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魏通语的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探析

2017-01-10萧红张彦林

关键词:北魏

萧红+张彦林

摘要:北魏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都很丰富,反映出上古汉语、中古汉语不同时期的累积层次。另外,此期一批时间名词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汉语,方位词亦经常置于处所名词、地名或一些普通名词后构成方位短语,这些表现应与南北朝时期族群互动及深入的语言接触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北魏;时间名词;方位名词;汉语语法史;语言接触

中图分类号:H109.2; H1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6.0037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在古汉语研究的一些著作中关于名词的分类有细微的差别。如杨伯峻、何乐士分为普通名词、抽象名词、专有名词、时地名词。名词前可以加指示代词,可加“有、阿”作为前缀,前后可加数词、量词,一般不受副词、助动词、介宾短语修饰。名词常作句子的主语、宾语,还可以作定语、状语和补语[1]。李佐丰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区分名词的类别为:有生名词和无生名词;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时间词和方位词单列[2]。姚振武将上古汉语名词分为本体名词、附属名词两大类,其中本体名词包括动物、物品、建筑物、农作物、人体、自然物以及专有名词中的人名、国名、地名、神名、先人名等,附属名词包括表关系概念的抽象名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等[3]。 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北魏通语的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

一、北魏通语之时间名词

关于汉语时间范畴的研究早就引起了学界的重视,在现代汉语时间范畴研究领域已有了丰富的成果,对于汉语史专书的时间范畴的描写也有一些较好的研究。汉语由于动词形态不明显,一般是采取词汇手段表达时间概念。据总结,古今汉语时间范畴的表达包括时间名词、时间副词、短语、句子等多种形式。表达时间概念包括时点、时段、时量等。其中,时间名词及短语是其中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我们把北魏文献中的时间名词列为如下表1:

从表1中可见,北魏时间名词丰富,表现出上古汉语、中古汉语不同时期的累积层次,既有先秦以来的历法时间词(季节、月份、时辰、干支、节气)和相对时间词“今、昔者、夜半”等,还有汉以后的十六时制如“鸡鸣、日出、平旦、日中、晡时”等二十四节气、年号、朝代, 还有中古汉语新产生的时间名词,如“昨、白日、冬月、夏月、暑月、去年、现在、现世、来世、前世、宿世、来秋、未来、去年、比来、比者、乃往、过去、中间、昔来”。碑刻中用典、借代等辞格表示时间名词的现象突出。

其中随着佛教文化传入的异域的时间名词“过去、现在、来世、现世、宿世、未来、劫”等,这些时间名词多数采取了本土已有的时间词作为构词要素,但是赋予了新的意义,属于改造。例如表将来时间的“来”产生很早,在甲骨文中已经有“来岁、来屯、来日、今来、今来翌”这类“来”构成的时间词语[4]。甲骨文中“来”与“翌”、“生”等表示将来的时间词相比,“来”不仅可以指日,还可以指年。不过,指日的时候“‘来所指日期多数为四日至二十四日”[5],比较确定。“来”在以后的发展中搭配更灵活,意义更宽泛,泛指未来的日期、年月。先秦文献中“来”构成的时间词语有“来年(《战国策》)、来岁(《吕氏春秋》)”。到了中古时期,与东传的佛教的三世观念结合,组成“来世、来生”等词,具有新义。北魏文献中另外的构词成分“来” 与“来世”的“来”不同。如“未来”系 “表未然的副词+位移动词”框架下类推而成的副词,与汉代已产生的“将来”结构一致,“未来”产生于东汉译经中。“昔来、比来”系“表过去起点性表时成分+类后缀”构成,是在中古汉语词汇双音化大发展的背景下由“自x以来”跨层缩略而成[6]。“自x以来”的x可以是动词短语,也可以是时间名词。上古汉语表示时间范围的“(以/已)来”常用于动词短语或时间名词后构成“介词自+动词或时间名词+以来”格式,魏晋南北朝时期进一步缩略成词或结构,缩略方式是前面不用“自”等介词,且“以来”省用为“来”,形成“失来(《百喻经》)”、“昔来(《贤愚经》、《洛阳伽蓝记》)”等语词①。

北魏时间名词包括单音节名词、复音节名词及短语,复音节名词有偏正式合成词如“今日、明日、昨日、尔时、中叶、昼日、长夜、千古”、联合式如“时节、古昔、年岁、晨朝、辛巳、昼夜”、动宾式“积载、终身、累世”,主谓式“霜降、日暮、日昳”,附加式如“已后、以来、而今”、重叠式“日日、岁岁、生生”、缩略式“昔来、比来”等。

姚双云从时基(即时间的基点)和时示(即时间的指示)的搭配角度将现代汉语时间词语归纳为12类[7]。 在北魏汉语中已经具有大多数类型:表示时间单位语素充当时基如“今日、昨日”,代词性语素充当时基如“之后、其间”,表数量的语素充当时示如“二月、四时”,方位语素充当时示如“下旬、前世”,表示身体部位的语素充当时示如“月末、秋末、春末”,表示自然现象名词性语素充当时示如“阳春、阴时”,形容词性语素充当时示如“白日、清晨、盛夏、长夜、永世、玄古、丰年、俭岁”,表示时间的名词性语素充当时示如“明年、明日、昔日”,动词性语素充当时示如“来年、春分、立秋、开春、凌旦、去岁、往日”。前面所说的几类“来”,还有“去”、“往”、“前”、“后”、“现”、“初”、“末”等都是此期比较活跃的参与时间语词构成的构词成分。说明北魏汉语中的时间名词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了。

此期复音节时间名词词序有不稳定的时候,如“夜半—半夜”,但有的名词的词序已经固定下来, 如甲骨文中已经出现的“中日”逐渐固定为“日中”。

北魏时间名词最常见的句法功能是组成定中结构,其次是作主语、宾语,最后是作状语。其中时间名词作状语是古汉语中比较特殊的活用现象。以时间名词较多见的《齐民要术》为例,书中时间名词出现频率有133次,作状语的名词有“岁、年、月、日、时、朝、旦、暮、昼、夜、宿、春、夏、秋、冬、今、后、日日、岁岁、时时、年年、腊月、正月、七月、旦夕、日中、当日、日西、夜半、白日、今夜、明旦、夏日、凌旦”等,其中既包括四季、月份、时辰等历法时间词,也有相对于说话人而言的前、后等相对时间词。由于《齐民要术》是农书,其内容基本上是农作物耕作或畜产养殖的操作指南,故书中历法时间词多见。这些时间名词不需要与动词或介词组成词组引介时间,而是直接在谓语前充当状语,介绍谓语表示的动作发生的时间,与上古汉语中的用法相似。

北魏文献中亦有部分时间名词作动词或介词宾语的例子。《齐民要术》中此类例子出现了298次,常搭配的动词是“经、过、要欲、乘、著、竟、通、度、隔、如、为、失、周”,介词“在、至、比至、以、於、向、望”,我们发现所搭配的动词中有不少逐步虚化为时间介词。时间名词作主语517次,时间名词作为中心语的有950次。

北魏汉语中表示时间除了时间名词作状语及时间名词短语作状语大量增加之外,还有一种与时间名词有关的表达方式是“动词+名词‘时”,以及混合形式如“介词+动词+名词‘时”。如:

(1)我通事时,每为黄门之所抴缩。(《贤愚经?二梵志受斋品第三》)

(2)槐子熟時,多收,擘取数曝,勿令虫生。(《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第五十》)

(3)得路逐胜去,颇忆缠绵时。(《洛阳伽蓝记?城南》)

(4)无其妇时,后还贫贱。(《杂宝藏经?波斯匿王女善光缘》)

(5)夫亮之相刘备,当九州鼎沸之会,英雄奋发之时,君臣相得。(《全后魏文?论诸葛武侯》)

(6)当作会时,主人众客前向香火,八拜叩头,三十六搏颊,满三讫,再拜。(《老君音诵戒经》)

这说明中古汉语中关于时间的表现形式较之于上古汉语中更为丰富多彩。而在汉语时间范畴日渐丰富的发展历程中,时间名词发挥着更多的作用。

这种用于动词短语后的“时”在后来的语法化过程也很有意思,即“时”逐步虚化为助词,表示假设语气。江蓝生观察到近代汉语中时间名词“时、后”发展为假设语气助词[8],龙国富等进一步把“时”的语法化过程提前到后汉佛经里,但认为中古时期“时”用于假设的用法限于佛经,中土文献中仍用“者”表示假设语气[9]。从北魏语料可见,动词短语后的时间名词“时”向假设语气助词发展的语法化过程仍在持续之中。在上面的例句中,当动词短语后的“时”用于陈述已发生的事实,如“我通事时”,可以说仅仅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但是当它功能拓展,逐步用于推测尚未发生的情况,如“槐子熟时”、“当作会时”都表示一种常规性的事物,可以指已经发生的事实,也可以指还未发生、按惯例应该会发生的情景,那么动词短语后的“时”就由本来仅仅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转而兼表示假设的可能。如“无其妇時,后还贫贱”是佛陀讲述的故事中的情形,如果“无其妇”的状况确实发生了,那么“时”表示时间,即“没有妻子了(的时候),他又回到了贫贱的状况”;如果“无其妇”是假设状况,那么“时”就表示条件,即“如果没有他妻子的话,他就会回到贫贱的状况”。所以当动词短语后的“时”功能拓展,可以出现在假设语境中,“時”就进一步虚化了。这一虚化过程在北魏汉语中仍在继续,而且已经由佛经扩展到中土文献里。

另外,王洪君认为用“n之v”表示时间的用法在中古汉语中衰落[10]。我们认为一方面确与此期助词“之”的整体衰落有关,另一方面与语料所见此期时间名词表达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和功能拓展也不无关系。

时间名词与方位名词一直有密切的联系。何亮归纳中古汉语时间方位词有“间、之间、中间、上、以上、之上、之下、以下、外、以外、之外、内、之内、中、之中、后、以后/已后、之前、以前、前后、来、以来、以往、已去、以还、际、之际、初、之初、末、之末”[11]。“前、后、中、里”等名词在北魏汉语中兼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且不少方位词词素与时间名词词素搭配构成复音节时间名词如“日中、中古、后岁、后世、前世”,或方位词作为后置成分与时间名词搭配构成时间短语,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状语。如:

(7)九月中復一转,至春种稻,万不失一。(《齐民要术?旱稻第十二》)

(8)以三月中清明前,夜炊饭,鸡向鸣,下熟热饭於瓮中,以向滿为限。(《齐民要术?飧饭第八十六》)

(9)后卓夜中随峦索此物,峦不与之,经年峦遂卒矣。(《洛阳伽蓝记?城内》)

二、北魏通语之方位名词

我们把北魏文献的方位名词词语列为如下表2:

北魏单音方位词包括绝对方位词“东、南、西、北”和相对方位词“上、下、左、右、中、前、后、内、外、表、里、头、首、顶、末、底、边、侧、旁、角、面、邻、缘、傍、端、间”等。合成方位词丰富,有“东(南北)向、东(北南)头、南(北)方、南(北)面、西(东、北、左、里)边、左侧、次(西、南、北)、以/已前(外、上、下)、之下(里、间)、其中、上游、上头”等,有相对连用的“东西、南北、左右、前后、表里、内外”,有相邻连用的“西南、东南、东北、西北”,有同义连用的“中间、中心、中央”,搭配更灵活,表达更细致。

汉语史上方位词的发展表现为单音单纯方位词向后置词虚化,合成方位词越来越丰富。史维国总结先秦汉语单纯方位词有“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上、下、内、外、中、间、侧、旁”。先秦合成方位词有“东(西、南、北、中)方”,上下、前后、东西、南北、内外、左右(相对连用),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相邻连用)。他认为除了“里”,现代汉语的单纯方位词先秦已经都产生②。而现代汉语的合成方位词在先秦汉语中已经具备,现代汉语前加“以、之”、后加“边、面、头”的合成方位词在先秦时期还没有出现。上古汉语典型语料之一《韩非子》中的方位词有“东、南、西北、侧、旁、前、后、左、右、上、中、下、内、外、间、东边、南方、四方、西北、西面、中央、西北方”[12]。中古汉语代表性语料之一《世说新语》的方位名词有“东、西、南、北、内、外、前、后、侧、傍、旁、中、间、里、边、左、右、北方、东北、东西、前后、已后、以还、以来(已来)、以上(已上)、以下、之后、之间、之内、之上、之外、之下、之中、左右”等[13]。可见,从上古到中古汉语,方位名词有显著的发展,一方面,单音单纯方位词如“上、中、下”等意义和功能扩展,有些单纯方位词如“面、边、底”向后置词发展,如“边”意义虚化的例子“我生在母边,不如鹿边生也(《杂宝藏经?鹿女夫人缘》)”;另一方面,合成方位名词增多,构成方式有的为同义近义语素联合,如“中间、中央”,有的是反义语素联合,如“前后、左右”,有的是同类联合,如“东南、西北”,有的与后接成分“面、边、厢、游、头”或前接成分“以(已)、之”等结合。北魏汉语方位名词的表现与方位名词的历史发展趋势一致,反映出时代特点。

查基本古籍库,“方位词+‘向”的结构先秦已经产生,汉代以后出现了“‘向+方位词”。现代汉语中 “方位词+‘向”只保留于书面语体中,“‘向+方位词”很常见。北魏各文献的表现不一,《水经注》、《洛阳伽蓝记》、《老君音诵戒经》以及北魏诗歌中有 “方位词+‘向”,如“东向”、“西向”、“南向”、“北向”、“下向”、“正北向”、“正东向”等,在句中充当谓语、状语等,未见“‘向+方位词”。《齐民要术》中既有“方位词+‘向”,如“北向”、“东向”、“前向”、“上向”、“下向”等,在句中充当状语、谓语、定语等,又有“‘向+方位词”,如“向上”、“向西南”、“向外”、“向前”、“向内”等,在句中充当谓语、状语等。佛经中比较特别,《杂宝藏经》只有“四向”,《贤愚经》相对丰富,除了“四向”,还有与《齐民要术》相同的“上向”、“下向”、“向外”、“向下”,以及“向于四方”。可见,北魏汉语 “方位词+向”尤其是“绝对方位词+向”仍然占据相当大的优势,但新的搭配方式“‘向+方位词”也逐渐多见,尤其是相对方位词与“向”搭配时已以后置为多见,即“‘向+相对方位词”形式。《齐民要术》和《贤愚经》中反映出这一新的发展趋势。

北魏方位名词最常见的是组成定中结构,作宾语亦常见,其次是作主语,再是作状语或补语。如:

(1)卷首皆有目録,於文雖煩,尋覽差易。(《齐民要术?序》)

(2)收瓜子法:常歲歲先取本母子瓜,截去兩頭,止取中央子。(《齐民要术?种瓜第十四》)

(3)于王舍城、毗舍离二国中间,有五百群贼。(《杂宝藏经?大力士化旷野群贼缘》)

(4)著席上,布令厚三四寸,數攪之,令均得地氣。 (《齐民要术?种麻第八》)

(5)南西北方,亦复如是。(《杂宝藏经?提婆达多放护财醉象欲害佛缘》)

(6)以白盐滿之,以甘水沃之,令上恒有游水。 (《齐民要术?常满盐花盐第六十九》)

(7)边有数十石畦,畦有数野蔬。(《水经注?河水五》)

(8)柰熟時,中破,曝干,即成矣。(《齐民要术?柰林檎第三十九》)

(9)渐复傍掘,亦得铜瓮,转掘不已,满五里中尽得铜瓮,盛满金钱。(《杂宝藏经?金猫因缘》)

(10)北夷酋长遣子入侍者,常秋来春去,避中国之热,时人谓之雁臣。(《洛阳伽蓝记?城南》)

(11)其有祭酒道民,奉法有功,然后於中方有当简择种民,录名文昌宫中。(《老君音诵戒经》)

(12)若不出者,使汝心颠倒,当捉汝脚,掷恒河里。(《杂宝藏经?大力士化旷野群贼缘》)

前置介词与后置词是相互矛盾、此消彼长的一对语法现象。二者在汉语语序发展史上经历了激烈的竞争。先秦时期,二者均未产生,当时普通名词、“介词+普通名词”都可以作为处所补语;西汉时期方位短语产生,可以作处所状语、处所补语,“介词+普通名词”、“介词+方位短语”也都可以作处所状语、处所补语,一方面普通名词与处所名词开始分离,处所名词独立发展,普通名词必须与介词组合,另一方面汉语词序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后置词产生,前置介词增多;近代时期“介词+方位短语”作处所状语、处所补语都很常见,方位短语充当处所状语、补语的现象仍留存,但已经少见。其间后置方位词做状语一度反弹,但已呈现颓势,说明前置介词逐渐占优。清代汉语书面语中前置介词最终取得决定地位。储泽祥指出:“在汉语与蒙古语、朝鲜语接触时,汉语方位词很容易被当作后置词使用,这为方位词发展成为后置词提供了机会。”[14]指的就是近代汉语元代文献中后置词一度反弹的异象。祖生利对于蒙古语格标记给近代汉语方位词用法带来的变化亦做了非常有意义的研究[15]。北魏国语鲜卑语与蒙古语、满语等同属于阿尔泰语系语言,无论北魏鲜卑人的汉化,或是北齐、北周的重新胡化,官方的政策和民间的互动对汉语的发展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阿尔泰语系语言与汉语的接触绝非蒙元时期才开始。北魏汉语方位词经常置于处所名词、地名或一些普通名词后,构成方位短语,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等,应与此期族群互动及语言接触有一定关系。

注释:

①江蓝生先生总结了先秦两汉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词短语后的“以来”的发展,省用为“失来”等结构。可参见江蓝生的《近代汉语探源》一书,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版,第1-2页。我们认为时间名词后的“以来”的缩略成词也经过了同样的过程,与何亮的推测一致。

②参见吉林大学史维国博士的博士学位论文《先秦汉语方所表达研究》(2009年)第46页。张世禄的《先秦汉语方位词的语法功能》一文则举例说明先秦时期已经有“里”。(见《河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60页)。

[参考文献]

[1]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86.

[2]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41-158.

[3]姚振武.上古汉语语法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43.

[4]王 娟.甲骨文时间范畴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13.

[5]常玉芝.殷商历法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329.

[6]何 亮.中古汉语双音节“来”式时间语词再考察[J].励耘语言学刊,2015(1):118-125.

[7]姚双云.汉语时间词的两个核心要素及其理论价值[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112-116.

[8]江蓝生.时间词“时”和“后”的语法化[J].中国语文,2002(4):291.

[9]龙国富,叶桂郴.中古译经中的假设语气助词“时”[J].古汉语研究,2005(1):74.

[10]王洪君.语言学论丛[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1]何 亮.中古汉语时点时段表达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7.

[12]官会云.《韩非子》名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40.

[13]丁建川.《世说新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52-53.

[14]储泽祥.汉语空间短语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90.

[15]祖生利.元代白话碑文中方位词的格标记作用[J].语言研究,2001(4):62-75.

(责任编辑 文 格)

Abstract:There are a lot of temporal nouns and Nouns of Locality in the Beiwei Dynasty, which reflect the accumulation levels of different period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and Medieval Chinese. In addition, a good number of temporal nouns followed Buddhism into Chinese. Location nouns, place names or some common nouns are often followed by nouns of locality, thus making up phrase of locality. These phenomena should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interaction among ethnic groups and in-depth language contact in the South-north Dynasties.

Key words:Beiwei Dynasty;temporal nouns;place nouns;Chinese grammar history;language contact

猜你喜欢

北魏
再探北魏俸禄制
北魏道武帝晚年行事别解
北魏方山永固陵遗址
浅谈北魏以来庄浪地区的石窟营建
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散爵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