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奶牛场智能管理系统应用现状调研报告

2023-12-24付玲芳郭富存刘海明祝文琪

中国乳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奶牛场牛群发情

刘 浩,彭 华,付玲芳,郭富存,刘海明,韩 萌,祝文琪*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81

2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久原区畜牧水产服务中心,包头 014060

3 淄博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中心,淄博 255025

0 引言

从全球范围来看,奶牛智能化养殖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几乎与信息技术同步。我国奶牛智能化养殖技术真正发展起始于2003年科技部“863”计划中的数字畜牧业项目,其中包含了奶牛的自动化养殖技术研发。我国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奶牛场智能管理系统的同时,也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近年来,奶厅管理系统、发情管理系统、精准饲喂系统、牛群管理系统等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奶牛养殖效率,促进了奶牛养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本文利用全国23 个省份320 个奶牛场的调研数据,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奶牛场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和应用意愿,探讨了不同类型奶牛场管理系统对生鲜乳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程度,从而更加深入了解奶业转型时期的现代化发展水平,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1 数据说明

研究数据来源于2022年课题组对全国23 个省(区、市)的 320 家规模奶牛场的调研。其中,华北地区(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北京、天津)141 家,东北地区(内蒙古、黑龙江、辽宁)62 家,西北地区(新疆、甘肃、陕西、宁夏)75 家,南方地区(安徽、江苏、湖南、广东、四川、 福建、云南、上海、重庆、贵州)42 家;100~500 头规模的52 家,501~1 000 头的82 家,1 001~3 000 头的117 家;3 000 头以上的69 家(表1)。

表1 调研奶牛场地区、规模分布情况 单位:家

2 奶牛场智能管理系统的分类

目前主流的奶牛养殖场智能管理系统主要分为奶厅管理系统、发情管理系统、精准饲喂管理系统和牛群管理系统4 类,具体如下:

奶厅管理系统:可以对每头奶牛的日产奶量进行自动计量和读取,实现奶源可追溯,预警奶牛健康(如乳房炎等)及营养问题,并方便奶牛场对成母牛的淘汰做出决策[1]。主要通过计步器、项圈、电子耳标、牛奶电导率监测设备、血乳监测设备等识别器进行信息收集。

发情管理系统:通过获取奶牛躺卧、反刍等活动信息,及时准确地反馈奶牛发情和预测排卵时间,指导奶牛场精准确定配种时期,及时配种,可实现奶牛发情监测的自动化管理,提高奶牛受胎率,还能有效进行疫病监控和预防[2]。主要工具有计步器、加速度感应器、体温变化感应器等。近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有的奶牛场开始采用动态监测牛奶中孕酮水平的方式,来揭发奶牛的发情以及奶牛繁殖系统状态,此种方法能让奶牛场更高效、精准地进行繁殖管理,利拉伐的ReProTM精准繁殖监测系统即采用此种方法。

精准饲喂系统:通过软件控制无线通信系统,实时掌控每种配料的添加重量、TMR搅拌车的位置以及每个牛舍TMR的投放量等信息,指导和监控TMR的配制和TMR日粮的精准投喂[3],最大限度地保证各种饲料成分配比的精确性和投喂的合理性,提高养殖效率。

牛群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每头牛从出生开始,繁殖、疾病、产奶记录、干物质采食、淘汰等全部信息的查询和追溯。

3 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

3.1 不同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

从应用情况来看(表2),4 类管理系统平均应用比例为62.92%,处于较高水平。发情管理系统使用比例最低,为57.45%,可能原因为:一是对于同样存在爬跨、活动量增加的假性发情牛和隐性发情牛来说,效果不明显;二是暂时不能完全代替人工观察法,监测结果仍需结合直肠检测进行进一步验证;三是目前国内较多的大型奶牛场都采用价格昂贵的进口监测系统,使用成本太高。奶厅管理系统的应用比例最高,平均占比达到69.91%。 同时,根据调研数据,当前奶牛场四类管理系统大多来自不同的品牌,系统之间未设置可匹配的接口,导致数据不能互通,发生重复统计,数据未实行有效利用,互联互通难度大,仅有20.00%的奶牛场管理系统之间实现互联互通,47.70%的奶牛场实现部分管理系统互联互通,32.30%的奶牛场管理系统之间尚未实现互联互通。

表2 不同智能管理系统应用比例及其效果情况

与未使用智能化系统的奶牛场相比,使用智能化系统的奶牛场年单产高885 kg,公斤奶饲料成本低0.11 元;使用奶厅管理系统的奶牛场乳房炎发病率平均降低1.7 个百分点;使用发情管理系统的奶牛场成母牛平均胎次高0.28 胎,大大改善了奶牛的生产性能,减少了空怀天数,其产奶量也高于未使用的奶牛场,年平均单产高665 kg(表2)。

3.2 不同规模奶牛场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

整体来看(图1),1 000~3 000 头规模奶牛场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比较多,1 000头以下的应用比例较低。从不同的智能管理系统来看,对于奶厅管理系统,1 000头以下奶牛场中未使用奶厅管理系统的比例最高,为45.36%,主要是因为奶厅管理系统投入成本较高,规模较小的奶牛场难以承担[3];对于发情管理系统,3 000 头以上奶牛场应用比例最低,为39.50%;对于精准饲喂系统,奶牛场存栏越高,应用比例越大,可能原因是精准饲喂系统对成本降低和产奶量提升的影响比较直接,奶牛场规模越大,前期投入成本压力越小,应用积极性更高。对于牛群管理系统,调研结果显示1 000~3 000 头规模奶牛场应用比例最高,达到85.84%,调研结果也表明该规模类型的奶牛场牛群管理系统的使用效果更好。

图1 不同规模奶牛场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比例情况

3.3 不同地区奶牛场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

整体来看(图2),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应用智能管理系统的比例较高,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的奶牛养殖资源禀赋条件优越,规模化程度高,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现代化发展水平较高,因而对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认知和采纳意愿更高。而南方地区仍有部分智能管理系统(发情管理系统和精准饲喂系统)的应用比例仍低于50%。

图2 不同地区奶牛场管理系统的应用比例情况

从不同管理系统来看,对于奶厅管理系统,东北地区奶牛场使用奶厅管理系统的比例最高,达到了81.54%;对于发情管理系统,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使用发情管理系统的比例高于未使用的比例,而南方地区发情管理系统的使用比例低于未使用的比例;对于精准饲喂系统,南方地区精准饲喂系统的使用比例最低,仅有24.24%;对于牛群管理系统,西北地区奶牛场牛群管理系统的使用比例最高,达到了81.58%。

3.4 不同品牌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

整体来看(图3),进口的智能管理系统仍占据大部分市场,主要品牌有利拉伐、阿菲金、SCR、科湃腾等,其中奶厅管理系统和发情管理系统使用国外品牌的奶牛场占比超过80%。但随着国内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国产管理系统应用比例也逐渐提高,尤其是精准饲喂系统和牛群管理系统,国产系统中的一牧云、新牛人和奶业之星等品牌的市场占比也处于较高水平。调研奶牛场中,使用国产设备进行精准饲喂的奶牛场占比超过30%,使用国产设备进行牛群管理的奶牛场占比超过50%。

图3 不同品牌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比例情况

从不同品牌来看,奶牛场中利拉伐和阿菲金的奶厅管理系统应用比例较高,分别达到了34.50%和31.00%;阿菲金和SCR品牌的发情管理系统应用比例较高,分别达到了 34.92%和31.75%;科湃腾和一牧云品牌的精准饲喂系统应用比例较高,分别达到了 22.73%和17.65%; 新牛人、一牧云和阿菲金牛群管理系统应用比例较高,分别达到了 23.70%、22.33%和21.27%。

3.5 奶牛场使用智能管理系统的意愿分析

对320 家奶牛场开展关于奶牛智能管理系统使用意愿情况的调研,结果显示(图4),对于奶厅管理系统,有9.30%的奶牛场不愿意使用,4.80%的奶牛场的使用意愿尚不明确,86.00%奶牛场愿意使用;对于发情管理系统,有13.10%的奶牛场不愿意使用,84.50%的奶牛场愿意使用;对于精准饲喂系统,83.30%的奶牛场愿意采纳该技术;对于牛群管理系统,78.60%的奶牛场愿意使用。总的来看,当前奶牛场对于智能管理系统都有较强的使用意愿,超过70.00%的奶牛场愿意使用智能管理系统。且当前奶牛场对智能管理系统的使用意愿都高于实际使用比重,表明智能管理系统发展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图4 奶牛场对不同智能管理系统的使用意愿情况

结果可以看出(图5),1 000~3 000 头规模奶牛场使用智能管理系统的意愿更强烈,这也与当前奶牛场实际情况相符。1 000 头以下奶牛场的意愿较低,可能原因是智能管理系统前期投入较大,且小规模奶牛场难以发挥其最大效用。

图5 不同规模奶牛场愿意使用管理系统的比例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不同管理系统之间普遍存在“信息孤岛”。调研样本中,32.30%的奶牛场智能管理系统之间尚未实现互联互通,47.70%的奶牛场实现部分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仅有20.00%的奶牛场实现互联互通。不同管理系统互相分散,造成查找某项记录或档案时相对费事费时,比如,查找诊疗记录,有的需要从事件管理的兽医模块进入,有的则需要从统计分析的兽医分析模块进入。对软件不够熟悉的人员,甚至是奶牛场数据员,在使用时并不能迅速找出相应的档案记录,从而不能有效发挥管理系统的效用。

1 000 头以下和3 000 头以上奶牛场智能管理系统的使用比例较低,分别为5 0%和5 6%,1 000~3 000 头奶牛场使用比例为75%。相比未使用的奶牛场,使用智能管理系统的奶牛场的奶牛生产性能、奶牛场管理水平、投入产出效率更高,这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近年来1 000~3 000 头规模奶牛场存栏比重不断扩大的原因。发情管理系统使用对于奶牛单产和成母牛胎次都具有较大改善,而当前发情管理系统的使用比率明显低于其他管理系统,为59%。

国产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比例较低。根据调研分析结果,当前我国奶牛场应用的智能管理系统中,奶厅管理系统主品牌为利拉伐和阿菲金,发情管理系统主要品牌为阿菲金和SCR,精准饲喂系统主要品牌为科拜腾和一牧云,牛群管理系统主要品牌为新牛人、一牧云、阿菲金。

4.2 相关建议

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奶业科技支撑能力。未来奶业发展的方向是智能化、信息化,科技的支撑作用至关重要。从政府的角度,逐步建立政府对奶业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奶业机械设备研发的投入力度。从科研单位的角度,应加强奶牛场管理系统互联互通技术的研究,提高技术应用效率,积极推进现有科技成果的转化。从企业的角度,设备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养殖企业应积极整合资源,提高科研成果的应用能力。

要加强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培训,提高奶牛场对智能化、信息化的认识和掌握水平。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通过集中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观摩会等方式,加强奶牛养殖技术尤其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应用的培训,让奶牛场真正了解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价值,自主选择适合奶牛场的相应设施设备,并给予相关设备技术操作指导,使数据员熟练掌握平台各项功能软件的操作和扩展功能,降低使用成本。

猜你喜欢

奶牛场牛群发情
规范化奶牛场日常管理措施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规模化奶牛场投入品的管理
母牛发情的鉴定方法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与牛共眠
母驴配种注意啥
养羊何时配种好
2012年上海市规模奶牛场生产管理状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