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四个之问”的深刻回答
2023-12-20华启和
华启和
(东华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昌 330013)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大考验,我国正处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1]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之大者”,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创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新境界。
一、科学回答中国之问,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所谓“中国之问”,指的是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在经历伟大的社会变革,承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任务之重、社会风险挑战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中国课题。在众多的课题中,实现现代化、走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的中国之问。党的七大就提出了“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而斗争”的奋斗目标,由此开启了党和国家现代化探索的艰辛历程。从1953年提出“一化三改造”的工业化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从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再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地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初心和自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道路的新判读,深刻回答了我们要追求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追求现代化的“中国之问”。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普遍目标,也是人类文明的必然走向。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逐步走向现代化的道路,由此带来科学技术的极大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和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这些都是过去无法比拟的。然而,西方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人已经从匍匐于大自然面前的奴婢,变为大自然的主人和主宰者。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再到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异化为征服与被征服、控制与被控制、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2],从而导致人与自然不断地走向了分离状态,由此造成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全球性的环境难题。可见,西方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种无止境地征服自然、向自然索取的行为方式,必将遭受自然的惩罚。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一些西方国家相继发生了大气污染、水污染、食品污染等环境公害事件,导致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震惊世界,由此引发了人们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深刻反思。西方国家所走过的现代化道路不是人类发展的模板,也不具有普世价值。很显然,中国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不能走欧美的老路,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现代化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把中国式现代化界定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基于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从而科学地判断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有异于西方,而且具有中国特色。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既解决温饱问题,又解决环保问题;既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需要,又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现代化的科学表述,消解了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摆正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指认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提出了新时代现代化的新要求,凸显了新时代现代化的新特征,从而开启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时代,也开启了现代化的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终结了西方社会所固有的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创建了人与自然一体化的世界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西方传统“单纯经济增长”理论的超越,是对西方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现代化的扬弃,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走的是绿色发展之路。所以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实现了社会的伟大变革,它不是简单延用我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母版,而是实现了传统生态文化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时代融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理论的模板,而是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理论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具体实际的深度结合;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环境保护的再版,而是充分总结并借鉴了世界社会主义生态运动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不是国外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翻版,而是在汲取人类文明精华和西方现代化建设经验基础上实现的新飞跃,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二、科学回答世界之问,构建清洁美丽的世界
所谓“世界之问”,指的是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前所未有,提出了许多需要回答的世界性课题。当今世界面临许多全球性的问题,已经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严峻的挑战。“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4]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全球性问题所发出的“世界之问”。在全球生态危机面前,世界各国是担当尽责还是退群甩锅?是合作共赢还是零和博弈?这是全人类都必须回答的“世界之问”。中华民族是富有正义感的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是追求进步事业的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5]。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自觉地把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1956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6]。1985年,邓小平同志也指出:“到下世纪中叶……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7]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全球眼光关注世界变化,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九届六中全会把“坚持胸怀天下”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世界大党的天下情怀和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里所讲的“人民”,不仅包括中国人民,还包括世界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推动全球发展迈向新时代,造福各国人民。”[8]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先锋队,也是全心全意为世界人民服务的先锋队。
面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也是推动全球生态治理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在国际国内舞台上多次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建设一个清洁美丽世界,及时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世界之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9]94世界上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处于同一个家园。从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国目标,延伸到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全球目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共谋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天下情怀。建设一个清洁美丽世界,植根于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国际情怀[10]。“清洁美丽世界”的科学论断是在全球生态问题不断显现、全球生态治理遭遇赤字的背景下提出的,是以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以道义、规范、负责任的国际交往新方式为核心内涵的政治愿景和未来发展规划[10]。“清洁美丽的世界”是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世界景象的一种深刻反思和自我救赎,其倡导的是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旨在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清洁美丽世界,符合人类普遍的美好愿景,代表人类未来发展方向,彰显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人类向度。
“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是解决世界生态乱象、全球生态危机的中国方案。世界好,中国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世界的问题,就是中国的问题,全球生态治理需要中国的参与。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尽管有的西方国家特别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不断地退群、甩锅,拒绝承担发达国家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中国却始终如一地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展现出了一个大国应有的风范,彰显了一个大党应有的担当。一直以来,中国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生态美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逐步构建了“四梁八柱”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不仅积极落实《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气候协议,统筹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双碳”目标,积极落实碳减排任务。“双碳”目标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为构建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中国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只要是对解决全球性问题有帮助的事情、能给全人类带来福祉的事情,中国就会下定决心去做,并且把它做好。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于这种全球责任的认知自觉和担当自觉。当然,生态环境问题无国界,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人类命运与共,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没有出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保护我们共同赖以生存的家园,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清洁美丽世界。只有开展全球合作,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才能推进“清洁美丽的世界”建设行稳致远。
三、科学回答人民之问,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生态福祉
所谓“人民之问”,指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产生新的期盼,提出了新的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为了谁、依靠谁、造福谁,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区分唯物史观之群众史观和唯心史观之英雄史观的根本标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11]。“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12]19从建党初期“让天下的劳苦大众得解放”,到今天“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建党初期“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到今天“看真贫、真脱贫”;从建党初期“真正的铜墙铁壁是群众”,到今天“人民是真正的英雄”(1)参见《不负人民 人民不负》,载于《光明日报》2022年7月21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心中永远装着人民,永远为了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没有自己的任何特殊利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回答“人民之问”的关键,就是要聆听人民心声,回应人民的重大关切、解决人民的现实问题。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老百姓渴望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生态产品。老百姓的渴望和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目标。“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也是贯穿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条鲜明主线,集中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本质特征。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价值追求,解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为了谁、依靠谁、造福谁的“人民之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9]29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实现人民的生态福祉,这是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中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满足人民的需要和期盼始终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任何时候都始终把人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最大的追求[13]。人心就是最大的政治。“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执政党使命所在”[14]。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要全心全意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办好,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2)参见《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载于《光明日报》2022年6月10日。,这同样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过去我们发展经济,解决温饱问题,是为了民生;今天我们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环保问题,也是为了民生。改善生态环境“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15]“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民心之所向,也是民生之所需。你挣到了钱,但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9]26-27可见,美好生活不仅体现在人民对物质生活的满足,还体现在对优质生态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的满足;生态环境在人民群众幸福生活中的地位不断凸显,改善生态环境也就没有休止符。过去,经济建设是解决民生问题;今天,改善生态环境也是解决民生问题。因此,要始终坚持生态为民的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
当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既要以人民为中心,也要以人民为主体。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生态文明建设造福人民;生态文明建设也要依靠人民,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1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人民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因此,必须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是人民群众共同的期待。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建设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与首都人民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为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表率,号召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3)参见《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全社会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让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载于《光明日报》2022年3月31日。。
四、科学回答时代之问,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所谓“时代之问”,指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加之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及其风险的严峻复杂,提出了诸多重大的时代课题。曾经引以为豪的工业文明渐次陷入困境,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其表征。西方社会寄希望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球性的问题,国际社会矛盾依然突出。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方面,还是在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方面,当今世界正站在人类文明向何处去、是生存还是毁灭的十字路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时代,无疑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然走向。就此而言,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的战略地位和战略目标不断提升。习近平总书记以对国家和人民负责任的态度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都是前所未有,并明确指出:“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9]35。“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论断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不仅勇于理论创新,而且善于理论创新。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作指导。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课题,都需要不同的科学理论作指导。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也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面对人类文明走向何方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人类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政治愿景。一方面,深化了对“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强”起来,也要“美”起来。“生态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亮的底色,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标配。如果缺乏“生态美”,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缺乏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也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的战略高度,鲜明地界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属性。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一定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那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到底“新”在哪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如何回答了时代之问?所有的问题都要归结到一点,就是新时代人类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这对关系状况直接关涉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工业文明虽然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成为自然的主人,挥舞起征服自然之剑,自然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靠自然界生活。”[17]人需要自然,人对自然的伤害,必然伤害到人类自身。人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者,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推进人与自然的关系回归本真的状态,这就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而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尊重自然,是人类对待自然最基本的态度。没有对自然的尊重,就谈不上对自然的顺应和保护。事实上,尊重自然,也是尊重人类自身;没有对自然的尊重,就没有对人类自身的尊重。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回馈人类;人类粗暴地对待自然,自然也会粗暴地对待人类。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是处于同等的地位。人因自然而生,尊重自然,才会顺应自然。顺应自然,并不是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无所作为,而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合理有效地利用和改造自然。顺应自然,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遵循自然规律,必然遭受自然规律的惩罚。顺应自然,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然,是从爱护的角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工业文明时期,人类更多地是过度开发自然,对自然缺乏应有的保护,从而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准则,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让自然休养生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其目的就是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在人与自然之间实现公平正义。这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重塑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基本遵循。用和谐、共生来标注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超越了西方伦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西方伦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偏狭且极端,要么以人类为中心,要么以非人类为中心,究其原因在于其理论存在缺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科学论断,阐明了在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不能以人类为中心,也不能以非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二者之间是和谐共生的关系,不存在以何者为中心的问题。通过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可以从思想根源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为破解人与自然紧张关系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12]17-18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之问”各有侧重:“中国之问”强调的是本土化要求,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才具有生命力;“世界之问”强调的是全球视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必须与世界的命运相结合,必须解决全人类面临的问题,才能占据道义的制高点;“人民之问”强调的是人民性,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必须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必须关照人民群众的期盼,才能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时代之问”强调的是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必须与时俱进,必须解决时代课题,才会充满生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四个之问”的深刻回答,为人类社会主体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自主性提供了理论遵循,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共同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