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上的梦想
—— 读杨宝智教授口述史《梦想之路: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创作》有感
2023-12-25邹向平
邹向平
一
2023 年的新春刚过,四川音乐学院西南音乐研究中心的马毅老师送来一本新墨之书——《梦想之路: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创作》①马毅、杨宝智:《梦想之路: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创作》,四川大学出版社,2022。(后文简称《梦想之路》)。我读完之后即刻感到,这是川音近年来难得的一本口述史书籍。
杨宝智老师的艺术生涯和生活经历本身就是一本好书。他自幼学习音乐,经历钢琴、小提琴的专业学习,而后致力于演奏、创作,为小提琴改编乐曲,走上小提琴的创作之路,且一生追求提倡民族化演奏风格的梦想。自20 世纪40 年代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嬗变、中西文化交汇的时期和节点中(如1950、1957、1978、1987、1990、2002 和2019年等),他都把自己投入时代风云的碰撞中。书中那些故事虽已过半个世纪,依旧令人感到历久弥新。它不仅从个人命运的角度栩栩如生地讲述了一个艺术家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小提琴艺术民族化进程的坎坷历史,也从侧面映射出中国音乐家在当代音乐发展中的宏伟篇章,这一点从杨宝智老师在“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创作、演奏和技术发展”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中可见一斑。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几代音乐群体的佼佼者们充满了个人情怀和整体诉求,他们所谱写的不只是颤动于琴弦上的音符,更是震动着同时代人们心灵的华彩乐章。
几天之后,我收到马毅老师为推荐此书撰文的约请,因担心难负此任,便又仔细阅读了该书两三遍。虽自感在小提琴专业技术方面知识不足,但仍然十分愿意推荐这本既有学术价值,又满载历史印记和人文情怀的好书给大家,遂成此文。该书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以口述为主体,问答式切入,将个人经历讲述与学术观念阐述融为一体。前三章以时间为序,后三章以提问创作观念、学术思想、演奏技艺的创新、引载评论的方式为逻辑线,使本书在学术层次上与其他口述史书籍拉开了距离,并更胜一筹。提问方式与组织内容反映出作者马毅老师的慧眼所在。当你翻开页面,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带着征服性的力量直入人心。
其二,阅读时引发我们思考几个问题:1.小提琴这一来自西方的乐器,如何面对中国听众,使其既充满东方韵味,又兼具音乐家的个人特色?2.小提琴乐曲的创作和演奏实践“二体合一”的锻造过程及其成功经验与所遇问题的解决办法有哪些?3.中国民族化小提琴乐曲在返回西方乐坛时能够独树一帜的关键何在?音乐既需要感人,满足人的感官享受,也需要提升人的理性思考和智性思考,那么以此作为两个互为并重的条件是否是当代音乐区别于过去音乐的特性?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具有思辨性,无须强求一致。第三个问题的答案自在这本书里。如何在艰辛的条件下不断突破个体局限,将触角伸展到更广阔的领域,以实现自身最大的创造可能性,这至今仍是一个普遍存在于艺术家成长过程中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其三,艺术家生逢其时,不断地为心仪的艺术创造美轮美奂的艺术形式,为实现梦想而持之以恒地、乐观积极地丰满人生。
二
杨宝智老师的音乐发萌于他弹钢琴的母亲。在抗战时期,他经历了在香港和两广地区艰难生活的阶段。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于1952 年报考中央音乐学院,拜在马思聪先生门下,随后辗转于天津、北京、重庆、上海,成都、广州、香港等我国重要音乐院校和艺术团体所在的大城市,兼顾学习和工作,在具有中国南北地域文化差异的滋养中一边演奏、一边酿就他心仪的作品。而无论是原创之作,还是将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改写和编曲,其初衷都是让小提琴这件西方弦乐器奏出中国风格的音乐。音乐无国界,无论中国人或外国人,能听到不同于西方乐坛的小提琴音乐,将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到新鲜和悦的事情。这样的要求过去是这样,现在依然如此。
我第一次认识杨老师大概是在20 世纪90 年年代初,当时杨老师正在中央音乐学院从事小提琴教材的编写工作。在作曲系教学楼门口,由郭文景老师介绍我认识了他。杨老师即刻提道,在1956 年“第一届全国音乐周”就认识了我父亲邹鲁,他们一同参加了那次音乐周的座谈会,也听过我父亲在留苏第一年学习中所创作的管弦乐作品。当时我才六岁,对曾发生的我父亲曾经参与的历史事件自然产生亲切感。后来他调到川音,还虚心地向我了解我的获奖作品《侗乡鼓楼》的手法与技术问题。2019 — 2021 年间,杨老师与丁芷诺先生一道主编《中国小提琴优秀作品曲选》①丁芷诺、杨宝智主编《中国小提琴优秀作品曲选》,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21。,杨老师提出将我父亲的两首小提琴独奏曲辑入曲选,同时又请他的弟子之一、非常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王微致先生来完成我父亲20 世纪50 年代留苏时创作的两首小提琴曲《回忆》和《欢乐的牧野》的演奏录音。这是录音效果最好的一次。从此以后,杨老师与我已有忘年之契的感觉,至今还时常通过微信进行交流。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通过《梦想之路》一书梳理杨宝智老师的艺术生涯背景、艺脉传承关系,对于了解艺术家历史性的成型轨迹十分有益。杨老师师从一代大师马思聪先生,这使他终身的艺术之路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国内首屈一指的音乐院校的教育环境中,他的小提琴专业的学习,以及作曲、音乐学、史学、演出实践等相关科目的学习都在名师和优秀教师团队的指导下,这也使他的艺术思想、修养、观念和技术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个优越条件和时代机遇是促成一个艺术家成长的良好土壤和气候。我试图勾勒出它的轮廓,以一个图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图1)。这其中包括杨老师的主科与相关学科的师承、同窗、研究项目同事、伯乐提携和传承弟子等诸类关系,或远或近、或亲或友,回溯时间的河流,或许可以印证杨宝智老师那一代人追梦的心路和步履。
图1 杨宝智师从马思聪及其艺术人脉与传承弟子名单示意图① 此图是依据《梦想之路》中的线索整理归纳而成,在咨询了杨宝智老师后又做了调整和补充,马思聪大师和其他对杨老师有过重要影响的人物用下划线标识。其中,也有具有双重关系的人名如司徒华城和郑小瑛等,特此说明。
图1 一百多名音乐界人士的名字中,既不乏一批中国音乐界具有影响力的、著名的前辈专家和人士,也有杨老师音乐实践演出中的朋友群和弟子群,还有民族音乐专业的学者和演奏家,这是他在探讨和研究小提琴民族化的底蕴所在。由于他为人热情、诚恳,教学严谨,思路广阔,他的弟子自然会是无愧于前辈名声的群体,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二
心系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创作与演奏的艺术事业发展一直是《梦想之路》一书的主线。杨宝智老师作曲和编曲的小提琴相关作品有一百三十多首①见马毅、杨宝智:《梦想之路: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创作》,第199 页,附录一“杨宝智小提琴民族化创作成果目录”。,其形式涉及小提琴独奏,小提琴重奏(二重奏、小提琴与其他乐器重奏、小提琴与民族乐器的混合重奏),小提琴三部和四部的合奏、齐奏,小提琴协奏,室内乐(钢琴三重奏、弦乐四重奏、钢琴五重奏等),管弦乐组曲等;所用体裁包含歌剧、舞剧、戏曲、汉族及各少数民族民歌和歌舞音乐,音乐风格涵盖古曲、流行歌曲等;此外,还有许多经典外国民歌、名曲(包括交响乐、歌剧、舞剧)的改编乐曲。其中不少作品已出版,并有录音和音像制品。就其以中国民歌为素材进行改编创作的小提琴曲的数量和质量,便超过了许多中国作曲家。这些乐曲在国内外受到演奏家和听众的广泛喜爱。以《喜相逢》这首脍炙人口的小提琴曲来说,其前驱意义超过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使用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中开拓小提琴民族化创作道路的意义,不仅仅是因为《梁祝》作曲家之一的何占豪的评论(何笑称杨老师为这方面的“祖师爷”)。实际上,杨老师于1956 年创作的这部作品直接传承了马思聪先生在20 世纪30、40 年代的创作思路,即“从民歌出发”,把中国传统器乐曲与20 世纪现代乐派,包括印象主义之后的各种流派的作曲手法整合起来,运用于开创小提琴音乐中国民族化的道路。50 年代初期,他和许多中国音乐家有着相同的经历,受到苏联现代民族学派的影响,以积极的姿态汲取外来因素建立和发展中国音乐的民族化道路。一部作品的上演次数往往是衡量它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喜相逢》无疑是以先声夺人的征服性效果展现在中国音乐舞台上,并受到大众的欢迎和专业领域人士的肯定。
小提琴协奏曲《川江》是杨老师耕耘了三十多年的大作,其过程不仅是杨老师不断升华自己对第二故乡——嘉陵江边重庆的生活感受,也是他着力于以较大题材,较大幅度体现地方音调、川江号子和长江文化的一部深度写意的作品。他通过小提琴的民族化演奏技巧,把嘉陵江的沧桑与个人的坎坷经历和情感表达出来。这部作品最近的一次演出是在2019 年的“上海之春”音乐会上,由他的得意弟子王微致为听众呈现了十分精彩的演奏。
在书中,杨老师着重介绍了他的创作经历与思考过程,结合我所听过的作品,可以发现其中一些堪称经典的作品体现了杨宝智老师学术上的造诣。如《西皮散板与赋格(无伴奏)》,这首小提琴无伴奏乐曲运用了三音音调(工、上、尺)动机贯穿全曲,在发挥音色、音域,体现京剧风格等方面做到了极致,于小提琴上以二至四个声部的复调声部布局中呈现主题,非常绝妙!而同样绝妙的还有以河南坠子音调风格写作的小提琴与三弦的二重奏《引子与赋格》。这两部作品都是20 世纪80 年代所写,其中《引子与赋格》最近一次演出是2023 年3 月5 日,在厦门“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专场音乐会中。他的小提琴与管弦乐队作品《十面埋伏》、管弦乐组曲《大凉山印象》等,以复调音乐的写作风格把中国小提琴的演奏技术和音色技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涉及小提琴教材类的出版物更是杨老师具有突出贡献意义的成果。由他主编的,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丁芷诺等参与合编的教材、曲选,从入门到提高、由简易到高深的经典练习曲、演奏曲集达11 部,其中《小提琴入门与提高——林耀基、杨宝智教学核心课程》②杨宝智编《小提琴入门与提高——林耀基、杨宝智教学核心课程》,蓝天出版社,2012。初版类是上、中、下3 册,再版扩展内容到6 册;《中国小提琴优秀作品曲选》为双册(“为青少年”版和“为独奏者”版);他与张蓓荔合著的《弦乐艺术史》①张蓓荔、杨宝智:《弦乐艺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更是覆盖音乐学、弦乐史和配器知识领域,在我国高等音乐院校应归属于权威性的专著。
中国小提琴演奏家中涉猎音乐学领域的人并不多见,杨老师是有显著成就和极高造诣的一位。他丰富的学习经历跨越了作曲、音乐学和教育学多个学科领域,这使他在20 世纪70 年代后期,以至80 年代后期,在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教学和民族化改革探索的潮流中成为两大院校争抢的宠儿。《梦想之路》一书收录了杨老师谈论中西弦乐器的渊源关系、东西弦乐律制、乐器声学、小提琴音响特质在中国小提琴乐曲创作、风格建立与演奏技术开发等方面的论文,具有极大的教学价值。在描述近百年西方音乐文化融入中国的大格局,“中国小提琴乐派”建立并作为其中一部分时,他讲述了小提琴第一次进入中国的生动故事——造船专家司徒梦岩(司徒华城之父)如何真正地引入小提琴并植入中国土地,生根、发芽、开花,其过程脉络清晰,史证充盈。除此之外,作为“马思聪研究会”的研究员之一,杨老师还专门写过论述马思聪作品和演奏风格的有关小提琴艺术的文章4 篇;论述同出于马思聪门下的同窗好友,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先生教学法和艺术贡献的文章6 篇;纪念章彦先生的文章1 篇。当然,他与马思聪的师徒关系是最引人注目的篇章。
杨老师还创作有钢琴曲。就在两年前,他发给我几首钢琴小曲的初稿征求我的意见,有四川民歌《黄杨扁担》《尖尖山》等,我为他执着地从民间音乐摄取创作滋养的精神而感动。
三
与杨老师一同奋斗的前辈音乐家们跨越了一个时代,新的路程或许不会停留在过去的目标中。印象主义的绘画和音乐不囿于欧洲传统的艺术,把目光投向欧洲之外的异域风情,如亚洲的印尼调式等,使他们的艺术风格由此发生了非本土化的改变,从而有别于德奥体系的新音乐艺术表达方式和技术,在艺术史上独树一帜。与此相似,在经历了现代派、无调性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印象派、新民族乐派、后现代主义等音乐意识流派、理论创新、审美观念与相应技术手段的迸发之后,新生代的音乐创作已经不停滞于“越民族的就越世界的”的观念上。中国音乐的河流是处在冲出夔门之前还是正在过着“十二女峰”?是“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旋”之时,还是处在“江出峡始漫为平流”之时?
杨老师对人生目标的追求既具体且有高度,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人的一生过得很快,我们似乎还是给世界乐坛留下点有意思的东西。”年近九旬,他仍然锲而不舍地求索着,每日做着他儿时所梦寐以求的事。其状况并非如他的断言:“自1979 年春节,在重庆人民剧场举行了两场‘杨宝智小提琴独奏音乐会’之后,我的小提琴演奏生涯到此似乎也就结束了!”其实他一直都没有放弃过拉琴,也没有放弃过正式或非正式音乐场合的表演和再创作的机会。这正是艺术家生命不息的永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