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辅导员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2023-12-25杨硕
杨硕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其自身优势和突出特点。强强联合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学习资源及高昂的学费,让学生和家长对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各方面的工作和服务都抱有较高的期待。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组织者和承担者,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对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辅导员除了具备高校辅导员基本能力外,还肩负着引领接受国际化管理和教育的学生厚植爱国情怀的重任,辅导员自身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能力。
关键词|合作办学;辅导员;学生管理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适应当今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和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1]。2023年10月,中爱中外合作办学联盟(中方高校)成立大会暨中爱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工业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分享高质量办学思路、育人模式等,深化中爱两国高等教育高水平合作,促进中国与爱尔兰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随着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等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其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带来的困难与挑战也逐渐浮现出来。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的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更显重要,应高度重视中外合作办学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创新,为促进合作办学良性发展和培养国际化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2]。因此,在合作办学教育事业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对合作办学学生事务管理的探讨与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3]。本文探讨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辅导员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以期为中外合作办学院校辅导员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分享。
1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学生的问题
1.1 学生家庭经济背景优渥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学生除少量来自相对普通的家庭外,绝大多数的家庭背景殷实,或有家族企业生意,或家长的社会地位较高。丰厚的经济背景,丰富的人脉资源,让学生从小受到多栖教育和发展,比如各种特长的学习,各科课程的多渠道辅导等。与此同时,学生和家长也呈现出维权渠道多,维权意识强的表现。
1.2 学生心理问题突出
优渥的家庭环境也导致学生的抗挫能力弱,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意识强。不同学生生活、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中外合作办学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因年级而异,比如,大一学生需要适应英语教学环境;大二学生需要开始考虑准备英语考试、本专业的国际考试和实习;大三学生需要面对大量的外方高难度的专业课;大四学生面临申请国外学校或考研(考研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学生来说,意味着要在完成当学年的学业外,重新学习和复习一套学习资料)等的压力。
1.3 自身条件好,以“我”为中心
优越的家庭条件,学生的综合教育程度高,大多数学生才华横溢、特长出众。家庭和自身条件突出,心理优越感强,导致学生适应集体生活能力差,缺少团队精神,部分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形成了精致利己主义意识,从而造成人际交往的不顺利和心理上的负面连锁反应。
2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辅导员工作的挑战
2.1 辅导员常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
学生和家长维权途径多且便捷,很多情况下辅导员没有机会开展充足的思想引导工作,抑或学生和家长也不愿意接受辅导员做思想引领工作,认为绕过辅导员上报给学校、学院、市教委、市长热线等方式能够更快、更便捷、更直接地达到目的。然而,这些答案和诉求或者可以直接从辅导员处了解情况,或者存在不合理性,学校和学院也无法满足家长的要求,绕过辅导员的形式并不能解决问题本身,但这些行为直接或间接地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阻碍和压力,打击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2.2 加强学生思政教育
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从人才培养模式、教材认定审核、课堂活动监测、课外活动实施、党务专项工作推进等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理论导向。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引导活动和“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間被引导和影响,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加深爱国主义情怀,明白如何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有机结合。学会在复杂的人、事、物面前明辨是非,把握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
2.3 充分利用两校资源,综合提升辅导员队伍水平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可以尝试建立专业化的心理授课团队,利用两校优势资源,挂职、培训、锻炼非专业的辅导员逐渐专业化,形成高质量团队。针对不同群体开展辅导,切实解决学生刚需。结合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学生特点,结合他们关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学习动机与兴趣贫乏、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困难、恋爱与性心理适应不良、情绪控制与耐挫折能力较差、竞争压力与择业求职焦虑等设置相应的课程、采取专题的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4]。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加强心理健康辅导[5]。
2.4 引导学生认识到以“我”为中心的危害
殷实的家境,良好的个人条件,学生个性张扬,以“我”为中心;家长过度呵护和保护,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较弱,生活上互相攀比,学习上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处理事情偏激。需引导学生认识到,于个人而言,以“我”为中心为影响个人与同学的人际关系,不利于大学生态环境的养成和和谐发展;于社会而言,以“我”为中心不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能达到社会赋予高校学子的要求和毕业生条件,不利于今后的人生和工作发展。
3 中外合作辦学院校辅导员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3.1 专业的辅导员团队
从思想理论、业务能力、危机处理、经验交流等方面全面提升辅导员队伍能力。建立学生工作周例会制度,每周定期研判学生思想动态、舆情热点、重点事件,推动重点工作,开展学生事务案例分析,总结分享学生事务处理经验,提升辅导员工作队伍凝聚力。为辅导员提供业务能力提升平台,积极参与北京市、学校的各类学习培训,有效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工作。鼓励辅导员多参与执业能力大赛等活动,以赛促学,促进经验交流与分享,制定奖励机制,调动辅导员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2 特色的党班团一体化建设
充分利用学生党员、骨干队伍,通过举办理论学习、党课教育、英文宣讲等专题活动加强学生思想理论武装,通过开展实地参观、党员宣誓仪式、党史知识竞赛、就业辅导等方式推进教育与实践两手抓、两促进。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发展与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以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为目标,以思想引领为主线,推动党建工作与青年工作深度融合。
3.3 扎实的心理辅导
以“一生一册、重点关注、持续跟进、全年全员全覆盖”为宗旨,定期、定向、定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立足工作实际,组建以辅导员团队、心理咨询师、心理委员与学生党员为主体的心理辅导工作室,分级分层开展问题研判、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谈心谈话,因人而异,刚柔并济。以525心理健康节等特色活动为切入点,针对性地营造身心健康的环境,助力学生茁壮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4 创新的学生日常管理
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以学生会、团委等学生组织为抓手,助力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化网络思政育人阵地建设,营造良好网络舆论氛围;优化日常服务支撑方式,提升工作实效;助力新生扣好第一粒扣子,围绕理想信念、安全意识、学业适应、专业认知、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等主题开展新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成长主体意识、培养学术思维、养成积极健康心态,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良好过渡。
3.5 意识养成贯穿学习始终
通过各类会议列举案例分析,学校、院活动等渠道宣传警示并引导学生把意识养成贯穿学业始终。意识养成包括但不限于学业规划意识、时间观念意识、人际交往意识、网络安全意识、隐私保护意识等等。四年的本科学习阶段,对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黄金般的时期,抓好这四年里文化知识的累积、价值观念的形成、个性能力的培养是对今后人生发展的积淀。穿惯学生学业全过程培养,从学生入学开始助力学生各个方面的意识养成,以本科四年为时间单位,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熟悉社会规则做好铺垫和准备。
这里以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为例。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在人才培养理念、内涵、模式等各方面在国内中外合作办学领域均发挥了良好示范作用。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从给大一新生入学前的一封信到入学后的系列主题教育,再到全四年的教育教学环节,从思想引领到党班团一体化建设再到国际视野培养等多形式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术诚信、广泛阅读、小组合作、课题演讲及批判创新等能力纳入考核体系,让学生真正适应和满足国际教育教学规则与要求。营造“浸泡式”英文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和学业规划意识,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加深学习主体观念,明白自己的主观意识对于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和毕业定向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4 总结
北京工业大学牵头成立中爱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方大学)联盟,是时代所需、发展所系,开拓了以高质量党建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办学育人思路,为中爱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我们在合作办学中充分认识到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生命线,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基础[6]。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决定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辅导员任重而道远,需要凡事多“一点”,跨文化交际能力高一点、国际视野广一点、家校联动勤一点、对学生的关注包容多一点。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工作实践中探索规律和方法,培养合格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梅月,宋秀超.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探讨[J].教育教学研究,2010:138-139.
[2]王道勋,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的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J].理论园地(下),2012:259.
[3]张锦.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特点及管理对策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6):38-39.
[4]刘云山,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问题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9):115.
[5]王雅琴,陈建坤,胡丽.“4+0”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浅析[J].高教高职研究,2009(34):211-213.
[6]霍惠芝,陈炜昀.浅谈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以江南大学莱姆顿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21,30(17):286.
Discussion on Counselor’s Work and Student Management Under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Yang Shuo
Beijing-Dublin International College at BJUT, Beijing
Abstract: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has already become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in higher education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t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education quality, learning resources and high tuition fees raise students and parents expectations for the work and services in all aspects in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colleges.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colleges hav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 counselors who are the front-line organizer and performer in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daily work. Counselors are not only required to equip basic ability for daily work, but also shouldered the responsibility for ideological leading of the students who are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Counselors need to have broa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capacity of cultivat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ents.
Key words: Cooperative education; Counselors; Student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