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荷兰马戏业及其与中国杂技的结缘

2023-12-24区听涛

杂技与魔术 2023年4期
关键词:马戏杂技团马戏团

文|区听涛

荷兰的马戏市场规模并不大,但是也有自身的特色和影响力。荷兰与中国杂技结缘,“星辰马戏”为中国杂技艺术走向欧洲市场做出了不少贡献。

荷兰马戏业的历史、现状及特点

1796 年,荷兰出现了第一场马戏演出,演出是在荷兰西南部的一座城市代尔伏特举行的。马戏团老板是皮特·马吉托,节目有《走大绳》《马上杂技》《手技》和滑稽等。这次马戏演出不是在马戏大篷里,而是等当地集市结束后在场外进行的。

1850 年以后,动物节目逐渐进入荷兰马戏团。刚开始时,马戏团主要向观众展示外国的珍禽异兽;从1870 年开始,逐步训练动物完成各种动作,使之成为主要“演员”。1901 年,美国著名的玲玲马戏团来到荷兰巡演。随后,其他的外国马戏团,如德国的皇冠马戏团、萨拉萨尼马戏团等陆续来荷兰演出,后来卡雷马戏团、斯特拉斯堡马戏团也落户荷兰。

1945 年至1960 年间,荷兰出现了多家马戏团,有名的包括穆伦斯马戏团、米凯尼马戏团、波尔提尼马戏团等。1980 年后,“圣诞马戏”现象在荷兰出现。近年来,从法国、加拿大等地传来的“新马戏”浪潮也影响了荷兰马戏界,戏剧式的马戏演出开启了讲故事的表达方式,节目中设置人物或主题,有些剧院也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新马戏演出。

2015 年,荷兰相关法律生效,禁止野生动物演出,但是还允许马、牛、骆驼等演出。自此,马戏团不再拥有野生动物节目,取而代之的是其他表演形式:有的马戏团缩小演出规模,营造私密氛围(如于2019 年创建的“马戏魔幻世界”,它的马戏篷只有两根立柱,灯光和音响设备却很专业,有时还能邀请到著名杂技演员),有的马戏团在学校放假期间,深入到休闲公园、露营地演出,还有的接受养老院等地方的邀请参加演出。

荷兰马戏市场还有一个特点,即“邻居”德国的一些家族马戏团长年在此演出,如德国的浮莱瓦尔德马戏团、马克西姆马戏团及两家名为“伦茨”的马戏团。几十年来,来自德国马戏家族的伦茨两兄弟分别带领“伦茨柏林马戏团”和“伦茨国际马戏团”在荷兰演出,他们的规模较大,以传统的动物节目为主,是自给自足的经营方式。

目前荷兰约有20 多家传统马戏团、20 多个新马戏演出团队,全国每年的马戏观众约为150 万人。大部分马戏团是荷兰马戏团联合会(简称“VNCO”,1995年成立,设在鹿特丹)或欧洲马戏联合会的成员。

阿姆斯特丹大学保管着荷兰马戏史收藏资料,其规模在欧洲最大,是珍贵的马戏文化遗产。收藏内容来自荷兰几位马戏收藏家和荷兰戏剧研究所。最有名的马戏史收藏家是亚普·拜斯特。他出于对马戏的热爱而从事马戏团管理工作。他去世后,其家人将他的马戏史收藏品赠给当地一家博物馆,包括7300 张马戏海报、7900 张照片和明信片、4000份节目单、2000 本杂志、600 本书等。

皇家卡雷剧院与圣诞马戏

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卡雷剧院与马戏有着不解之缘。该剧院是坐落于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由马戏团老板奥斯卡·卡雷于1887 年建立。卡雷原是德国人,通过经营马戏团进入欧洲演艺娱乐界,后来定居在阿姆斯特丹。

卡雷剧院位列荷兰著名文化品牌前三名。剧院布局是马戏场与普通剧场相结合,即周围是半圆形,中间为方形,共1900 个座位,分为两个表演区域:一是标准舞台,台口宽14 米;二是马戏场,当有马戏演出时,拆除剧场中间区域的座位,放置标准马圈,而在舞台上放上座椅,使之变成为观众席。

剧院每年承办马戏、音乐会、舞剧、歌剧、音乐剧等演出,并经营各种大小活动,如公司产品发布会、餐饮服务等。它经历很多变迁,不断适应观众需要,体现出顽强、灵活的经营特点。

卡雷剧院也是“圣诞马戏”这一演出形式的发源地。创办“圣诞马戏”的想法始于1984 年,荷兰星辰马戏公司与瑞士克尼马戏团合作,在卡雷剧院举办了首场“世界圣诞马戏”演出。“圣诞马戏”每天演出2 至3 场,票价从20 至70 多欧元不等。“圣诞马戏”随后成为该市迎新年活动的组成部分,作为“合家欢”的场所,参演节目中,在国际马戏比赛上获奖的节目占多数,特别是它与蒙特卡罗国际马戏节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圣诞马戏”演出模式在荷兰的鹿特丹、海牙、恩德霍温等地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全国共约有30 个“圣诞马戏”演出场所,产生了较好的市场效益。

中国杂技与“星辰马戏”

荷兰星辰马戏公司在欧洲马戏、杂技演出市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它拥有50 多年历史,原先业务主要分为马戏、戏剧两部分,创始人为汉克·凡·德尔·梅登。

由于笔者所供职的中国对外演出公司作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主力军,一直是星辰公司的合作伙伴,所以笔者从20 世纪90 年代起就与星辰公司打交道,参与组派中国杂技团组访欧,助力中国杂技走向欧洲主流演出市场。

自1996 年9 月起,应星辰公司之邀,中国对外演出公司组派了原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对外称“广东杂技团”)赴德国、奥地利的24 个城市巡演,共演出221 场,观众达26 万人次。1998 年,组织战士杂技团46 人,赴荷兰、丹麦、德国、意大利巡演半年。

1999 年至2005 年,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每年都组派我国主要的杂技团赴欧洲进行商业演出,其中以经济和文化发达、市场规模较大的德国为“主战场”。2004 年11 月至2005 年10 月,作为纪念安徒生诞辰200 周年活动项目,公司组派山东省杂技团一行51人赴欧洲商演。演出以安徒生童话为主线,如《丑小鸭》《海的女儿》《美人鱼》《卖火柴的小女孩》《国王的新衣》等,将中国传统杂技的高难技巧与欧洲舞美艺术特色融为一体,演绎世界文学名作,可谓老少皆宜,传播感染力较强。

2007 年,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应星辰公司之约,联合武汉杂技团打造了杂技舞台剧《海盗!海盗!》。该剧在制作模式上有所改变,中方更深入地参与创意策划和制作投资,荷方负责编导、音乐、舞美、服装等环节,还派专人到武汉杂技团指导排练。时值迪士尼新版电影《加勒比海盗》在全球推出,而情景杂技版“海盗”为欧洲观众打开了一扇不一样的艺术大门,该剧在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的演出效果达到了荷方期待。

近些年来,随着欧洲经济不再景气,杂技马戏市场变化很大,较大规模的中国杂技晚会赴荷兰商业演出也随之减少,但是中荷杂技交流并未停滞,而是以“圣诞马戏”等方式得以延续。

前文提到的卡雷剧院“圣诞马戏”,星辰公司就是创办者之一。笔者曾于2005 年应星辰公司邀请,随浙江曲艺杂技总团国际金奖节目《扛人蹬伞》参加了卡雷剧院“圣诞马戏”演出。此后10 多年间,国内多个杂技团都有优秀杂技节目参加过该演出活动,如2010 年浙江曲艺杂技总团的《头顶技巧》、2018 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杂技团的《男子造型》、2019 年山东省杂技团的《草帽》,均应邀赴荷兰参加过“圣诞马戏”演出。

与星辰公司的合作,对早期中国杂技以市场化方式“走出去”起到了启蒙作用。作为中国杂技院团,必须开拓思路,创新尝试,学会寻找热点话题,充分利用国际平台,发挥好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突出中国元素,包装上则要借鉴西方一些成功手法,让以中国杂技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产品更快地融入欧洲主流市场。中国杂技节目数量多,团队规模大,可通过市场手段,以商演形式推进,形成对政府文化交流项目的补充,使得中国文化的传播面和影响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既要看到中国杂技市场化、产业化方面的不足,也要看到中国杂技的市场价值和无限潜力,这是与星辰马戏合作带给中国杂技未来产业化发展的启迪意义。

猜你喜欢

马戏杂技团马戏团
武汉杂技团杂技剧《英雄之城》
中国杂技团杂技剧《呼叫4921》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好儿马戏团
马戏团来啦
弟弟看过马戏回来
马戏大篷制作
马戏团表演
马戏团来了
借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