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魏元氏贵族的籍贯与洛阳都乡

2023-12-23张茜

关键词:北魏墓志洛阳

摘 要:墓志表明,元氏贵族的籍贯无一例外都是洛阳,甚至已死亡的贵族也要从子孙的籍贯为洛阳。墓志中籍贯的记录并不规范,这是北魏墓志的普遍情况。元氏贵族分布较为集中,体现了聚族而居的特点,其中最为集中的地方是都乡。北魏洛阳都乡原存在于内城之外,南迁贵族到来后居住于此,景明二年(501年)开始筹建外郭城内里坊,都乡内原有的里,由城外的乡里变为城内的里坊,都乡建制不存,但其名仍存在于籍贯中。

关键词:北魏;洛阳;墓志;都乡

中图分类号: K23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217(2023)06-0141-07收稿日期:2023-09-29

基金项目: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研究专项(20@WTZ007):中国历代民族治理研究。

作者简介:张茜(1993-),女,山西高平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隋书·经籍志》:“后魏迁洛,有八氏十姓,咸出帝族。……世为部落大人者,并为河南洛阳人。”“这在北魏出土的墓志碑刻材料中可以得到证明。”①

目前,北魏洛阳里坊与墓志结合的研究已相当深入,硕果颇丰。②对于元氏贵族墓志的研究,多集中于形制与书法的探察和墓志的考释,元氏贵族南迁后的籍贯和北魏洛阳都乡问题还有待深入探索。笔者不揣浅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归纳元氏贵族墓志,对北魏元氏贵族的籍贯和洛阳都乡进行考察,以求教于方家。

本文所用墓志,以赵超著《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和朱亮主编,洛阳市文物局编《洛阳出土北魏墓志选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为依据,③并补充了《元睿墓志》《元翫墓志》和《元郁墓志》④。

一、元氏贵族的籍贯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六月,孝文帝发布诏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①。洛阳成为元氏贵族的籍贯。记载有元氏贵族籍贯的一百零五方墓志,②墓志主人卒年最早的为太和二十三年(496年),即诏令颁布的次年,最晚为永熙二年(533年),籍贯无一例外都是洛阳。③可见,太和十九年的诏令是得到彻底贯彻的。

很多元氏贵族的籍贯精确至里,是知,他们是根据自己的住处来确定籍贯的。甚至已死亡的贵族,籍贯也要写为洛阳。山西大同出土的熙平元年(516年)《元郁墓志》,元郁于太和十五年(491年)已卒于平城,其籍贯仍要从自己子嗣的居所,为“河南洛阳绥武里”。①

墓志中,籍贯完整的写法为州、郡、县、乡、里,如元倪,“司州河南郡洛阳县都乡照明里人”。然而,大部分墓志并不依照此法,《元羽墓志》只说其为“河南人”,十二方墓志甚至沒有记录志主籍贯②。具体来说,元氏贵族籍贯大致有两种写法:七十七方墓志写为“(司州)(河南)洛阳(县)人”,即“洛阳人”、“司州洛阳人”或“河南洛阳人”。只有二十七方墓志将籍贯写至里,如元简“司州河南洛阳县都乡洛阳里人”。其中,注明所在乡的只有十二人,更多的如《元延明墓志》一般直接写“河南洛阳某里”。总之,所有的籍贯都是以洛阳为中心。

籍贯不为洛阳的非元氏墓志也是如此。《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中所记太和十九年后的男性墓志中,有八十七人籍贯不在洛阳。

这些人籍贯的写法可分为:州、郡、县、乡、里;郡、县、乡、里;郡、县;郡;县五种方式,与元氏墓志完全相同。可见,元氏贵族籍贯书写的不统一并不是特例,而是当时的墓志普遍如此。这一现象有其历史原因,天凤五年(18年)《高彦墓砖》:“琅琊郡左尉高君,讳彦,始建国天凤五年三月廿日物故。”①只记志主的姓名、职官和卒日,不记籍贯。东汉永平七年(64年)《马姜墓志》和元嘉元年(151年)《缪宇墓志》,都没有记录志主的籍贯。到西晋永平元年(291年)“晋待诏中郎将俆君夫人菅(洛)氏之墓碑”才有了对籍贯的记载。可见,从汉至晋,墓志中的籍贯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还不能形成统一的规范,北魏墓志籍贯记录形式的不统一也就不足为奇了。

十四方墓志在后文记载了志主所居住的里(元显儁、元睿、元珍、元引、元彬、元显魏、元伯阳、元过仁、元举(侍郎)、元举(镇将)、元恩、元液、元弼、元珽)。加之二十七方墓志对于志主籍贯的记载,可知四十一人在洛阳的分布状况。

四十一人分住于笃恭里(元珍、元徽),静顺里(元引),崇让里(元灵曜、元斌、元维),宣化里(元显儁、元显魏、元伯阳),永和里(元睿),安仁里(元过仁),绥武里(元举(侍郎)、元郁),宣政里(元举(镇将)),嘉平里(元腾、元华光、元恩),孝弟里(元液),孝义里(元弼),洛阳里(元简),文始里(元嵩),光睦里(元勰、元昉、元详、元毓、元子直①),光穆里(元彦、元茂),安武里(元侔),穆族里(元演),敷义里(元璨),乘轩里(元怀),孝弟里(元遥),照乐里(元祐),孝悌里(元秀),照明里(元倪),遵让里(元珽),照文里(元略),宽仁里(元融、元湛),熙宁里(元延明)等二十七个里中。相对于洛阳城郭中的二百二十里②,元氏贵族的分布并不广泛。这符合权贵聚族而居的特点③,这些贵族定不会与士庶为伍。

二十七个里中,崇让里在安众乡,绥武里在澄海乡,嘉平里在崇仁乡,洛阳里、光睦里、光穆里、安武里、敷义里、照乐里、孝悌里、照明里、照文里在都乡,安仁里、遵让里在河阴县。只是这些乡、里的具体位置无法知晓,只知孝义里在城东“出青阳门外三里御道北”④。永和里在城内清阳门内,修梵寺北。⑤元氏贵族最集中的区域为都乡,九个里有十四位元氏贵族居住。

二、北魏洛阳的都乡

高敏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据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所收北魏元氏墓志,对洛阳都乡进行了推论,开创了由墓志考察都乡的新思路。高敏先生说所谓洛阳都乡,“是泛指洛阳城内的所有乡而言。那么,反过来说,凡在城市之乡,都称为‘都乡。”⑥张剑先生也认为洛阳都乡在城内,都乡以外的乡在城外,并指出“洛阳都乡很有可能就在城内寿丘里所在位置”⑦。我们认为,都乡的位置在内外城之间,但是外城建造,都乡这一建制便被取消。

(一)都乡不在内城

众所周知,“北魏洛阳城有城有郭,换句话说就是它存在内城外郭”⑧。根据现有史料,住在都乡的十四人⑨中,无一人可被证明生活在内城,也没有证据表明洛阳城内有乡。

欧阳修《集古录》中收录有刘宋大明六年(462年)《宋宗悫母夫人墓志》,明确记载志主“窆于秣陵县都乡石泉里”。清人杨晨据此说都乡“必非城内可知”⑩。确实,都乡作为葬地,不可能在城内,这一生死分界的习俗汉代便有,北朝仍是如此。张剑先生也将全部葬地归于城外。南朝如此,北朝也必定如此。然而,洛阳的都乡为何会在外城之内呢?这是因为洛阳外城的建设始于景明二年(501年),“九月丁酉, 发畿内夫五万人, 筑京师三百二十三坊, 四旬而罢”①。景明二年以前是没有外郭城的,所以在此之前,都乡就是在城外。

其次,元氏贵族大都居住在城外。《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云:“自退酤以西,张方沟以东,南临洛水, 北达邙山, 其间东西二里, 南北十五里, 并名为寿丘里, 皇宗所居也, 民间号为王子坊。”“皇宗”是为皇帝的宗族,而皇帝最直接的宗族自然是元氏。张剑先生也认同这一观点,认为“西城主要为皇宗贵族即鲜卑系的大官僚”②。

这些元氏贵族不住在城内的原因,是洛阳内城“完全因袭了汉、魏、晋的旧规”③,面积不大。宫城、官署区、仓、市、寺庙、街道、园林的占地面积要占整个城市的半数多,城内居民所剩的居地极为有限。西晋洛阳城大体上南北九里,东西六里,④洛阳内城面积至多可划分五十四个里,供居民居住的面积不会多于半数,自然容纳不下如此多的元氏贵族。且城内已知的九个里都为高官和城内官属的居所。⑤官员住在内城,靠近皇宫府衙,方便公务。这样一来更没有地方给皇宗们建造府宅,“北魏亲王和重要大臣大多居住在外郭”⑥。众多元氏贵族只有元睿住在城内,元睿官至鸿胪少卿,官署在城内,自然住在城内。

(二)都乡在外郭城中

魏孝文帝自太和十八年十月(494年)正式迁都洛阳,十二月,代都新迁之民已“始就洛阳”⑦。次年六月,“又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⑧。是知,至太和十九年各部贵族的迁徙已基本完成。居住在都乡的元氏贵族大部分是在世时亲自随孝文帝迁至洛阳,⑨到洛阳后以居住地为自己的籍贯。如元简,太和二十三年薨于洛阳,年四十岁,说明他是在世时迁居而来,因居于都乡洛阳里,故籍贯为“司州河南洛阳县都乡洛阳里”。值得注意的是,外城的建设在景明二年才开始,而元氏贵族在太和时来到洛阳就已有都乡。这说明都乡早就存在于内城之外,属于城外的乡里体系⑩。在城外开始修建里坊后,才将都乡内的民户重新排列,将城外的乡里体系变为城市的里坊体系,但是“都乡”这一名称保留在了籍贯当中。

杨守敬《水经注疏》:“都乡者,都邑之乡,若今之关厢也,故乡曰某乡,而都乡则无地名”。将“都乡”与清代的关厢做了类比。清人黄六鸿《福惠全书》记载:“其四关厢自东南西北之四城门始”,即关厢是依附于城门而扩展出的区域。“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堡内人满为患,用地困难。……最简单的办法是依托原来的城池向周边扩展,这就是关厢。”关厢的成因是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加。与之相比,汉魏的城市也是如此,汉代城市“城内一般居民所剩的居地极为有限。大量平民百姓乃至一般官吏只能到城外去建房居住。”森鹿三先生说,在原洛阳城“城外特别是城门外的道路两旁,以前也有居民聚居”①,这就类似于明清时的关厢,也就是杨守敬所说的“都乡”。

若这一说法成立,都乡便是当时距离洛阳城最近的乡。大量北方人口南迁至洛阳,导致洛阳城人口急剧增加。因城内面积有限,新迁来的人自然要居住于城外的居民区,城外乡的人口急剧增长,这就是一个都乡中有十二个里的原因。在景明二年开始统一规划外城后,城外乡里结构的居民区如城内一样划为整齐的里坊,都乡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这也是洛阳只有里吏而无乡吏的原因。

宣武帝末年, 河南尹甄琛就将洛阳里坊的管理问题归结于里正:“是以国家居代,患多盗窃,世祖太武皇帝亲自发愤,广置主司、里宰”,洛阳“里正乃流外四品, 职轻任碎, 多是下才, 人怀苟且,不能督察, 故使盗得容奸, 百赋失理”②。可见,平城中民户的主管为里宰,洛阳城内里坊的主管官员是里正,都非乡官。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城市内没有乡级建制。北齐“京城下有邺、临漳、成安三县”③,“邺又领右部、南部、西部三尉,又领十二行经途尉。凡一百三十五里,里置正。临漳又领左部、东部二尉,左部管九行经途尉,凡一百一十四里,里置正。成安又领后部、北部二尉,后部管十一行经途尉,七十四里,里置正”④。北齐时邺城内实行的是以县管里,中间无乡。以此上推北魏,可为佐证。

总之,北魏城市中的里坊和城外的乡里不可混一而论,正如之后邺城,“邺城内置里、坊;城外置乡、里、村。里、坊各置正,分掌管理与治安。这样的里、坊建置制度沿承洛阳”⑤。城市中不存在县、乡、里的行政结构。因为城市建设和人口迁移,北魏洛阳的都乡有其特殊性,不能将其存在于城内的情况视为普遍现象。并且,都乡这一建制也没有真正存在于洛阳的城郭之中,随着城外之地从乡里变为里坊,都乡也随之取消,這一点需要动态地看待。

The Native Place of Yuanshi Aristocracy in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and Luoyang Duxiang

——Studies on Genealogy of Epitaph

ZHANG Xi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s,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China)

Abstract:From the epitaph, the place of origin of Yuanshi nobility without exception is Luoyang. Even the dead nobles must be from Luoyang, where the birthplace of their descendants. The records of the place of origin in the epitaph are not standard, which is the common condition of epitaphs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Yuanshi noble distribution is more concentrated,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ople living together, one of the most concentrated areas are Duxiang. The Luoyang Duxiang in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existed outside the inner city, After the arrival of the nobles of the south, they lived here, the city started built outside city when JingMing second year(501 years), All the inside of the village was changed from Xiang-Li Systerm outside the city into Li-Fang Systerm in the city, Duxiang system does not exist, but its name still lies in the native place.

Key words:the Northern Wei Dynasty;Luoyang;epitaphs;duxiang

[责任编辑  山阳]

猜你喜欢

北魏墓志洛阳
洛阳正大剧院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南阳出土两方唐代墓志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自古繁华
北魏通语的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探析
北魏乐籍制度考
浅谈北魏以来庄浪地区的石窟营建
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散爵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