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示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2023-12-23石少平

大观 2023年7期
关键词:工坊空间设计空间

◇石少平

一、“工坊大实践”教学背景

环境设计专业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工坊大实践”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展示空间设计课程采用“工坊大实践”的模式进行教学,以期培养出大数据时代下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

“工坊大实践”教学是指以工坊的形式存在于常规专业课堂之外的教学补充体系。通过让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工坊大实践”项目实践,促进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提升,形成了具备实践性、职业性、递进性、多维性和竞技性特点的项目化育培体系,引导学生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借助“工坊大实践”教学来探视与传承、创新与塑造专业工匠精神,能够满足培养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时代需求,并且有助于实现师生角色转换与课堂模式的变革,塑造工匠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专业文化,有效提升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自身竞争力,实现产学研协同合作。

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的育人功能有待加强

以往的教学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对学生价值塑造的重视不够,课程育人功能未充分发挥,项目实践教学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联性及育人功能有待加强。

(二)展示空间的目标定位属性不强

展示空间设计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立体空间思维的课程。以往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展示的空间、色彩、照明、陈设等相关设计要素展开教学,教学过程形式单一,没有进行立体化的处理,也没有将参观者的具体互动与体验感联系起来,忽略了展示空间的目标定位属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无法清晰认识到展示空间与参观者的关系。同时,在空间中如何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如何通过角色互换优化空间,成为学生学习展示空间设计时的一大困惑。

(三)学生的创新思维较弱

以往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理论知识集中讲授,教学方法单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创新性不足。

三、课程教学创新思路与举措

(一)课程的教学创新思路

课程突出“育人为本,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改革创新,通过跨学科知识交叉融合、课程理论与岗位需求有效对接、传统讲授与翻转教学紧密结合、教学成果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创新五维度展示空间设计,通过“工坊大实践”践行项目式教学,利用“导—学—做—用—评”的五步骤重构教学新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实现综合过程性考核评价等,全面落实“两性一度”,打造品牌一流课程,如图1所示。

(二)课程教学创新举措

1.课程突出“育人为本,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

课程紧扣文化传承主题项目要素,主题方向融入当下时事,发扬红色精神,将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与中国生活方式、中国设计有效融合统一,借助空间设计感受红色力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对主题的重点挖掘和深入调研,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确定所选主题,结合主题项目案例做自然的延伸,重视课程实践效果,真正做到入脑、走心、不流于形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课程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学生,根据专业个性特点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小组团队带动的形式,团队协作,角色分工,坚持面向全体、照顾差别的原则,让学生在专业发展上都能有所进步和发展。同时,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开发和挖掘学生自身的专业潜能,重视每个学生自身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2.创新五维度空间设计教学,深度挖掘展示与空间的关系

课程将二维主题转换到三维空间,重构展示空间、色彩、照明、陈设等相关设计要素,以一定的技术和艺术规律为指导,在三维空间中融入时间、互动、沉浸式体验,以“二维—三维—时间—互动—体验”五个维度来综合体现展示空间设计。在空间中如何展示、通过什么样的手法展示,都成了学生探讨的问题。

首先,学生通过二维平面的推演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其次,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空间形体进行分析与研究,进而逐步将二维的平面图形转换为三维立体空间,最终形成完整的三维空间,然后通过“用什么做、怎么做、做成什么样”三个阶段完成展示空间设计实体模型表现,并且对展示主题内容赋予展示属性,加深对展示设计主题的理解,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与学互动、教与学互动、虚与实互动以及实与实互动;最后,通过观摩来体现本课程的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及展示性,同时利用科技手段给予观摩者一个全新的视觉盛宴,强化展示与空间之间的五维度关系。

3.“导—学—做—用—评”五步骤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评价

课程通过“工坊大实践”使学生深入理解展示空间设计的项目来源、项目设计、项目模型制作构思,能够利用“工坊大实践”来完成展示空间设计从设计到实践模型制作的整套流程,通过团队分工合作来检验学生的配合协调度及项目实践时间分配等的具体表现。

通过教学五步骤“导—学—做—用—评”的具体落实,以“课程引入、理解原理、掌握方法、虚拟表达、实际应用、汇报完成、观摩总结、教学反思”的实践性路线进行教学安排,以此完成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性考核,通过汇报及观摩总结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互评模式,及时反思教学,形成完整的教学质量检测,如图2所示。

四、课程教学创新体现

(一)教学目的体现

第一,课程秉承“德育为先,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二,课程以传授基本知识、培养专业能力、提高个人素质为前提条件组织教学,通过虚实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三,通过文化引领设计,将传统文化融入设计的主题项目实践,建立学生文化自信,实现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的相互协调,使用“共同构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构建主题项目案例,创新项目实践,综合应用专业知识,促进教与学的深度优化。

(二)课程教学体现

第一,通过项目调研,要求学生了解展示空间设计的含义、特征、分类,同时掌握调研项目的背景、需求信息,从而确定项目调研方案。

第二,通过项目分析图绘制,要求学生了解展示空间设计前期的分析与设计流程,并进行头脑风暴,绘制出逻辑思维气泡图,针对展位面积进行平面功能分区规划、平面人流动线分析、立面造型元素及尺寸定位分析、空间功能结构爆炸分析等,要求分析图的绘制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第三,通过项目效果图绘制,要求学生熟练3D MAX、SketchUp、Photoshop 等软件,按照展示空间需求绘制完成项目效果图,同时掌握展示空间虚拟效果的材质表现及光影表现方法,并可以充分表现展品、展示空间、展示道具之间的细节。

第四,通过项目模型制作,要求学生在读懂设计图纸的基础上,具备分析展示空间功能、结构、环境、流线的能力;分析展示空间外观、体量、几何关系、基本形状、逻辑关系;确定展示空间模型制作具体材料、工艺与制作方法;对于展示模型的组成、空间与界面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掌握展示空间模型制作的方法与流程。

总之,展示空间设计课程通过“工坊大实践”以“一中心,五维度,五步骤”的创新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更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实践能力。课程以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注重学生整体的全面发展,以大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要求学生从多角度观测及分析展示空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价值引领,帮助学生把青春正能量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发扬红色精神,将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与中国生活方式、中国设计有效融合统一,借助空间设计感受红色力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在教学创新改革中,学生取得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成果,不仅提高了专业设计水平,而且提升了高阶能力,真正实现了专业内容的高阶创新目标。此外,展示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展示空间设计的具体设计方法,强化专业技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较强的团队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拓宽学生的就业方向。

猜你喜欢

工坊空间设计空间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空间是什么?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星月工坊
星月工坊
创享空间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星月工坊
星月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