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霞故居安防系统设计与施工思路
2023-12-25窦彩彩
窦彩彩
刘青霞故居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近代教育家、慈善家、辛亥革命女志士刘青霞在开封的住所,于2011年免费对外开放,内有馆藏文物36件(套)。随着游客接待量的日益增多,故居文物本体及藏品的安全防范工作成为重中之重,现从安防系统设计与施工的角度对刘青霞故居安防系统进行探析。
刘青霞故居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刘家胡同1号,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由位于刘家胡同路北东西两个对称的三进院及路南的一进院落组成,是中原地区不可多得的典型清末民居,碧玉素裹,雅而不俗。故居展览的基本布局为东院“刘青霞生平事迹展和故居复原”,西院“辛亥革命在河南专题陈列展”,南院“青霞书房”。
不可移动文物的自身特征和其所蕴含的价值凸显了其珍贵性和无法替代性。为保障文物及藏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刘青霞故居安防工程项目在经过前期详细的勘察、论证、设计后,于2023年9月开工。
刘青霞故居安防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020年,根据《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50348-2018)、《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B27-2002)、《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GB/T16571-2012),刘青霞故居工作人员会同设计单位对故居建筑本体、安防设备设施、周边环境等进行了详细勘察。
刘青霞故居的“三防”情况
人力防范是刘青霞故居安全防范的核心。刘青霞故居的日常管理单位是刘青霞故居纪念馆,纪念馆保卫科负责全馆的日常安保工作,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安全保卫和检查制度,并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
物防设施薄弱。刘青霞故居西院西侧修有铁栅栏式围墙,高约2米;东院东侧与现代民居相接;东、西院北侧为故居后花园,东西两院相通;南院西侧为宝亭酒店停车场,南院东南角现为空旷的平地,与民居及理事厅小学接壤。纪念馆有四个主要出入口,分别为纪念馆入口、出口、消防通道及通往后花园和办公区的侧门。故居内各建筑均为木质门窗,配有锁具,窗户平时为关闭状态,门窗均为单层,物防压力较大。
技防措施落后。刘青霞故居监控设备均为临时布控,且以监控摄像头为主,像素低,硬盘内存小,监控画面模糊,只能存储一周以内的监控视频。无入侵报警设备、电子巡查设备等技防措施,通讯设施有无线电话若干部,有线电话一部。
刘青霞故居防护隐患与安全风险分析
刘青霞故居建筑本体为砖木结构,游客在墙面、柱子上乱写乱画的现象时有发生。故居虽为禁烟单位,但仍有部分游客在角落或后花园等隐蔽处抽烟,仅靠人为巡逻制止,存在很大的火灾隐患。故居内的馆藏文物无实体防护,文物被盗和被破坏的风险较高。
刘青霞故居周边环境复杂,在缺少技术设备辅助看护的情况下,仅靠管理人员定时巡逻来对文物进行看护的防范措施存在很多漏洞。缺乏视频监控记录也给后期的说服教育、追偿、追责等带来极大困难。
刘青霞故居安防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由上可知,刘青霞故居安防设施设备缺失给文物安全带来了较大隐患。当前,文物安全形势较为复杂,重特大文物案件时有发生,并日益呈现出作案主体职业化、作案手段智能化、犯罪链条产业化等趋势和特点。面对文物犯罪类型的转变,传统的安全防护方式已无法满足刘青霞故居文物保护现阶段的需求。
目前,我国的某些安防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安防技术系统已更新换代为完善的计算机控制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声音系统、门禁系统和巡更系统可统一由一台计算机管理,这标志着我国的安防技术发展进入新阶段。因此,一套先进的、全方位防护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对提高刘青霞故居的自我防范能力十分重要。
刘青霞故居安防系统需求分析
刘青霞故居安全防范系统的主要防护目的是通过系统的有效保护,防止古建筑本体及建筑构件、附属文物遭到破坏,并减少馆藏文物的人为破坏、偷盗现象等。
业务需求分析
刘青霞故居安防系统实施后应具备如下功能。第一,智能視频监控系统。采用多种智能视频监测设备,对建筑本体、建筑构件、文物进行全方位的实时视频防护,实现对周围道路、出入口、庭院等外围场所及展馆内部的全天候、全覆盖式监控。第二,入侵探测系统。在建筑大小出入口安装入侵报警装置,一旦出现非法入侵、越界等行为能够立即触发报警。第三,电子巡查系统。在院落设置巡更点,并设定巡查路径,以便在控制中心的电子地图中随时查看巡检人员的路线及巡检时间信息。
数据存储需求分析
随着安防行业的迅猛发展,视频监控越来越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而满足视频高清存储则是安全防护系统的基本要求。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青霞故居安防系统设备的视频图像资料应实现1080P高清存储,且录像存储时间不应少于30天。
安全需求分析
安防系统实行分级权限管理,以便对所有重要操作进行记录,以供查询和统计。这也为监控中心绩效考核提供了依据。系统应具有网络容错能力、意外断电恢复功能和数据备份功能。所有设备和线路均需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采取防雷、防漏电、防水、防静电等安全措施。
刘青霞故居安防系统的设计原则
根据《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50348-2018),刘青霞故居安防系统以一级安全防范等级为基础,在设计中遵循“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探测、延迟、反应相协调”“系统和设备的安全等级与防范对象及其攻击手段相适应”“满足防护的纵深性、均衡性、抗易损性要求”等原则。同时,还满足以下原则。
安全性
刘青霞故居为免费开放单位,游客众多,为避免安防系统危害人身安全,系统应满足以下条件。全体设备及部件本身结实可靠;设备所产生的辐射等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系统和设备均具有防人身触电等保护措施;监控中心的地面、温度、人机界面设计等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信息系统安全需满足供电安全、可靠;系统设置密码操作,并预设控制权限,以保证系统运行数据库的安全;有针对防止信息传输泄露的专门措施。
电磁兼容性
安全防范系统设备的整体电磁兼容性均应符合电磁兼容行业的相关规定;信号传输系统与电力系统互不影响,线路应分开敷设;信号电缆的屏蔽性能、敷设方式、接头方法、接地要求等均应符合相关标准。为有效防止外部干扰,系统所用设备外壳的开口应尽可能小,开口数量应尽可能少;系统无线发射设备的电磁辐射功率等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
可靠性
根据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任务要求,考虑到关键因数或物理因数的影响,系统采用了降额设计。设备在降低额定值的状态下运行,可加大安全余量,使系统更加可靠。各个子系统均能独立工作,且子系统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大于5000小时,其中一个子系统出现故障及计算机集成管理平台出现故障均不影响其他子系统继续工作。所有设备、器材的无故障工作时间大于10000小时。
可维护性
系统的维护和维修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系统主机结构模块化,系统主机和前端设备宜具备自检、故障报警等功能;系统线路接头插件化,线端做永久性标记;设备安装预留足够的维修空间;在设备箱弱电井预设传输线路维修测试点;关键线路和隐蔽线路均留有备用线;系统软件应有备份,做到未雨绸缪。
环境适应性
刘青霞故居位于中原腹地,恶劣天气较少,且附近无声、光、热、振动等干扰源,环境温度、湿度等均较适宜设备安全、稳定地运行。设置在室外的设备、部件、材料等要根据现场环境要求安装必要的防护措施。
刘青霞故居安防系统的构成
刘青霞故居安防系统是音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查系统的有效结合,是实现了由点到面、点面结合的纵深防护系统。
智能视频监控与复核系统
采用全方位球形摄像机、智能网络摄像机、MINIPTZ摄像机等智能设备,对建筑本体、构件、馆藏文物进行实时视频防护。设置独立的监控中心对视频图像进行集中管理,在监控中心设置视频音频切换主机以及液晶拼接屏电视墙,满足视频图像的切换与控制。视频图像与现场拾音器在起到日常安全监控巡视作用的同时,与入侵报警系统联动,实现对应报警区域的图像与声音复核。
入侵报警系统
在刘青霞故居周界、出入口及建筑内设置入侵报警探测器,在系统布防状态下,一旦有人非法进入,会立即触发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并以编号、电子地图等形式显示报警位置及报警类型,便于值班人员在第一时间确认现场情况。
电子巡查系统
将巡更点设置在刘青霞故居出入口、周界、建筑本体及其他重要位置,安保人员在巡逻过程中按照线路顺序读取巡更点,形成巡逻记录并上传。通过使用管理软件将预先设定的巡逻计划与实际巡逻记录进行对比,便可得出巡逻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
网络及信号传输
由监控中心引出光缆至前端设备箱,所有线缆都需要敷设铁管或桥架保护。网络信号及报警信号通过光交换机及数字光端机进行编解码传输至监控中心。
电源系统
监控中心采用统一集中供电方式,配置UPS不间断电源,保证在市电停电情况下监控系统仍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各电源箱内配置稳压装置和变压装置,保证输出摄像机或探测器适用的低压电源。
出入口控制系统
门禁主要用于中心控制室的出入管理,以加强对出入控制中心的人员管控。
安防管理平台
安防系统管理平台对入侵报警系统、音视频监控系统、巡更系统等进行集成管理,把分离的设备、功能、信息组合到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的、协调的系统之中,建立子系统间的联动关系,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对话”。安防系统管理平台可以大大提高安防自动化水平,对防护范围内的各类事件进行全局联动管理,提高管理人员及安保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事故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刘青霞故居安防工程施工重难点及应对措施
刘青霞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主要为砖木结构,墙壁无法随意打孔、穿管,地面不能随意挖沟预埋管道,所以管线敷设、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等是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为避免敷设明管对古建筑安全及建筑风貌产生影响,安防工程主線路线管均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地上及展馆内部的线管尽量与建筑风格保持一致,目前地下线管敷设阶段的工作已基本完成,地上线管及设备安装准备工作就序。
现场勘察
施工前,纪念馆工作人员与施工方就线管敷设方式及路线进行了详细勘察与研讨。本着保护文物安全与不损害安防系统性能的原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深化设计,在确保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使线管风格、设备立柱等与建筑风貌保持一致,并形成施工图。
地下线管敷设
刘青霞故居安防系统控制中心设在消防通道值班室,主线路从控制中心出发,分别指向东西两院中间通道、办公区及西院围墙外部,主线路均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在施工过程中,纪念馆安防工程领导小组及施工方项目负责人就文物安全问题进行多次强调,并由施工方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在土方挖掘过程中,对原有下埋的线路、消防水路进行实时保护,绝缘测试、线缆排列、管内线缆接头等均符合相关标准。
地上线管敷设与设备安装
为防止进入展厅内部的线路管道与古建筑风貌相悖,要尽量将管道埋在或敷设在较隐蔽的部位(如古建筑后面)。为了减少对古建筑的破坏,敷设管道一般从后墙檐下(建筑后墙与屋面的缝隙处)进入,进入房间后将管道尽量设在梁的上侧,再采用抱箍固定。室外设备立柱等在采取安防设计方案的前提下,风格尽量与古建筑保持一致。
文物建筑安全防护系统的有效实施对于维护文物安全而言至关重要。本文是刘青霞故居安防工程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通过对刘青霞故居实施安防系统的必要性和安防设计方案进行系统阐述,对正在实施的安防工程项目进行梳理,以探析文物建筑安防体系建设重难点,提升安防系统综合防范能力,维护文物安全。
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刘青霞故居安防工程项目(立项批复文号:文物督函〔2017〕1532号)。
(作者单位:开封市刘青霞故居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