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苫蔽成丘”中“苫”的语义和文化
2023-12-25浙江李秀明
◎浙江/李秀明
蒲松龄的《狼》是初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课文第三段如下: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教材对上述文段中“苫蔽成丘”的注解是:
[苫(shàn)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苫蔽,覆盖、遮盖。
这样的解释简洁明了,但不够准确。“苫”的音和义都值得商榷。注释中“覆盖成小山一样”,用什么来覆盖?覆盖什么?“苫”是什么意思?“苫蔽”是一个词还是一个短语?这些问题在课文的注释中都无从得知。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说法,“苫”作名词使用时读阴平,作动词使用时读去声。此处教材把“苫蔽”当做一个动词来理解了。或许是因为“苫”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教材才把“苫蔽”当做一个双音词来处理。但是“苫”在《尔雅》中就已经被收录,且使用频率很高。“苫”在古代指的是一种重要的生活用品、礼仪器具、造纸工具。
《尔雅·释器》中说:“白盖谓之苫。”郭璞的注解是:“白茅苫也。今江东呼之为盖。”春秋战国时期,“苫”是一种很重要的生活用品,是以白茅编织成片,用来遮风避雨,既可当蓑衣,也可当瓦片盖在屋顶上。“苫”还可以用作床垫,如古时的孝子贤孙在父母丧礼后要睡在茅草垫上以示怀念,因而会“寝苫三月”甚至“寝苫三年”。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苫”的解释是“盖也”。到了五代时期南唐徐锴在《说文解字系传》中的解释更为清晰:“苫,编茅也。”已经很清晰地指出“苫”是茅草的编织物。
蒲松龄是山东人,“苫”作为茅草的编织物,在山东方言中也很常见。在董绍克、张家芝主编《山东方言词典》中收录了 “苫子”“苫”:
苫子:(1)用谷草或麦秆等编的较宽较长的帘状物,用于遮盖和铺垫;(2)指胶东农村旧时结婚用的一种带蓬牲口车。(义项1 见于山东威海、莱州、青岛、寿光、曹县、枣庄、临沂、德州等地,义项2 见于威海。)
苫:用各种草或麦秆等编制的较宽较长的帘状物,用于遮盖和铺垫。
“苫”在山东方言词典中只有名词用法,没有收录动词用法。
从“苫”的古书用例和山东方言词义来看,“苫蔽”不应该理解成一个复音词,而应是一个词组,“苫”是茅草编制的帘状物,在句中是名词充当状语,应该解释为“(场主把积薪)用编好的茅草遮盖,堆成小山一样”。
《狼》一文中“苫”是名词作状语,那么读音也不应该读成四声,而应该读作一声。
“苫”这种茅草编制的帘状物还是古代造纸的主要工具。《说文解字》中说:“纸,絮——苫也”。钱存训的《书于竹帛》中对许慎这个定义的解释是:
造纸的主要因素有二,即絮和苫,絮是原料,苫是工具。这和现代纸的定义,极为相合。虽然现代造纸的过程日趋复杂,但这两种因素,即纤维体和帘模,至今仍是造纸的最基本原料。
文言文教学,讲好文中的字词是理解文章的基础,有些字词的讲解,还能对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有很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