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饮食文化之茶酒英译
2023-12-24张艳萍
张艳萍
(1.南华大学,湖南 衡阳 421001;2.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
一、 引言
作为中国十大古典小说之一的«儒林外史»自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起在英语世界传播,因其非凡的艺术成就和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及读者的关注。 «儒林外史»书中所呈现出的饮食文化颇具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在这部长篇巨著中,每回几乎都有饮食内容描写,饮食场面的叙述不但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更是还原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饮食文化,其中茶酒文化最具民族特色,在原文书中有多达四五百处提到茶和酒。 «儒林外史»饮食文化翻译研究不仅能再现原著精华,还有利于对外传播历史悠久的中国饮食文化。
二、 «儒林外史»饮食文化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不但强调菜品的制作“色、香、味”俱全,也注重与饮食相关的感官体验及社交礼节等习俗,这些都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 在«儒林外史»一书中对传统饮食文化的描写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小说中出现的饮食菜名分布在书中各个章回,包括主食、辅食、羹汤、饮品等,随处宴席场景都有相关细节叙述。 比如书中第二十九回写杜慎卿下酒玩叫来点心,分别是猪油饺饵、鸭子肉包的烧卖、鹅油酥、软香糕,吩咐众人吃了后还每人一碗雨水煨的六安毛尖茶;第四十五回有描述余氏兄弟宴席上的菜单,“一盘青菜花炒肉、一盘煎鲫鱼、一盘片粉拌鸡、一盘摊蛋、一盘葱炒虾、一盘瓜子、一盘人参果、一盘石榴米、一盘豆腐干。 烫上滚热的封缸酒来。”这些所列菜名让读者阅读过程中直接能享受饮食佳肴扑面而来的既视感,最后特别提到了“烫上滚热的封缸酒来”。 中国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茶酒气息,筵席上待客往往都少不了吃酒喝茶。 食客们在品尝茶酒时能感受到愉悦酣畅的交流体验,同时饭桌上的茶酒增添了饮食文化中独特的礼节仪式感。 «儒林外史»据统计涉及酒的筵席描写场面多达八十处,有关茶的描述有十八处。 茶酒文化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最具民族文化特色,杨宪益与戴乃迭英译«儒林外史»中茶酒翻译为探讨适合西方读者阅读并了解中国饮食文化提供了研究范例。
三、 «儒林外史»中的“茶”英译
吴敬梓因为稔熟茶文化,他运用茶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段进行小说创作,这一点已经引起国内不少学者的关注。[1]赵国栋等(2011)指出茶是«儒林外史»故事情节发展转变的推动成分,以社会学的视角去发掘小说中清朝时期的一些社会特征;[2]耿卓琳(2017)通过分析茶文化的雅俗转变,生动地展现了明清时代文人地位的逐渐没落的现实人生;[3]闫茂华(2021)尝试从茶文化学角度全方位分析小说,带来了«儒林外史»全新的研究视角。[4]学术界对«儒林外史»中茶文化的描写以及翻译与文化关系等方面研究目前仍有待进一步深层分析与解读。
例1:原文:桌上摆着宜兴砂壶,极细的成窑、宣窑的杯子,烹的上好的雨水毛尖茶。 (第四十一回)
译本:...set with an Yixing stoneware pot, cups of the finest Cheng Hua or Xuan De porcelain, and the choicest tea brewed with rain water.
这里说到的“毛尖茶”为产于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的毛尖茶,是中华传统历史名茶,在清代盛为流行。 中国茶文化不仅对茶叶成品,乃至烹茶之水、茶具等都有讲究。 自古文人偏爱雨水煮茶,领悟到用洁净雨水沏茶香高味醇的缘由,在江南地区人们尤爱梅雨水煮茶。 因此,雨水煮茶就在«儒林外史»书中数回提到。 明清时期的茶业繁荣兴盛,带动了社会对茶具的大量需求,而当时市面上的茶具多以瓷器和紫砂为主。 例子提到的茶具是“成窑、宣窑的杯子”,为明清年间江南一带官窑烧制的一种瓷器,因形状小巧、色泽精美而有名。 用如此精致的茶具,才配得上好的雨水“毛尖茶”。 对这段翻译,杨氏夫妇在译介作品时,坚守文化翻译观念,都将原文中这些重要的文化意象忠实地翻译了出来。 文化意象可以包括如地名、人名、年代、动植物、数字等多种表现形式的文化符号,而这些符号因为有相对固定的文化含义,因此让读者产生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5]比如译文中,“宜兴”为地名、“成窑”和“宣窑”中“成”和“宣”代表年代明“成化”和“宣德”,杨氏夫妇显然考虑到这些文化意象名词所蕴含的深层涵义,采用拼音音译地名和年代,且译文全名翻译有意保留瓷器出处地及生产年代,这无疑是对外宣传瓷器在中国制作历史久远且自古有盛名。 而对经典茶名的翻译,杨氏夫妇直译“雨水煮茶”品上好之茶的名场面乃古代文人饮茶之风雅,可谓再现中国茶文化之悠远意蕴。
茶文化中有“好茶配好器,好器衬香茶”的习俗,不同的茶和茶具匹配的例子,书中第四十二回也有提到,“葛来官拿出一把紫砂壶,烹了一壶梅片茶。”书中葛来官虽身份是唱戏的,但人物出场衣着形态却显示气度不凡,在领了来访大爷的扬州大螃蟹之后,也大方回敬客人一壶好茶。 书中所述的“梅片茶”目前还有所争议,有说法提到因叶大如梅花,简称梅片,后又称为六安瓜片,但根据小说情节推断定是一种名茶。 因泡茶用具是最好的容器紫砂壶,紫砂壶具有包容性和吸附性强两大特点,可以同时吸附茶叶的异味、杂味,并充分发挥茶叶的浓香。 杨氏译本中翻译“紫砂壶”为“a stoneware pot”,“梅片茶”为“fragrant tea”,相较于原著详尽的具体细节,建议译文能保留“紫砂壶Purple ClayTeapot”的译名,同时对“梅片茶” 可模糊译为“superior tea”。 吴敬梓整段茶文字精心描写,浑然天成地向读者生动展现了氤氲茶芬的品茶场面,也希冀当代译者通过进一步了解求证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忠实再现中国独有的茶文化。
茶文化中有换茶续水的习俗,尤指主人要为客人勤斟茶,勤续水,即通过不断换茶续水,以此保持茶的浓度和温度。 小说中第四十六回写道一场聚会展现了换茶续水的画面,开始“坐定,家人捧上的是银针,似白开水一般,香气芬芳,茶叶都浮在水面。 吃过,又换了一巡‘真天都’,虽是隔年陈的,那香气尤烈。”这段换茶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茶,特别通过细节描写茶的形貌、气味让读者沉浸式体验到不同的茶味却扑鼻而来的一阵阵先是芬芳后又浓郁的气息。 而译文杨氏夫妇对此段的翻译保留了第一道茶“银针” 的形态(as pale as water and the leavers floating on the surface)与气味(a rare of fragrance)描写,也特意写换了第二道名为“天都”的茶(Tiandu tea),但对换茶过程的第一道茶是什么茶、第二道茶“天都”和第一道茶有什么区别却未在译本中道明。 据相关记载,第一道茶“银针”应指武夷山的“白毫银针”,其形状似针,色白如银;而第二道茶“真天都”产自黄山天都峰因此得名。 这两种茶都是当时的名茶,才应了小说中庄濯江盛情招待贵宾之用。 此处茶的作用突出主人勤换名茶待贵宾的礼节,“银针”可译为“White Tip Silver Needle”,而“天都”自带的浓烈的陈香可译为“strong aroma after aging”,此翻译更能还原起到烘托情节内容的茶文化的作用。
四、 «儒林外史»中的“酒”英译
酒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几乎在每部文学作品中都能找到“酒”的场景。 无论是描述文人雅士还是市井众生百态,酒俨然已是最接地气的生活元素。 «儒林外史»小说中饮酒与清谈的关系十分密切,并逐渐成为明清时代文人的一种生活方式。[6]在书中各种宴请聚会上,酒成为款待嘉宾贵客的首选。
例2:原文:……到果子店里装十六个细巧围碟子来,打几斤陈百花酒候着他,才是个道理! (第二十七回)
译本:...to buy sixteen dishes of sweetmeats and a few bottles of good, sweet wine.That's the way to do it!
百花酒融合糯米、细麦曲和近百种野花酿制而成,是江苏镇江一带的传统名酒。 酒外表色泽深黄,酒气醇香,因含糖分较高,口感清甜。 百花酒又因含酒精度低,饮入能活血养气,暖胃辟寒,在清末被列为皇帝“贡品”。 小说中鲍廷玺夫妇在家恭候巡抚大哥倪廷珠晚上到来,两口子正商议着如何准备安排见面。 起初鲍廷玺提议买板鸭、几斤肉、一条鱼做个四样菜招待,被他妻子直接驳回了,说到住在抚院衙门的倪廷珠什么山珍海味都吃过,根本不稀罕鲍廷玺说的那几道菜,而且很可能是吃过饭后去他们家,认为他此行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吃,只是为了多年未见亲人叙旧,与其普通大鱼大肉,还不如用佳酿果品盛情款待更有体面! 这里鲍廷玺夫人提到的“体面”一词是缘于“百花酒”陈酿乃稀有美酒敬于贵客的体面;后面鲍廷玺果真采纳了夫人的建议,当晚倪廷珠和鲍廷玺二人把酒聊家常,谈父母兄弟分离苦楚,说着哭吃着聊,到二更多天才离开,从这个结果看“百花酒”是当天亲人聚会把酒言欢共情的催化剂。 杨氏夫妇“百花酒”的翻译提到了“好酒味甜”,但为了能与一般的甜酒区分,考虑综合翻译保留“花”的成分,英译成“good,sweet flower wine”。 西方读者读到书中夫人特意提到的“香甜的百花酒”,更容易联想到此酒的珍贵与特别,顺应了小说的情节氛围。 同时,好酒敬贵宾,不但对外传播了敬酒文化,也宣传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高超酿酒技艺。
除了待客敬酒,中国饮食生活中但凡有喜庆的场面同样少不了酒,有如诗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中酒带来的畅快人生,很多小说描写提到的喜庆场面中“酒”成了喜庆助兴的代言词。在«儒林外史»小说中第二十六回鲍廷玺结婚时披红绸缎隆重出场,婚礼仪式上“先拜长辈,接着吃三遍茶,然后进洞房里和新娘交拜合卺”。 “合卺”即交杯酒,起源于周代,成为汉族的婚俗。 这里展现了最经典的中国式婚礼过程,先敬茶拜长辈,最后夫妻交拜合卺礼成。 而杨氏夫妇的译文却对此处片段进行了省略翻译,建议译本可加译文为“drink cross-cupped wine”,更突出中式婚礼习俗中的喜酒文化。 中国酒文化赋予了酒神奇的与人共情能力,酒既能助兴,也能引发伤悲情绪,许多伤别离、苦境地、愁相思等场面都有过酒的精彩作用,有道“一醉解千愁”。 在«儒林外史»小说中,许多描写亲朋好友离别场面就提到了酒。 自古就有的“饯行”交际风俗,即离别前以酒食送行亲友,以表惜别和祝福之意。 书中第二十六回写到鲍廷玺大婚满月后“备酒替小亲家饯行”。 书中描写别离这一段特别提到,鲍廷玺不但亲自送,且送了一天路才回来,足见依依不舍之情。 杨译本用“a farewell feast”表达“饯行”之意可谓言语传神。 同样,书中第四十六回也描述了一场“饯别”的画面,写道庄濯生等人相约重阳登高会,畅聚一日奉饯虞老先生。 此处的情节详细叙述了传统的习俗礼仪形式,比如主人安排持帖邀客,重阳登高会面四处插满菊花,会客时候众人啜茗看戏,当日吃了一天酒,还为饯别之人送上亲手绘制和众人题诗的一幅字画“登高送别图”。 杨氏译本也试图穷尽小说细节,围绕“a party to celebrate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and a farewell feast to Dr.Yu”这一主题,整体翻译语言让小说里的传统习俗一一再现,同时传递出来的盛大隆重而又略带伤感的送别氛围跃然纸上。
五、 结语
«儒林外史»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巨著,生动真实地再现了明清时期寻常百姓的日常饮食活动,书中通过品茶饮酒等场面的精彩描绘展示了中国传统的民俗饮食文化。 «儒林外史»英译史上杨宪益夫妇的全英译本在当代中国对理解、阐释原著内涵以及传播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仍具有重要意义。 翻译过程是一种语际意义的转化活动,翻译与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 «儒林外史»的英译过程是译者对原著内容重新阐释并再次创作的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精确其中每一个文化元素的内涵,同时译文应符合小说故事情节的整体语境结构,促使翻译与文化自然融为一体。 文章通过对茶文化、酒文化的译例举隅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探讨,分析了杨氏夫妇译文的翻译技巧,提出在当代“文化自信”背景下的中国,译者应以翻译事业助推中国文化研究,并不遗余力地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己任,坚持对外尽量保留和忠实还原民族文化特色元素的翻译策略,通过对外译介典籍小说向世界全方位地传播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