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点儿X因素
2023-12-20郭影强
郭影强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第一中学高中部
ztdos@qq.com
多年来我经常收到学生提出的如下三个问题:“老师,你会黑别人的电脑吗?”“老师,怎么控制别人的电脑?”“老师,能不能玩游戏?”问题提出者还通常带着激动的语气、同伴的哄笑。我一般将其归结为学生的好奇心,但最近发现答案或许是另一个东西:X因素。
“X因素”是英文中的一个常用词,泛指某种东西身上你解释不了的某种因素。我以为好奇心——黑客和游戏的执着关注,其实就是学生内心一直锁定的X因素(我以为能用好奇心解释,其实并不能)。据科普作家万维钢介绍,X因素是呆伯特系列漫画的作者斯科特·亚当斯(Scott Adams)发现的(孤陋寡闻如我没看过这个系列漫画,特意上网找了一些来看)。万维钢将其用来分析如笨重的大哥大手机、笨重的电脑等易用性很差却受到广泛欢迎的产品——“X因素,是能让人们为了这个因素而容忍你这款产品所有缺点的因素”。
立马可以下一个判断:信息技术学科就自带X因素,因为这些年从学生那儿收到的反馈套用一句流行语就是“电脑虐我千百遍,我待电脑如初恋”。
制作出漂亮的文档、表格或PPT,编写出各种功能的程序,使用工具把意图或创意转换为一个可见的产品,这些活动带来的成就感是令人欣喜的(如果没有老师的絮叨和强制就更好了)。我猜,技术效应就是学生乐此不疲的X因素的内核之一(学生的求知好奇心当然仍然是另一个内核)。
继续猜想,技术效应的多层机制及其与学生的心理互动,应该是X因素的深层魅力的来源。虽然有人说现代科技拆解了事物的内部构成从而使得其被祛魅(神秘构成被揭穿),但其复杂度本身又构成了新的魅力,形成了一个自我赋魅的效果。随着物联网、AI等新内容新主题的拓展、概念的丰富和认知的深入,学生又可以探索更加有料有趣有味道的活动,课程魅力随着科技的发展一路前行。
然而,课堂有时候甚至经常也会让学生失去兴趣,猜想之三是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冲击或抵消了里面的趣味——显然,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是其中影响最大的要素。虽然学情分析是教师经常做的事情,但面对几十位感受、经验和认知各不相同的TA们,教师也未必知道这种无趣因何产生。因此,X因素是一个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去寻找、去发现、去把握的东西。有了它,初心的重新唤醒、动力的继续维持、困难的不断克服、挑战的不断前行方有更大的可能。
一线教师没有如科学家那样进行严谨的科学实验的条件,只能在行动情境下采用带有反思意识的行动策略和方法去探讨是否果真如此。行动未必能揭示X因素的背后机制,但它却是进行主动建构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已经拥有的东西,让我们关注一下能否捕捉到神秘有趣的X因素,更进一步,能否主动建构出带有X因素的课程和教学。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说美就是有意味的形式,愿我们的课堂拥有X因素带来的更多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