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并举”视域下“海洋+”多彩研学实践教育研究

2023-12-26刘小英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实验学校536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21期
关键词:五育并举研学科普

刘小英(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实验学校 536000)

如何将本土海洋资源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海洋素养? 在对海洋探索研学实践教育研究中,本文构建了“海洋+”研学实践课程,创建了以海洋科研院所多方联动帮扶指导的机制,突破了学科课程与海洋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长期脱节的困境,实现了丰富海边学生生活经验和海洋生态知识的共通与融合,形成了系统科学的、可借鉴推广的“海洋+”研学实践课程。

一、 共建研学基地, 打造教育共同体

为深入挖掘当地海洋教育特色,学校多方拓展校外海洋研学资源,先后与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北海海洋中心、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海市海洋研究所、北海市海事局、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BRC)等海洋科研院所建立了海洋科普教育共建基地。通过变换学习场所,拓展校外协同教育,发挥身边海洋研究专家、研学基地等社会资源优势,搭建海洋研学实践教育平台,充实了学校薄弱的师资力量,通过专家引领,帮助学生深度学习。在各个环节联合专家开展海洋生态科普讲座、基地参观、海洋科学技术指导等,共同开发了“爱鲎及栖”项目、“船递梦想”项目等,实现了组织联建、师资联育、资源联享、活动联办,盘活了社会资源,激发课程活力,完善校社共育机制。

二、 落实研学资源, 架构研学实践体系

1.凝练课程目标

围绕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理念,依据北海优越的地理位置,挖掘区域特色,聚焦“海洋生态+海洋科技”文化,创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研学课程,不断创新海洋教育实践活动。整个研学课程按照学生年龄天性,遵循“兴趣为主,玩中学;态度引导,行中学”原则,力求在学生研学中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寓教于思三者统一的目的。整合提升学校海洋研学实践特色教育资源,以项目式任务、探究活动等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加深学生对海洋生态文明的认知,提高海洋意识,培养海洋人格,实现“生态+科技+人文”素养提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明确思路方法

按照“学科渗透,校本深化,文化提升,活动助推”思路,努力实现海洋研学实践教育的“四化”,即海洋研学教育“课程化”、海洋研学方式“项目化”、海洋研学活动“常态化”、海洋研学教育基地“系列化”。围绕海洋专家引领“走出去,请进来”,借助专家资源,依据学生需求和学校发展需要,以调研为基础、以兴趣为导向、以发展为核心,精准设计研学课程;依据课程开发内容、方向、目标,借助、校、社三方,协力完善评价机制,边开发,边实践,边研究,边完善,逐步形成系统、高效的研学课程体系。

3.形成课程框架

打破以往“碎片”式研学方式,借助专家资源,挖掘区域特色,根据资源特色、海洋生态知识科普、环境保护、海洋科学技术指导等方面,整合研学课程资源,形成海洋研学实践教育资源库,构建研学课程框架,形成“海洋+”多彩研学课程:“海洋+”基础学科融合课程(围绕小、初十二门课程进行海洋生态知识渗透,在学科中融入海洋研学内容,进行海洋知识的初级科普)、“海洋+”实践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年龄等实际情况,分学段、分场域对科研院所基地进行参观研学、海洋滩涂考察、外出游学交流等实践研究)、“海洋+”创客课程(主要围绕两大项目“爱鲎及栖”和“船递梦想”展开活动)、“海洋+”艺术课程(海洋科幻画、海洋手工作品制作、舞蹈等)。

4.优化课程内容

一是学科渗透。对内激活蓝色基因,进行学科渗透。在学科融合上,组织教师分学科、分系列、分层次整理出学科知识、能力渗透海洋的融合点,从海洋生物、海洋地理、海洋环保、海洋文学、海洋开发等方面,加强学科知识与海洋知识融合课程常规化,从而打破学科壁垒,发挥不同学科效能与独特性,帮助学生从不同学科、不同方向了解海洋,拓宽学生海洋视野广度,拓展学生海洋素养深度,渗透人海共生理念。如信息科学技术融合从海洋生物鲎、白海豚等的观察到模型设置,到3D打印等经历,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海洋生物;地理融合海洋资源分布等。

二是实践助推。在实践课程中,内外联动,邀请专家走进课堂,围绕海洋生态知识科普、环境保护、海洋科学技术指导等进行专题讲座教育;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学段、分层级,多场域、多主题联合专家进行海洋生态知识科普、基地参观,如到海洋天气观测站、海洋天气播报中心等参观学习,到滩涂考察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红树林生长等;全员性、全覆盖开展九个年级“海洋”主题实践活动,建立与海洋的情感联系,主题教育由低阶到高阶、从校内走向校外,将学科知识转向实践探究,精准设计实践课程,探索构建海洋研学实践新模式,全面提升实践能力,实现知行合一。

三是艺术渲染。艺术给人以美的感受,通过艺术课程渲染,帮助学生更深刻认识海洋、爱护海洋。通过绘画、手工和表演等不同方式,按年龄层次对学生进行划分。例如,低龄段擅长绘画,在一年级认识生物、涂色、简画;二年级通过海洋涂色进行生物分类,按模型绘画;三年级围绕“鲎”进行外延科幻画绘制;中高年段对手工和表演更感兴趣,在四至五年级进行“爱鲎及栖”舞蹈教学,六至九年级进行手工制作,如贝绘、泥塑等;全面铺开,绘制自己心中海洋的样子。让学生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激发对海洋的敬仰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学习海洋知识,增强海洋保护意识。

四是项目深化。为健全海洋实践特色教育,以“海韵创客空间”为载体,建立海洋特色社团,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科普基地开展活动,营造护蓝特色环境。比如,通过联合海洋科研院所开发“爱鲎及栖”项目,组建“鲎卫士”团队,学习“鲎”科普知识,创作“鲎”主题绘画、舞蹈等,开展“鲎”微生态养殖实验、滩涂考察、参观学习、宣传交流等护鲎行动。“鲎”探究突出本土特色,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开展“真实”学习。其中,《我是一只小小中华鲎》荣获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活动科普动画最佳作品。另外,全面打造海洋科技节校园文化品牌,联结海洋文化与科技创新共生点,开展海洋环保科普秀、海洋作品科普展、科普画、拓展机器人搭建、虚拟现实体验、3D 打印、计算机编程创意智造等,搭建互动交流成果展示平台。

5.形成多元体系

完善评价研究,形成“蓝海逐梦”多元评价体系。整个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载体、评价主体、评价要素五大方面。评价内容主要围绕研学实践具体内容进行设定,如红树林湿地研学实践活动主要围绕“红树林的作用”“红树叫做红树的原因”“红树的繁殖方式”等展开问题设计。评价方式以问卷调查、《蓝海扬帆成长手册》报告单、评价量表等为主要形式,贯穿于行前、行中、行后、应用四个阶段。每次活动直接反馈、报告结果为过程性评价,阶段性成果展示如模型、作品、活动研究报告等为阶段性评价,以环保达人、科技能手为终结性评价。围绕海洋素养、科技素养、人文素养的关键能力和要素,开展学生评、家长评、教师评和社会评,促进课程总体目标落地,推进人与海洋共生校本课程的落地。

三、 完善研学成果

1.行动研究,健全研学成果

在专家、教师、学生三方合力共研共学下,根据初次发现的问题,深度挖掘学生需求,了解专家资源供给,结合学校发展需要进行学科融合、实践助推、创客助力、艺术渲染等一系列举措。通过行动研究,对原有研学方案进行改进、整合,完善研学活动,激发学生研学热情,提高研学品质。通过行动研究,完善“海洋+”研学课程结构,解决原研学活动预设性强、学生处于被动面、学科整合不足等问题,扩宽学生研学受益面,破解基地建设、师资培养、学科融合、项目设计、评价管理等难题,整理提炼出一系列研学成果,完善研学实践教育研究。

2.践行实践,共筑蓝色护海防线

为达成常态宣传教育长效机制,举办“海洋生态+科技特色”兴趣活动,共筑蓝色护海防线。每年开展海洋科技节,形成“以海洋为切入口的素质教育”,让学生基于探究兴趣,在认知海洋和探究海洋问题过程中,根据以往研学活动所汲取的知识,自主设计擅长的海洋科普手工作品、科幻画以及各种类型船模等,筑牢“生态+科技”素养。通过全校开展海洋环保科普秀、科普展、科普竞赛等各式活动,展示学校海洋生态科技创新教育成果,全面提高学生海洋生态、海洋科学文化素养。

四、 结语

本研究创新之处,一是内外联手,形成专家资源库。深度挖掘本土特色资源,联合各海洋科研院所,并根据其特色专长,结合学生兴趣需求,合力开发研学课程资源。二是完善资源特色,形成“海洋+”研学特色课程。对内构建“海洋+”基础课程特色课程,对外构建“海洋+”实践课程。同时,拓展延伸至“海洋+”创客课程和“海洋+”艺术课程。三是贯彻落实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理念,把提升学生海洋素养、海洋创新意识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总之,从海洋意识到海洋素养培养,我校对内因地制宜、课程融合,对外积极开拓、搭建平台,内外联动积极发展“海洋生态+海洋科技”特色教育。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研学科普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科普达人养成记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研学之旅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