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国家文旅消费城市建设看博物馆发展

2023-12-21陈雪飞

东南文化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旅博物馆消费

陈雪飞

(郑州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4)

内容提要:2020 年国家实施文旅消费城市的选拔和建设工作,文旅消费城市建设有关文件对博物馆的规定反映了国民文化需求变迁下博物馆发展的趋势:博物馆不仅对文化旅游有着深入的参与性和贡献度,而且成为现代文化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作为文旅消费城市的文化消费网点,博物馆一方面以规模数量的提升和空间布局的景区化、地标化,为观众参与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以文化休闲场馆的定位完善综合职能,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在拉动文化消费基础上保证国民的文化参与以及服务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从诞生之时就呈现出不断变化发展的态势,这在业界和学界都是不争的事实。博物馆的社会化保证了其持续发展,同时又规定了其发展的阶段性:作为社会产物的博物馆,其如何发展、发展方向必然受到社会阶段性的制约。这决定了把博物馆置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考察的合理性和必要性。2015—2020 年,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先后通过选拔建设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文化和旅游消费(以下简称“文旅消费”)试点和示范城市工作,以试点、示范城市的文化旅游拉动消费。其中,相关文件如《关于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文旅产业发〔2020〕71 号,以下简称“《通知》”)和《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工作评价参考》,明确把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界定为文化消费设施并作出一系列规定[1],以政策文件的形式揭示了博物馆在新阶段的发展问题。是故本文拟从对国家文旅城市建设的文件解读出发,结合博物馆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成果,立足文旅融合的大环境,探讨博物馆如何在文旅消费城市建设中寻求相应的发展轨道,以期实现文化遗产资源和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将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可持续性相结合。

一、文旅消费城市建设凸显博物馆对于旅游和城市发展的意义

国家文旅消费城市政策的出台是在供给侧理论指导下,对新经济常态中的文旅融合、人民文化消费需求改变等发展趋势的适应。2015 年6月,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联合开展“拉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试点项目”[2];2016 年6月,全国文化产业工作会议正式对外公布第一批第一次26 个试点城市名单;至2017 年2 月,已确立45 个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3]。2020 年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公布了第一批60 个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15 个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4]。前文提到的《通知》也明确指出,到2022 年国家拟建设100个试点城市、30 个示范城市[5]。建设文旅消费城市,是国家职能部门依据供给侧理论,从改善旅游服务和创新旅游产品等方面拉动文化消费所采取的举措。虽然新冠疫情在某种程度上打乱了原有的部署和进度,但该项工作在一定意义上仍是以文旅融合实现文化消费助力城市发展的中国方案,能够使博物馆发展融入我国城市和文旅建设中,凸显博物馆对于旅游和城市发展的意义。

博物馆和旅游业的密切关联早已形成。20 世纪90 年代就有调查数据显示,英国的海外游客在英国逗留期间,参观英国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比例高达75%,且英国每年博物馆参观量超过1 亿人次[6]。法国卢浮宫(Musée du Louvre)每年吸引着数百万人观众参观,2002 年共接待570 万名参观者[7]。博物馆和旅游的关系日益受到普遍关注,2009 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与旅游”(Museums and Tourism),倡导博物馆向社会展示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可持续的文化旅游。我国博物馆与旅游业的融合至少可以追溯到1999年,因为《中国旅游年鉴》从该年开始,在“旅游行业”下分设的“相关行业”里专列“博物馆业”,综述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情况[8]。较之于上述实践的先行,直到2017 年5 月,《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发展文化旅游”,在政策层面首次明确提出文化旅游,并规定其休闲娱乐消费的性质。此后,在2018 年4 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成立,文旅融合被赋予了身份和制度的保障;2020 年国家文旅消费城市的选拔和建设付诸实施,其选拔标准进一步揭示了当前阶段博物馆、文化旅游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通过分析表一可知,截至2020 年,在60 个文旅消费试点城市中,历史文化名城占比43%,旅游城市占比96%,省会直辖市占比37%;在15 个文旅消费示范城市中,历史文化名城占比87%,旅游城市占比100%,省会直辖市占比73%;文旅消费示范城市中非省会城市仅占27%,远远低于省会直辖市73%的占比。显然,试点城市和示范城市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为省会城市、是否是历史文化名城。换言之,省会城市的城市体量是一个潜在的衡量标准,反映该城市综合吸引力、文化消费能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使用情况;历史文化名城通常表明该城市历史悠久、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并且保存较好。15 个文旅消费示范城市与旅游城市(占比100%)完全重合,与历史文化名城(占比87%)、省会城市(占比73%)高度重合,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旅游业、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和该城市文化设施的正相关。上述关系中,历史文化名城赋予了博物馆丰富的藏品资源,见证了地方的文化传承,从内容上保证了博物馆和文化旅游的融合关系;同样,观众对博物馆的参观又成为衡量该城市旅游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标准。

《通知》中规定试点城市申报文化消费设施的建设情况、示范城市申报文化消费设施利用率。文化消费设施的建设情况和文化消费设施利用率的区别,其实涉及示范城市建成标准的问题,体现了城市发展、旅游业和文化设施的内在联系。换言之,《通知》是以选拔标准的政策形式肯定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对地方文化旅游的参与和贡献。新经济常态下,人民文化需求的转型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文化因素在旅游中的分量愈发增大,作为文旅融合的结果,博物馆和旅游业的进一步结合成为博物馆发展的趋势。博物馆的发展被纳入文旅城市的建设成为必然。

《通知》相关内容的颁布其实是与学界的理论探讨、业界的实践工作相呼应的。有关博物馆和旅游、城市关系的探讨,学界早已不乏其声。西方相关研究在考察博物馆数量与预期的国内生产总值(该值被视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关系的基础上,将每个社会以国际等级制度分类划级[9],把博物馆的建设提升到衡量城市发展标准的高度上。国内学者如陆建松指出当代博物馆的建设不仅仅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还要从建设旅游产业和促进商贸发展角度考察博物馆的功能和建设[10];单霁翔则从城市文化建设、城市客厅、城市文脉等方面提出了博物馆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具体思路,强调了博物馆对于现代城市发展的建设性意义[11]。2020 年以来,国内博物馆相继在文旅融合发展中践行相应举措[12],其中,南京博物院以实例论证了博物馆对地方旅游的贡献度[13]。

在文旅融合的新格局下,对于中国博物馆而言,如果说1999 年是博物馆自觉向旅游业靠拢的开始,那么2020 年国家对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和文旅消费示范城市的评选,既是对以往博物馆和旅游业融合实践的总结确认,更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对博物馆发展的引导,让博物馆更自觉地把自身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从而服务于文旅城市建设。

二、基于国家文旅消费城市建设的博物馆发展

从2015 年、2016 年,国家实施“拉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试点项目”,确立了45 个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到2020 年国家确立文旅消费试点和示范城市,“文化消费”被“文旅消费”取代。称谓变化的背后是消费需求转变引发消费内容的转变,深刻反映了近年来国民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费需求的转型,是“消费主导逻辑”作用的结果。国民文化消费需求的转型客观上对文化和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要求;文旅融合作为对文化消费需求变迁的回应,则为积极处理消费供给和需求关系提供了路径。其中博物馆作为文旅融合的典型,构成了文旅消费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如上所述,业界关于博物馆对城市发展、文化旅游的意义已形成共识,纷纷从行业实践出发并结合各自博物馆实际探讨了应对举措,但关于国家文旅消费城市建设对于博物馆发展的影响则着墨不多。作为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和文化消费场所,博物馆关系到文旅产品供给和文化消费、文化需求,故而从国家政策以及城市发展部署出发,国家文旅消费城市的建设势必把博物馆纳入城市建设,并影响着博物馆的发展。

关于文旅消费城市建设中的博物馆,《通知》提出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要建设集合文创商店、小剧场等多种业态的消费集聚地,规定完善博物馆、美术馆、演出场所等消费配套设施,将文化消费嵌入各类场所,打造群众身边的文化消费网点。该内容是对国家文旅消费城市建设中博物馆发展所作出的科学研判和指导,亦是对公共文化服务于文旅融合以及文旅融合中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发挥作用的规定。而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作用的发挥与其嵌入方式、规律等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公共文化设施可嵌入不同的客体,“是需要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设施的空间设计、资源配置就不能照搬城市设施的做法”[14]。所以,《通知》在明确了博物馆文化设施属性的基础上,把参观博物馆归类于基于一定文化需求动机的文化消费活动,把博物馆、美术馆和文化消费网点相联系,把博物馆、美术馆嵌入文化消费集散地,以顺应文旅融合和文化消费需求的变化,满足文化需求,促进文化消费。综上,关于国家文旅消费城市建设中博物馆的发展,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对外关系到博物馆规模和空间分布,对内则是基于文化休闲场馆的综合功能的构建。

(一)博物馆数量规模扩大化和空间分布景区化

长期以来,受行政事业属性、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博物馆布局大致沿袭地方行政级别的划分,呈现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坐落在省会直辖市、中小型博物馆散布于地市县的特点。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发展不平衡,并且中小型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的观众数量与大型博物馆相比有较大差距,馆际差异明显。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博物馆职能的发挥,博物馆对城市形象、文化展示、市民文化素养的整体效用不高,博物馆公共性、可及性和共享性在实践中较难实现。当国民文化需求转型,文旅城市建设着力于文化产业供给侧调整以拉动文化消费时,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职能以促进文化消费,首先应在博物馆的数量规模、空间分布方面有所保障,使博物馆呈现出数量规模扩大化、空间分布景区化的演变路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以众多的文物典藏见长,其建筑兼具城市地标性;小型专题博物馆、民居博物馆、行业博物馆乃至其他类型博物馆则渐次增多,从而呈现出城乡分散布局的趋势;同时更多的遗产资源以建立博物馆等形式纳入游览景区的范畴,使得博物馆走向景区,和遗产保护、旧城改造、旅游联系在一起。在目前的实际发展中,我国博物馆在5A、4A 级景区名单中已经占有相当比重,如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常州博物馆等都是江苏省的国家4A 级旅游景区,广受游客好评;此外,部分专题博物馆、民居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散落在旅游景区,如浙江乌镇、江苏周庄等古镇以及山西平遥古城内分散布局的民俗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等,与遗产保护、历史街区、旅游景区融为一体。再次是把博物馆本体作为旅游目的地来打造,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旅游线路的统筹规划。将博物馆融入相应的旅游线路,以文旅融合的方式提升旅游文化含量,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二是将综合类、遗址类、专题类等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串连起来,依据藏品特色打造博物馆主题线路,以集群效应发挥博物馆的旅游优势,从而把博物馆打造成城市旅游的目的地。以上海为例,上海许多文博场馆不仅位于重要景区,兼具地标性建筑身份,而且构成了文旅游览线路。从外滩到陆家嘴,从中华艺术宫到徐汇滨江,上海的文博场馆散落在浦江两岸,中华艺术宫、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等形成上海旅游的文博线路。上述规模化、景区化的发展路径无疑为博物馆充分融入地方文旅经济和公众生活提供了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其共享性和公共性的实现。

(二)走向文化休闲场馆的博物馆建设:综合功能的构建

国家文旅消费城市建设着力于顺应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转型升级的新趋势,持续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能级,以加快建立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长效机制。其中,当文化需求呈现出需求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时,从产品供给入手推动国民消费便成为必要举措。作为文旅消费城市中的文化消费集散地、被归类为文化消费设施的博物馆,如何满足观众需求以增强旅游吸引力,便成为题中应有之义。文旅消费城市建设对博物馆功能提出新要求的同时,博物馆自身也面临着观众需求变化的挑战。近年来博物馆观众研究显示了博物馆观众需求、身份等的变化,如果以参观频次区分博物馆观众,当前绝大多数博物馆观众属于非经常性观众,他们倾向于寻求放松、舒适的环境以及能与他人社交互动[15]。此外,核心观众对博物馆体验的新颖性、多样化和个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6]。故而如何将非经常性观众转变为经常性观众并留住核心观众,很大程度上是博物馆如何实现目标观众需求的问题。在当前结构性需求变化的前提下,无论是基于拉动文旅消费促进城市发展,还是基于博物馆自身留住观众,博物馆都面临着从传统的收藏、研究和教育的文化机构走向综合职能的文化休闲场馆的趋势,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博物馆通过可视性、沉浸式等体验增加了展览和社教活动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博物馆满足观众休闲需求提供了便利条件。事实上,各地博物馆已经成为旅游打卡地和居民娱乐休闲的重要场所。据统计,2019 年春节期间全国旅客达到了4.15 亿,其中40% 以上游客参观了博物馆,远高于参观室外历史文化街区18.4%的比例[17]。2023 年春节假期前三天,上海博物馆累计参观量约1.82 万人次,同比增长98.6%[18]。这不仅仅是上海博物馆的个案,在整个2023 年春节期间,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将参观博物馆列为过年计划的必选。博物馆正在被纳入公民的休闲体系[19]。

博物馆的收藏、研究和教育职能始终是博物馆的立身之本,也是博物馆不同于其他场馆的根本所在。作为非营利性的公共文化机构,博物馆的公共性要求其服务于公众需求,发挥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文化基础性作用。博物馆可视化、数字化多种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及其休闲功能,是博物馆面对社会发展所作出的策略调整,最终服务于博物馆基本功能的实现。可视性、参与性与趣味性的展示方式和手段不仅可以满足观众的娱乐休闲和求知需求,而且有利于吸引博物馆的潜在观众,逐渐将非经常性观众变成经常性观众。因为观众经常性的参观行为更有助于强化他们的认知,促使博物馆展陈效果从作用于观众的认知层面深入到心理层面。同时经常性的参观行为客观上既提升了公众的文化参与程度,保证了博物馆公共性、共享性、可及性的实现,又有利于拉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文化消费。所以,在文旅消费城市建设中,博物馆在以文化休闲场馆的定位构建综合职能、满足观众休闲娱乐的同时坚持文化张力,“是立足于现在、服务于当下的文化建构”[20]。这在近年来的博物馆实践中都逐一得到体现:第一是博物馆非展示空间的比例增加[21],且多为休闲和服务空间,因为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博物馆被视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一部分,是休闲交流的文化场馆;第二是文创产品的开发、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以及可视化、趣味性等技术手段的运用,为博物馆旅游体验化、互动化提供良好的服务,并保证了博物馆展览和社教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智能化;第三是充分利用多样化的展陈主题和内容,关注公众需求,发挥娱乐和教育综合功能。以2023 年春节期间就上海推出的文博艺术展为例,据统计,上海市区各级博物馆、纪念馆、艺术馆以及行业博物馆等百十家文博机构,仅仅在2023 年春节期间就推出143 个展览,主题涉及文物、家装设计、绘画、书法、摄影、武术、民俗以及少儿等[22],以满足公众多方面的文化消费需求。

三、结语

国家文旅消费城市建设中博物馆的发展问题本质上还是文化遗产和城市发展的互动问题。城市发展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发展策略和发展理念也在不断演变,出现了“文化城市”“旧城保护”“城市复兴”等不同的理论解释和倡导。对该问题的探讨反映了特定阶段的发展问题,从目前的研究看,至少达成了如下共识:肯定文化对城市发展的贡献,并且大致归结为城市在现当代发展中如何保持历史传统、文化记忆从而保持国民的精神归属以及提高人文素养。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博物馆对文旅融合、城市发展的意义才更能被理解和肯定。

国家文旅消费城市建设中博物馆的发展问题,关系到中国城市发展的特定阶段下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也关系着博物馆以推动文旅消费为切入点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问题。文旅融合背景下,国内博物馆与文化旅游需求相融合,是融入地方经济、助力城市发展的有效途径。博物馆无论是作为文化休闲场馆还是作为旅游目的地,从根本上都是利用丰富的藏品优势和新技术赋予的活化策略,吸引观众参与文化教育,保证博物馆社会职能的充分发挥,博物馆文化休闲功能始终建立在其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之上。

当下博物馆发展理念从对“物”的关注转向“以人为本”。关注文化消费和需求成为该理念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体现,不仅仅关系到文旅消费城市建设中博物馆的阶段性发展,还涉及经济社会中博物馆的持续性发展。在后疫情时代,社会经济面临着如何拉动内需刺激消费、造福民生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收藏文物的消费热点和文物市场的发展,以及文物和收藏品的流通启动,构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内容,更是需要博物馆继续围绕着文旅需求和消费作出更多的担当。博物馆提供的文旅消费服务,必将为其秉持的文化张力注入新的力量,参与社会变革,引导大众融入,更好地履行服务社会的使命,从而有利于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文旅博物馆消费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博物馆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40年消费流变
文旅照明的兴起
新消费ABC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