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音乐剧《我是川军》中渗透心灵的音乐力量
2023-12-26秦武斌
秦武斌
音乐剧是一种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西方舞台艺术形式。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在舞台上进行表现。音乐剧在进入中国市场后,基于本土市场和观众的审美观念实现了本土化的新发展。其中也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本文所分析的音乐剧《我是川军》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剧中的经典选段《等到胜利的那一天》《从前有座山》《走吧,兄弟》等,处处都呈现出一种渗透心灵的音乐力量。
一、音乐剧《我是川军》概述
音乐剧《我是川军》改编自作家冯小娟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一支川军补充连苦守一座小城而为大部队赢得时间的故事。该剧分为2015 版与2017 版两个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版本。其中2015 版由四川交响乐团出演,查丽芳与熬晓艺担任导演,刘党庆作曲。这个版本以观众的视角描述了守城期间各个角色的关系和发生的故事。而2017 版是由四川省歌舞剧院与四川交响乐团联合出品,艺术总监廖昌永、文学顾问魏明伦、编剧查丽芳、导演王舸、作曲程远,以川军老战士梁草的回忆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无论是哪个版本,川军那种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精神都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虽然他们也曾因饥饿而犹豫、为模糊不清的希望而彷徨、为思念亲人与故土而伤怀,但他们仍然坚守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只为保护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他们的故事是千千万万红军战士的缩影,更是战争年代每个人都逃不开的命运。
2017 版较2015 版有较大的改动,2017 版突出强调了“张浩天”这个角色,以这个角色的成长为隐藏线索。在2015 版中过程虽然艰难,但还是等来了救援军团,这种苦尽甘来的结局较符合国人期待的“圆满结局”;而2017 版中却打破常规,增添了全员牺牲这样的悲壮色彩,让人看后久久不能释怀。该剧中的音乐也做了很大的改动,2015 版中采用大量的中国民族乐器,并且运用许多极具四川特色的旋律,彰显了浓厚的民族色彩;而在2017 版中,作曲家程远大胆改用交响乐编曲,使旋律与人物更好地结合,并且赋予音乐感情色彩更大的张力。2017 版在剧情中也做了不少改动,加入几位重要角色的回忆,不仅概述了其参军原因,而且还加入了张浩天与杜鹃的情感桥段,丰富了这个人物的性格,使得故事更加易懂。在2015 版中,如没有原作小说的基础,看起来始终令人有些云里雾里,还未弄清角色的名字与关系,便牺牲了好几个角色,显得有些仓促。2017 版将许多情节合理化,最大限度地使每个重要角色在短短两个小时内描述丰满,表达了人性的复杂多变,而不是刻板的片面的一元角色;一个领导性角色并非从头到尾都是正义、坚强的刻画,而是有他的优柔、取舍与不安;在人物角色性格与人物关系等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改变。总的来说,两个版本之间的差距是较大的,2017 版绝不仅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翻拍,而是精心做了许多调整与改变。比如在2017 版中就重点强调了“死字旗”的部分。“死字旗”是抗日川军英雄王建军的父亲为他写下的:“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份。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有吾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份上尽忠。”“扁担”则是小说原作中的一个英雄小兵杨六娃,作为炊事兵的他在战场上挺身而出,重创数个日军。若想将一部音乐剧演绎完美,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每一个部分的负责人员都应该进行细微的考究与打磨。一部好的音乐剧应该是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塑造、词曲的编写等都需要反复打磨、精心思量。一部好的音乐剧更应该是值得反复观看的,每看一遍都会有不同的体验与收获。
二、《我是川军》中经典唱段的音乐力量
《我是川军》是作曲家程远的第一部音乐剧作品,而在创作这部音乐剧作品时他并没有运用音乐剧领域已经成熟的制作手段,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解打造一部具有中国风格的作品。在创作这些音乐之前,程远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翻阅了大量史书深入了解川军作战历史,还去博物馆看了很多实物,增加了感性认识。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深思熟虑、仔细斟酌,有了他的精益求精,才有了观众听觉上的满足。
(一)男儿当自强,热血阵前洒
序幕中以众多舞蹈演员群舞营造了即将出川抗日的战前场景,这里面有跟母亲惜别的儿女,有哑巴和尚,有刚成亲就去抗战的骟猪匠,还有戏班艺人,各色各样的人物一同集合出发。
骟猪匠周大军的唱段:“男儿当自强,我却舍不得洞房里的新娘。”周大军在新婚之夜就去上战场,他很舍不得他的妻子槐花,但当时国家正处于民族危亡之际,几乎所有的青年都上了战场。这也体现了周大军当时的矛盾心理,这里的唱段演唱得让人很揪心,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了那种无奈。
张浩天的唱段:“走吧,走吧,为了国离开家,为了家离开妈,热血一腔阵前洒,长刀所向,杀得鬼子出中华,胜利就回家,胜利就回家。”张浩天是一位有志青年,这一唱段将其一心报国的爱国情怀展现了出来。这里的音乐旋律高亢激昂,节奏铿锵有力,让听众能够感受到当时的情况是多么严重,感受到张浩天为了捍卫自己的祖国所表现出的决心与勇气。无论是周大军还是张浩天,他们都代表了当时的那代人,无论是自愿参与抗战还是无奈去进行抗战,都没有临阵脱逃,都用自己的身躯捍卫着祖国。
(二)古来征战几人还,为国为河山
金连长为救张浩天而身受重伤,告诉张浩天“没有援军”的秘密后唱道:“金戈铁马千千万,处处路远,前途艰难,古来征战几人还。为了家国,为了河山;为了家国,为了河山。”金连长唱完之后便离开了人世,此刻音乐剧切换到了他的老家,他的孩子在他离开人世之际出生了,一个生命的降临和一个生命的结束都在这一瞬间以艺术的形成呈现出来,使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 看到了金连长精神的延续。金连长明知没有援军也没有带着军队逃走,一直在死守古城,他倒下时把这项任务又交给张浩天,让张浩天继续死守古城,保守“没有援军”的秘密,他在为国尽忠前把自己的小家放在身后。“古来征战几人还。为了家国,为了河山”,他知道结局,却还是义无反顾,因为有了这些甘于奉献牺牲的人,才有了现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为了家国,为了河山”重复两次,情绪逐渐递进,变得高亢激昂,为了捍卫祖国领土、祖国尊严而甘于牺牲。
(三)从前有座山
哑巴和尚不开枪不杀生,却因一时的怜悯而被日本士兵打晕,所幸张浩天及时击毙了日本士兵,和尚这才得以活命。醒来之后拥有慈悲之心的和尚坐在日本士兵面前,为其诵经超度。一瞬间张浩天从美好的场景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他唱出了《我是川军》的主题曲《从前有座山》。歌词唱道:“从前有座山,山上有棵树,树下祖宗说,做人要造福。”全曲重复了三次。第一次是张浩天面对正在进行超度的和尚演唱的,体现了张浩天对自己的嘲讽。第二次是与在场的人物一起合唱的,配器上逐渐加入了弦乐,使音乐变得丰富,体现出了每个人物对战争的无奈。第三次演唱将歌词改成了“漫漫出川路,寸寸山河土,生死救国难,不做亡国奴,不做亡国奴,亡国奴”,音乐把情绪推到了高潮,大家想赢得战争,但是却很难,他们在用自己的生命守城,体现了当时国家所面临的危难。
(四)生离死别,物是人非
多年的战争导致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很大。在这一幕中槐花与周大军相遇了,槐花对周大军唱道:“周哥哥,我们莫相见,槐花是残云一朵残叶一片,想过无数种重逢,想过千万种相遇,命运这把无情剑,在流血的伤口上撒盐。”前面的低音弦乐加上槐花的自述,将槐花的情绪推向高潮,她在诉说命运的不公,本应在家中等待丈夫回归的小女子,却因为战争沦为妓女,她的身体与心灵都受到了摧残,而这时却遇到了自己的丈夫,她觉得自己很对不起丈夫,想过很多种重逢方式,却从未想过以如此狼狈的方式相遇,这无疑是在槐花的伤口上撒盐。整个唱段,从歌词中就能感受到充满了悲痛,因为战争让一对恩爱夫妻变得如此悲惨,其实槐花只是抗战时期很多女性的缩影,历史不能遗忘。
槐花自杀的时候,一首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唱响,这是一首川南地区流传很广的民歌,歌曲由起承转合的四句乐句体系构成,建立在民族五声羽调式上。歌词为:“高高山上(哟)一树(哦)槐哟喂,手把栏杆儿(啥)望郎来哟喂,娘问女儿呀你望啥子哟喂,哎我望槐花(啥)几时开哟喂。”勾勒了一派风光美丽、人物乖巧、生活祥和的山村风光。这四句歌词把一个坠入爱河、伶俐羞涩的农村姑娘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也让观众想象到槐花还没嫁给周大军时的形象。到了第三乐句,娘问女儿,表现了母亲疑虑的心理和女儿慌乱的心绪。而把这首歌曲放在这个场景,实际上是一种对比,过去的生活多么美好,而现在的生活多么困难,也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怀念,过去的美丽村庄已然不复存在,现在只有无尽的炮火硝烟,这体现了对战争的无奈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三、《我是川军》中“川”味儿的体现
《我是川军》音乐剧中突出“川”味儿最强的莫过于活泼开朗的川剧小演员“高腔”的角色了。首先是他的声腔和音色具有川剧高腔的特点,声音尖细高亢,让观众一听就非常有代入感。其次是音乐剧里面他所演唱的唱词,比如他在杀日本俘虏这一幕中和翠翠的对话:“要埋你就轻轻埋,别把我的眼睛埋,我还想唱川戏吔,我的心头爱。要埋你就狠狠埋,别把我的嘴巴埋,我还要唱戏讨口把戏园子修起来,把戏园子修起来。”这段词在整部音乐剧中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是比较深刻的,最后的尾音就像是川剧的说唱,句句都体现了四川方言的特色。四川省每个地区的方言均有一定的差异,但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最后一个字的尾音都是往上翘的。“高腔”这个角色对这个语言小细节把握得很好。如何体现音乐剧里面的地方特色?地方方言是最好的方式。一首歌只要加入了一个地区的方言就会立马变得具有这个地方的特色风味。音乐剧是唱和演的艺术,肯定也逃不过这个定律。例如,用四川话来演唱这部音乐剧的主题曲“从前有座山,山上有棵树,树下祖宗说,做人要造福”,就感觉非常具有四川特色。《我是川军》中有许多方言的引入,这些方言的加入使四川风味儿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在《我是川军》舞台上,翠翠这一人物对于民族特色的演绎也非常到位。首先是她的人物形象,手持一根扁担,上身着蓝色高领斜开口袄子,下身穿松垮的蓝色裤子搭配一双布鞋,宽大的裤腿儿用碎布缠在小腿上,腰间系着一条破布,头发梳得光亮,发尾用绳子把麻花辫绞成一个环。她在音乐剧里的形象就是一个标准的四川农村妇女。她和“高腔”的部分是表现“川”味儿最浓的部分。这部音乐剧的演唱歌词、语调、服装、道具都非常具有四川特色。对于民族化的音乐剧,音乐是核心元素,无论是西方传统音乐剧还是当下的中国音乐剧,音乐表现力都是至关重要的,要在音乐创作中融入民族色彩、传递民族文化,凸显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地域性特征和民族特色。音乐剧《我是川军》将专业技巧与民间元素相结合,质朴之中不乏时代旋律,又将多种元素融入舞台表演中,形成了中国音乐剧特有的民族特征。这部音乐剧既顺应了时代发展,又满足了观众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追求。
四、结语
音乐剧《我是川军》是一部优秀的中国现代音乐剧,本人有幸于2018 年10 月在达州市巴山大剧院现场观看了这部中国原创音乐剧。该剧既不落俗套,又足够接地气,让百姓容易接受,对音乐剧的传播与推广产生了积极影响。剧中的经典音乐唱段处处都体现出渗透人心的音乐力量,对川剧元素的运用也为其增添了不少色彩,这对弘扬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