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体育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理论逻辑与实践导向
2023-12-21陈丛刊
陈丛刊,陈 宁
(1.西南财经大学 体育与经济管理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1130;2.成都师范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113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1],再次明确2035 年建成体育强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体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是新阶段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报告明晰了新征程体育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赋予了新时代体育更丰富的内涵、更多元的功能、更综合的价值,彰显了建设体育强国支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助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目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体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体育现代化的支撑。其中,“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是体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点,“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关键。全面学习贯彻二十大报告的精神,深刻把握对体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对于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推进体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建设体育强国是体育现代化的目标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目标,重点谋划了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顺利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勾画了路线图、时间表和突破口。按照总体战略分两步走安排,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文化、体育、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应有之义。建成体育强国使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居于世界前列。这一战略部署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建设体育强国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注,也标明了体育在第二个百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位置和任务。建设体育强国的过程也是推进体育现代化的进程,体育强国建设的程度决定着体育现代化的高度,可以说体育现代化的水平主要通过体育强国建设的标识而体现。2019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了5 项战略任务和9 个重大工程,全面安排部署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进程。2020 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的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提出建成体育强国,使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202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标明了2035 年建成体育强国的时间点。2021 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列为新时代体育领域的三大重要成就,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和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到2035 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体育的制度生命力、大众亲和力、经济贡献力、文化软实力充分彰显,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体育现代化的率先实现能为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和动力引领,将充分体现和发挥“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的综合价值和多元功能。
新时代十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精心部署下,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攻坚克难、乘势而上,有效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取得了一系列新成绩新突破。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更加清晰,一系列改革发展政策文件相继发布,“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六边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青少年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取得长足进步;单项协会实体化社会化改革明显进展,竞技体育成绩斐然,两届奥运会跻身金牌榜前3 名;体育文化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更加凸显,中华体育精神广泛传播,体育文化产品创作和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体育对外交流日益扩大,与各国际体育组织和各国家(地区)间的互利合作不断深化,在促进文明交融和民心相通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但也应充分看到,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建设体育强国面临着一些问题。第一,超大规模的人口带来的困难。中国是规模巨大的人口大国,14 亿多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18%。已经实现现代化的37 个发达国家的人口合计为10.9 亿人,其中多数国家只有几百万或几千万人口。中国式现代化将十多亿的人口体量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彻底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决定了推进我国体育现代化必然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二,国内体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国内区域和城乡发展差异较大,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以健身设施建设为例,我国尚有3.5 万余个行政村(社区、街道)未建有健身场地设施[3],离“到2025 年,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 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薄弱,尤其是基础大项、球类项目的人才培养亟需加强;体育产业总体规模徘徊,2021 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31175 亿元,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产业出现下滑[4];单项体育协会的“脱钩分离”步履艰难,脱钩后的全国单项体育协会面临着资源保障缺失、内部管理结构和制度不完善、专业综合人才不足等困境,上述种种问题决定了整体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目标不会是轻松可得的过程,必须付出艰苦努力。体育体制机制“深水区”的改革任重道远,铲除长期形成的顽瘴痼疾,需要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和持续有效的解决方法。第三,国际体育发展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之下,国际体育组织对全球体育掌控力下降,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式微,全球体育产业增长乏力[5]。全球体育秩序受到严重影响,百年变局势必影响和推动体育变局,体育政治化倾向更加明显[6]。未来奥运会项目设置规则的改变,也需要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尽快适变。应对国际体育发展变化,必须做出相应的预设安排,主动防范化解新一轮奥运大考的风险挑战。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体育新发展格局,全面完成党的二十大确定的体育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必须自觉将体育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规划布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一是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根本遵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目标、时间安排、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是加快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的前提。“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规定和典型特征,为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也为建设体育强国确立了根本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国际可比性,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能与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硬指标可比,同时也必须有中国制度特色、文化特点、价值特性,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建设体育强国既需要注意借鉴世界体育强国建设的共性特点,更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进行实践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走得对、走得稳、走得好,彰显了体育发展的制度优势,坚定了道路自信的底气。二是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2035 年建成体育强国的目标,高质量发展是根本要求,必须以体育高质量发展为动力[7]。体育高质量发展将体育发展从基本面向高阶位转向,由解决“有没有”向“好不好”的问题转段,是对我国体育发展经历的“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内涵式发展”等发展特征的总结和升级,是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的选择。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提升体育发展质量和效益,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建立体育创新发展体系,促进区域体育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体育融合发展,构建体育发展新格局。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是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三是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斗争精神是体育强国建设的精神力量,体现出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建设体育强国。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我们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8]。“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1]“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1]。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体育事业发展新天地。必须清醒认识到,体育强国建设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着可以预料和难以逆料的各种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2035 年建成体育强国的战略安排,比原计划2050 年建成体育强国提前了15 年,由于建设周期的缩短,加上恢复三年疫情给体育发展带来的重创,原有计划安排必须进行必要的调整。必须认清我国体育发展面临的新的历史特点,持之以恒统筹把握好新的战略机遇,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继承光大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用“女排精神”“北京冬奥会精神”激发为体育强国建设的奋斗精神。
2 全民健身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以来,到2020 年,先后分4 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目前正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全民健身条例》确立了全民健身的法律地位,决定每年8 月8 日为国家全民健身日。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战略规划,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22 年3 月《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出台,顺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期待的内在要求,明确在新发展阶段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更加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样性的健身需求。2022 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将原第二章“社会体育”章名修改为“全民健身”,明确国家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公民参加健身活动,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到十九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再到在二十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3次重要报告都强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民健身的高度关怀,对全民健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创举的高度肯定,对全民健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高度重视[9]。201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实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到2030 年,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2019年《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将全民健身行动纳入健康中国重大专项行动。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1]。健康中国建设,不仅关注“治已病”,更关注“治未病”,全民健身作为健康中国建设方案的组成部分,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前端要地,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大健康”理念落地生根,为全民健身开启了全新发展格局[10]。
新征程上全民健身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具有战略性、先导性、基础性的地位更加突出,“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11]。努力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民健康是根本保障。良好的国民健康状况,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泰民安的坚实保证。富裕是各国现代化追求的目标,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社会基础不仅是丰厚的物质,还包括对健康水平和国民文化素养的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步。可以说,全民健康是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全民健身是促进全民健康的基本要素和重要途径。没有全民健身,就没有全民健康,没有全民健康,共同富裕也就无法实现。体育强国目标达成的首要问题,是提升人民群众的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全民健身作为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具体反映群众体育发展的成效,做大筑实竞技体育发展的塔基,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新时代十年全民健身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明显增加,2014 年为33.9%、2020 年为37.2%;体育场地面积大幅提升,2021 年底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41 m2,较2013 年增长65.1%,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到全国超过96%的行政村[12];全民健身活动近年来助推体育产业实现高位增长,体育产业总产值占GDP 比重由2012 年的0.6%增长至1.06%[13]。大力举办线上运动会,2022 年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参赛人数突破1396万人,全网总曝光量超过56.2 亿次,全民健身热情高涨[14]。到2025 年,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 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到2035 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成为普遍生活方式,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居于世界前列[15]。对照未来5 年的发展要求和远景目标,全民健身尚须解决一些关键问题。第一,便民惠民的健身载体不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分布区域差异较大,健身公共服务配套不够,健身场馆设施供给不充分,城镇社区15 分钟健身圈不平衡,健身信息化平台严重滞后,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发育不良。我国每10 万人拥有不到2 个正式登记的体育社会组织,与德国每890 人就拥有1 个体育社会组织相比差距明显[16]。第二,健身科技支撑不强。全民健身智慧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第5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 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 亿,农村网民规模仅2.93 亿,占网民总数不到30%[17]。城乡网民数量存在较大差距,城乡之间存在数字鸿沟,不利于全民健身智慧化均衡发展。用于运动监测、健康监测及慢病干预的技术及产品落后,不同年龄段运动促进健康的关键技术及指导体系不完善,儿童青少年健康行为测量与干预技术缺乏系统性和精准性等。体育科普工作较为薄弱,科普宣传手段单一简陋,对体育科普的重视程度不高。第三,健身融合发展机制不畅。体教融合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要求,随着教育评价指标的变化,增加了学校体育的机会和权重。受到社会环境和学校评价指挥棒导向的影响,体教融合的具体路径不够清晰,实践样态的典型引路不够,具体表现在:行政部门存在利益分歧,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首要利益方面有明显差异。学校体育保障不力,学生活动时间不足。全国政协调研数据显示,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给文化课让路的现象长期存在,学校体育周课时数达标比例不到教育部规定的65.1%,初三、高三数学、语文周课时数超过教育部规定的学校高达27.2%、76.1%[18]。体卫融合实质性进展缓慢,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共建的运动促进健康模式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推动体卫融合服务机构向基层覆盖延伸,在社区建立运动健康中心受场地、经费、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刚开始试点尚待推广。体旅融合中体育的内容较为零散碎片,主要是文化旅游贡献较多,体育方面未深度介入,乡村振兴中的体育作用彰显不足,如2021 年浙江省省级运动休闲乡镇收入50.2 亿元,仅占全省第三产业收入约1.3‰[19]。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是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内容。体育强国的6 个维度具体目标中,青少年体育属于全民健身的重点,竞技体育直接关联全民健身,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离不开全民健身,体育文化与体育对外交往也与全民健身密切联系,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目标,基础和关键在于全民健身。一是构建和完善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聚焦“更高水平”提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是新发展阶段体育亲民、利民、便民、惠民的具体体现。重点解决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优的健身公共服务产品,缓解健身服务供需矛盾等问题,提升公共健身设施供给和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水平,建好城镇社区15 分钟健身圈。完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形成贯穿全年的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加大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丰富科学健身指导方式,建立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和科学健身指导平台。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服务业的多重优势,通过服务分工和产业协同,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效率[20]。充分发挥各级体育社会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服务。二是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的主动健康模式。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根本目的,是探索通过科学健身解决主动健康的机制路径,促使健康管理端口前移,从“治病为中心”到“健康为中心”。当前,缺乏身体活动已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是全球人类死亡的第4 个危险因素(占全球死亡人数的6%),是慢病发生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总体趋势10 年间的平均增长率高达8.8%[21]。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达到了空前高度,运动促进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运动是良医”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全民健身成为促进全民健康的“助推器”。以运动作为慢病干预的重要手段,推动运动健身纳入健康促进为价值指向,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构建体卫融合的主动健康新模式。三是解决科学健身的科技支撑。全民健身既要解决在“哪儿健”问题,更要解决“怎么健”“如何科学健”问题。高质量的全民健身发展,需要更加注重科技支撑健身,解决精准健身问题[22]。要突破不同人群的健身指导方案智能化生成技术及运动处方库方面的难点,破解青少年运动与健康行为精准监测及评估技术研究方面的瓶颈。尽快明确体卫融合中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基本标准、建设指南、评估体系和管理规范,大力建设社区运动健康促进中心,在运动促进不同人群健康的量效关系上,积累大数据的循证依据,促使运动处方更加科学和精准。加强对青少年近视、肥胖和脊柱侧弯的科学健身指导,在全国建设青少年科学健身健康示范区,积累经验并进行推广。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研发基于可穿戴高精度运动传感器、北斗定位和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的智能化健身测试装备。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统一健身服务入口、融合线上线下服务、场馆场地设施管理、有关数据开放和共享等功能[23]。加大体育科普工作的力度,提升全民健身科学素养。
3 青少年体育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点
党代会的报告对体育工作的要求首次提出“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表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体育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点,不仅因为青少年人数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有重要比例,2022 年全国6-25 岁的青少年约32311 万人,占总人口141178 万人的22.9%;更为重要的是青少年是推动建设体育强国的主体,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有生后备力量[24]。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一方面可以引领青少年通过体育锻炼增强身心素质,促进学业进步,培养爱国情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广泛坚实的人力人才资源保障;另一方面可以引导更多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扩大群众体育普及普惠的广度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的宽度。各级各类学校是青少年的载体,绝大多数青少年都是在学校教育中度过自己的青春年华。因此,加强青少年体育的核心就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多次对青少年体育工作作出指示。2014 年在看望青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指出“少年强、青年强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包括身体健康、体魄强壮、体育精神。青少年都积极投身体育锻炼,既把学习搞得好好的,又把身体搞得棒棒的,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将来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25]。2016 年考察北京八一学校时指出,“德智体要全面发展,其中体育对陶冶情操、历练意志有重要作用”[26]。在观摩小学生足球训练课时,他希望同学们把足球爱好保持和发展下去,在足球运动中感受集体力量、体验运动乐趣、强健身体素质,通过发展校园足球培养一批优秀足球运动员。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他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2020 年他在陕西考察调研时对学校师生们讲,“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27]。2021年在清华大学考察西体育馆时,他表示“重视体育是清华大学的光荣传统,希望同学们发扬好清华大学的优良学风和体育传统,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指示,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2016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2020 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专门讨论了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问题,会后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出台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意见》,2020 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这些文件有力推进了青少年体育工作,学校逐渐构建起“教会、勤练、常赛”三位一体的体育发展模式,中考、高考制度对学生的体育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近年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肺活量水平全面上升,营养不良问题持续改善,柔韧性、爆发力、速度、耐力的指标也有了明显进步。2013 年国家体育总局将原有的全国大型综合性城市运动会更名为全国青年运动会,设置49 个大项、1868 个小项;2014 年我国成功举办了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2018 年开始建立覆盖大多数奥运项目和部分非奥运项目的全国青少年U 系列竞赛体系。我国现办有2037 所各级各类体校,119 个“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同时定期举办或参加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中俄青少年运动会、中韩青少年体育交流活动、中日青少年体育双边交流活动[28]。体教融合有了新进展,以校园足球项目为例,通过已经搭建的竞赛体系,为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构建了巨大的“蓄水池”,国民教育体系正在为竞技人才的培养作出新贡献。当前,青少年体育工作中主要存在三大问题。第一,体教融合存在难点和堵点。从提出“体教结合”到现在的“体教融合”,已有25 年的发展历程,体育与教育两个系统、两个领域、两个体系在结合或融合过程中,始终未能解决好体制性障碍和理顺具体操作方式,认识和实践方面仍然存在差距,体系融合的难点没有真正消除,资源融合的堵点没有完全打通。体育部门有自己的苦衷,毕竟教育资源不属于自己管辖,动用教育资源需要教育部门协调;教育部门管辖的领域太大、事务太多,难以顾及涉及人数较少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有的事情就交给内部的体育卫生处(科)进行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其有限[29]。第二,学校体育质量不高。学校落实上级对体育工作的要求未完全到位,与社会和家庭对学校体育的期许有距离,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有隐患。近年来,体育活动硬性的时间要求基本达标了,但体育活动的量效关系不明显,青少年普遍掌握2 项以上运动技能的任务实现度差距大,学校总体上缺乏开展体育活动的氛围。“小胖墩”“近视眼”“脊柱弯曲”数量较多,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较2019 年上升2.5 个百分点,其中6 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30]。特别是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每日持续网课,室外活动大量减少或根本没有运动,亟待学校体育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第三,学校、体校、俱乐部课余(校外)体育活动管理不规范。课余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续,也是学生锻炼身体的主场,但很难保量保质完成任务,课余时间多被其他学科占用了。体校学生训练和文化学习两头忙,教练和教师各自为阵,学生往往顾此失彼,很难平衡训练和学习的关系。调查显示,全国绝大部分体校向省市专业队输送的优秀运动员占比不到学生总数的10%,与此同时,文化课学习也远少于普通中小学生[31]。体育俱乐部的培训在整顿校外培训时暂时保留下来,学生校外培训活动清理后,大量学生涌入体育俱乐部,许多原来的文化补习机构也转向于体育培训,师资、场馆、收费、生源竞争、时间安排等冲击着培训班,各地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影响了体育培训的正常进行,影响了青少年体育的声誉。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32]。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每个家庭最大的愿望和期待,也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宝贵人才资源,必须下决心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紧紧盯住建设体育强国的重点。一是协调体教融合的关系,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成长。青少年是群众体育的基础人群,竞技体育的后备力量,体育产业的消费源头。青少年体育作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结合部和支撑石,决定着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的质量。以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是中国特色体育道路的崭新探索,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命题,也是引领体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重点。推动体教融合要以理念融合为引领,实现关乎青少年健康的全领域融合,体育和教育两个方面形成融合发展的共识,不拘泥于“体教融合就是体育重新回归教育”等类似问题的争论,切实做好目标融合为导向、机制融合为关键、资源融合为支撑、措施融合为抓手的实际工作,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成长[33]。二是把握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做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布局。普及是基础,提高是引领。没有全体青少年广泛参与,体育工作就没有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没有竞技水平提升的突破,体育普及则容易迷失方向,二者要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普及就是尊重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注重传授体育项目的技能、原理、规则以及精神内涵等,因地制宜为青少年提供形式多样的赛事活动,引导和鼓励更多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培养成为终身运动爱好者。提高就是做好各级各类体校的规划布局,调动各方积极性建设重点项目学校。对发现的“运动苗子”,注意系统性培养,既要提升训练水平,又要保证文化教育,探索“两必须、两不误”的具体实施办法。三是处理校内外体育的关系,确保学校体育的主阵地作用。2020 年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率95.2%,高中毛入学率91.2%,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54.4%[34]。有关研究预测,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2025 年将达61.60%、2030 年67.26%、2035年74.07%[35]。我国适龄青少年基本都在各级各类学校学习,抓青少年体育必须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体育课,强化课余体育锻炼;有效解决学校体育师资不足等问题,充分发挥体育综合育人功能;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推动体育科普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加强重点体校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衔接,充分发挥大学培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作用;注重校外高水平体育俱乐部组建,加强对俱乐部资质认定和指导,规范各种体育培训,支持为青少年提供更实效、更多元、更丰富的体育培训产品。
4 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关键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对体育发展要求提出了这项任务,并且与“加快建设体育强国”首尾相连,放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之前作为前置语。可以理解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前提和途径,通过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来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群众体育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关乎国民健康和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竞技体育是体育强国建设的支撑,关乎综合国力的展现和民族精神的凝聚。体育强国建设的成效必然通过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表现出来,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整体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体育强国建设程度的关键。时隔十年的党代会报告再次提出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主题鲜明、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一方面说明两大领域直接关乎体育发展的全局,其发展的高度、深度和协调度直接决定体育强国建设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表明两大领域能否实现全面发展,直接影响着体育强国建设的进程。
新时代通过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完善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从供给侧创造条件适应各层各类人群健身需求,群众体育在区域、城乡、人群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从2014 年33.9%上升到2020 年37.2%;人均预期寿命由2015 年的76.34 岁增长至2021 年的78.2 岁;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提高,2014 年为89.6%、2020 年为90.6%;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2015 年为10%、2020 年为20%;体育场地面积大幅提升,2021 年底全国体育场地397.1 万个,较2013年增长134.3%[12]。通过广泛开展的群众体育,为竞技体育创造了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红利”,“体育人口”的激增促进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2012 年以来我国运动员共获得986 个世界冠军,创造127 次世界纪录;2014 年、2018 年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高居金牌榜榜首,连续第9、10 次蝉联亚运会金牌奖牌榜首。2016 年、2021 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连续第5、6 届奥运会跻身金牌榜前3 名。北京2022 年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实现了“全项目参赛”的历史性突破,部分项目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带动了我国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达到3.46 亿。北京冬奥会留下感人至深的北京冬奥精神,激励着全国人民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火热实践中奋勇前进。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第一, 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不够顺当。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是分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切入点,也是认识体育发展最基本又最具普遍性的范畴。解决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需求“应然”和不平衡不充分供给的“实然”之间的矛盾,是全面发展的主线和关键。制约中国体育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激增的体育需求导致了有效供给不足,供给侧调整改革整体滞后于快速增长的体育需求。从体育发展的现实看,健身场地和条件供给不能满足群众健身的多样性要求,以线上健身为例,参与线上健身的年平均每月活跃用户从2016 年的140万增长至2021 年的1.38 亿,线上资源供不应求[36]。竞技体育成效同国家和社会期待有差距,基础大项的竞技水平亟待提升。适应群众生活水平提高而引发的多元体育需求徒增,保持竞技体育的世界竞争力,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平衡好这对关系是未来体育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群众体育区域发展差异较大。由于发展基础和体育自身状况不同,各区域体育事业发展存在差别,区域间财政投入和居民体育消费差距明显;城乡体育场地数量城镇为95.94 万个,占58.54%,农村为67.94 万个,占41.46%;体育场地面积城镇为13352.24 万m2,占68.58%,农村为61185.9 万m2,仅占31.42%[37];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农村地区的体育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严重不足。第三,竞技体育发展不均衡。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优势项目与潜优势项目、夏季奥运项目与冬季奥运项目、传统项目与新兴项目、民族民间民俗体育项目等发展不均衡等难题存在,保持优势项目、
开发潜优势项目、提升弱势项目、补齐短板项目的任务艰巨。特别是振兴群众喜闻乐见的“三大球”项目任重道远,足球项目改革步履蹒跚。此外,职业体育发展缓慢,职业俱乐部建设、职业运动员管理、职业联赛机制、品牌赛事体系等有待健全。
新时代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反映了人们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体育强国梦的执着追求,彰显了中国体育发展路径、理论体系、制度构架和精神文化的优势和自信。推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是对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超越,是实现二者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具活力的全方位发展。新征程上要从“全面”二字深入领会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的深刻意蕴。一是推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互动发展。加快群众体育发展,提升竞技体育水平,更应注重二者互动发展,发挥彼此的优势和特点,达到共同进步、整体提升、总体繁荣的目的。要积极探索群众体育促进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发展的规律,群众体育发展注意对接竞技体育发展的需求,青少年体校、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等主动为竞技体育“塔尖”输送优秀人才,切实将服务国家竞技体育发展需要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单项体育协会发挥典型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运动项目推广、体育赛事举办、体育活动普及、从业人员培训等领域示范引领,利用资源集中、人才集聚的优势,切实将满足群众多元体育需求作为协会发展的立足点。准确把握体育发展供需变化的主要表征,不断改进体育供给的质量和效益。以问题为导向,改革创新破题,在同一高度和同一水平上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二是以全民健身换代促进群众体育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 年)》中对“促进群众体育消费,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建设国家步道体系,推动体育公园建设”等提出了明确要求[38]。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识别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加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的体育需求;激发体育市场的活力和潜力,满足群众动态的体育需求;发挥体育社会组织作用,适应群众多元的体育需求[39]。全民健身是群众体育的核心推展路径和重要发展形式,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从供给侧发力调动多方积极性,补齐健身场馆、赛事活动、健身组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等短板,积极引导和适应群众的体育需求[40]。三是以奥运争光升级促进竞技体育发展。奥运争光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动力,通过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构建以实现奥运会优异成绩为目标动力的管理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北京成功举办“双奥”,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上取得的优异成绩,标志着我国竞技体育达到了历史新高度。新征程上的竞技体育面临着巴黎奥运会、米兰冬奥会的赶考,需要创新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建立政府、市场、社会相结合的新型举国体制;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训练体系,统筹国际国内体育科技资源,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体育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三大球”训练、竞赛和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进职业体育发展,完善职业体育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运动员管理制度,创新职业体育联赛体制机制,培育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职业联赛。
5 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精准把握体育强国建设新形势、新特点和新问题,通过制定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旗帜鲜明地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现代化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发展之问。在对体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深刻总结中,彰显出科学谋划体育事业发展的前瞻意识,体现出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全面推进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强大意志,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导向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走好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新的赶考之路,需要始终不渝坚持党对体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坚持团结奋斗创造体育伟业,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乘风破浪、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