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螺旋CT 血管造影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效能对照分析
2023-12-21仪维武
仪维武,赵 艳
(单县东大医院影像科 山东 菏泽 274300)
颅内动脉瘤是脑部动脉血管异常膨出形成的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能够造成生命危险,即使存活也易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危及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1]。相关调查显示,国内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约为7%,其中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死亡率高达60%以上[2]。因此,尽早明确诊断颅内动脉瘤对于保障患者的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影像学技术是检查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式,其中三维螺旋CT 血管造影(3-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作为无创且安全的血管成像技术,现已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一些研究发现3D-CTA 对于≤5 mm 的颅内小动脉瘤,尤其是≤3 mm 微小动脉瘤的诊断仍有局限性[3-4]。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3D-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能够显示动脉瘤与其载瘤动脉、瘤颈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5]。为了保障颅内小动脉瘤患者的诊疗效果,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 年4 月—2023 年3 月期间单县东大医院收治的98 例疑似颅内小动脉瘤患者资料,比较3D-CTA 与3D-DSA 对此类患者的诊断效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 年4 月—2023 年3 月期间单县东大医院收治的98例疑似颅内小动脉瘤患者资料,其中男性50例,女性48 例;年龄35 ~78 岁,均龄(58.65±8.89) 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为18.02 ~27.65 kg/m2,平均(23.02±2.85)kg/m2;Hunt-Hess 分级为Ⅰ级19 例,Ⅱ级39 例,Ⅲ级32 例,Ⅳ级8 例;基础疾病情况包括高血压糖46 例,糖尿病18 例,高血压18 例。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伦理准则。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行3D-CTA 与3D-DSA 检查,疑似颅内小动脉瘤;②颅内动脉瘤≤5 mm;③单发动脉瘤;④患者家属对于检查方案知情同意;⑤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具有3D-CTA 与3D-DSA 检查禁忌证;②合并烟雾病或动脉夹层;③既往有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病史、颈动脉手术史;④颅内感染;⑤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
1.2 方法
3D-CTA 检查:使用双源CT(型号:Definition Flash,由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从颅底向颅顶进行扫描,检查前固定患者头部,减轻运动伪影。参数设置:管电流120 ~200 mA,管电压80 ~140 kV,重建厚度1.0 m m,矩阵512×512,扫描时间0.625 s,之后在肘正中静脉注入碘帕醇370 mgI/mL,速率为3.5 mL/ s,总量60 mL,再注射0.9%氯化钠溶液30 mL,完成扫描后重建数据为层间距0.3 m m,层厚0.625 m m,将信息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重建、多平面重建。
3D-DSA 检查:使用DSA 血管造影机(型号:Innoval Igs530,由美国GE 公司生产)与AW 图像3D 后处理工作站,右侧股动脉使用Seldinger 技术穿刺,向左右颈总动脉放置5F 造影导管,对椎动脉、颈内动脉进行正位、侧位的全脑血管造影,造影剂为非离子型碘克沙醇,注射速率为4 mL/s,压力200 psi,注射量为5 ~6 mL,延迟0.5 s。针对确定或疑似责任动脉瘤部位进行3D-DSA 检查,参数为速度为4 mL/s,压力200 psi,注射量为16 mL,延迟1 s。采集数据信息传送至工作站以容积重建、表面遮盖成像、最大密度投影进行DSA 重建。以上资料均由两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进行阅片,以达成一致意见为准,若意见不一致则邀请上级影像医师进行核实。
1.3 观察指标
①以外科开颅夹闭或血管介入手术确诊为标准,观察3D-CTA 与3D-DSA 对于颅内小动脉瘤的检出情况,比较诊断效能,即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率。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 =真阴性例数/(真阴性+假阳性)例数×100%,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3D-CTA与3D-DSA 对于直径3 ~5 mm 与直径<3 mm 颅内小动脉瘤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疑似颅内小动脉瘤患者的诊断结果
98 例疑似颅内小动脉瘤患者中最终经外科开颅夹闭或血管介入手术确诊96 例(97.96%),其中瘤体直径为3~5 mm者51例(53.13%),直径<3 mm者45例(46.87%)。3D-DSA 发现颅内小动脉瘤95 例(96.94%),3D-CTA发现88 例(89.80%)。见表1。
表1 疑似颅内小动脉瘤患者的诊断结果 单位:例
2.2 3D-CTA 与3D-DSA 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效能比较
3D-DSA 对颅内小动脉瘤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均高于3D-C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诊断特异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D-CTA 与3D-DSA 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效能比较[%(n/m)]
2.3 3D-CTA 与3D-DSA 对于不同直径颅内小动脉瘤的检出率比较
3D-DSA 对于直径<3 mm 颅内小动脉瘤的检出率高于3D-C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CTA与3D-DSA 对于直径3 ~5 mm 颅内小动脉瘤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D-CTA与3D-DSA对于不同直径颅内小动脉瘤的检出率比较[n(%)]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受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影响导致的局部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负荷与其他因素的作用下不断扩张形成的异常膨出[6]。有研究认为,积极治疗颅内动脉瘤,防治破裂出血是挽救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7]。同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明确诊断颅内动脉瘤对于进一步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8]。
3D-CTA 是一种无创且安全的3D 成像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风险小、费用低等特点,且可以根据临床需求进行多角度旋转,利于暴露动脉瘤的信息,现已成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首选检查技术[9-10]。有研究发现,3D-CTA 对于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约为80%~95%[11]。3D-DSA 是诊断脑动脉瘤的可靠手段,能够数字化处理脑血管影像,去除不需要的软组织显影,利于影像医师直观观察到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为颅内动脉瘤后续治疗提供立体影像支持[12-13]。
为了保障颅内小动脉瘤患者的诊疗效果,本研究对98 例疑似颅内小动脉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组患者最终经外科开颅夹闭或血管介入手术确诊96 例(97.96%),其中3D-DSA 对颅内小动脉瘤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均高于3D-CTA,对于直径<3 mm 颅内小动脉瘤的检出率高于3D-CT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与3D-CTA 相比,3D-DSA的诊断效能更为理想,且提高了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3D-CTA 漏诊原因可能与其对于动脉瘤周围小穿支血管显示不清,难以动态观察到血流信息有关,且3D-CTA的分辨率低于3D-DSA也是其漏诊与误诊的重要原因[14]。同时,当患者颈动脉存在动脉硬化时,3D-CTA 对于血管边缘不规则微小动脉瘤的鉴别能力有限,易造成漏诊[15-16]。3D-DSA 利用C 形臂支架进行旋转图像采集,并在后处理工作站对图像进行3D 重建,可以从各个角度全面且清晰地观察到动脉瘤解剖学形态及结构,有效减少了血管重叠引起的漏诊[17-18]。此外,虽然3D-DSA 对于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但仍存在误诊与漏诊风险,究其原因可能为脑中动脉予以容积再现重建时,忽视了“囊状”体跟底部存在的小穿支发出,之后行外科介入手术时导丝进入小穿支血管证实“囊状”为起始于豆纹动脉的动脉圆锥,所以检查过程中应对容积再现重建予以足够的重视,以便保障诊断效果[19-20]。
综上所述,相较于3D-CTA,3D-DSA 对于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效能更为理想,进一步提高了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由于本文为回顾性研究,加之样本数据有限,结果可能存在偏倚,所以关于3D-CTA 与3D-DSA 对于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效能仍需要扩大样本量并开展前瞻性随机研究进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