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纽马克翻译批评理论视角下的寓言«螃蟹»英译本赏析
2023-12-24赵丹萌
赵丹萌
(新疆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一、 引言
翻译批评在翻译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既有助于译者提高技能,也具有宝贵的指导意义。 在进行翻译批评时,除了要全面考虑译文的准确性外,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探究翻译理论的本质,以及它如何在语言表达中体现出来,并且能够在审美观念、语言表达方式、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发挥出最佳效果。 尤金•奈达(Eugene Nida)提到,进行翻译批评时,不仅要注重原文与译文意思的对应,还要保持风格上的一致性[1]。
二、 翻译批评理论
英国翻译学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认为,翻译批评是“联结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一条必不可少的纽带”[2]。 他曾提出的具有学术价值的翻译批评观点,主要体现在其«翻译入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1981)和«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2001)两本书中。 在他的著作«翻译教程»中指出,全面的翻译批评要坚持“五步走”:(1)对原文进行简要分析,强调其意图和作用;(2)了解原文本翻译方法和可能的目标读者;(3)对比原文和译文中有代表性的部分;(4)从译者和评论者两个视角,对译文进行评价;(5)归纳译文中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和规则的部分[3]。 文章将依据这五个步骤,选择具体角度进行批评与赏析。
三、 «螃蟹»原文分析
«螃蟹»是鲁迅先生的一篇优秀短文,文章以寓言的形式出现,篇幅短小,故事简明,全文仅仅178个字。 叙述了一只老螃蟹急于蜕壳,因亲眼见过外面的危险,所以要先找到窟穴躲起来才能安全蜕壳。 作者使用隐喻手法,用“脱壳”隐指新事物的出现与发展;运用对比手法,把老螃蟹的直率警惕与旁边螃蟹的虚情假意做对比;使用拟人手法,赋予老螃蟹人的行为和思想来表达自己的不安。 这些特有的表达手法都体现出鲁迅先生语言风格上的含蓄节制;同时,其语言简练、故事情节紧凑,生动刻画出故事形象和情感变化。
四、 英译本The Crab 赏析
张培基是当代著名的翻译家,其译文自然流畅且很有文学性,«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就是他的译著之一[4]。 在«螃蟹»的英译本中,张培基使用了分译与合译、增译与减译、转化等翻译方法,处理方式巧妙且灵活,呈现出逻辑清晰、语言流畅的特点;同时也关注到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对原文的结构和表达进行了巧妙处理。 下面笔者将从翻译的词汇、方法和风格三个角度,对译文进行批评与赏析。
(一)译文择词精准凝练
一般说来,汉语是象形文字,词义比较严谨,独立性较大;而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词义比较灵活,独立性较小[5]。 英译本中,张培基先生充分考虑到两种语言的差异和特点,在择词上恰当且凝练。
张先生的译文中巧用词性转换。 比如,他把原文中的“全身”译为all over,有“全身”“浑身”的含义,用作状语。 若是直接处理成单独的偏正短语“whole body”,也能表达整个身子,但就缺少了语言地道性,也使整个句子结构变得复杂。
张先生在选词时也注重词的形象表达,生动展现故事场景。 比如,译文用“the mouth of cave”表达原文的“穴口”,这里选择mouth 表达洞穴口,比起entrance 更加地道且形象。 因为mouth 本身有“嘴”的含义,这样便使得洞穴口更形象生动,好像洞穴张着嘴巴要吞噬什么东西一样。 其次,用of 所有格形式,强调了洞穴口“mouth”这一样形象。
(二)翻译技巧把握准确
Peter Newmark 提出的翻译批评(Translation Criticism)中强调翻译批评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原文与译文的比较与分析。 通过比较原文与译文,笔者发现,张先生运用了多种翻译技巧。 下文将从分译与合译、增译与减译以及转换这三组典型的英汉翻译技巧进行分析。
1.分译与合译(Division & Combination)
寓言这种文体通常表现为精辟简练的语言,简单却极富表现力的结构。 张培基为了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更清楚地表达原文意思,在翻译«螃蟹»时对原来的句子结构进行了调整,通过拆分或合并句子进行翻译。
例子:(原句1)老螃蟹觉得不安了,觉得全身太硬了,自己知道要蜕壳了。 (译句)An old crab grew restless.Finding himself stiff all over, he knew (that)it was time for him to moult his shell[4]。 分析原句可知,这是一个连动式谓语结构。 刘宓庆在«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一书中介绍,所谓“连动式”也就是同一主语下的动词连用[5]。 鲁迅使用“连动式”结构,在主语“老螃蟹”后连接四个动词“觉得”“觉得”“知道”“蜕”。 而译者选择将其拆分,先用一个主系表结构的简单句“An...restless”总述老螃蟹的生理状态;再用独立主格“Finding...over”和宾语从句“he knew it...shell.”,将原句后面的两个小短句整合为一句,清晰地将原句中四个动作的连贯性显现出来,引出故事的主题。 这样处理既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也尊重了原句的表意顺序。
2.增译与减译(Amplification & Omission)
增译法是为了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需求而增加补充翻译内容的一种方法;减译法是指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省略原文中部分语句或文字,使译文更加简洁明了。 在翻译时必须要适度运用增译或减译,保证对原文的忠实,做到“信” “达”“雅”。
例1(增译法):(原句6)这并非空害怕,他实在亲眼见过。 (译句6)This fear was not groundless for he himself had really seen it happen to other moulting crabs.[4]通读原句与译句后不难发现,原文中省略了“见过”的对象,即被其他的螃蟹吃去;而张培基在译文中特意补了出来,即“it happen to other moulting crabs”。 译者通过增译,既有效保证了译句语法结构的完整,又能确保对原句意思的明确表达。
例子2(减译法):(原句15)“就怕你要吃掉我。”(译句13) “Nothing but being eaten up by you.”[4]对比原句与译句可以看出,译句省略了主干部分“I'm scared of”。 在英语中,答语的主句可以全部省略,既可以避免重复,又能突出新信息,并与上下文紧密连接。 由于上文已出现了三次“scared of”,而该句又是故事的结尾句,所以译者直接将其省去,这不仅避免了行文的啰嗦,更突出了老螃蟹恐惧不安的真实原因。 译句直接用Nothing but 引出原因,生动且直接地点明主旨,直指原作意图,直击读者内心,引发深思。
3.转换(Shift)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语法和表达习惯上的差异,在保证原文意思不变的情况下,译文需要对原句中的词性、句型和语态等进行转换,以改变词类或词在句子中的作用,从而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表述方式和习惯。 对这篇译文,笔者将从词类方面进行赏析。
例子(词类转换):(原句2)他跑来跑去的寻。(原句3)他想寻一个窟穴,躲了身子,……。 (译句)He dashed here and there in search of a cave to hide.[4]首先,原句中有两个动词“寻”,而在译句中,却只用一个介词短语“in search of”表达,进行了词类转换。 这种化静为动的处理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保证了句子结构上的完整性。 但这种转换无意间却使关键动作“寻”失去了的动态性,无法体现老螃蟹最初的不安状态。 其次,这里把“躲了身子”这一动宾关系,转换成不定式作目的状语,顺其自然地表达出了前文中“跑”和“寻”的目的,使得行文流畅,简洁明了。
(三)翻译风格传递精神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应该采用最自然、最贴切的表达方式体现原文风格,最终准确地再现完整信息。 只有如此,译作才能传达出原作的真实目的、情感色彩和精神[6]。
故事从头到尾都在强调老螃蟹的不安和恐惧,从跑来跑去寻洞穴、到拒绝旁边螃蟹的“好心”帮助,最后用“就怕你要吃掉我”直接点明主旨,直击读者内心。 通读原文能深刻体会到轻松又紧张、讽刺又警觉的感情基调。 而纵观译文,张培基对很多词句都进行了基于原文感情基调的意译。
五、 译文评价
从整体译文文风和总基调来看,译文准确还原了«螃蟹»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同时也传达出寓言的讽刺含义和教育警示意义。 整篇译文只有15句,这恰巧与原文一致;同时译文还保留了原文的对话体,推进情节紧凑式发展,紧跟原文的叙事节奏。 从语言的遣词造句来看,译文整体上遵循了“信”的原则,选词较为简洁、精确且凝练;译文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达”,译者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技巧。 通过对翻译技巧的准确使用,将连动式、无主语的中式短句,翻译成了逻辑清晰、结构完整的英式长句。 这不仅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也更精准地传达出原文的讽刺含义,进一步传递出原文实质精神。
六、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真切感受到张培基先生译作的感染力,同时也认识到翻译批评理论对翻译活动的指导作用。 译者首先要忠实原文,然后注重把握译文用词的地道性,准确把握原文的感情基调和深层内涵,最后用适合目标语读者的语言完成翻译。 这样一项复杂又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正是翻译批评所要完成的。 总体上,张培基先生的译文既忠实了原文内容,又做到了原文风格和精神的传达,这也能为中国寓言故事的翻译提供一些借鉴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