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病虫害防治
2023-12-22李娜
李 娜
(红花岗区虾子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 遵义 563125)
油菜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比较高,因而对油菜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扩大了油菜的种植规模,实现了油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但是从当前油菜种植情况来看,其产量和质量还会受到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种植户的经济收入水平下降。当前油菜病虫害的种类比较多,要分析常见虫害的发生症状和特点,及时进行防治,降低其造成的经济损失,保证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1 根腐病
根腐病主要出现在苗期,对根部和根茎部的为害比较大。幼苗时期染病的症状明显,患病部位会出现水渍状病斑。茎部也会发病,出现褐色凹陷病斑,导致茎秆枯萎。如果湿度比较大,或者降水后田间积水,患病部位还会长出褐色菌丝,导致幼苗倒伏,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
一是农业防治。在田间管理中,降水后要及时清理田间积水,针对比较黏重的土壤,在播种前要进行翻耕晾晒处理;整理好苗床后,应向苗床均匀撒施石灰粉,用量为11 250 kg/hm2。二是化学防治。做好日常的田间检查工作,如果发现植株的根茎部出现腐烂,要及时拔除并且统一销毁,同时在患病植株的种植地区均匀撒施药剂,药剂为拌种灵和细沙,两者质量比为1∶200,控制好剂量,为了提高用药效果,每间隔7 d 用药1 次,连续2~3 次,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1]。
2 菌核病
菌核病在我国许多油菜产区都有出现,在油菜出苗后一直到成熟期都能感染该病。菌核病主要为害油菜的叶片、茎和荚果,油菜盛花时期的感染率最高。在发病初期,患病症状比较明显,会出现浅褐色病斑,随着病情扩散和蔓延,病斑逐渐变为灰白色,如果遇到潮湿的气候,病斑会现溃烂,并长出白色的霉菌层。调查研究显示,每年3—4月是菌核病的高发时期,与当地的温度和田间的湿度有着密切关系。如果春季气温回升且降水较大,会造成田间的湿度过大,为菌核的传播和扩散提供有利条件。另外,菌核病的病菌会混杂在油菜籽肥料或者田间土壤中越夏或越冬,在土壤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菌核会大量繁殖并形成囊孢子,成为主要的侵染源。为了降低菌核病的发生概率,应采取以下防治方法。
一是播种前的选种工作。剔除杂质和空粒,保证种子的均匀性,之后将其放在阳光下晾晒,以此灭杀种子表面的病菌。二是做好田间排水工作。如果在春季降水较多,油菜田会受到涝害的影响,影响油菜根部的呼吸能力,严重时会导致烂根和烂茎。三是中耕除草。在油菜现蕾期到开花期,要做好中耕培土工作,控制在2~3 次即可。中耕松土不仅能提高土壤的透气性,还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四是发现老叶后要及时摘除,并且统一销毁处理,防止病菌的传播和扩散。五是科学施用钾肥,严格控制施肥量,以此提高油菜的抗病能力。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氯化钾,在每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施用,用量为675~1 350 kg/hm2。油菜现蕾至开花期,可以选择磷酸二氢钾,根外喷施的效果显著。六是科学合理密植。为油菜提供良好的通风和透光条件。七是化学防治。如果在初花期至盛花期,油菜的病叶率达到8%~10%,病茎率达到1%时要及时用药防治,可选择40%多菌灵胶悬剂,用量为33 750 g/hm2,兑水11 250~16 875 kg/hm2,每间隔7~10 d 喷洒1 次油菜中下部的茎叶,提高防治效果[2]。
3 霜霉病
霜霉病在我国一些主要的油菜种植地区都有出现,并且在油菜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病,对叶片的为害比较大,也会为害茎部和角果。如果叶片染病,在发病初期会长出绿色病斑,之后病斑颜色逐渐发生变化,同时病斑会有白色霉层。
霜霉病发生有一定的特点,叶片的底部发生比较严重,并且逐渐向上部扩散,会导致叶片大量脱落,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该病的病菌传播途径较多,能够借助风力和降水传播,扩散速度快。为了降低霜霉病的发病概率,应采取以下防治方法。
一是农业防治。在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选择晒种和药剂拌种,能灭杀种子表面的病菌,选择35%甲霜灵粉剂,每1 kg 种子用1 kg 药剂。二是科学的田间管理。种植户要定期观察田间的灌溉情况,如果发现积水应及时排出,防止出现积水淹苗的情况。三是科学搭配肥料。有些种植户过度施用氮肥,不重视对磷肥和钾肥的施用。科学搭配肥料,才能满足油菜在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提高油菜的抗病虫害能力,种植人员要定期观察油菜叶片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叶片发黄,应及时将其摘除并统一销毁,能有效阻隔霜霉病的传播和扩散。四是化学防治。选择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用量为900 mL/hm2,间隔7 d 用药1 次,连续用药3 次即可。
4 病毒病
病毒病也是油菜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害,通常情况下,有些地区的发病率高达10%~20%,在该病的流行年份,发病率高达50%。不同油菜品种的发病症状也存在明显差异性,一旦白菜型油菜感染该病,对叶片的为害比较大,叶脉两侧绿色逐渐褪去,叶片中间颜色也会发生变化,会出现黄绿相间的颜色。随着病害的扩散和蔓延,整个油菜叶片会出现畸形并卷曲在一起,影响植株的生长。如果是甘蓝型油菜,患病之后会出现枯斑,对老叶片的为害较大。
调查研究显示,病毒病的发生和蚜虫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蚜虫数量多会增加发病的概率。为此,应重点进行蚜虫和病毒病的联合防治,提高整体防控效果。
在防治油菜病毒病的过程中,要做好传播媒介的防控工作,尤其是蚜虫的防治工作非常关键,可以选择40%氧化乐果2 000 倍液,或者4%阿维啶虫脒1 500 倍液,不仅能够防治蚜虫,在防治菜青虫和小菜蛾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3]。
5 油菜花叶病
油菜在感染花叶病之后,对叶片的为害比较大,嫩叶上会出现明显的病斑,严重时会导致整个叶脉变成暗黄色,有些患病的叶片还会异常生长,病情扩散后会导致植株萎缩变形,甚至枯死。因此,种植户应结合当地的种植情况,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合理选择播种时间,选择直接播种技术和育苗移栽技术。做好田间的施肥管理工作,保证底肥充足,选择充分腐熟的粪肥,科学追肥。
6 白锈病
白锈病对油菜各个部位的影响都比较大,一旦叶片发病,发病部位会出现淡绿色的病斑,扩散之后颜色逐渐发生变化,变为黄绿色,同时叶片背面会有隆起的疱斑,为孢子堆。如果病害比较严重,导致叶片布满疱斑,疱斑破裂后,散落出白粉,会再次成为侵染源。
白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的病害,病菌会残留在土壤和种子中,也会在病残体内越夏和越冬。因此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发现积水后及时排出,尤其在出苗期间要做好田间持水量的控制,持水量控制在65%左右,开花前的田间持水量控制在80%左右;发现患病秧苗后要及时拔除,能够减少该病在田间的传播和扩散。在油菜苗期和抽薹期,选择药剂喷洒防治,选择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每间隔7 d 用药1 次,连续用药3 次,也可以选择喷洒58%甲霜灵•锰锌,在防治白锈病的同时也能防治霜霉病,应选择在晴天喷洒药剂,如果喷洒药剂后出现降水要再次喷洒,保证叶片的正面和背面喷洒均匀[4]。
7 白粉病
油菜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部位,发病初期的症状比较明显,在患病部位出现圆形病斑,随着病情的扩散,逐渐变大并且连接成片,导致叶片的光合能力下降,不利于提高油菜的产量。发病后期阶段,随着病情的蔓延,发病部位还会出现白粉状的霉斑,直接导致叶片枯萎,甚至脱落。
8 菜粉蝶
菜粉蝶的幼虫被称为菜青虫,对油菜的为害比较大,会直接啃食油菜。2 龄幼虫对叶肉部位为害较大,3 龄幼虫会啃食叶片,同时菜青虫的粪便也会影响油菜的正常生长,影响油菜质量。
一是做好田间清理工作。发现残枝落叶要及时清除,通过深翻耙地的方式破坏害虫生长环境,降低菜粉蝶的发生概率。二是选择生物防治。选择Bt 乳剂或者青虫菌6 号液剂,用量为7 500 g/hm2,兑水750 kg/hm2喷雾防治即可,需要在3 龄幼虫之前进行喷雾防治,效果明显。三是化学防治。可以选择25%灭幼脲胶悬剂1 000 倍液或5%来福灵乳油3 000 倍液,防治效果显著。
9 黄曲条跳甲
黄曲条跳甲对叶片部位的为害比较大,叶片会出现许多孔洞,严重时黄曲条跳甲会将叶片全部吃光,导致叶片枯死,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质量。黄曲条跳甲幼虫对油菜根部的为害较大,会啃食根部的表皮,影响养分的正常输送,造成油菜萎蔫。通常情况下,黄曲条跳甲会在油菜的背部和根部栖息,因为其有一定的趋光性特点,会选择在早晨和傍晚出来活动取食,对黑光比较敏感,利用黑光灯诱杀的效果显著。为了减少黄曲条跳甲的基数,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
一是做好油菜田间的清理工作,及时清理杂草和秸秆并且统一集中烧毁处理。二是科学合理轮作,禁止和十字花科的作物轮作,能降低黄曲条跳甲的发生概率。三是做好土壤的消毒工作。在油菜播种前做好土壤消毒工作,选择1.5%辛硫磷,用量为1 125 kg/hm2。四是药剂防治。可以选择50%鱼藤酮和1%苦参碱醇溶液,用量为13 500 kg/hm2。为了提高防治的效果,可以选择10%高效氯氰菊酯或者90%敌百虫晶体,兑水后均匀喷雾防治,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10 蚜虫
蚜虫对油菜的为害比较大,常见的蚜虫包括甘蓝蚜、萝卜蚜和桃蚜,其中桃蚜和萝卜蚜的为害最大。蚜虫会在油菜叶片的背面或者茎秆上汲取汁液,导致叶片颜色发生变化,出现褶皱或者卷曲的现象。蚜虫有群集性的特点,直接在荚果部位聚集,影响油菜正常生长,导致油菜结荚率下降,影响产量和质量。通常情况下,蚜虫1年能发生多代,尤其在温度适宜的范围内会大量扩散和蔓延,在春季和秋季出现干旱天气,会导致蚜虫大量发生,如果在阴雨天气会抑制蚜虫的繁殖。为了减少蚜虫的为害,应采取以下防治方法。
一是农业防治。做好田间除草工作,通过破坏蚜虫的生存环境减少其数量;控制好播种密度,提高油菜田的通风透光性,从而降低蚜虫的发生概率。二是物理防治。利用蚜虫的趋黄性特点选择黄板进行诱杀,在使用前应涂抹一层凡士林。在使用过程中要控制好悬挂的高度,距离地面50~60 cm即可。三是生物防治。选择生物防治技术,可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蚜虫的天敌比较多,可选择食蚜蝇、瓢虫和草食蛉等,控制好天敌的释放数量,并做好天敌的保护工作,从而减少蚜虫的数量。四是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技术仍是当前防治蚜虫的重要方法,选择25%噻虫嗪,用量为281.25 g/hm2,或选择70%吡虫啉,用量为472.5 g/hm2,兑水11 250 kg/hm2后喷雾防治,每间隔14 d 使用1 次[5]。
11 结束语
油菜在我国种植范围广泛,有些地区的油菜种植已经成为当地的重要产业,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高产栽培技术能够保证油菜的产量和质量,还应做好油菜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掌握常见病虫害的发病症状和发生特点,加大对农业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和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力度,加强对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有效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