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与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2023-12-26英,李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48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价值观思政

付 英,李 鉴

(1.西华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2.四川省委党校 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四川 成都 610023)

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为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明确了方向。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程,而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秉持的一种教学理念、思维方式: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1]。在知识传授中融入信念、理想等精神指引,能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真正使其成为全面发展、有坚定信仰、正确价值取向、德才兼备的人才。

如何在英语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并进行英语教育,让学生积极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坚持学术规范,坚守课堂规矩,在课堂上传播正能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理论水平,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更好结合的新路径。教师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始终坚定自身的神圣使命[2]。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要结合学科的特点讲授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内容、基本内涵等有效、有意地纳入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引领学生坚定信仰。英语课堂讲授中,绝不抬高别人、贬损自己,不传播、宣扬违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等的言论,教师应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拥护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学生成长的指导者,以德立学,成为学生正确前行的灯塔。如果学生都能脚踏实地、尊师重教、遵守规则、志存高远,就能在外语学习中深刻体会信念、理想、修养等个人素养,培育平和、理性的心态,勤奋学习,让青春飞扬。如果英语专业课程教师能在不断丰富和提升自身英语教学技能的同时,努力钻研精神和信仰给学生带来的巨大学习动力,积极改进教学设计,就能从更高的视野看待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发展,确保英语课程教学与育人的双向合一,真正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二、结合英语课自身的特点,寻找语言教学中的思政元素

英语专业课程涉及诸多文化与精神层面的内容,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英语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3]。每节课的教学都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与素养有关的主题,如永不言弃、顽强拼搏、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等,把主题灵活地融入语言讲解和交际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

在制订思政教学计划时,应注意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中,需强调教学内容的重建,找准主题切入。例如,精读教材的每篇课文都有相应主题,如爱国主义情怀、强国战略、文明互鉴、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传承、和谐相处、生态安全、社会责任、尊重人权和文化多样性等。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学习材料精神内涵和思想价值的辨识能力。学生要把对主题的理解、思想观点的表达、外语能力的提高融为一体。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文化的话语权,胸怀祖国,但同时也要具备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吸收全人类优秀成果,发展创新。

课程思政不是教条、机械地在每一堂课中融入思政元素,而要认真制订教学计划和选择课程思政内容[4]。想要挖掘外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必须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深入了解国家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党建等相关理论,同时注重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等对学生的影响。例如,结合学生的实践,英语专业课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批判、客观的眼光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思政才能贴近学生生活,引起学生共鸣。

设计各类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时,寻找思政元素还需要从横向现实和纵向历史出发,清楚地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大势。教师要从中国特色、时代责任、历史使命等宏观层面发现思政元素,让课程思政既基于现实又有历史渊源,传承和与时俱进并行。

三、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和渗透到教学中

课程思政要注重启发,学生自身认同和内化是很关键的,“填鸭式”注入和被动移植只会带来相反的结果,要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真正从课程思政中受益[5]。课堂上,教师可结合从语言内容中发掘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直接的、正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教书又育人,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身心健康提供保障。此外,要加深学生对思政元素的理解、接受,就必须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引导相统一。问题导入是隐性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能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学习,其核心为问题设计。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有创新,确保问题在主题知识和思维拓展两方面都达到一定高度,通过导入问题,开展研讨式、探究式的互动教学,将培养语言和思维能力与构建主题内容有机融合。通过探讨核心价值、研讨单元主题、思辨核心问题等方式,让学生深度学习,把英语学习活动融合到真实的、有意义的交流中,实现有效的隐性引导。课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主动地获取有益于个人全面发展的经验性总结。这种隐性渗透春风化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英语学习。

在正面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纪律约束。通过讲道理、摆事实等正面引导可让学生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评价体系[6]。英语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说服教育、启发教育、积极疏导为主,但纪律约束不可或缺,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学生的品德向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在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如何让课程思政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样,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四、积极探索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英语专业课程教学

课程思政的目标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融入英语教学的所有环节,耳濡目染,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7]。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的相辅相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进行。

首先,以思政元素为引导,设计单元主题。例如,泛读课程中有些单元凸显可持续发展主题,有些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些关注品牌价值与正确的消费观,有些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认真思考如何在语言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在遇到文化差异等问题时,教师要充分强调了解与尊重差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增强文化的自我认同感,在开阔国际视野的同时培育家国情怀。此外,以思想主题作为导入点,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正确的“三观”,确保知识传授的同时有价值引领。

其次,要以思政元素为牵引,教授、探讨课文材料。德育对应每个单元,使思想政治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保持一致。在讲授课文之前,可以鼓励学生课前先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归纳总结主题思想,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或呈现。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又让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变得潜移默化。例如,在讲授关于英雄主义的精读课文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英语报道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收集、整理一些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了解他们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和课文主题紧密相关的课前准备可以帮助学生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还可以结合社会现实,通过短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和平年代的英雄事迹,真正体会“英雄”的内涵,学习其伟大精神。在讲解课文和知识点环节,要找准课文内容与思政元素的契合点,将爱国、和谐、公平、公正、敬业、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语言教学无缝衔接,做到语言教学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还要重视学生的总结讨论,例如,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网络给大学生活带来的利弊,让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方向。在材料讲授结束后,一定要有主题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但能将所学的英文表达出来,而且能升华主题,例如,让学生深刻意识到沉迷网络带来的弊端。在小组讨论环节,将领导才能、团队意识、执行力、协调沟通能力等放在重要位置,口语练习与培养大局意识、协作精神相得益彰。课后对课文主题的思考还可以通过其他多种形式进行,如心得习作,使学生有机会从自身角度思考课文主题,从而实现正确价值观在学生心中的巩固与内化。教师要关注学生课后的反复演练与精听过程,这些经历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专注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锲而不舍的学习态度与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此外,还可以在课后作业的各个方面进行思政教育。譬如,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总结,了解自身不足,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新的学习计划,旨在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制订计划的能力;课外写作时,要求学生积极搜索信息,培养整合能力;生活中,鼓励学生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培养环保意识。

最后,要以价值观元素为指引,以听、说、读、写、译课程为手段,设计不同的任务点。例如,在阅读课程中,围绕价值观和材料内容,既关注学生对基本内容的掌握,又要考查识别、理解事实的思辨能力,强化学生的论证、推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篇章内容和思政元素的掌握程度。听力课程的设计既要考虑英语专业知识的讲授,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又要介绍大量背景知识,包括欧美国家文化习俗、教育体系、生活习惯等,同时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情,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帮助学生培养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具体而言,根据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具体的听力能力目标和知识点,结合单元话题,挖掘与之相匹配的思政元素,让整个教学环节围绕价值观体系,将课程思政与听力能力训练有机结合。可通过播放视频资料的方式让思政元素与单元主题结合起来,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听力训练结束后,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深化单元主题,利用所听英语词汇讲述自己对单元主题的理解,还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理解听力主题,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口语课程的设计也可如此。例如,在单元主题为“气候变化”的口语练习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儒家思想和仁爱的角度讨论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天下一家的角度论述听力材料,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和国际新形势,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开放包容的心态及环保意识。在写作课程的设计中,可以培养会讲中国故事的人才为目标。在选择范文时,除了讲授写作知识点外,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扩大知识面,丰富自身思想与情感,对范文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进行细致分析,巧妙地向学生渗透,从而达到将写作技能培养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实现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不经意地建立一种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布置写作练习时,尽可能地选择既能训练写作能力又能体现中国文化或中国特色的写作主题,让学生了解语言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社会等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在翻译课程的设计中,除了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外,还要考虑翻译材料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有损中国形象和文化认同感。

总之,英语专业课程改革要把课程思政放在重要位置。课程思政与英语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成为英语教学的新思路,也是英语专业课程改革方向正确的保障。英语专业课程教学除了要传授语言知识,还应将思政元素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在吸收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家国情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教学的深度结合。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价值观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