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坳水库保水渔业的实践与探索
2023-12-20李艳红章尧爱赵楠芳
李艳红,章尧爱,赵楠芳
(1.江西省水利科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9;2.上饶市大坳水库管理局,江西 上饶 334000)
水库是人类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产物,具有防洪、供水、渔业、灌溉等多种功能。其中,渔业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动物蛋白,也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物质基础,尤其是在当前全社会对食品安全及品质提出更高要求的形势下,水库等大水面生产的优质鱼产品,对增加优质水产品供给、加快库区农民致富步伐,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2020 年全面启动长江大保护“十年禁渔”,水库渔业已成为江西省有机水产品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库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其地位和作用越显重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水资源紧缺之间矛盾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水库成为城镇居民饮用水的重要水源地,供水成为水库基本功能,如何达到水质保护与渔业开发之间的协调统一,成为水库渔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关键现实问题。以生态渔业和生态保护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水库渔业发展的新方向[2]。
大坳水库作为上饶市中心城区及沿线乡镇100 万人口的饮用水源地,自2019 年依托优质水资源,创新发展保水渔业,使水库水质得到净化,为保持Ⅰ类至Ⅱ类水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水生态保护和生态渔业发展双赢、“好鱼护好水”与“好水养好鱼”良性循环的局面。江西省人大环资委《关于我省优质水资源价值实现情况的调研报告》中提出,建议推广大坳水库保水渔业模式,通过以渔护水改善湖库水质。现总结分析大坳水库保水渔业管理模式,为江西省其他水库实施保水渔业提供技术路径和管理借鉴。
1 水库状况
大坳水库位于上饶市广信区上泸镇境内,信江一级支流石溪水中上游,是一座集防汛、供水、灌溉、发电为一体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90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5 亿m3,总库容2.757 亿m3,正常蓄水位水面约9.1 km2,正常水位217.0 m,兴利库容1.43 亿m3;设计灌溉面积约22 886.7 hm2,设计灌溉保证率85%;电站装机容量40 MW,设计年发电量为0.91 亿kW·h。2010年大坳水库被确定为上饶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2017 年3 月正式供水。城市供水引水工程沿线经过广信区、信州区所辖十二个乡镇,涉及36 个行政村,全线长度50.38 km,设计日最大供水量35 万t,可满足中心城区及沿线乡镇100 万人口的生活用水。大坳水库流域内植被状况良好,水质保持在Ⅰ类至Ⅱ类。
2 保水渔业发展的必要性
2.1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2019 年1 月农业农村部等10 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中,鼓励在湖泊水库发展不投饵滤食性、草食性鱼类等增养殖,实现以渔控草、以渔抑藻、以渔净水。同年12 月,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局、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以发挥渔业生态功能为导向开展增殖渔业,加快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2020 年7 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向科技要产量、向生态要品质、向品牌要效益”的思路,持续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大水面渔业是江西省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发展大水面保水渔业,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绿色发展之路。
2.2 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对于水库型饮用水源地,保护水质是第一要务,水库开展保水渔业,在水库中投放一定量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鳙,滤食水体中的藻类等浮游生物,将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转化为鱼体蛋白质,再通过捕捞的方式,间接带出水体,有效提高水体净化能力,最终达到净化水库水体的目的。
2.3 提高水产品质量
在上饶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地大坳水库发展保水渔业,通过科学放养适量的鱼类,利用水库优质的水资源,提高了水产品质量。同时在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的前提下,做大做强生态产品,实现库区农民人均年增收达5 000 元,年均可实现生态价值转换1.5 亿元。
3 实践与探索
3.1 创新保水模式,推进鱼水共生
以现代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根据水体特定环境条件和水质检测的数据,制定翔实的“增殖放流”方案,科学投放鲢、鳙鱼苗。通过鱼类对浮游生物的牧食来控制浮游生物丰度,同时将浮游生物转化为鱼产品,当鱼类生长到一定规格后,通过捕捞鱼产品的形式,大量移出水库中的浮游生物等有机物,遏制水体富营养化进程,提高库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和稳定性,维持水体自净能力。从2019 年开始,水库管理部门与浙江千岛湖进行战略合作,投放规格为0.25~0.8 kg/尾的鲢鳙鱼苗5 万kg,2020 年2 次增殖放流7 万kg 大规格鲢鳙鱼苗,捕捞规格为2.5 kg/尾以上的高品质的鲢鳙11 万kg,至2021 年底,水库存鱼量达16 万kg。有效控制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趋势,减少污染,提高水质,水库2020 年全年保持I 类水质7 个月,2021 年全年中10 个月保持I 类水质,实现了“好鱼护好水,好水养好鱼”的保水模式。
3.2 协调配合完善体制机制
建立了完善的领导机制,从根本上破解只管水面不管流域的格局,打破“九龙治水、各管一摊”的现状。2019 年1 月1 日起,水源保护工作纳入河(湖)长制重点管理,由分管的市委常委、副市长担任大坳水库湖长,每年4 月初召开河长会议,协调处理重大事项。成立了上饶市大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领导小组,分管的市委常委、副市长为组长,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形成了市、县(区)、乡(镇)三级联防联控,各地各部门协调配合的联动机制,建立健全综合执法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出台了《上饶市大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大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的意见》等规章制度。
3.3 强化源头控制,全面治理污染源
因地制宜地采用集中式、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分区实施库区乡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污染处理设施建设,生活污水实现全面处理、达标排放;农村垃圾就地分类,综合利用,按照“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模式进行处置。
切实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全面取缔了保护区内畜禽养殖,在水库汇水区域全面推广有机种植,全面禁止使用农药、化肥;依托库区生态优势,引进品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库区乡镇政府、农民合作,推进有机稻、有机蔬菜种植规模化、产业化,市、县两级相关部门给予了技术、政策和资金支持。
加大了水源涵养修复力度。在3 条入库河口建设生态湿地,实现河水入库前再净化。
3.4 推进水岸同治,构筑高质量发展水生态屏障
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库区公路、森林“四化”建设,改善库区生态涵养条件;大力实施水源保护智能化工程,借助科技手段,在库区水面安装“鹰眼”,实施全天候全方位全时段监控,并通过自动报警联动语音播报系统、无人机自动巡航系统等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水平;严厉打击破坏水环境的违法行为,充分发挥综合执法中心的作用,与市直有关部门、库区乡镇联动执法,饮用水源地各种违法乱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3.5 强化宣传教育,增强保护意识
开通大坳水库库区禁止违法行为的移动、电信短信通知平台,经常性发送宣传提示短信,向库区群众发放宣传册,水库周边设立大小宣传栏、警示牌、大型LED 显示屏;制作了水资源和鱼类资源保护的宣传片和全方位展示墙。
3.6 创新经营管理体制,促进保水渔业可持续发展
(1)建立健全保水渔业机构。在大坳水库管理局下设大坳水库保水渔业办公室、大坳水库饮用水源地综合执法中心、航运水政科、江西龙信特保劳务公司,办公室下设上饶市大奥生态渔业发展公司。
(2)组建上饶市大奥生态渔业发展公司。2020年与上饶市国资集团合作组建,对在大坳水库从事养殖、增殖、捕捞、经营等渔事活动,实施统一管理与经营。
(3)综合利用先进技术体系。根据水质检测数据,精准确定鲢鳙的投放数量和比例,投放量足质优的鲢鳙鱼种。同时采用“人放天养”的模式,不施加任何投入品,自然育肥,净水养殖。
(4)成立上饶市大水库饮用水源保护综合执法中心。形成了以护渔为主力、以执法为后盾、以乡镇为支撑,执法与护渔、水面管理与陆域监管、日常管理与快速反应、目标考核与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渔业资源管理新模式。
综上所述,大坳水库保水渔业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加减乘除”法,围绕Ⅰ类水体的目标,“加”了千岛湖保水渔业系统方法[3],创新水资源和渔业资源管理,安装了“天眼”和组建了水上特保队;开展全年水质分析和鱼群监测,保持“增殖放流、水体库存、合理捕捞”生态平衡;制作了水资源和鱼类资源保护的宣传片和全方位展示墙。“减”了周边乡镇农业化肥农药面源污染。“乘”是流转土地大规模发展有机大米;发展保水渔业提供高品质鱼类产品;为周边乡村开通了发展经济的彩色路;向周边城市引水成倍增加水资源优势。“除”是“五水共治”根治水库周边污染源;清除水面垃圾和违规钓鱼捕鱼行为。
4 建议
应用非经典生物操纵方法,施行保水渔业,对于控制大坳水库藻类种群结构与规模,改善水质,以维护水库生态系统平衡、确保饮用水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大坳水库保水渔业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在江西省饮用水水源地实施“以鱼护水,鱼水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保水渔业,提供了管理借鉴。根据大坳水库保水渔业管理模式的初步探索,提出其在江西省推广运用的几点思考。
4.1 以保水为前提,实现水库高质量发展
发展水库保水渔业,是现阶段江西省水库养殖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更是促进湖泊、水库等大水面渔业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水库发展渔业的前提是保护水资源,因此在湖库等重要的水域,应当严格遵守生态优先的原则,在严格控制最大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前提下[4],科学合理地发展渔业,根据各个水库的自然特征和保护要求,科学制定水库的渔业发展规划方案,为大水面保水渔业发展保驾护航,真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4.2 加大宣传力度,打造样板,进行示范推广
保水渔业是以生态为依托,以保水为前提,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又实现了可观的经济价值,真正做到促进水库生态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在全省范围内加大水库保水渔业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保水渔业的成效,从而提升保水渔业模式在江西省水库的运用。
4.3 拓展水库渔业发展空间,打造品牌,形成产业链
江西省内水库地理环境优越、水质良好,应利用好先天优势,发展休闲渔业[5],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吸引更多投资。水库鱼餐饮单位,应对水库鱼进行多种口味、多种形式加工和开发,以文化为统领,集养殖、管护、捕捞、销售、烹饪、加工及文创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形成各个水库的有机鱼品牌效应,使有机鱼成为知名的当地餐饮品牌。
4.4 发挥优质水资源优势,实现生态价值转换
积极探索水库优质水资源、生态资源的生态价值转换,打通“两山”转换通道,逐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富民优势,让库区群众在生态资源保护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