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增“奇计”论

2023-12-26朱枝富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范增项羽刘邦

朱枝富

(江苏省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南京 210000)

范增,是秦汉之际的反秦义士,七十岁“出山”,献身于反秦斗争事业,在楚汉相争中为项羽出谋划策,最后被项羽抛弃,凄惶无助,倒在归乡途中。史书对他的记载,寥寥无几。司马迁作《史记》,没有为之作传,只是将他的事迹散记于《项羽本纪》等传中;《汉书》《资治通鉴》只是重复了《史记》的相关史料。因此,我们所研究的范增,也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范增。范增历来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的所作所为,有褒之者,认为他堪比张良,是绝代谋士;也有讥贬者,认为他的能力非常一般,平淡无奇,是个一事无成的失败者,根本配不上他的名气;对于范增所作的历史性贡献,也很少涉及。那么,公允、恰当地评价范增以及他的“奇计”,弄清他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出山”献策,“奇计”力劝立楚后

范增,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祖上是谁,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只是在陈胜起兵反秦失败后,听说项梁在薛地举行“英雄会”,召集天下反秦将领,共商灭秦大计,他才“出山”相助。司马迁称他是“居鄛人”,“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1]385,说明他是七十岁“出山”,平时居家,似乎是一个山野士人。“好奇计”三字,可有两种理解:一是在范增“出山”前,就善于出奇计,至于有什么样的“奇计”,则是史无明载;二是对范增一生行事的概括,包括“出山”后的所作所为,都是“奇计”迭出,是从总体上予以肯定。可能两者兼而有之。

秦二世二年(前208)二月,陈胜、吴广率领的农民起义军遭遇失败,陈胜称王六月,被杀。反秦事业前赴后继,项梁在江东起兵,率领八千子弟,渡江而西,刘邦在沛县举行起义,其他各地也点燃了星星之火。声势较大的则是项梁的军队,兵力已有十几万人,成为反秦的主力部队。这年六月,项梁在确定陈胜的死讯后,把所有在外单独统兵的别将都召回薛县议事,共商反秦大计。项伯、项羽等项氏宗亲,以及刘邦、英布、蒲将军、吕臣等楚地别部将领都来参加。这时候的项梁,俨然是反秦斗争的领袖人物,他要建立新的反秦组织,树起新的反秦大旗。说白了,项梁就是要做第二个陈胜,成为新的楚王。而在这个时候,范增来到了项梁军营,向项梁提出了建议。他说:“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1]385这一段话,也可以看作是范增的“出山”宣言。所表达的意思:一是楚国在秦灭六国中所受的冤屈最多,楚人最恨暴秦的统治,是灭亡秦国的主力;二是陈胜的失败,是只顾自己出头,而没有拥立楚王之后;三是劝说项梁要接受陈胜的教训,“复立楚之后”。

在当时的情势下,这番话确实能够起到顺应民意、迅速号令民众反秦的作用。但事实上,这段话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对陈胜之死的分析并不十分精确。陈胜起义的失败,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有当时大形势的问题,即敌对力量过于强大,而起义军还十分弱小;也有陈胜自身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没有拥立楚王之后。二是没有看清“复立楚之后”所带来的副作用。秦始皇消灭六国,摧枯拉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这是历史性的进步,是毋庸置疑的,但问题是在实现统一后如何治理好国家,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秦始皇及二世没有交出满意的答卷。而范增的主张,则是拥立楚王之后。说到底,楚王也只有在楚地有影响力,是否为秦所灭的六国之后,都要拥立起来?一旦反秦成功,不是又恢复到六国甚至列国分立的状态吗?这其实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啊!三是没有看到新生力量的巨大作用。平民出身的刘邦,成功地攻进秦都咸阳,剪灭群雄,最终平定天下,建立起大汉王朝,刘邦宽宏大度、善于用人,是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由此可见,出身真的十分重要吗?

范增如此说,项梁则采纳了他的建议,“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1]385。或许,项梁认为,楚军的将领都是行伍出身,平时只会带兵打仗,谋略这一块确实比较薄弱。范增本是谋士,建议顺从民望,拥立楚王之后,楚军的领导结构得到改善,战斗气势得以提升,故此听从了范增的建议。也很有可能,项梁也是学着当时东阳令史陈婴,也接受陈胜被杀的教训,不愿出头,只想做一个带兵打仗的统帅,使得范增的谋计得以成功。

这时候的楚怀王熊槐之孙熊心,正在山沟里放羊,俨然就是一个地道的牧民。历史大潮面前,他当仁不让,也是称作“楚怀王”,犹如被秦国虐待致死的熊槐又重生了,穿越到现实中来,从而激起楚地民众的反秦激情。

从历史记载来看,熊心从山沟里出来,担当大任,他还是想有所作为的。他建都盱台,以陈婴为上柱国,协助处理国事;而“项梁自号为武信君”[1]385,“自号”二字,很值得玩味,是自封,而不是出于熊心所封。这或许说明,虽然项梁同意了范增的说法,拥立他为楚王,但内心并不认同。而事实也是如此,熊心担任楚王后,项梁统领军队,一直都是我行我素,熊心没有对他发过任何指令。也就是说,项梁在世时,熊心就是一个傀儡政权,不能有所作为。当然,熊心并不甘心,他一直都在寻找机会,这机会在项梁败亡后来了。

范增的建议被项梁采纳,也付诸实施了,而他接着做了什么,《史记》没有记载,一直到这年的九月项梁败亡后才出现。在这风云涤荡、瞬息万变的三个多月里,范增没有了音讯,是留在熊心身边,还是留在项梁身边,则是无法说得清楚的。如果说是留在熊心身边,那么,他谋划了些什么?从后来项梁去世后的任用来看,则很有可能是建议熊心强化君权而弱化项梁的军权,只是项梁过于强势,而熊心还难以撼动而已。如果说是在项梁手下当谋士,对于项梁即将到来的危险是否一无所知?或是有什么建议,项梁没有采纳?这些都不得而知。如果是前者,那范增的谋略水平无从显示,而宋义则是一眼就看得出来啊!如果是后者,则说明项梁与范增的关系不是很融洽,或者没有谋划,或者计策不被采纳,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项梁出事后,熊心着手整顿楚国政局,亲理军政事务,策划攻秦的战略部署,迅速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立即将都城从盱台迁到彭城,将项羽、吕臣的两支军队合并,由自己直接掌管;将宋义培植为亲信,破格提拔为上将军,统领救赵军队;同时拉拢刘邦,封为武安侯,还发表了著名的政治宣言,与诸将约定,率先破秦入咸阳者为王。不得不说,熊心还是有一些帝王权术与韬略的。他的这一系列举措,迅速稳定了局势,避免了项梁败亡后可能出现的动荡甚至颠覆的局面。

这里特别要说的,是熊心所部署的西征伐秦。当时,秦军还是非常强势,没有人愿意西征,项羽欲为项梁报仇,愿意领兵西征入关。这样的提议,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到了熊心那里,却将项羽的主张否决了,《史记》载:“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1]453而理由,则是听从长老之言:“项羽僄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而让刘邦“扶义而西”[1]453。

从后来的实践来看,这一决策是十分正确的,刘邦不负所望,一路西进,首先攻进关中,进入咸阳,灭亡了秦朝,又封秦府库,约法三章,还军霸上,树立了仁者形象。当然,刘邦的西进成功,还有项羽成功地牵制、消灭了秦朝主力部队的重大因素。

由上可见,范增主张复立楚王之后,对于迅速集聚反秦力量,是非常有利的,但对于项氏而言,则看不出有什么好处。项梁自号为武信君,不久败亡;项羽则是处处被熊心压制,难有出头的机会,甚至在后来,给他造成了很大的被动。完全可以说,这时候的范增,是从反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不是项氏的忠实谋臣。如果说这是“奇计”,那么,这种奇计并不是为项氏而谋,而是为反秦而谋。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对范增拥立楚王之后持反对态度,认为“有道吊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儿”[2]223,也是不妥的。

二、急击勿失,“奇计”只为除刘邦

项梁败亡后,秦朝的悍将章邯觉得楚国这边有名的将领已经死了,余众也不足为虑,于是便放弃追击,迅速率军北上,渡过黄河攻打赵国,攻破邯郸,赵王赵歇、相国张耳都逃入了巨鹿城。于是,章邯与王离联手,把巨鹿城团团围住。巨鹿城危在旦夕,无奈之下,赵王派遣使者向楚怀王以及各国诸侯求援。项羽为报秦军杀叔父项梁之仇,主动请缨。于是,熊心决定派五万精锐楚军北上,前去救援赵国。而这五万精锐,其实就是项家的军队。有意思的是,熊心没有任命项羽为主帅,而是任命宋义为上将军,号为“卿子冠军”,任命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把项羽夹在中间。

熊心这样的安排,其意图非常明显,就是通过救赵,把项家的这支军队拉拢到自己身边来。因为宋义是楚国老臣,当年曾经做过令尹,资格当然是足够了,而且也有前瞻性,能够准确地预见到项梁必将败亡。熊心也是把他当作心腹干将来培植。

这时候的范增,也被熊心提拔为“末将”,位次项羽之后。很明显,熊心不是要范增去为项羽谋划,而是为了牵制项羽。可见,范增与项羽平起平坐,是有实际军权的。这也说明,范增得到了熊心的认可,也成了熊心手中的“棋子”。至于范增是如何运作的,史无所载,就不得而知了。也许,从这个时候起,项羽对范增就非常不满意了。

这样的安排,对于项羽来说,是非常尴尬的,自己似乎是成了一种摆设,制定方略、发号施令的不是他,出谋划策的也不是他,他被夹在中间,处处受制于人,什么事情也做不成。项羽不甘心就这样任人摆布。机会来了,宋义率领大军行至安阳,不再进军,逗留四十六日,美其名曰坐山观虎斗,让其两败俱伤,再见机行事,而不顾即将进入寒冬、士兵挨冻受饿的现实。项羽慷慨陈词,先是痛斥宋义不体恤士兵,接着痛批宋义不懂军事,如果秦军吞并了赵国的军队,只会越来越强大,怎么可能有可乘之机?他进入宋义军帐中,直接将其杀死,并给宋义安上了叛逆的罪名。项羽被将士推立为代理上将军,统领救援军队,并遣人向熊心报告情况。熊心只好顺势而为,让项羽担任上将军。项羽终于拿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力。从此,楚国进入项羽时代,而熊心则是无足轻重了。此时,是秦二世二年(前208)后九月,距项梁去世不到两个月。当然,项羽与熊心的矛盾也愈演愈烈,不可调和了。

范增作为救赵军队的“末将”,也有一定的话语权,而在项羽火并宋义时,他在干什么呢?是支持宋义,还是支持项羽,或许是保持中立默不作声,史书没有记载。范增此时非常尴尬,因为项羽对他并没有完全信任,而他又不得不依附项羽;尽管他是末将,但在指挥军队上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实际经验,那些好勇斗狠的军人怎么会买他的账呢?

接着,就是项羽率领楚国的精锐部队,破釜沉舟,击败秦朝大军,解围巨鹿。项羽成了各路诸侯军的统帅,率领诸军西进,气冲牛斗,多次打败秦军,在新安阬杀了二十多万降卒,消灭了秦朝的主力部队,一直攻到函谷关。其间,范增也是一直跟随项羽活动。自从项羽杀掉宋义,封为上将军后,并没有任命副职,范增从此就没有实际职务了,纯粹是项羽的谋士了。范增在项羽麾下发挥了什么样的谋略作用,我们不得而知。按常理说,项羽是枭雄人物,从小跟随叔父项梁学“万人敌”[1]380,有自己的军事方略且有强大的实力军团,即使是与秦军正面交锋,也不落下风,范增在项羽的攻战中发挥不了多大的谋略作用。

项羽率领诸侯军,到了函谷关,结果发现有士兵守关,军队无法通过,又听说刘邦已经攻破咸阳,刘邦左司马曹无伤也派人来告密,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勃然大怒。他率领诸侯军一路斩关夺隘,与秦军主力血战,磕磕绊绊打到函谷关后,却发现来迟了一步,刘邦已经攻下了咸阳,按照熊心的约定,这就意味着“关中王”被刘邦抢走。他不禁怒从心起,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1]397这时候,范增出现了,劝说项羽:“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1]397这是范增在史书中的第二段话,也可看成是范增至关重要的谋略建议。他强调刘邦入关后,像是变了一个人,原来贪财好色,而现在迥然不同,这是有天下之志,并极力主张要灭掉刘邦,不能让他形成气候。

由此看出,范增确实一眼就看穿了刘邦的政治野心。他的“急击勿失”的建言,与项羽“击破沛公军”的决定,有着实质性的不同:项羽只是想把刘邦的军队打败而已,并不想把刘邦怎么样;而范增意在立即发动对刘邦的毁灭性攻击,趁其羽翼未丰而予以消灭,以绝后患。不得不说,范增确实具有深谋远虑,对项羽忠心无二。

鸿门宴上,范增多次向项羽暗示,“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1]399。而项羽觉得,这个时候杀掉刘邦,无异于告诉诸侯,奋力拼杀不仅得不到什么好处,还会身首异处,原本松散的反秦联盟就会被撕裂,战争又起,更何况还有老谋深算的熊心在背后盯着他与诸侯们的一举一动呢!于是,项羽根本没有采纳范增的建议,“默然不应”[1]399。范增见劝不动项羽,十分着急,又擅作主张,叫将军项庄在席间舞剑,寻找机会将刘邦一剑毙命,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是,与张良颇有交情、又与刘邦结成儿女亲家的项伯看出其中端倪,也与项庄对舞,常常用身体来挡住刘邦,项庄始终未能得手。刘邦在风云诡谲的鸿门宴上,危机重重,后来在张良等人的掩护下,借着上厕所的机会悄悄地溜掉,躲过了一劫。范增气得不行,说了这样一句话:“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1]401这“竖子”二字,是骂人的话,有人认为是指项羽,也有人认为是指舞剑的项庄,两者皆有可能,但是指项羽的可能性要大。范增只是项羽的谋臣,并不能代替项羽决策。项羽本不想杀掉刘邦,范增也无可奈何。

项羽没有听从范增的“奇计”,失去了击杀刘邦的最佳时机。而范增可谓有先见之明,尽管当时项羽的实力强大,但他觉得将来夺得天下的人,必定是刘邦,因此,他要想方设法灭掉刘邦,以绝后患。范增可谓是抓住要害矣!如果项羽听从范增的谋划,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也有可能带来很大的副作用,比如刘邦的十万大军如何处置?但是,历史上强盛一时的汉朝肯定是不存在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还幸亏项羽没有听从范增的建言。当然,作为谋士而言,各为其主,范增的这一“奇计”是非常高明的,是釜底抽薪,也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

而项羽不肯听从范增的谋议,不肯杀掉刘邦,也是有多种因素的。项羽自负其勇,是个出色的战将,始终认为刘邦是个市井无赖,没有什么大作为,因而不屑这样做。范增一心想让项羽成就千古帝业,可项羽仅仅满足于当一个霸王。范增这样做,完全是为了项羽,而项羽却不以为然。项羽出生于武将世家,祖父项燕,是楚国末期的一代名将,在楚国灭亡之战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整个楚氏四处逃散。项羽从小肩负着血海深仇,时刻想着要推翻暴秦,而没有考虑到秦朝灭亡以后的事情。当他率领军队到了秦都咸阳时,秦朝已经被刘邦灭亡,秦王子婴已经投降,他纯粹为了泄恨,一把大火把咸阳烧成一片焦土,“收其货宝妇女而东”[1]402。衣锦还乡,被人称为“沐猴而冠”[1]402。而后是主持分封,将诸路灭秦将领都分封诸侯,刚分封完毕,齐地就发生了动乱。可见,项羽不曾想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因此,项羽灭亡,刘邦建立汉朝,实现国家统一,是国家之幸,也是人民之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范增的计谋没有能够有效实施,也是一件幸事!

三、貌合神离,“奇计”被间归路亡

在项羽主持的分封中,将如何处理刘邦?在项羽与范增看来,各路将领一路西进,消灭暴秦,立下功勋,分封可能是最好的安抚办法,但这样做的结果,可能使整个国家处于诸侯割据之中,只是他们还想不到这一层。他们所考虑的是如何抑制刘邦,不让刘邦当关中王。这里牵涉一个问题,就是当年楚王熊心动员刘邦西进,曾经发出政治宣言,即先入咸阳者为关中王,即使是项羽功高震主,也不能违背熊心的约定。于是,他就向熊心请示,熊心的回答是“如约”。宋代文学家苏轼评价熊心说:“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3]506从这里看出,熊心虽然被项羽架空,但仍然坚守约定,非“贤主”不能如此也。这让项羽非常头疼,如果不把刘邦封到关中,就是负约,要承担舆论谴责。于是,他把刘邦封到巴蜀、汉中。史书载:“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1]402刘邦大怒,打算出兵攻打项羽,但是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后在谋臣的劝说下,无奈当起了汉中王。项羽与范增还要把刘邦困死在巴、蜀,又将关中之地一分为三,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以此阻挡刘邦出关。其用心可谓险恶。但这样做,也给了刘邦养精蓄锐的机会,时机成熟后,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挑起了楚汉战争。项羽的分封,究竟是项羽的主张,还是范增的谋划?史书记载是“项王、范增”[1]402,无法说得清楚,很有可能是范增的谋划居多。

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与项羽展开了谋与智的较量。《史记·项羽本纪》载:“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项王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1]413范增劝说项羽,应该乘胜追击,彻底消灭刘邦。项羽听从建议,于是急围荥阳。可惜的是,项羽还是没有把握好机会,让刘邦得以逃脱,而后便是急剧反转,项羽处处受制于刘邦,不久便四面楚歌,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真正成了末路英雄。

范增的悲剧发生了。刘邦感到范增是实实在在的威胁,就采用了陈平的计谋,使用了离间计。刘邦会见项羽派来的使者,准备了特别精美的食物。但是等到问清楚使者的来历之后,刘邦却故作惊讶,说“吾以为亚父使者”[1]413,然后就换上了粗劣的食物。使者回去后,自然向项羽禀报这件事情。项羽知道后,自然也就对范增越发猜疑,不再信任他,并削夺了他的权力。范增一气之下,对项羽说:“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1]413“大定”二字,含义非常深刻,表面上是说项羽实力强大,打败刘邦不在话下,而实际上是说,将来的天下,是刘邦的天下,你就好自为之吧,我不再继续为你出谋划策了。他向项羽提出辞职,而项羽竟然也不挽留,爽快地答应了。范增又气又恨,收拾行李,直接回老家去。可是,还未到彭城,竟然一病不起,命丧归乡路。范增从秦二世二年(前208)二月“出山”,到汉王三年(前204)去世,历经五年,结果把命丢了,真是可悲可叹!

陈平离间项羽君臣,采用的并非十分高明的手法,但为什么就能一击而中呢?其实,问题还是出在项羽与范增的身上。两人貌合神离,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认识并不一致,故此,裂痕越来越深。苏轼曾分析说:“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3]506说得很有道理,也就是说,从范增“出山”的那一刻起,劝说项梁立楚王之后,就种下了与项羽矛盾的种子,因为熊心是在处处算计项羽、掣肘项羽,项羽追思原委,怎能想不到范增是始作俑者呢?毕竟,熊心是范增提出而后所立啊!两人之间有了隔阂,话不投机,碍于情分,表面上客客气气,实际上各行其道,项羽不听范增,我行我素;范增怨恨项羽,“竖子”之类的话随口而出,项羽还能把他当作“亚父”看待吗?赶走范增也只是少了一个机会。而陈平行反间计,正中项羽下怀,项羽乘机“稍夺之权”,范增则是愤而离去,上演了一曲凄惨的悲剧。范增背项羽而去,对于项羽而言,也是一场悲剧,他临终所感叹“天亡我”,实际上是自取灭亡。清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感叹道:“剑舞鸿门能赦汉,船沉巨鹿竟亡秦。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4]项羽不亡何待!

可怜范增,为项羽尽心尽力,而项羽始终不能理解范增的宏图大志,不知道他临死前是否后悔不听范增的话呢?范增本想“出山”后有一番作为,青史留名,结果也是遗憾得很啊!

四、众说纷纭,“奇计”未曾见奇效

对于范增的喜剧开局,而悲剧结局,历代名士学者议论纷纷。褒之者,汉朝开创者刘邦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1]480《三国志》作者陈寿说:“项羽背范增之谋,以丧其王业。”[5]217曹魏名臣蒋济《万机论》说:“项羽若听范增之策,则平步取天下也。”[6]344贬之者,北宋文学家张耒说:“毕竟亡秦安用楚,区区犹劝立怀王。”[7]477元代学者陈孚说:“平生奇计无他事,只劝鸿门杀汉王。”[8]对于范增“出山”所建立的功勋,唐代诗人周昙《范增》说:“平生心力为谁尽,一事无成空背疽。”[9]卷七二九南宋诗人田德秀认为:“(范增)忠而识暗,不能择有道之主,当代无以建其功。”[10]第十一章更有甚者,清代史学家王鸣盛说:“范增谬计既误项氏,亦误怀王。”[11]14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范增论》认为:“(范增)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增亦人杰也哉!”[3]507对于范增,究竟如何评价?本着尊重历史、务实求真的精神,从以下五点阐述笔者的观点。

第一,范增的谋略,是否达到“人杰”的水平,能否与汉代顶级谋士张良比肩?考校范增的“奇计”,只为两端:一是建议“复立楚之后”;二是力主诛杀刘邦。至于项羽分封之事,不能断定就是范增所出。可以看出,范增是从大处着眼,是一个战略性的谋略家,称之为“奇计”,不虚矣。这两条谋略,对于秦末的历史走向确实起到重要的作用。劝立怀王,被项梁采纳,加速了暴秦的灭亡;而劝杀刘邦,则是未能如愿,抱憾终身。我们再看看张良,刘邦肯定他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1]480,张良是战术性的谋略家,对刘邦的战斗攻取,起着重要的导引作用。两者都是谋士,都可称为“谋主”;但两人的关注点各不一样。如果一定要将范增与张良相比,范增似乎弱了一些,至少两人不在一个重量级上。但范增从大处着眼,抓住要害问题出谋献策,并紧追不放,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第二,范增为项羽出谋,一味地把注意力放到了项羽的对手刘邦身上,而对于项羽本身存在的问题,则视而不见,不能有所匡谏,也不能维护项羽的威信,这是他的薄弱点。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项羽暴虐,一路攻打暴秦的军队,动不动就屠城、坑杀,这和暴秦的行为又有什么不同?失去民心,甚至天怒人怨,以至于后来被刘邦打败,不见范增有任何谏阻,不能辅佐项羽建功立业。南宋学者徐钧说:“项王暴不减强秦,一语箴规总未闻。”[12]近代史学家蔡东藩说:“夫范增事项数年,于项王之残暴不仁,未闻谏止。”[13]252二是在鸿门宴上,刘邦的部将樊哙横冲直撞,数落项羽,实际上是恶心项羽,让他难堪,范增面对如此情况,听之任之,既不出面阻止,也不予以驳斥,这让项羽情何以堪?范增满脑子想的是如何击杀刘邦,根本没有考虑如何维护项羽,从谋士的角度来看,主辱臣死,范增是不合格的。三是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虽然是效法西周初期的做法,实际上是开了历史的倒车,弄不好会造成整个国家四分五裂,范增只是考虑如何限制刘邦,而没有考虑这种分封的做法本身就是错误的。范增是自己的目力有限,还是认同这种做法,不得而知。与范增截然相反的是张良,当时刘邦对于郦食其言听计从,郦食其建议刘邦分封六国后人,张良坚决反对,认为这样做,将来必定要受制于人。刘邦经张良的点拨后,急得连嘴里的饭都吐出来,赶紧收回成命。两相比较,范增差之远矣。四是熊心是在范增的倡议下拥立起来的,后又任他为救援部队的末将,对他有恩,对灭秦有功,于情于理,他都应该予以维护,而项羽后来将熊心架空,称为“义帝”,在夺取他的土地后,将他迁往郴地,又怂恿他人杀之于江中,不见范增顾及君臣大义,有所谏诤,结果被刘邦拿来大做文章,又是祭吊熊心,又是声讨项羽,弄得项羽非常被动,不知范增作何感想?南宋文学家洪迈曾经评论范增是“见利而不知义者”,批评说:“始劝项氏立怀王,及羽夺王之地,迁王于郴,已而弑之,增不能引君臣大谊,争之以死。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关中者王之,沛公既先定关中,则当如约,增乃劝羽杀之,又徒之蜀汉。羽之伐赵,杀上将宋义,增为末将,坐而视之。坑秦降卒,杀秦降王,烧秦宫室,增皆亲见之,未尝闻一言也。至于荥阳之役,身遭反间,然后发怒而去。呜呼,疏矣哉!”[14]64-65说得颇有道理。

第三,范增为项羽谋划,数出“奇计”,为什么不能成功?是明珠暗投,还是才力不济?其实,这有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项羽,自以为武功了得,与范增貌合神离,虽然尊称为“亚父”,其实并不把范增当作“亚父”看待,对于范增的谋略,基本上没有采纳。这倒不是说项羽看不起范增,而是项羽本身就是武学奇才,他曾学习“万人敌”,“力拔山兮气盖世”[1]422,一身武力何其了得,范增并没有这方面的经历,也没有听说他有多么高深的兵学造诣,而来辅佐项羽,实在是勉为其难,多少是有些才力不济;而项羽,克敌制胜是一把好手,对于政治则没有开窍,是一个军事上的奇才,政治上的“侏儒”,范增并没有十足的能力去影响他,故而显得苍白无力。其次是范增已是七十多岁的高龄,经历的世事多,确实是可以做项羽的父亲。范增总觉得项羽只会舞刀弄枪,其他则是一窍不通,多少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味道。在进言的方式方法上,范增也是自以为是,多是采用命令的口吻,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项羽,项羽在不理解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接受呢?例如,范增心心念念的就是要杀掉刘邦,总觉得刘邦是项羽最大的敌人,这固然有道理,但他没有站在项羽的角度想一想,项羽可不是这样认为啊!他与刘邦曾经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项羽心气高,讲义气,怎么可能下黑手去杀掉刘邦呢?如果这样做,天下人怎么看他,岂不是要毁掉他的一世英名?这种有损名声和道义的事情,项羽怎么会去做呢?再说,刘邦当时手下有十万大军,一旦把刘邦杀了,项羽又将如何去应对呢?项羽手下的各路诸侯,也是非常寒心,很容易生变啊!范增对此没有成熟的方案以打消项羽的疑虑,只是一味地强调杀掉刘邦,是把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了。

第四,项羽的败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难道仅仅是不用范增吗?在这方面,评论很多,似乎成了定论。其实,项羽的败亡,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根本原因在于他自己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韩信曾经将项羽与刘邦进行对比,把他的弱点说得非常清楚。韩信说项羽不能“任属贤将”,“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 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1]3168。故此,项羽的灭亡,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听从范增的劝谏。再说,范增的谋略,司马迁称为“奇计”,是从大处着眼,自有他的过人之处,但对于项羽本身存在的致命性弱点,未曾见他有半点谏说,或许,是史书没有记载吧。故此,项羽不用范增,并不是实质性的要害问题。刘邦所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是指项羽刚愎自用,听不得别人的意见,而导致众叛亲离,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并不是问题的全部;而后之论者,大都是沿袭了刘邦的说法,实际上是有些夸大其词了。当然,项羽如果听从范增的谋略,其结果要好得多,但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唐代名相房玄龄著《晋书》,引段灼评论说:“假令羽既距项伯之邪说,斩沛公于鸿门,都咸阳以号令诸侯,则天下无敌矣。”[15]1345肯定了范增在夺取天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说颇有道理。

第五,范增年七十而“出山”,在灭秦建汉中是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一点历来被忽视了,论者只是纠缠于范增谋略对于项羽的作用如何,并没有把眼光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考察。对于历史发展走向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首先,范增高龄而“出山”,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反秦斗争中去,欲白首建功,其精神可嘉,周朝的吕尚,可能是范增效法的榜样,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其次,对于消灭暴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范增建议拥立楚王之后,熊心被拥立,所有楚国派系的义军就有了主心骨。项梁借着这个机会,拉拢其他楚系力量,迅速壮大为秦末最强的一支农民军势力,使楚系义军在秦末异常强大,抢占先机。制定了正确的灭秦方略,部署西征,让刘邦“扶义而西”,拔得头筹,迅速攻进秦都咸阳,项羽统领集团军,消灭了秦朝的有生力量,使秦朝无力回天。如此部署,避免了长期混战的乱局。在这一点上,熊心是有功的,也间接地说明范增的这一主张是有成效的。故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范增在消灭暴秦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最后,范增为项羽谋划,屡献奇计,要除掉刘邦,尽快消灭刘邦集团,没有得到项羽的采纳和重用,结果项羽失败了,这其实不是范增的错。从相反的角度来看,由于范增的谋划,使刘邦更加警觉,也更加成熟和“老道”,给了刘邦以再起的机会,从而取得成功,建立了统一的汉朝,结束了秦末混乱不堪的局面,刘邦以及子孙享国四百多年。这虽然算不上是范增的功劳,但相反相成,从而成就了刘邦,亦是范增自己所想不到的啊!

五、结语

综上所述,范增面对暴秦肆虐、反秦浪潮风起云涌的局势,即使是七十高龄,毅然“出山”,投身到反秦的行列中去,为消灭暴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力劝项梁拥立楚王之后,以从民望;忠诚地辅佐项羽,数出奇计,为项羽的王霸事业呕心沥血。但他的计策不被采纳,自己又受到猜忌,被陈平的反间计一击而中,只好满怀悲愤地离去,命丧归乡道,上演了一曲谋士的悲剧。尽管如此,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于范增的奇计以及他在秦汉之际所发挥的历史性作用,给予中肯的评价,既不拔高,也不贬低,充分肯定其在反秦斗争中所起的作用,不能因为他的失败而埋没了他的重要谋略和重大贡献。

猜你喜欢

范增项羽刘邦
差点成为“羊二代”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汉初刘邦集团“入都关中”事迹查验
刘邦记嫂之恨
刘邦斩丁公
刘邦不识字吗?
军师范增的短板
《史记》范增性格妙笔
梦遇项羽
以项羽“学万人敌”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