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的系统思维探析

2023-12-20

唐都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思政课研究生育人

殷 峰

(长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64)

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是高等教育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审视研究生思政课的育人过程,是提升研究生思政课育人实效的重要思维前提,也是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实践要求。明确指导育人过程的科学原则,优化构成育人过程的核心环节,坚持贯穿育人过程的根本方法,实现教育原则、教育环节和教育方法的有机统一,是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系统思维的逻辑表征。

一、育人过程的科学原则

科学原则是反映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实践规律和运行特征的根本标识,是贯穿并指导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的规范标尺。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情感性原则,凸显了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的人本价值、环境特质和精神内涵,构成了规范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的原则体系,对优化育人过程、提高育人实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要求把握育人过程中不同主体的特殊属性和实践功能,厘清主体内在关系和互动方式,彰显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的人本价值。

首先,教师是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的首要主体。在现代教育环境中,体制化教育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方式和关键渠道。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是体制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整个育人过程中担负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教育职责,对育人目标的实现和育人方案的实施具有直接责任和重要使命。因此,要系统优化课程育人过程,就必须强化师资队伍,加强教师的能力建设和素养提升。具体而言,不仅要对任课教师的个人能力进行评估,不断规范任课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也要对育人单位的教师队伍进行整体建设,综合评价教师队伍的育人质量。不仅要关注教师队伍整体性的政治思想和业务能力建设,还要注意激励和开发任课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创意和业务特长;不仅要全面分析教师队伍存在的相关教学问题及育人困惑,更要接受任课教师的特殊性教学反馈和教学建议。

其次,研究生群体是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的关键主体。如果说教师是思政课育人过程的主导者,具有主导性意义,那么研究生则是思政课育人目标和育人实效的直接承担者和实践者,具有关键性意义。一方面,研究生是思政课育人的直接对象,是教师教学工作和育人活动的对象性主体。研究生思政课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都离不开研究生的主体性存在。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需要以研究生群体的集体学习、集体研讨、集体实习为过程载体,以研究生政治能力和政治素质的整体提升为实践表征。同时,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也要避免只重视学生集体教育而忽视学生个性培养。研究生思政课小班化教学可以在形式上为个性培养提供实践场域,其本质就是要注意将课程育人的理念、目标和内容,在个体身上得到深度实践及其个性化呈现,从而将课程育人过程的整体性目标和集合性内容与研究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化能力全面贯通并有机统一。另一方面,研究生是思政课育人过程的支持主体,为育人过程的系统优化提供主体需求和能力支持。无论是研究生个体还是其群体,在思政课育人过程中都具有主体能动性,即在教学实践和育人活动中,研究生都不是机械被动的存在,也不是僵化刻板地接受所有理论知识和育人内容,而是通过主体的选择性和反馈性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和育人环节相联系,展现其在课程育人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研究生不仅会通过自身的学习成效直接彰显课程的育人目标和教学内容,还会将自身的现实需求反馈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影响任课教师的教学计划和育人活动,最终在相互影响中实现课程育人过程的动态发展和系统优化。

坚持主体性原则需要准确把握主体交互性的客观意义和实践价值,从主体互动关系中动态把握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的实践路径,避免对育人过程中主体间的生动联系和互动图景进行静态分析和机械演绎。我们必须转换思维方式,跳出“主客二分”和“单向作用”的思维框架,以主体多元互动的关系向度来审视课程育人过程,实现从单一主体的实践交往走向多元主体的融通协同,以课程育人过程中的若干对立统一关系为分析主线,重新构建研究生思政课育人实践的逻辑前提。

(二)开放性原则

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是一个要素互动、场域贯通的过程,其育人进程和育人环境都表现出开放性特征。开放性是研究生思政课育人实践的本质特征,也是推进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方面,课程育人进程的开放性。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进程不是一个短暂的课程学习进程,更不会以研究生思政课的课程结束而停止。从硕士阶段到博士阶段,研究生思政课的育人进程首先具有环节扩展的特征。一般而言,研究生思政课的课程教学活动主要集中在第一学年,重点围绕特定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展开理论学习。随着思政课程学习的结束,研究生思政课的育人进程开始转向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研究环节。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而言,这一进程是思政课学习的必然扩展和实践深化;对于其他学科的研究生而言,思政课的学习成果将会在其专业课程学习中,通过课程思政的形式再次呈现,并通过课程思政的方式深入地与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进行有机融合。此外,研究生思政课的育人过程还具有实效递增的特征。研究生思政课的课时相对固定,主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进行系统学习,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就,进而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主动关切和理性分析。通过完成必要的研究生思政课学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较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获得分析现实问题的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此基础上,专业课学习、专业领域研究和毕业论文的撰写等诸多环节都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综合运用,从而将思政元素和思政价值有机融合到研究生学习全过程之中,研究生思政课理论教育的育人功能将会得到辐射与扩展,学生在思政课上的学习成效会通过专业课中的课程思政教育以及专业研究中对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的基础性运用而得到全面提升,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的实效性不断递增。

另一方面,课程育人环境的开放性。课程育人环境是指以研究生思政课的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场域组合,是主体力量、组织方式、资源条件和文化氛围的有机统合。研究生思政课育人环境的开放性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党建引领”夯实课程育人政治基础。政治性是研究生思政课的本质属性,“党建引领”不仅巩固了课程的育人目标和育人内容,更是在授课教师的政治意识素质和政治素质培养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党建引领”还可以使政治建设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在任课教师、教辅人员、管理人员、学团组织之间建立紧密的组织联系,从而为多主体协同开展课程育人创造良好的组织环境。其二,“校园文化”营造课程育人的浓厚氛围。研究生思政课的育人过程不能只局限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和课后研讨,还需要更广范围的校园文化环境提供支持。校园的楼宇馆所、设施设备、标语符号、草木道路以及整体样貌是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重要构成,其设计风格、种类样式和空间布局等可以成为研究生思政课育人内容的直接物质载体;而校园的理论宣传、艺术创作、节日活动等则构成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不断丰富思政类的精神文化活动,对研究生思政课育人目标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其三,“社会协同”形成课程育人强大合力。校园是研究生思政课的主要育人环境,但随着现代教育进程的开放性日益明显,社会环境的协同支持成为配合校园课程育人的重要场域环境。研究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要环境发生在社会领域,红色革命旧址、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实践研修基地等一大批社会资源,极大地丰富了研究生思政课的育人场所和育人方式,大大增强了研究生思政课的课程育人成效。

(三)情感性原则

在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重知识传授而轻价值塑造、重形式规范而轻情感共鸣的现象。从教育过程看,教育者习惯于把理论知识的体系性和科学性作为育人的核心任务,简单使用“我说你听”的灌输方法,使育人过程变得机械和僵化。从课程评价看,更多地以“知识文化获得”而非“价值情感认同”为主要评价标准,客观上造成了研究生思政课形式规范却温度缺失的状况。一些教育主体形式上是育人过程的“主导者”和“参与者”,但其内心情感却置身事外,实质上成了育人过程的“旁观者”和“局外人”。这种现象严重割裂了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应有的“知、情、意”的统一与协调,尤其忽视了情感和意志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非常重要,支撑其地位的是其人格、素养、学识及爱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老师”的四条标准:“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其中“有仁爱之心”是对教师情感态度的生动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老师一定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1]在谈到思政课教师素养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情怀要深”,并指出:“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情怀最能打动人,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要有传道情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投入真情实感,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有执着追求。要有仁爱情怀,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心中始终装着学生,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2]从习近平总书记以上的论断中不难发现,研究生思政课不能仅是理论知识的机械传授,思政课的育人过程不能是缺少情感的冰冷互动,而应当是教师有情怀、学生有情感、过程有温度的入脑入心过程。

二、育人过程的核心环节

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是研究生课程育人过程的核心环节。其中,理论教学环节承担着系统传授课程知识、培养学生理论素养的教学任务,实践教学环节承担着理论结合实践、实践提升认知的教学任务。

(一)理论教学环节

研究生思政课是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课程。理论教学是课程育人过程的基础环节和核心构成,是研究生思政课育人目标和育人内容的集中承载环节,对课程育人实效具有直接且重大的影响。从育人主体角度看,理论教学环节是思政课任课教师与学生全程参与和集中互动的过程,从教学方式角度看,理论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讲授教学和合作教学。

讲授教学通过教师的语言讲授向学生解释概念、叙述事实、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一般而言,讲授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这些方式各具特点[3]。讲授教学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是简单方便,讲授教学对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的要求不高,只需任课教师熟悉教学内容,并规范组织教学活动即可完成知识传授和答疑解惑的教学环节;其次是教师主动,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讲授范围、讲授程度、讲授方式等方面具有主动性,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业务特长和教学风格;最后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思考能力,讲授与倾听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学生通过倾听不仅可以直接收获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学习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讲授逻辑,从而激发学生同步审思的能力。与优点相对,讲授教学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其一是学习氛围单调乏味,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理论性较强,且教学内容丰富厚实,教师单向灌输式讲授容易造成课堂气氛单调乏味;其二是无法考虑学生个体需求和差异,由于研究生思政课的课程设置具有统一规范性,面对不同专业背景和认知需求的学生,只能统一推进教学活动,难以关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其三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讲授教学多重于讲解原理和传授知识,难以引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入思考和创造性转化。

合作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讲授教学的局限,通过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形成主体间的协作互动,从而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激活。合作教学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师生合作教学、生生合作教学、师师合作教学和全员合作教学[4]。与讲授教学相比,在教学目标上,合作教学更加追求“知情意”的有机统一。合作的前提是自愿。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通过科学设计合作教学活动,积极开发和创造合作条件,对接研究生群体的主体现实需要,为思政课教学活动营造较为浓厚的情意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合作教学更加强调多边互动,注重主体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和相互支持,践行主体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在教学评价上,合作教学强调标准参照评价。合作教学把个人竞争变为团队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团队计分,引入“团队基础分”和“个人提高分”等评分类型,以个人参与团队合作的成效和贡献以及团队竞争的总体成绩作为评定个人学习成效的主要依据。

(二)实践教学环节

对于研究生思政课而言,其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分为学术实践和社会实践两大类。由于学术研究是研究生的基本学习方式和能力素质要求,因此完成一篇思政类的学术论文或调研报告,无疑是将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内容与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的直接方式,通过学术实践培养研究生运用理论分析工具观照现实问题并展开逻辑分析的能力,这个过程就是一种理论传承和学术创新的实践过程。此种实践教学也是研究生思政课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社会实践是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在对标研究生思政课育人目标和育人内容的基础上,选择各种类型的社会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思政育人价值,开展一系列情景式教学或沉浸式体验活动,最终达到思政课教学过程的“知情意”统一和教学内容的入脑入心。

近些年来,利用红色资源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举措。通过校地合作、校馆合作等方式,将思政课堂搬到革命旧址或纪念场馆,采用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沉浸式体验等方式,让学生学习红色历史、丰富扩展知识链接、沉浸式体验革命先辈的生活、切实增强情感共鸣,自觉厚植家国情怀,最终实现红色基因与革命薪火的时代传承。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研究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践要求是:一方面,挖掘红色资源育人禀赋。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且辉煌奋斗历程的重要见证,凝聚着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资源是上好“大思政课”的“富矿”。思政课堂可以借助红色资源,以情境教学模拟还原历史环境,通过改善教学环境增强课程的感染力。革命文物图片与影像也可以纳入教材或教辅资料,丰富思政课教学的素材供给。红色资源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也便于优化教学设计,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建立红色教育实践基地。2022年8月,教育部等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建好用好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研学基地的实践教学功能”。高校在革命纪念馆等地建立实践基地,为研究生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场域支持。校馆合作有利于实现人员知识结构的互补,通过专业知识培训等方式共享教育资源。可以通过研学、参与讲解等形式,组织开展研究生主题实践活动。

三、育人过程的根本方法

研究生思政课教育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课程育人过程。要保证研究生思政课的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就必须在课程育人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开展课程育人实践。唯物辩证法和调查研究是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的根本方法。

(一)哲学方法: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一般规律的哲学方法,是科学系统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是研究生思政课的核心教学内容,更包含着指导研究生思政课育人实践全过程的根本方法。正如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5]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6]正因如此,我们应当将唯物辩证法贯穿到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之中,科学把握其内在规律。

唯物辩证法从“万物普遍联系”和“按自身规律永恒发展”两大角度把握世界的总特征,为研究生思政课改革创新奠定了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总基调。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要将思政课的主体要素、课程要素、环境要素等进行有机联系,从不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客观实际出发,梳理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联系方式、联系内容、联系程度和联系效果,在相互联系中把握整体的联系结构关系以及具体的联系作用效果,避免陷入孤立、片面的思维误区。永恒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的眼光看待研究生思政课育人实践和改革创新过程,从而防止思维僵化。无论是从研究生思政课改革创新全局看,还是研究生思政课主体实践过程看,发展变化和动态演进是一个客观过程。由于人们的主观认识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因此思维惯性就不可避免地会进入研究生思政课的育人过程之中,从而容易产生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认知错误。正因如此,我们必须正确面对课程育人过程处在不断运动发展的客观实际,积极探究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客观地看待新事物新环境新趋势的出现,以与时俱进和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研究生思政课的育人过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坚持对立统一规律,自觉运用矛盾分析法,正确处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对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和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从主体关系角度看,教师、学生、教辅人员、管理人员之间构成了多维复杂的关系联结,但按照对立统一规律则可以非常清晰地把握不同主体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在多维复杂的主体关系中,梳理出一系列清晰的主体对立统一关系,如“师—生”关系、“师—师”关系、“师—管”关系、“生—生”关系、“生—管”关系、“教—辅”关系、“辅—管”关系等。遵循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要求,我们可以生动形象地把握不同主体关系的具体内容和运动方式,从既对立又统一的角度看待主体关系,从而建构出逻辑清晰、内容系统的课程育人主体关系网。其次,从课程体系角度看,研究生思政课与本科生思政课、研究生专业课等也构成了对立统一的课程矛盾关系。本科生思政课与研究生思政课既处在高等教育阶段思政课程共同体之中,二者互为依存但又区分明显。如果看不到二者的统一性,就不能全面把握思政课的育人价值;如果看不到二者的区别性,就会造成教学内容重复和教育资源浪费。研究生思政课与研究生专业课也遵循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互为补充又相互区别:二者是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课程载体,都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但二者的学科领域与知识体系又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不能相互替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就是坚持对立统一规律的实践表征。最后,从育人环境角度看,必须全面把握校园内外环境,将课堂环境、校园环境、行业环境、社会环境等视为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科学把握不同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最终为实现不同育人环境的目标贯通、需求畅通、要素融通和设施联通提供科学指导。

辩证思维方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主观思维过程中的具体化。运用辩证思维方法也是正确认识研究生思政课育人实践规律的科学方法要求。辩证思维方法立足于客观事物的辩证本性,通过概念内在矛盾的展开,借助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最终科学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其中,“归纳与演绎”是最常见的推理形式,涉及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是事物和概念的外部关系。“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的辩证联系和发展过程在思维中的再现,涉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事物和概念的内部关系。“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事物自身各方面的矛盾组成的对立统一的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科学理论的根本原则和方法。要深刻把握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的内在规律,必须自觉遵循客观辩证法的规律性要求,全面掌握主观辩证法的科学体系,在育人实践中实现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二)实践方法:调查研究

掌握并运用唯物辩证法,是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根本要求。我们通过唯物辩证法认识到的事物现象特征和发展规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要求,还需要一个确证和检验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过程。实践过程既是正确认知的来源和目的,又是检验认知正确性的标准。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方法贯穿在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之中,用调查研究的方式认识和掌握各种矛盾关系的实质,并从中找到解决矛盾、推进工作的有效手段和正确路径。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实践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在长期斗争、辛勤著述的实践过程中,运用的最普遍的实践方法就是向社会做调查、对生活进行观察、对书本和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实际上,这种天天见之于行动的方式就是调查研究。”[7]毛泽东同志将调查研究作为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严正指出:“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8]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注重调查研究,强调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9],并进一步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10]。

调查研究包括两个环节:一是调查,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考查查核,了解客观事物各方面的情况,搜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材料;二是研究,即对收集来的资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逻辑思维加工,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找出其规律性,形成科学理论以指导实践。在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课程的改革创新过程中也必然会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从学校实际、课程实际、教师实际、学生实际、环境实际出发,通过深入调查收集广泛而丰富的实际材料,从而发现真情况和真问题,为下一步的研究判断奠定扎实基础。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更进一步地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对客观情况的本质特征和变化规律做出理性分析和科学研判,从而找出研究生思政课育人实践的内在规律和实践要求,最终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意见和实施策略。总而言之,不论是传统调查研究的历史传承,还是新媒体新技术环境下调查研究的时代创新,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的实践本质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对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是科学把握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规律的根本要求。确立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情感性原则,为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提供重要的规范标尺,从而有效规约育人过程的发展方向。在科学原则的指导下,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必须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核心环节,既要充分发挥理论教学对完善知识体系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综合能力的关键性作用。由于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包含诸多主、客观要素,关涉不同主体的多维诉求。因此,需要将唯物辩证法作为科学认识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矛盾因素、矛盾关系和矛盾环境的根本方法,并通过调查研究的实践方式将认识矛盾与解决矛盾有机结合起来。系统分析为科学把握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规律提供宏观视域和哲学逻辑。如果要进一步对研究生思政课育人过程进行微观把握,就需要借助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深化研究。

猜你喜欢

思政课研究生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