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居环境与地域文化建构
——历史传承视角下国内城市滨水空间研究综述

2023-12-23麻玉坤黄少侃王少剑

热带地理 2023年12期
关键词:滨水人居历史

韩 锋,麻玉坤,黄少侃,王少剑

(1.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 510060;2.中山大学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06)

滨水空间(Waterfront),是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是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李敏 等,2006),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这种空间类型具有人工性、历史性和自然性的多重属性,有着多元的人文景观要素,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以及丰富的生态自然要素,反映一座城市的自然和人文历史风貌(Evans, 2005)。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国家的滨水空间更新与改造过程逐渐展开,得益于此,滨水区域逐渐成为向居民共享开放的公共空间,向旅游休闲和文化空间转型(Lee et al., 2008);80年代后,滨水空间开发中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价值逐渐得到认可(丁凡 等,2017)。总的来说,滨水区域往往承载着城市兴衰的历史记忆,具有特殊的景观环境与丰富的文化遗存资源,是城市独特场所的精神所在,拥有自然、文化双重资源的城市滨水地段一直是人类聚居环境中的最具活力与历史故事的场所(陆邵明,2013)。

随着城市滨水地段由生产空间向生活空间的转变,地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滨水空间开发与改造的基本要素和重要主题(余倩雯,2016)。2019 年,习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滨江公共空间建设时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同时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城市的滨水空间见证了城市的繁华与辉煌,是人居环境感知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宝贵的文化记忆,然而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却日渐衰败。随着城市高质量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发展的诉求不断从物质层面转向精神与文化层面,人们对于城市滨水空间的追求也转向以多层次、多元化、高品质、重内涵为主导。滨水空间人居环境的提升越来越需要物质与非物质要素兼容的规划策略,呈现、整合与拓展“宜人”和“宜文”的双重语境,即实现滨水空间人居环境与地域文化的建构。因此,在滨水空间建设与更新的过程中,探索如何传承和发展城市文化特色、促进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建构可持续人居环境和特色地域文化的城市滨水空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早在20 世纪50 年代,以北美各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就已兴起城市滨水空间复兴和再造浪潮,滨水空间的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早已成为西方学者的共识,文化因素是确保城市更新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焦点(Evans, 2005),更是这些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Jauhiainen, 1995);国内相关研究开始较晚,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季松,2008;汪润,2014;马丽 等,2015;李文生,2022),以上海滨江地段的改造为典型代表(陆邵明,2013)。当前国内虽然积累了一定程度的滨水空间研究实践经验,但与国外丰富的学术成果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国内理论探索远远滞后于实践发展,且该领域文化传承的视角综述研究较为缺乏,因此,有必要对国内现阶段文化传承的视角下的研究内容、理论方法和进展进一步梳理和总结。

鉴于此,本文选取文化传承视角下国内滨水空间的相关文献,综合CiteSpace文献计量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和文献定性阅读等方法,从主要理论及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研究进展等方面,对国内滨水空间研究的内容特征、热点、进展与不足等进行梳理,并提出展望。以期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为中国滨水空间的历史传承和保护研究提供方向和支撑。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综合文献计量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和文献定性阅读等方法,获取历史传承视角下滨水空间研究的研究脉络及热点内容。知识图谱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像,具有“图”和“谱”的双重性质与特征:既是可视化的知识图形,又是序列化的知识谱系(陈悦 等,2015)。CiteSpace工具正是通过可视化的知识图形和知识谱系,梳理某一特定领域研究的总体趋势和热点。本文使用可视化工具CiteSpace中的CNKI板块知识图谱分析,获取关键词节点及联系流量,在此基础上加入数理分析和文本分析,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总结历史传承视角下滨水空间发展的主要内容及研究进展、主要理论及研究方法等特征及进展。

1.2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库①http://www.cnki.net/(CNKI)。利用CNKI 的高级检索功能,设置检索条件为:“篇名”或“关键词”或“摘要”中含“滨水空间”,同时包含“历史”或“文化”或“遗产”或“传统”等相关延伸词汇为主题进行学术期刊文献检索,时间截止2021年,检索后经过人工筛选,得到928篇有效文献(不含新闻、会议通知等信息),检索时间为2022-06-10。

图1显示,发文机构分布呈现主体明显的特征,同济大学的滨水空间历史传承研究的发文量最高,是代表性机构,其次是重庆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总体上,这3个机构在本领域有一定优势。前十位的发文机构多是高校,可见高校很重视滨水空间历史传承研究并且做出重要贡献。

图1 1998—2021年滨水空间历史传承研究机构分布特征Fig.1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on historical inheritance of waterfront space from 1998-2021

2 研究内容与阶段特征

2.1 国内滨水空间历史传承研究的内容特征

借助CiteSpace 工具,总结归纳历史传承视角下滨水空间研究的总体内容特征(图2)。总体上,历史传承视角下滨水空间研究主要以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实践为研究对象,以场所叙事理论、人居环境理论、文化空间理论等为支撑,涉及人居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等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滨水公共空间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滨水工业遗产的改造复兴、滨水历史街区的更新保护以及依托滨水空间开展的城市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等。研究内容上,国内目前滨水空间历史传承相关研究对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的保护认识较浅,方法上以定性为主,实证方法尚未成为主流,滨水空间文化历史传承的影响效应机制尚不明确,缺乏深层次的机制探索及效应研究(张酌靖等,2016;王世福 等,2021)。

图2 1998—2021年滨水空间历史传承研究文献归类示意Fig.2 Document classification diagram of research on historical inheritance of waterfront space from 1998-2021

2.2 国内滨水空间历史传承研究的3个阶段

年度文献发表数量与规模反映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热度和阶段变化,利用CiteSpace的关键词突现功能可以检测一定时间段内的的研究热点趋势。依据自然断裂法分段并对不同阶段的突现关键词进行检测,由此划分为3个研究阶段:开发建设阶段、改造更新阶段和历史传承阶段(图3)。

2.2.1 开发建设研究阶段(1998—2007 年)

1998—2007 年处于起步阶段,年均发文数量约10篇,呈现缓慢增长趋势,该阶段是以游憩、商业和旅游等功能为导向的滨水空间规划开发建设阶段,也是该阶段国内城市规划与建设大潮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滨水城市中心城区的“退二进三”成为客观的经济增长需求,促进滨水地段由生产空间向生活休闲空间的转型(郭红雨 等,2010;Oakley,2014)。因此,滨水空间的人居环境改造、旅游开发规划设计成为该阶段的热点。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观光成为滨水空间规划的重要设计概念(张翰卿,2002;胡绍学 等,2004);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滨水空间研究案例中逐步得到运用(王颖 等,2002;马道明,2007);提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关注人居环境(吴良镛,1997),以物质、经济为目标的滨水空间利用模式逐渐向注重生态环境与人文价值转变。

2.2.2 改造更新研究阶段(2008—2016 年) 2008—2016 年处于波动发展阶段,年发文数量约40篇,呈现波动增长趋势,该阶段城市建设进程大大加快,成为改造和更新滨水地段的重要发展契机。滨水地区人文景观的保护更新理念成为国内众多学者的共识(张松 等,2012;张环宙 等,2015),滨水空间文化特色塑造的社会价值进一步凸显(陆邵明,2013),古城滨水街区、滨水工业遗址等改造实践案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内滨水空间历史传承研究经验(黄泰 等,2008;张京祥 等,2008)。但不能忽视的是,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使得该阶段国内滨水空间历史传承理论探索远远滞后于实践发展,大规模的建设带来的是部分滨水空间在改造更新过程中往往只在意文化表象,形成高度趋同的“可复制的文化”,致使其失去了地域文化灵魂(卢济威 等,2013),在滨水历史地段的改造更新过程中大拆大建,又造成公共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

2.2.3 历史传承研究阶段(2017—2021 年)

2017—2021 年处于成熟发展阶段,年发文量从40余篇上升至100余篇,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该阶段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浪潮的后遗症开始显现,国内部分学者开始反思滨水地段商业过度开发对城市特色文化风貌的侵蚀,探索如何传承和发展城市文化特色、促进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营造具有地域文化意境的城市滨水空间(王建国 等,2017;杨俊宴 等,2017;杨保军 等,2020)。在实践研究上,一方面,借鉴国外滨水空间更新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思路(熊伟婷等,2018;王敏 等,2019)。该阶段国内滨水空间历史传承研究认识不断加深,更加注重滨水空间在城市中承担的文化功能属性,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逐渐成为滨水空间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

造成国内滨水空间不同阶段发展转变的动因包含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参与主体等诸多因素,是个复杂的问题,但综合来看,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

一是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滨水空间影响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城市的发展也反哺滨水空间的开发与再生(Jauhiainen, 1995),人类与水的核心关系也从较为单一的基本生活功能演进到复合形态功能,嵌入了公共交通、公共空间、文化空间和景观体系等功能,纳入到整个城市的生长更新体系中。

二是文化建设与保护,城市文化特色塑造对于地域性场所的关注已超越对大尺度物质形象的关注(陆邵明,2013)。从城市历史传承与保护的角度看,象征性的单体文化遗存保护模式正逐渐被整体塑造的城市特色文化场景所取代,而滨水空间因其自然性和历史性的双重属性得到极大关注。

三是生态建设与修复,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是近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之一,滨水空间作为城乡“三生”协同发展的重要空间要素,对城乡建设的品质、环境、生态价值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杨波 等,2022),正因为如此,滨水空间成为中国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等生态建设的主要空间载体(孙政,2019;赵文豪 等,2019;吴郄泉,2021),也是“城市双修”和“城市体检”等内容的重要实践对象(姜乖妮 等,2018)。

3 理论方法与热点

3.1 国内滨水空间历史传承研究的主要理论

3.1.1 人居环境理论 吴良镛先生在20 世纪末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是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地理学与生态学等多学科融合的复杂性科学理论,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经济、文化和工程技术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吴良镛,1997)。在吴良镛等学者的倡导下,人居环境理论得到中国各领域专家学者的重视。人居环境主要包括工作劳动环境、生活居住环境、休息游乐环境和社会交往环境(王毅 等,2020),其中休息游乐环境和社会交往环境与滨水空间密切关联。

随着滨水地段的功能更新与更替,能提升城市发展品质的滨水区逐渐成为城市富有活力的人居环境空间,是人们生活质量改善的关键。在此背景下,滨水空间也被认为是滨水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新载体(王唯山,2006)。国内滨水空间相关研究也引入人居环境理论,重点分析滨水空间人居环境的人居健康、可达性、活力营造、景观评价等热点话题(林焰,2003;钱芳,2010;金云峰 等,2019),人居环境理论也得以不断拓展。

3.1.2 文化空间理论 “文化空间”一词最早来源于法国都市理论研究专家亨利·列斐伏尔等人有关“空间”的理论(Lefebvre, 1992)。从广义上说,文化空间是一种赋予社会文化意义的空间形式。从狭义上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空间定义为“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陈虹(2006)将文化空间定义为一个源自人类学的概念,既不是单纯的文化与空间的组合体,也不是某种固定的文化或艺术表现形式,而是一个具有文化含义的独特概念,是指人的活动范围或生活样式所在的社会空间。总之,文化空间是文化与空间的有机融合,为利用空间的整合功能,透视空间文化意义提供新视角。

黄泰等(2008)最早将文化空间理论引入到国内滨水旅游区研究领域,并赋予其重要的旅游学意义。随后文化空间理论在更大范围的滨水空间研究中得到拓展运用(周珂慧 等,2009;刘伟,2014),并开始寻求文化空间、生态空间与居住空间的契合模式(刘生军,2015),文化空间视角下的空间规划策略研究,成为国内滨水空间历史传承研究的热点之一。

3.1.3 场所叙事理论 人、场所与产品是地域文化塑造的3个基本要素,其中场所是另外两者的纽带与载体(Fouberg et al, 2015)。自20 世纪开始,场所一直是地理学、建筑学、哲学等学科关注的焦点,从“场所精神”(Norberg-Schulz, 1980) 到“恋地情结”(Tuan, 1990),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所诠释抽析的场所抽象学术概念,为场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建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场所理论研究逐渐深入,场所及场所叙事理论在滨水空间历史传承运用研究也随之得到关注(于崧 等,2013;朱发运 等,2020;肖伟 等,2021)。场所理论认为,借助场所的物质与非物质要素载体,可以将城市空间的历史文化及其语境呈现出来,进而建构人与场所之间的根植关系。场所叙事在人与场所之间建构了历时和共时性的关联关系,为当下滨水空间历史文化特色的塑造、传播与认同建立新的维度(陆邵明,2013)。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各个理论之间不是并孤立无联系的,滨水空间人居环境的提升往往需要物质与非物质要素兼容的规划策略,使人居环境与地域文化之间相互配合(何峰等,2012),呈现出“宜人”和“宜文”的双重语境(图4),才能实现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的双重提升。

3.2 国内滨水空间历史传承研究的主要方法

国内滨水空间历史传承的研究方法以传统定性方法为主,包括政策分析、案例分析、访谈、档案研究和直接观察等方法(张京祥 等,2008;张环宙 等,2015;王敏 等,2019)。也有少部分研究采用定量方法(表1),主要包括2类:1)定量评价方法,包括人文景观评价、健康要素评价、可达性评价和活力评价等方法,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和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陆杏梅 等,2010;钱芳,2010;杨春侠 等,2018;曹加杰 等,2020;刘健行 等,2021);2)通过GIS、RS等空间分析技术探索其空间关系,以优化空间规划策略的实证方法(胡明星等,2004;于崧 等,2013;李晓璐 等,2017;郑仕雷 等,2019;文超 等,2021),不同种类的方法分别对应滨水空间研究的不同内容和阶段。总的来说,国内在滨水空间历史传承研究中倾向于运用定性分析方法,而对于定量实证研究的探索相对不足,缺少对滨水空间历史传承的机制和效应研究。

表1 滨水空间历史传承研究的主要实证方法Table 1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historical inheritance of waterfront space

3.3 当前国内滨水空间历史传承研究热点内容

3.3.1 滨水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复兴 与一般的工业遗产相比,滨水工业遗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工业时代凭借水运的独特优势获得发展条件,在城市后工业化时代和去工业化进程中往往也能凭借自然资源条件和工业遗产文化,获得较强的历史文化美学价值和可塑性,在城市的更新过程中重新焕发生机。滨水地段中的历史工业建筑和独特的城市景观等作为工业历史的载体,往往记录了城市发展的时代记忆,在城市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社会和美学价值,是城市遗产的重要构成。

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复兴是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城市滨水区复兴和再造浪潮中最早启动的内容,如波士顿历史水岸(Gordon, 1999)、巴尔的摩内港(黄舒弈 等,2023)、纽约南街港(吕志鹏等,2002)和伦敦金丝雀码头(韩晶,2007)的改造。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滨水区去工业化进程的逐渐展开,国内城市滨水工业遗产开发也积累了众多的实践经验。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上海的黄浦江和苏州河畔保留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工业遗产,因而在国内滨水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复兴研究中独树一帜,亮点颇多(张松等,2012;张松,2015;章明 等,2019;刘宇 等,2021)。此外,国内其他工业发展较早的城市如天津、杭州、武汉和广州等地,也积攒了大量的滨水工业遗产改造的实践经验(舒阳,2015;张环宙 等,2015;罗俊杰 等,2020)。

3.3.2 滨水历史街区的更新与保护 城市历史街区的街道、公园、广场、水岸以及许多较旧的建筑都深深扎根于城市的集体历史、演化和记忆中,正是因这些历史特性与场所感而获得了独特的发展优势。历史街区的滨水地区作为极具活力的经济社会载体和独具吸引力的地域文化载体(Di Domenico et al., 2007),近年来成为城市建设与更新的热点。

滨水地段的发展和转型,为重塑历史街区的人居环境和地域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但由于多年来大规模城市化建设浪潮冲击,历史街区滨水地段往往陷入“历史”与“现实”的决裂(夏健 等,2010)。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反思和探索,如阮仪三等(1999)基于特色滨水历史街区正在逐渐消失殆尽这一现象,系统性阐述了滨水历史街区规划的战略思想,并强调对其整治保护需要融入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提升“人”的主体地位;朱发运等(2020)认为滨水历史街区开发过度迎合消费需求且同质化严重,为了体现代际公平并提供试错机会,滨水历史街区开发需要摈弃大规模的“新陈代谢”式更新,而应采取内涵的、贴近人群的、更加精细化的微更新;此外,也有学者进一步探索滨水历史街区规划的设计理论方法,如GIS技术、城市形态学分析法、城市类型学分析法等(胡明星 等,2004;刘彬 等,2012),提升滨水历史街区规划的技术性和科学性,以此避免快速城市化对滨水历史街区的冲击和破坏。

3.3.3 滨水公共空间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 高品质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对于城市经济、文化、景观的贡献日益受到关注。滨水公共空间作为一种稀缺的公共资源,是珍贵的城市公共物品,包括绿道、公园、广场和街道等开放性的公共场所。其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游憩和商业等活动的空间场所,具有景观、生态、文化和商业价值(Lehrer et al., 2008)。自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将文化政策应用到滨水公共空间复兴过程中,已成为西方国家开发滨水空间的一种主流模式(岳华,2015),并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扩散。城市滨水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塑造特色景观和传承特色文化的的重点区域,因此,滨水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中往往赋予其城市特色文化的内涵(张庭伟 等,2001)。目前中国的滨水空间发展实践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传承城市历史风貌的日常空间营造已成为具有共识性的更新方向(庄少庞 等,2021)。例如,上海滨江公共空间营造注重塑造文化景观,最大限度保留历史风貌和历史遗存(徐本营,2018);青岛田横岛滨水空间设计重点就是基于文化传承营造多样化的滨水空间,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并融入设计来彰显城市个性(王红 等,2014);汉中市的市滨江左岸核心地段则是在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和区划研究(吴锋 等,2012)。滨水公共空间将公共空间的的多种功能与滨水环境整合起来,其重构与复兴成为滨水地段乃至整个城市更新与发展的催化剂,促进地方历史文化的复兴与传承,并带动城市商业、旅游业的发展与提升。

4 研究评述与展望

历史文化作为城市形象特色生成、建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保护与传承正逐步成为近年来国内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的热点。历史传承视角下滨水空间的研究从1998年以来,已取得长足进展。相关研究在人居环境理论、文化空间理论、场所叙事理论支撑下,涉及人居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等多个学科,涵盖滨水空间的开发建设、改造更新和历史传承3个阶段,研究方法以传统定性方法为主,近年来研究热点内容包括滨水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复兴、滨水历史街区的更新与保护和滨水公共空间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众多学者在相关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丰硕,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研究区域方面: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地域的区域研究关注较少。国内的滨水空间历史传承研究多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区域,研究区域和研究案例相对集中,对经济欠发达区域关注较少。事实上,经济欠发达区域往往更具研究价值,一方面,这些区域地域性较强,在城市的地域文化建构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区域经济落后导致其文化建设也相对滞后,其对于城市文化的建构与传承需求往往更为迫切。

2)研究方法方面:定性描述多,定量研究少。在滨水空间研究中,国内大多采用访谈、资料分析、观察法等定性方法,反映国内学者对于情境、观察和主观经验的重视,更注重分析滨水空间社会背景下的个案特征及其空间营造的社会影响。然而,缺乏定量实证研究可能会对滨水空间历史文化传承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偏差,并且容易受到局限性案例的影响,难以得出普适性的结论。

3)研究内容方面:“宜人”和“宜文”分离。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高,滨水空间在城市建设浪潮的冲击下快速“商品化”,开始依赖外部企业的外来投资,这使得其最大化变得同质且没有灵魂,滨水空间的开发过程中往往只在意文化表象,而忽视了地域文化的建构主体——人的作用,商业开发将本地区民排除在外,往往使得其失去地域文化灵魂;另外,单纯的将历史滨水地段开发为居民区,大拆大建,又造成公共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

鉴于城市滨水空间研究的以上特点及其不足之处,本文认为未来国内城市滨水空间的研究应注重以下几点:

1)重视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地域的实证研究。滨水空间历史传承研究不应仅关注于经济发达区域,在研究对象、研究区域等方面应注重从不同经济水平、不同地域尺度选取案例,从需求出发多尺度、多类型地开展城市滨水空间历史传承研究,从而突破当前滨水空间历史传承研究案例的局限,不断丰富研究区域和内容。

2)加强研究的系统性,统筹多学科、多要素之间的关系。当前的滨水空间规划,由于其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土地以及交通等诸多要素,需要以人为核心,强调城市地域文化传承,并通过空间结构调整、用地整合和公共政策引导等手段,全面协调规划开发思路。随着综合建筑学、艺术、城市规划、地理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跨界融合,未来研究需要以系统的理论指导,将各学科领域的实证研究方法引入滨水空间研究之中。

3)坚持人居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和谐统一,坚持两手抓,从而实现滨水空间“宜人”和“宜文”的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因此,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实现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构建国内城市滨水空间保护更新理论与方法的关键,也是应对当代城市文化同质化的关键。人居环境和地域文化是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的“两只手”,只有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宜人”和“宜文”和谐统一,才能实现城水融合,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特色的认同性与归属感。

猜你喜欢

滨水人居历史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现代城市滨水特色景观设计探析
新历史
浅谈滨水线性景观设计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