山东临沂 276000;2.临沂市中医医院新生儿科,山东临沂 276000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通常由气候变化、吸入冷空气、过敏原接触或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临床上表现为长期顽固性干咳,或持续阵发性呛咳,部分患儿伴有咽痒、鼻塞、胸闷等症状,但无明显的喘息和气促。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儿童CVA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临床上治疗多以西药为主,目的是缓解和控制疾病进展,但西药存在着不良反应多、易复发等问题,长期用药依从性较低。中医学上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分为“咳嗽”“哮证”“喘证”“干咳”等不同类型,通过综合运用中医辨证论治,临床效果较好。

1 CVA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CVA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常见的辨证类型为气虚型、痰湿型、肺热型等,中医治疗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儿的体质、症状、舌脉等进行个体化的辨证论治,采用川贝母、百部、杏仁等中药组合,以清热化痰、补气健脾为主要治疗原则[1-2]。于海洋等[3]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调整体内阴阳平衡来治疗CVA,不仅能够缓解咳嗽、喘息等症状,还能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此外,针灸疗法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理气血,促进气机畅通,改善症状[4]。然而,中医药治疗CVA还面临着临床疗效不稳定、治疗过程时间较长等问题,故在治疗上应该深入探索中医药治疗机制,分析中医药结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2 中医药在CVA的临床疗效评估

中医药治疗疗效评估是CVA重要的研究方向。临床疗效评估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标准,包括症状改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观察和测量[5]。同时,应采用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中医药治疗与常规西医治疗的效果,以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可显著改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症状,降低发作频率,并提高生活质量[6]。然而,仍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验证这些初步结果,以建立更好的疗效评估体系。

3 中医药治疗CVA的机制研究

中医药治疗CVA的机制研究是深入理解其疗效的关键,研究应包括分析中药对免疫系统、炎症反应、气道平滑肌等相关生物学过程的影响。采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代谢学等现代技术手段,探究中药成分在机体内的作用机制。CVA的中医治疗应当遵循急性期、迁延期及缓解期的疾病特点分别施治,急性期以祛风解表、息风止痉为主,迁延期以祛邪扶正、化痰止咳为原则,缓解期以益气固体、健脾补肺为目标[7-8]。研究还表明,某些中药具有抗菌消炎、免疫调节、抗氧化等多重作用,干预CVA的发病机制[9]。然而,现有研究仍较为有限,未来需要深入挖掘中药的分子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4 基于中医理论的CVA个体化治疗

4.1 汤药制剂

《中西医结合防治儿童哮喘专家共识》[10]中明确提出,应将中医药传统方法应用于儿童哮喘的治疗中。中药汤剂治疗是目前治疗CVA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手段,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进行辨证加减、随证治之,在临床中均取得不错效果。大多数学者认为CVA多由寒饮所致,经方多采用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或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等,少部分学者认为肺热壅盛或伤寒少阳证为病因病机,故采用经方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等;经方合方应用中多联合宣肺化痰的方剂[11]。治疗CVA除选择经方外,还可自拟方剂。刘新生等[12]自拟润肺止咳汤治疗CVA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咳嗽症状,减轻炎性反应,提升肺功能,改善生命质量和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 IgE)水平。

4.2 隔姜温和灸

穴位选择足三里穴、天突穴、肺腧穴。鲜姜片切成厚约4 mm的圆形切片,置于穴位上方,艾灸条点燃后放置在姜片上进行温和悬灸,艾条高3 cm,熏艾过程中,注意严密观察患儿穴位处皮肤,药效发挥以局部皮肤产生温热感为适宜,时间为10 min,1次/d,5 d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2个疗程。张晓蕊等[13]的研究结果显示,孟鲁斯特钠和姜黄温灸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咳嗽症状,提高肺部、气道功能及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显著。但因患儿年纪小,配合度一般,故温和灸实施过程中有一定难度。

4.3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促进药效透过皮肤吸收,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动气血的效果,同时具有理气、化痰、平喘的作用,但需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来选择贴敷的剂量和时长[14-15]。该治疗方法,穴位上选择足三里、肺俞、膻中、定喘等穴位;配方组成有甘遂、细辛、白芥子、延胡索等,将上述药物按照一定的配比研磨成细粉,用甘油和姜汁调制成直径10 mm左右的药膏,敷于穴位处,1次/d。4岁以下的患儿,贴敷3~4 h/d,4岁以上儿童贴敷6~8 h/d,根据患儿的耐受程度来进行调节。

4.4 小儿推拿

多数儿童对于药物治疗具有较强的抵触心理,往往不配合治疗。小儿推拿方法简单,操作便捷,治疗时间短,且安全性相对较好,无明显的创伤及不良反应,患儿及家属更易接受[16]。陈倩婧等[17]研究发现小儿推拿结合孟鲁司特钠治疗CVA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 IL-4)、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 IL-13)、IgE的下降水平,以及干扰素-γ(interferon γ, INF-γ)的升高水平均优于单纯口服孟鲁司特钠的对照组,同时IFN-γ/IL-4和IFN-γ/IL-13的比值优于对照组,说明加入小儿推拿后对CVA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小儿推拿结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优于单纯孟鲁司特钠。

中医药强调个体化治疗,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制订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18]。通过全面分析患儿的辨证特点、体质、生活环境等因素,制订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个体化治疗还包括药物的个体化选择和针灸穴位的精准定位。借助基因检测、代谢分析等现代技术手段,更好地指导中医药治疗的个体化实施。

5 中医药与西医药物联合治疗CVA的应用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CVA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19]。中药配方缓解症状、调理体质,而西医药物迅速控制急性发作。因此,研究中医药与西医药物的联合应用方案,包括合理的药物搭配、治疗时机等,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同时,关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以确保患儿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小儿CVA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中医药外治疗法与西药内服疗法联合使用,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长期效果好等优点,可弥补目前单一西药治疗的缺陷[20]。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中,讲究内外兼修,针药结合,内服、外敷、针灸等中医疗法互相配合,有着较大的优越性,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西药治疗重在见效快,治疗周期短。二者联合,相辅相成,相互抑制,减少各种不良反应,降低疾病复发率。赵孟强等[21]的相关研究显示,将疏风止咳方与孟鲁司特联合应用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中,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中医证候群积分,在其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0%,疏风止咳方充分发挥了中医药辨证施治的优势,实现个体化治疗,其临床效果十分明显。此外,研究还显示观察组患儿疾病复发率为18.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20%,孟鲁司特有效地抑制了炎性细胞聚集和炎性介质的释放,通过减轻气道充血水肿,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从而缓解支气管痉挛,实现止咳平喘的目的。中西医联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提升其综合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疗效较好。

6 中医药在CVA预防中的作用及研究

中医学认为CVA归属至“咳嗽”“喘症”等范畴,认为伏风内潜、肺失宣肃致使肺脾气虚、痰阻肺络,从而引发咳喘[22]。《黄帝内经》中有“风为百病之长”之说,其病症范围较为宽广,变化速度也较快,遍及全身,影响四肢与头部,侵入五脏六腑。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如遇风邪使机体出现咽痒咳嗽之症状。中医强调调理体质,提高免疫力,降低复发率,故在CVA的预防方面也有一定的潜力。中医药通过疏风解表、清热养阴、宣肺润肺等不同的方式调和身体气血阴阳平衡,使肺部功能得以稳固,抵御外邪,中药虽起效慢,但有效改善患者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未来的研究探讨中医药在高风险儿童中的预防作用,以及预防策略的制订。

7 中医药治疗CVA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近年来,中医药在CVA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表现出有效率高,长期疗效好,复发率低,安全性好等明显优势。未来的研究应聚焦以下方向:深入探究中医药治疗机制,包括分子水平的机制解析;发展个体化治疗方案,结合现代医学技术提高治疗精准度;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最佳实践,以提高疗效;加强预防研究,探索中医药在降低发病率方面的潜力。通过相关研究为CVA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更多科学依据,以促进临床实践的不断进步。

猜你喜欢

变异性个体化哮喘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冬病夏治止咳贴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