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位一体,构建亲和生命的“亲亲教育”

2023-12-25刘乙鑫罗勤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3年10期
关键词:亲亲校园环境珊瑚

刘乙鑫 罗勤

“唯有亲近孩子,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的目的。”2001年,以时任校长谭劲口中这句话为起点,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以下简称“珊瑚实小”)的教育重音敲在了“亲”字上面。“珊瑚最红,孩子最亲”的理念犹如一根接力棒,传递二十年,递交到现任党委书记钟敏手上,紧扣“亲亲教育”,顶层建构,深度实践,不断擘画“亲亲教育”的新蓝图。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树的是什么‘人?是亲于做人、善于学习、敢于创造、趣于生活的现代儿童,是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人。”党委书记钟敏向我们介绍道,历经十余年的探索实践,珊瑚实小逐步形成了“亲和、亲证、亲在”为核心,集“亲亲课程”“親亲课堂”“亲亲德育”“亲亲团队”“亲亲校园”五位一体的“亲亲教育”模式。

“亲亲课程”体系以“三级同心圆”为结构,即以学生的发展为圆心,以基础学力课程、体验拓展课程、特长彰显课程为三级,向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四大维度展开,促进学生生命能量的释放,使课程更好地亲近学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为了使国家课程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学校以亲亲课程为主线进行了教材的二次开发,确定本质化、文化化、学材化、本土化、生活化的“五化路径”,力求二次开发的课程可接受、可选择、可探索、可生成、可拓展,使课程更好地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

“亲亲课堂”以“关系亲和、过程亲证、生命亲在”作为关键词。亲和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开展的前提,教师应该做到“亲其身体、亲其情感、亲其思维”;学生是亲亲课堂的主人,必须亲近学习内容、亲历学习过程、亲证学习结论,实现亲身感知、亲喻觉知、亲幻推知、亲究探知、亲省明知,激发学习自主性;同时,为了使课堂充分激发孩子的生命能量,珊瑚实小在实践中摸索了问题导向、情感跟进、实践引领、激发潜能的课堂教学实施范式,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参与、感悟和实践,从而收获真实的生命成长。

“亲亲德育”直指育人目标中的“亲于做人”,旨在培养有关怀意识、有良好习惯、有雅言善行、有道德追求的现代小公民。亲亲德育课程涵盖关怀专题课程、教学渗透课程、生活体验课程、环境熏陶课程四大类型。关怀专题课程以升旗仪式、早会、班会为依托,引导学生关怀自我、他人、自然、社会、文化;教学渗透课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元素,实现有机融合;生活体验课程从学生个人生活、家居生活和社会生活入手,每周一节生活体验课,让德育服务于生活;环境熏陶课程让学校的一砖一瓦、每一次活动、每一次偶发事件都是一场德育熏陶。

“亲亲团队”以“珊瑚最红,孩子最亲”为共同追求,每一位教师入校时,首先便是接受亲亲教育思想的培训,树立亲亲教育的基本理念。同时分层次开展教师培养,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机制,组织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倒逼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另外,珊瑚实小建立“外做宣传,内设奖励”的激励保障机制,为成熟教师提供讲座、论坛机会,建立工作室,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深入课堂调研教师“亲亲教育”实践情况,及时予以评价。

在校园环境上,以亲和为前提,建设主体观照的校园环境。在校门入口处、教学楼、楼宇廊道的横梁、墙壁等贴满了可爱的珊瑚娃以及以学生为主角的照片,学生在踏入校门的时刻,就感受着作为主人被尊重的氛围。以亲证为核心,建设互动探索的校园环境,校园所有建筑、装饰等都是孩子们可以触摸、可以互动的平台,让孩子充分置身其中,去触摸、去证实。此外,现代科技馆、感受太阳能发电的路灯广场、风能转化成电能的风车广场、人工智能操作的自动图书借阅机等等,都是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探索空间。以亲在为追求,建设开放创造的校园环境,全国首个小学教育创客空间自2016年在珊瑚实小建立以来,手工创客工坊、电子创客工坊、益智创客工坊等无时无刻不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为学生生命能量的释放提供无限可能。

猜你喜欢

亲亲校园环境珊瑚
严格落实从业禁止制度 建设平安清朗校园环境
握手亲亲
碧波荡漾珊瑚海
亲亲你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美丽的珊瑚
生态学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
送你一支珊瑚花
珊瑚是怎样治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