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类型翻译理论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范式研究
2023-12-24刘颖霓黄开红
刘颖霓 黄开红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 绵阳 621000)
一、 引言
无论是在商业、文化还是政治领域,英语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 作为一种重要的实践技能,英语翻译对现今全球化时代的交流和合作至关重要。 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是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然而,传统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往往存在许多问题。 例如,许多学生只注重译文的语言表达,而忽略了译文的情境和语言风格。 还有一些学生在学习翻译技巧时,往往缺乏实际的翻译实践和对翻译技巧的追求[1]。 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和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将以文本转换理论为背景,探讨如何重新构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范式,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实践能力和质量。
二、 彼得•纽马克文本类型翻译理论介绍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是英国翻译学家和教育家,他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教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了一套实用的翻译方法和理论框架,被称为“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彼得•纽马克理论强调了翻译的实用性和功能性[2]。 他认为翻译的目标是在不同语言之间传递信息和实现交流,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将词语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 他提倡将翻译视为一种交际行为,翻译应根据原文的功能和读者需求进行调整,以便在目标语言中实现相似的功能。
彼得•纽马克提出了一些翻译技巧和策略,如直 译 ( literal translation )、 意 译 ( idiomatic translation)、规范化(standardization)和补充(compensation),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达到翻译的目标[3]。 他强调了准确传达原文意思的重要性,并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误导、模糊和歧义。
此外,彼得•纽马克还关注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4]。 他认为翻译应考虑到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以便在目标语言中传达与原文相似的文化内涵和 语 境。 他 提 出 了“ 文 化 译 法” ( Cultural Translation)的概念,指出翻译应根据不同文化背景进行调整,以使目标读者能够理解并接受翻译文本。
总的来说,彼得•纽马克理论注重翻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强调翻译的交际性质,同时关注准确传达原文意思和考虑文化差异,他的理论对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翻译的情境和语言风格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注重语言表达,而忽略了翻译的情境和语言风格。 这种做法会导致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不适当的翻译,影响其翻译能力的提高。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语言表达和翻译的关系。语言表达是指使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等内容的过程,而翻译则是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语言表达是翻译的基础,但并不等同于翻译。 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注重语言表达是必要的,但不能忽略翻译的情境和语言风格。
其次,教师需要认识到翻译的情境和语言风格对翻译质量的影响。 翻译的情境包括翻译的目的、读者、场合等因素,而语言风格则是指不同文体、不同领域、不同国家等所具有的特定语言特征。 在实际应用中,翻译的情境和语言风格都会对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产生影响。 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人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翻译情境和语言风格的敏感度,让他们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翻译。
最后,教师需要探索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语言表达,同时不能忽略翻译的情境和语言风格。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不同领域、不同国家的语言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语言风格的差异,并尝试将其应用到翻译中。
(二)语言能力不足
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有限,无法准确理解原文,也无法将其准确翻译成目标语言,词汇量、语法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会影响翻译质量。 大学英语教学未解决理解逻辑、句型、句式的变化以及直译意译方法选择等实际翻译问题,学生被迫输入大量语法知识、死记硬背单词,停留在语法、词汇教学法等传统教学法,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
(三)文化差异忽略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转换,还涉及文化差异和语境的理解。 然而,有时候翻译教学忽略了文化差异,学生无法准确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导致翻译失真或不自然。
学生文化知识不足,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会影响对原文的理解,比如大学生看到“lucky dog”,可能会将其直译为“幸运狗”。 “lucky dog”的实际意思是“幸运儿”,英语中狗带有褒义含义,人们认为它是忠实的朋友,而中文语境下的狗常带有贬义色彩,如狗仗人势等。 对中西文化差异了解不足,容易导致翻译出现误差或者错误。 中西文化思维方式不同,对空间的感知也不同,英语善用介词来表达对空间的感知,英语把一些抽象概念,如年龄状态空间视为空间,例如:“他今年二十岁。”翻译为:“He is in twenty.”思维方式不同,容易造成词义理解困难。 例如:“汽车应该避开高峰时间通行”,许多学生会犯“中式英语”错误,翻译为“avoid rush hour”,此种译法犯了严重中式思维错误,正确译法可以翻译为“avoid most of the traffic”,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四、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缺乏实际的翻译实践和对翻译技巧的追求是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以下是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强化翻译综合能力培养
在文本转换理论背景下,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解决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5]。
第一,整合理论与实践。 将文本转换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应用所学理论,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包括词汇量的拓展、语法结构的掌握、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的提高,只有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转换源文本。
第二,介绍不同类型的翻译技能。 不同的翻译类型需要选用不同的翻译技能,例如口译、笔译、口笔译等,每种翻译技能都有其特定的需求和技巧。为学生介绍并细致讲解这些技能,提供丰富的示例和实践机会,使学生的基础英语语言水平,包括语法、词汇、拼写和语音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提升,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文本中的含义和意图。
第三,采用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方法。 翻译能力的提升需要在实践中完成,理论知识虽然重要,但是在实践中才能真正运用并掌握。 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或真实的文本翻译能够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 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演讲、实践操作和翻译项目等,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技能和思维创新能力。
总之,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需要教师注重提供多样化、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在认知、技能和实践方面不断得到加强和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
(二)模拟翻译环境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模拟的翻译环境,通过模拟真实的翻译任务和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翻译实践。 可以使用教材中的文本、新闻报道、商务文件等进行模拟,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翻译,并进行相互评估和讨论。
第一,提供实际翻译项目。 与实际应用场景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翻译项目和任务,如合作翻译项目、企业实践等。 这样能够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进行翻译实践,增加他们面对实际问题和挑战的经验。
第二,模拟实际翻译项目。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翻译项目,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让他们感受到翻译工作的紧迫感和要求。
第三,利用多媒体软件模拟翻译环境。 使用电子词典、翻译软件等多媒体软件模拟翻译环境,让学生通过模拟实战体验各种翻译工作的实际情境,达到更好的翻译实践效果。
第四,教师安排小组翻译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组内讨论及角色扮演等方式创造出翻译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翻译,并有集体讨论机会,及时进行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提高翻译水平。
(三)提供反馈和评估机制
教师应该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估机制,对学生的翻译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可以采用同行评审、互相交流讨论或一对一指导等形式,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翻译质量,并提高他们的翻译技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 教师可以推荐相关的翻译资源、书籍和网站,引导学生参与翻译社群或论坛,与其他翻译者交流和分享经验,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翻译学习热情,并在教师和他人的反馈中不断提升翻译能力。
(四)使用技术工具和资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翻译工具和资源,如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在线词典、语料库等,以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实践中技术工具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翻译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工作方式。 大学英语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翻译技术工具和资源,这些工具包括Google Translate、有道翻译等,可以直接将需要翻译的文本输入到工具中,获取快速的翻译结果。 在课堂上演示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并提醒学生注意翻译结果的准确性。 也可以介绍一些常用的词典和词库,例如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等。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学生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翻译生词和短语。 利用多媒体资源,例如TED 演讲、新闻报道、电影片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供真实语境的例子。 同样,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翻译软件,例如Trados、MemoQ 等,这些软件主要用于专业翻译,但对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翻译也非常有帮助。 引导学生寻找一些在线的翻译论坛和社交媒体,例如新浪微博、微信群等,这些平台可以提供便捷的交流和资源共享机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提升翻译能力。
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翻译技术工具和资源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但也需要注意相关工具的使用限制,避免机器翻译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五)注重翻译情境和语言风格
根据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的文本类型翻译理论,注重翻译情境和语言风格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该理论认为,不同类型的文本具有不同的目的、读者和情境,因此翻译时需要考虑并适应这些差异。
大学英语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翻译和语言风格教学,具体建议如下:翻译不仅仅是对单词和句子的翻译,更重要的是理解和传达语境信息。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语境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上下文含义。
第一,鼓励学生进行意译。 在翻译过程中,有时单词或短语在不同语言中的意义差别很大,这时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意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源语言和译语言之间的语言差异。 不同的作家和文本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教师应该教授学生如何分辨并传达不同的语言风格,让学生具备应对不同翻译情境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句式表达,并提供相关练习和例子,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翻译技能。
第二,区分文本类型。 纽马克提出了不同的文本类型,如新闻报道、广告、说明书等,每种文本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特点。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了解并区分不同的文本类型,并针对每种类型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技巧。 例如,对广告文本,可能需要更加强调情感和吸引力;而对学术论文,则需要更加注重准确性和专业性。
(六)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知
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提高学生翻译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此,教师应教授学生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文本和影像材料,引导学生通过细节、风格等解读文本,感受不同的审美趣味和风格特点。 比如历史背景、社会价值观和文化遗产等,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传递文本含义。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跨文化对比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中的审美和价值差异,通过研究这些案例,学生可以更全面、更细致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翻译中的文化含义。 教师应提供专业翻译实践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文本类型的阅读练习,更能理解文化差异和文本的审美品位。 进而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改进自己的翻译,逐渐形成自己的翻译风格,提高其审美能力和文化差异认知。
总之,提高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也是英语翻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教学中应提供学习渠道和机会,以便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成为具有高水平的跨文化翻译人才。
五、 结语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对源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包括理解文本的目的、读者、情境和语言风格等。 通过学习如何分析文本类型,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翻译的目标和需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并实践不同文本类型的翻译策略,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讨论适用的翻译技巧和策略,学生能够培养灵活运用翻译策略的能力。 将文本类型翻译理论与实际翻译实践相结合,确保教学内容既包含理论知识,也涵盖实际应用的案例和情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文本的特点,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翻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