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活地理标志 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以浙江地方实践为例

2023-12-26张文霞蒋迅韩尚杰

浙江经济 2023年10期
关键词:标志产品

文/ 张文霞 蒋迅 韩尚杰

唯有变革创新,坚持系统集成,生产端、消费端、监管端三端联动,擦亮区域特色品牌“金名片”,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地理标志作为重要的知识产权类型,是各类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强化产品品牌竞争力的重要资源,已日益成为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取得长足进展,各地各级因势利导,加快推动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发展、历史文化传承以及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利用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积极发掘、严格保护这些宝贵的资源,在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浙江“地理标志+”模式彰显特色

据统计,浙江共有地理标志571件,其中地理标志产品116件、地理标志商标301件、农产品地理标志154件,有18件地理标志产品被列入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互保产品清单。从时间轴线看,起步虽晚,但近十年间发展快速,数量规模逐渐扩大,其中近10年的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数量约占全省地理标志商标历年总数的50%,产品类别从农林生鲜、食品类向中药、酒类等多领域拓展。从地域分布看,总体分布比较均匀,山海地理特色鲜明,品牌影响度不断提升,已经呈现多领域多形态多特色的崭新格局。梳理浙江的探索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地理标志+集成改革。突出集成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地理标志制度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丽水市“运用‘庆元香菇’地理标志促进乡村振兴工程”被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局重点指导名录,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筹建“‘庆元香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龙泉灵芝孢子粉”“龙泉灵芝”“景宁惠明茶”等也被列入浙江山区海岛县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创新示范试点,有效激活山区县共富引擎。截至目前,丽水市地理标志总数达67件,其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9件,数量位居全省第二。

地理标志+特色文旅。推动地理标志与产业、生态、文化等有机融合。金华市抓牢“两头乌”猪特色产业放大效应,提升地理标志产品产业价值和品牌知名度,推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农文旅链式产业化,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助推村民增收致富,“熊猫猪猪·共创共富发展联盟”入选共同富裕最佳典型案例;“熊猫猪猪”国际牧场累计吸引120多万人打卡看猪。丽水市以“一县一品”为抓手,建成松阳大木山茶园、庆元香菇小镇景区等3A级以上地理标志景区5个,丽水地标馆、庆元香菇博物馆、龙泉青瓷博物馆等地理标志博物馆6家。

地理标志+金融创新。多维度设计地理标志金融保险服务,探索形成多维供给的金融服务。多地银行业、保险业出台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金融业务操作指引,全面提升地理标志创新、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绍兴市鼓励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研发适合地理标志的金融产品,推动中国人保财险为“新昌小京生”成功投保地理标志被侵权损失保险;开展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试点,有效保障茶农利益和产业的稳健性、连续性,惠及生产主体500多家、茶农5万余户、茶园面积近10万亩。湖州市推动地理标志与资本市场对接,鼓励金融机构研发适合地理标志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推动地理标志侵权保险订单落地惠企惠农,有力降低企业农户维权成本;为茶农定制特色金融服务产品,持续为茶农投放“两山白茶贷”。

地理标志+标准认证。浙江各地普遍重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推进传统农产品产业“升级换档”。杭州市联合省标准化研究院、余杭区共同签订“中泰竹笛”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发布《地理标志产品中泰竹笛》标准。舟山市制定《地理标志产品舟山带鱼》等团体标准7个,拥有地理证明商标8个,授权使用“舟山带鱼”地理证明商标的企业51家,使用地理证明商标及产品获得省级以上奖项7项。台州市开展“地标链”溯源试点,通过“一物一码”的方式,为每个地标产品赋予唯一的数字身份证;成功创建国家青蟹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提升项目,制定青蟹养殖、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标准规范46项,制定企业标准56项,“蟹区”标准应用率、产品质量合格率分别达到98%和100%,“三门青蟹”品牌价值达46.6亿元。

地理标志+维权服务。浙江各地切实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纳入知识产权治理体系范畴,推进地标产品维权保护和指导服务工作。温州市完善跨区域审判协作机制,成立知识产权法庭、知识产权保护联合执法中心,打击包括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犯罪工作成效连续八年全省第一。宁波市成立品牌指导服务站,率先制定实施《品牌指导服务站建设与服务规范》《品牌指导服务站星级评价规范》地方标准2项,通过“专业化+服务”,累计为500多家企业开展商标把脉体检,帮助近百家企业成功维权。

地理标志+数智赋能。浙江各地借数字化改革的契机,切实强化数字赋能,着力提升数智赋能地理标志品牌建设。杭州市综合运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实现地理标志智能化管理,将“浙食链”“阳光厨房”等数字化改革成果导入西湖龙井茶生产销售的各环节,主动适应“互联网+农业”发展趋势,推进西湖龙井茶全链条闭环管理,持续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共有60 家茶企上线“浙食链”,上链产品200 余个,地理标志追溯上链企业49家。

当前地理标志保护存在的短板问题

随着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具有质量特色和声誉的地理标志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重视和青睐,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对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作用越发明显。但在地理标志保护的实践层面,还存在监管、使用、保护等方面的短板问题。

质量监管体系有待健全。地理标志产品本质上都应该是优质产品,其生产加工应符合相应的工艺水准和质量标准,但实际上仍有不少企业只顾及眼前利益,而忽略自家产品的特色追求及质量管控。究其原因,除生产者自身保护意识淡薄外,还在于一些监管部门质量监管力度欠缺,存在“只重视确权前端把关,忽略全时段跟进、全过程监督”的现象。特别是农产品生产领域目前尚未形成有效的跨地域全过程质量追溯监管体系,导致缺少统一高效的地理标志产品追溯平台,无法实现跨地区联动监督管理,一定程度也造成了资源浪费。

专用标志合法使用率低下。当前我国多种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仍并存使用,这既不利于消费者对地理标志产品进行识别,又增加了部分生产者的运营成本,加大了地理标志过程监管的工作难度。在浙江省拥有的地理标志中,归属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管理的地理标志共369个,其中已经被申请更换新专用标志的地理标志仅67个。从已换标的市场主体信息看,大多为地理标志保护地区的本土小型企业或农业合作社,还有一些市场主体往往倾向“搭名牌便车”,这种趋利性现象极不利于地理标志与企业商标的良性联动。

司法执法难问题仍比较突出。目前我国主要采取地理标志混合保护模式,由于法律适用的依据不同、认定标准不统一、认定规则不明确,导致同一地理标志产品判定结果不一,加上还有一些地理标志产品本身标识具有模糊性和动态性,对地域性名称的属性认定往往一波三折,出现不少维权难执法难案例。比如“西湖龙井”盛名之下各种“真罐装假茶”“以次充好”等造假行为屡禁不止、屡打不绝,极大干扰了市场秩序。

海外地理标志侵权情况时有发生。目前我国海外商标注册较少,地理标志海外保护力度明显不够。不少国内地理标志权利人既不重视对地理标志的保护,也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确权,对其地理标志被外国人淡化、假冒、抢注的行为往往束手无策。加上海外多国商标保护成本较高,相关专业人才偏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地理标志“走出去”。

以地理标志助力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浙江的地方实践表明,以地理标志助力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坚持变革创新,坚持系统集成,形成生产端、消费端、监管端三端联动,打好系列组合拳,持续加强地理标志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擦亮区域特色品牌“金名片”。

加强系统集成改革。切实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深入推进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进一步健全地理标志发掘、培育、运用和保护架构体系,强化政策措施,加大在项目培育、基地建设、产业融合、招商引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保障资金,强化部门之间协作配合,推动地理标志多元化融合发展。完善智慧监管模式改革,依托浙江“知识产权在线”,加强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企业数据库、线上地理标志服务平台等建设,推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规范使用。积极推广“径山茶”集成保护“三合一”模式,集合归口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健全品牌链式管理。健全品牌保护机制,加强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制定相关管理规定、使用细则等,建立“白名单”“黑名单”制度,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强化行业自律。充分利用防伪追溯技术,增加消费者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信任度。积极推广台州市系统构建“仙居杨梅”“天台乌药”“三门青蟹”品牌识别体系做法,以统一的品牌形象、包装设计,传递出统一规范、独具山海特色的品牌调性、文化特征和价值主张,使地理标志成为“地理名片”。扩大品牌宣传覆盖,抓住信息时代“流量红利”,整合运用大众媒体、社交媒体、体验场景、电商直播等营销传播手段,开展有创意的宣传,推动地理品牌数字化营销。

创新融合联动机制。推动地理标志标准化战略,借力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整合生产物流等各环节的工艺技术、指标参数,制定配套标准,实现地理标志产业的产品良种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储运科学化,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地理标志质检体系建设,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设备,加快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步伐,提高质检标准化程度和效率。推动地理标志与科技自立自强融合,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鼓励更多企业加大产品科研投入,创造更多具有原创性的拳头产品,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做足农文旅结合文章。积极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发展一批特色农场、庄园、特色休闲农业带,加快建设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带、核心区、种植园。结合地方项目培育、招引,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培育乡村“接二连三”新产业新业态。积极推动产业链延伸,对已发展成熟的特色产品领域,加强对储存、深加工、物流服务等产业环节的扶持,优化市场供应,满足多元需求。加强金融保险布局,针对重点特色产品进行有效覆盖,降低农业风险。加强地理标志质押融资,拓展融资渠道。

推动地理标志保护国际化战略。加强海外布局,引导支持地理标志持有机构特别是一些农业合作社、技术站、农业协会等,制定地理标志海外保护战策略,开展海外商标注册和相关专利申请,维护自身品牌。依托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及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信息优势,加强地理标志海外监控,及时为权利人提供信息与应对策略。加强对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指导,切实保障产品出口质量。推广丽水组织“庆元香菇”“缙云烧饼”“龙泉灵芝”等地理标志参与国际地理标志互保做法,推动更多的地理标志产品参与中欧、中法、中泰等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促进地理标志顺利“走出去”。

猜你喜欢

标志产品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认标志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
下一个酷产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