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鉴别诊断非典型平滑肌瘤及子宫平滑肌肉瘤的临床价值
2023-12-21布祖拉阿布都克力木
布祖拉·阿布都克力木
(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新疆 喀什 844000)
平滑肌瘤(leiomyoma)是皮肤平滑肌细胞的良性肿瘤,可由血管平滑肌、立毛肌及乳房或阴囊的平滑肌发生而来,发病可能与遗传有关,皮肤平滑肌瘤常发生于肢体伸侧或躯干,外生殖器平滑肌瘤单发,无疼痛,包膜完好,可位于皮下,肌束收缩时可出现剧烈疼痛,单发皮肤平滑肌瘤不易于复发,平滑肌瘤的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1]。其中子宫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LMS)主要来源于子宫肌层的平滑肌细胞,可单独存在或与平滑肌瘤并存,是子宫肉瘤(uterine sarcoma)中较为常见的病理类型,子宫肉瘤是一种子宫内罕见的肿瘤,其具有恶性度高且预后差等特点。子宫平滑肌肉瘤在大多情况下是一种高级别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占子宫体所有恶性肿瘤疾病类型的3%~5%,子宫平滑肌肉瘤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且死亡率较高[2-3]。非典型平滑肌瘤是一种介于子宫平滑肌瘤和子宫平滑肌肉瘤之间的疾病,其临床症状和子宫平滑肌瘤有很高的相似度,但是组织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方面,却有一定的差异性,且该疾病有复发、转移等可能[4-5]。子宫平滑肌肉瘤和非典型平滑肌瘤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鉴别难度,一般会通过组织病理学检验针对其进行鉴别,但是手术病理学检查有创且可重复度较低,因此,有效的影像学鉴别诊断方案是临床较为迫切的需求[6-7]。基于此,本文选取接受超声检查的90 例非典型平滑肌瘤与10 例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为样本,评价超声鉴别诊断非典型平滑肌瘤及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5 月—2023 年5 月期间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非典型平滑肌瘤及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100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非典型平滑肌瘤患者90 例纳入非典型平滑肌瘤组,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10 例纳入子宫平滑肌肉瘤组。
纳入标准:①患者基线资料、影像资料齐全;② 临床依从性较高,具有正常的视听、语言、理解能力,能够良好配合研究;③研究获取了患者本人知情同意,且自愿签订相关知情同意书;④均接受手术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子宫平滑肌瘤或非典型平滑肌瘤,病情满足《妇产科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具有相关临床表现和症状;⑤术前均经盆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⑥均接受Adler 血流分级。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妇女;②合并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或合并妇科其他严重的疾病者、精神系统疾病或意识障碍性疾病者;③子宫动脉栓塞术史;④子宫肌瘤切除术史;⑤基线资料不全;⑥配合度较低者。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阴道超声检查,必要时经腹联合超声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飞利浦AF70 与迈瑞Recona 昆仑7),经阴道检查将探头频率设置为(5.0 ~7.5)M H z,于检查前嘱咐患者排空膀胱,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将患者的臀部垫高,将耦合剂涂抹于阴道探头的表面,然后在阴道探头套上避孕套,缓慢置入阴道内,适当转动、倾斜、推拉探头,对子宫进行多方位的扫查。包块>8 c m 的患者给予经腹部联合超声检查,将探头频率设置为(3.5 ~5.0)M H z,检查前嘱咐患者多饮水使得膀胱充盈,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并于下腹部进行横切面和纵切面以及斜切面的检查,对子宫以及附件区进行仔细的扫查,观察子宫的大小和宫腔内或附件区。
1.3 观察指标
样本入组均接受超声诊断,详细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超声检查特征,评价超声诊断非典型平滑肌瘤及子宫平滑肌肉瘤的价值。
Adler 血流分级:观察超声检查过程中患者的血流情况,并根据Adler 血流分级法针对流体内部血流情况进行分级,若肿块内无血流信号,则定义为0 级;若肿块内存在少量血流,能见1~2个细棒状或点状的肿瘤血管,定义为Ⅰ级;肿块内呈中量血流,能见3 ~4 个点状血管,或一个长度超过或接近于肿瘤半径的血管穿入病灶,定义为Ⅱ级;血流较多,较长血管≥2 个,或点状血管5 个,定义为Ⅲ级[8-9]。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或Fisher 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情况
子宫平滑肌肉瘤组患者平均年龄大于非典型平滑肌瘤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阴道出血、腹痛、腹部包块)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方面(CA125 >35 U/m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情况对比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特征
两组患者的超声特征显示,子宫平滑肌肉瘤组患者病灶数目单发占比高于非典型平滑肌瘤组患者,边界清晰占比与内部阻力指数(RI)值低于非典型平滑肌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病灶平均直径、回声及内部结构方面的影像学特征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超声特征对比
2.3 比较两组患者Adler 血流分级
非典型平滑肌瘤组患者的Adler 血流分级0 级、Ⅰ级、Ⅱ级、Ⅲ级构成比分别为2.22%、42.22%、55.56%、0.00%,子宫平滑肌肉瘤组患者Adler 血流分级0 级、Ⅰ级、Ⅱ级、Ⅲ级构成比分别为10.00%、10.00%、20.00、60.00%,两组患者Adler 血流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相较于非典型平滑肌瘤患者而言,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一般年龄较大,多见于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妇女,两种疾病具有较为相似的临床症状,例如阴道出血、腹痛、腹部包块等[10]。非典型平滑肌瘤起源于子宫肌层或子宫肌瘤的肉瘤变,一般情况下为体积较大的单发病灶,且其具有生长速度较快、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等特点[11-12],是一种肿瘤细胞侵袭性生长的相关标志。非典型平滑肌瘤和子宫平滑肌肉瘤有着共同的基因表达模式,所以在组织学特征方面,有很多的共同之处[13-15]。
本次研究各项数据比较结果显示,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平均年龄大于非典型平滑肌瘤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超声特征显示,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病灶数目单发占比更高,非典型平滑肌瘤患者边界清晰占比更高,且该组内部RI 值更高(P<0.05);两组患者在病灶平均直径、回声及内部结构方面的影像学特征差异不显著(P>0.05)。非典型平滑肌瘤患者的Adler 血流分级以Ⅰ级、Ⅱ级为主,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的Adler 血流分级以Ⅲ级为主(P<0.05)。原因可能为子宫平滑肌肉瘤为恶性肿瘤,瘤内及瘤周有大量的新生血管,而且平滑肌纤维较少,故血流阻力较小[16]。
综上所述,超声应用于非典型平滑肌瘤及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临床可结合患者Adler 血流分级,进一步提升患者诊断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