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文化融入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3-12-25郭建虹

化学教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项目式教学初中化学

郭建虹

摘要: 以“非遗蓝染技艺”为学习主题的项目式教学,包括蓝染原料和操作的选择、蓝染工艺和流程的探究、染液性质和蓝染原理的探秘三个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从宏观和微观、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建构溶解、溶液等重要概念,理解物质在水中分散的本质,领悟物质在水中分散的价值,建立对传统技艺的文化认同,厚植家国情怀。

关键词: 初中化学; 项目式教学; 非遗文化;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蓝染技艺

文章编号: 10056629(2023)11005705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什么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初中阶段各学科要结合学科特点,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感悟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强不息的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1]。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化学教材内容选择上指出“化学课程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反映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化学基本观念和规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是学科教育的应然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不容错过的学习素材[3]。近年来,涌现了大量“非遗进校园”的活动,但多为宣传类的讲学[4],侧重挖掘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审美价值,缺少对其科学价值的关注和研学。

非遗文化与化学相结合,是新时代下思政教育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化学教学的需要。非遗文化中的传统技艺契合项目式学习中“项目”所需具备的特点:带有生活目的的情境、需要全身心投入的活动、应用综合知识解决的问题[5]。非遗技艺源于生活,其制作工艺对应化学实验操作,原料到成品的变化中蕴含丰富的化学原理,为化学学习提供真实、生动、直观且富有启迪性的学习情境,适合作为初中化学的学习项目[6]。本文通过对非遗蓝染技艺项目式教学框架的梳理,将学生置于模拟劳动人民进行蓝染技艺的探索中,设计、讨论、准备与实施,在项目进行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和发展高水平的实验素养[7]和思维水平,让学生在基于传统文化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成长为独立的思考者、知识的运用者、技术的创新者、文化的传承者[8],为非遗文化进化学课堂的课程实施提供参考性的实践路径。

1 非遺技艺的选择及项目的确立

从课程标准的要求看,“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概念课之一,属于课程标准“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主题的内容。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是“知道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体会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业要求是“通过典型实例,帮助学生认识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展现丰富、鲜活的物质应用事实,引导学生基于物质性质对物质应用进行分析、解释和创意设计,促进学生性质决定用途观念的形成”[9]。

从学生已具有的学习经验看,“溶液”是学生身边的化学物质,是化学学习中最常见的一种分散体系,是从氧化还原反应到复分解反应重要的过渡性知识。学生对溶液已有初步的认识,教材中每个单元均有与溶液相关的实验,学生已经形成了朴素的、感性的“前概念”。但从调查问卷反馈看,学生能较准确地识别实验室常用的溶液,但对于生活中的分散系的判断却不甚清晰,认为“物质溶于水形成的就是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特点的液体就是溶液”。可见,学生只是从宏观表象上对溶液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仍需要培养从微观角度来认识溶液的形成及其性质的思维能力,提升解决复杂体系中溶液相关问题的素养水平。

基于此,研究选取“非遗蓝染技艺”开展项目式教学。“蓝染”是一种历史久远的传统植物印染工艺,南方地区多以蓼蓝入色,其叶经过发酵、氧化之后,形成了一种蓝色不溶的靛花,比染液更鲜亮。蓝染中色素的提取、着色等主要工艺均需要物质进行分散,学科关联度高,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和框架。本项目围绕“如何给织物染色、如何染好织物、为什么能染色?”三个问题展开“觅蓝、选蓝、制蓝、示蓝、论蓝”的学习。通过密度计、浊度仪、电导仪和显微镜等仪器的使用帮助学生从感性的、经验的溶液概念,到形成系统的、结构化的溶液概念;从定性、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的性质,理解物质在水中分散的本质;从辩证的角度认识不同分散系的应用价值,同时聚焦科学思维和技术思维的思维训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观念渗透。

2 教学目标分析

(1) 通过感官观测以及密度计和浊度仪的测量,形成对浊液、溶液表观属性的认识,能区分常见的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2) 通过显微镜观测、电导仪测量,展开想象、建模,能从微观的粒子性和运动性上解释宏观的分散现象。

(3) 通过对不同物质染色后的差异分析,知道物质分散有多种不同的形式,能从微粒间相互作用力的角度初步认识不同分散系的区别,辩证认识“溶和不溶”的应用价值。

(4) 通过对蓝染非遗文化的介绍,知道合理选择物质、科学使用物质的价值,感受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学科价值,传承传统文化。

3 项目任务及教学流程

以“非遗蓝染技艺”中的关键环节设计驱动型任务,构建项目式问题,设计教学活动框架(如图1)。学生在真实的应用场景中,从宏观和微观、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的关键特征,既有利于认识概念的实质,又有利于应用概念,形成系统的、结构化的溶液概念,促使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建立对传统技艺的文化认同,厚植家国情怀。

4 项目实施过程

任务1:蓝染原料和操作的选择

[问题链]

(1) 赏蓝:观看2022年春晚舞台剧《只此青绿》(视频资料)。思考千里江山图中的蓝色、舞台剧中舞者服装的蓝色所使用的着色的材料和工艺有何区别?

(2) 觅蓝:自然界中有哪些蓝色物质可用于着色?如何将这些蓝色物质着色到布料上呢?

[学生交流,教师提炼]

(1) 绘画着色:使用涂料,采用涂抹的方式。着色精准、鲜艳,浮于材料表面,操作费时,适合于艺术创作。布料着色:使用颜料,采用浸染的方式。颜色均匀,渗入织物纤维中,不易脱色,适合于大规模上色。

(2) 自然界的矿石如蓝绿色的孔雀石、某些植物中的色素、实验室中的硫酸铜都是蓝色的。将这些物质研碎,加水浸泡形成染液,将布料浸在染液中。

任务2:蓝染工艺和流程的实践

[学生活动]

(1) 制蓝:取蓼蓝鲜叶,剪碎,加水浸泡(提前2天完成)。各取一药匙蓝孔雀石和硫酸铜,研碎,分别加入到烧杯中,加入约40mL水,振荡。取三块布料分别浸泡在三个烧杯的染液中。观察现象。

(2) 选蓝:从染色效果判断布料染“好”应该具有的特征是什么?适合着色的染液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取出烧杯中的布料,观察,比较孔雀石、蓼蓝鲜叶、硫酸

铜中适合染色的物质是哪一种?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提炼]

(1) 好的染料应该能染色均匀、着色牢固、色彩可控。

(2) 孔雀石以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在水中,浸染后浮在布料表面,不适合染色。蓼蓝鲜叶、硫酸铜配制的染液,颜色均匀、稳定,是溶液,可染色。

[追问]能形成溶液的物质就适合给布料染色吗?

[生]不适合。水洗时,色素又从布料中分散到水中,会掉色。

[实验]将三块布料分别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洗涤。

[生]布条均褪色,说明孔雀石、蓼蓝鲜叶中的色素、硫酸铜无法留在布料上,不能用于染色。

[师]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蓼蓝鲜叶浸泡过程中,浸出液虽是绿色,但在叶片边缘处会出现蓝色物质,这就是名为蓝染的原因。

[资料]蓼蓝汁液中有一种绿色的物质靛青可溶于水,在晾干的过程中,靛青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蓝色的不溶于水的靛蓝,从而牢固的留在布料中,达到固色的目的[10]。

[追问]如何用蓼蓝汁液染出着色牢固、颜色较深的蓝色?该如何防止蓼蓝汁液不被氧化而长久的保存呢?

[生]示蓝:延长浸泡时间,浸泡后先充分晾干再洗涤,可多次染色(见图2);用植物油液封(见图3)。

[实验]学生观察植物油液封的汁液,发现色素进入植物油中,形成均一、稳定的蓝色液体。

[追问]植物油形成的蓝色液体是溶液吗?你对溶液概念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是水,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任务3:染液性质和蓝染原理的探秘

[追问]古代劳动人民依靠经验摸索出规律,而科学需要对这些规律作出解释。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发现硫酸铜、靛青能和水形成溶液,与浊液中存在颗粒物相比,溶液中是否也存在“颗粒物”?请观察实验中仪器的数据,说说对溶液性质的认识。

[资料]浊度:溶液对光线通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衡量光从水中的悬浮颗粒反射的量度。

[实验]用密度计、浊度仪测量硫酸铜、孔雀石分散后形成的混合物的密度、浊度(见图4、图5)。

[学生交流,教师提炼]

(1) 静置孔雀石的浊液,颗粒物逐渐沉降,其浊度从104逐渐下降,说明其不均一、不稳定。

(2) 蓼蓝鲜叶的染液中,不同位置的密度值均相同;硫酸铜溶液中浊度始终为0,不发生改变,这是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的表现。

[追问]论蓝:浊度仪未能测量到硫酸铜的存在。硫酸铜是以什么形式存在于水中?借助哪一种类型的仪器可以“观测”硫酸铜的存在形式?

[生]硫酸铜分散得很小,用显微镜是不是可以观察到其分散的“颗粒”?测溶液的导电性。

[实验]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水滴到一粒硫酸铜晶体上的变化,描述并想象硫酸铜的溶解过程。利用电导仪测蒸馏水、酒精溶液、硫酸铜溶液的导电性。

[生]观察到硫酸铜晶体边缘逐渐减少,一圈一圈地变小,小气泡在移动。且形成的溶液具有导电性,说明硫酸铜以比微生物更小的、运动的、带电的微粒形式分散在水中。

[追问]溶液中溶质以离子、分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孔雀石为什么不能以微粒的形式分散在水中?

[生]显微镜下,硫酸铜晶体是从边缘与水的接触处,一点点变小的,可能是水分子在吸引离子。而孔雀石的构成微粒自身的结合力,水分子“拉”不动,则不能溶解到水中。

[师]微粒自身有结合力、微粒与水分子有结合力,这两个力的平衡关系决定了物质能否溶解。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现象,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从这一角度给溶液重新下定义。

[生]溶液是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师]可溶性的物质,有助于色素染色;不溶性的物质便于保存,且能牢固地分散在布料中而不褪色。蓼蓝鲜叶染色受季节、种植环境的影响,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摸索中发现“石灰水也能使可溶的靛青转化为靛蓝,而且酒糟又能使靛蓝再变回靛青,从而保存靛蓝固体,需要时取出”的成熟蓝染技艺[11]。传承千年的蓝染,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技艺才智的汇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理念。

5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选择以“非遗蓝染技艺”为教学情境,蓝染过程包含复杂的物质分散、物理分离、化学反应过程,将其融入化学教学应注意以下关系:

(1) 处理好非遗技艺的复杂性和化学学习简洁性的关系

非遗技艺丰富了化学课程资源,拓展了学习的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但具有工序复杂、原理繁杂的特点,以其为主题展开项目式学习,教师需要有所选择、降低其复杂性,项目任务的实施不能超出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脱离课程标准的要求。非遗蓝染技艺中蕴含化学实验操作、无机物的性质及其应用和有机物的性质及其应用等化学知识,鉴于初中化学的学习范畴,将“鲜叶浸泡出的汁液是绿色的,为何名为蓼蓝”“浸取汁液含叶绿素和靛青多种色素,如何分离”等涉及有机物的问题采取提供阅读资料、借助生物课堂等方式降低难度,提高与初中化学课程内容的匹配度,突出初中化学核心知识,通过文化与思维的互动,更好地凸显科学知识的简单性与传统技艺的复杂性。

(2) 关注非遗传承和非遗进课堂的区别

非遗技艺进课堂的目的不是为了要培养技艺传承人,而是创造性地从科学角度对其原理和工艺進行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物质分散过程的宏观辨识、微观探析,培养创造性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等。如项目之初,师生认为“染色物质需可溶”,项目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染色过程存在溶和不溶的转化”,进而了解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实践摸索出“可溶靛青和不溶靛蓝”的转化方法,再通过科学实践揭示染色原理的奥秘。一个个真实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建构大概念和核心概念,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12],更好地感悟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为蓝染工艺的创新发展提供可行性方向。

非遗技艺具有多元的教育价值,化学教学中要侧重挖掘其蕴含的科学价值,让学生切身感受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和习得审美观念,增强文化自信,提升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教材〔2021〕1号)[EB/0L]. (20210119)[20221102].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102/t20210203512359.html.

[2][6][9][1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21.

[3]韩基灿. 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特点及其意义[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4): 74~78.

[4]罗亚, 周光发, 代月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四维审视[J]. 新课程导学, 2023, (13): 72~75.

[5]卢姗姗, 毕华林. 中学理科教育中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与特征[J]. 化学教学, 2023, (2): 3~7.

[7]王换荣, 林肃浩. “从青蒿素的提取历程中探寻实验方法”项目教学[J]. 化学教学, 2022, (2): 59~63.

[8]马玥, 莫尊理.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STEAM项目式初中化学教学探索——以马家窑彩陶为例[J]. 化学教学, 2023, (3): 41~47.

[11]杨建军, 崔岩. 蓼蓝鲜叶汁浸染工艺的研究与实践[J]. 染整技术, 2021, (4): 25~28.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项目式教学初中化学
民办本科高校新闻专业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项目教学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探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高职《液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