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苹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式发展探讨
2023-12-20李玉霞
李玉霞
(庄浪县果业站,甘肃庄浪 744699)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我国政府在推进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更加重视产业集群的建设,提出了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的目标。因此,苹果产业集群式发展将会逐渐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但与苹果产业集群先进地区相比,甘肃省庄浪县在主导产业层次、产业集聚度、三产整合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基于此,结合县情实际,从解决当前庄浪县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出发,确立开展产业集群式发展探讨课题研究。
1 特色优势
1.1 自然资源优势
1)自然环境优势。庄浪县属黄土高原苹果优质产区,土地资源丰富,无重大工业与厂矿企业,空气质量好,水质优,是优质高档苹果的最佳适生区。2)气候条件优势。庄浪县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1]。境内海拔在1 400~2 800 m,年平均温度9.1 ℃,年均降水量560 mm,≥10 ℃的有效积温2 800~3 300 ℃,年均日照时间2 076 h,无霜期165 d 左右,主要气象指标均符合生产优质高档苹果的要求。3)土壤土质优势。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平均土层深度在90 m 以上,土壤松软、蓄水保墒,土壤中富含钾、锌、钙、铁、硒等矿质养分,生理病害少。
1.2 山地梯田优势
庄浪县果园大部分属于山地梯田,具有通风透光、光照充足、质地疏松、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所产的苹果着色好、果面光洁、质地细脆、口感好、硬度高、耐贮藏及酸甜适度,苹果品质优势明显。经农业农村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和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庄浪苹果外在感官指标和内在理化、卫生指标及农药残留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的绿色苹果标准。
1.3 市场发展优势
庄浪县苹果产业经过40 余年的规模化发展,群众的认识和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较高,管理的标准化程度也高,经济效益明显。苹果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约占其成本的1/3 左右,而庄浪县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足,使苹果的生产成本明显低于其他地区,生产的红富士苹果质量超过周边其他省、市、县。从国内市场看,庄浪苹果口碑较高,市场需求量大,红富士苹果地头收购价连续十年领跑全国最高价位,价格竞争优势明显,在出口创汇上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2 基本情况
近年来,庄浪县在苹果基地建设、果园标准化管理、老果园改造提升、科技和人才创新、产品贮藏加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出实招、下功夫,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推动了全县苹果产业发展,创建了一批标准化程度高的示范园,培育壮大了一批涉果龙头企业,为联农带农、富农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1 产业基地稳步扩张,经济效益日益凸现
从2006 年开始,庄浪县按照规模化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适宜当地种植的新优苹果品种。2022 年,全县苹果种植面积4.4 万hm2,实现了苹果适宜区全覆盖。截至2022 年底,全县苹果挂果园2.45 万hm2,果品总产量61.8 万t,苹果产业链产值37.4 亿元,其中一产产值32.1 亿元,二产产值2.8 亿元,三产产值2.5 亿元。
2.2 新优技术全面推广,龙头企业蓬勃发展
为充分彰显亩产效应,庄浪县着力采取树型改良、单果管理、增施农家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提质增效措施,使苹果优果率达到75%,商品率达到95%。通过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庄浪县先后建成了甘肃贡禾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53 家果品保鲜贮藏、加工企业,贮藏能力27 万t,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 户,省级龙头企业7 户。庄浪县还有果品包装企业9 户,果品专业合作社371 家,家庭农场447 家,苹果营销企业和网点1 638 个,每年实现贮藏增值3.5 亿元。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基本形成了产、贮、加、销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2.3 生产经营模式灵活,联农带农机制健全
在经营方式上,庄浪县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转包、租赁、流转经营和土地股份合作等方式,鼓励支持有能力的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承包经营果园。2022 年,新型经营主体承包果园的户数有1 550 余户,其中涌现出5 个承包面积在66.67 hm2以上的大户,24 户承包面积在6.67~33.33 hm2的大户,承包总面积达到0.31 万hm2。庄浪县还大力推广企业建基地、基地联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高效推动苹果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显著提高了果农收入[2]。为避免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果农经济收入,积极推广“保险+期货”生产交易模式,确保果业增效,果农增收。
3 主要问题
3.1 发展后劲仍显不足,链条短板问题依然突出
全县现有果园中,20 年以上的老果园约占30%,栽植品种以中晚熟品种为主,品种单一,与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农村从事苹果种植的人员逐年减少且年龄偏大,劳动力老龄化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弃管园、撂荒园在一些乡村不同程度地出现。产业链链主企业数量少,庄浪县果品精深加工企业仅有1 户,经营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带动作用不强;缺乏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外向型企业和项目,精深加工、科技创新、二三产融合等延链补链项目少,产业的外向度不高。
3.2 服务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品牌开发保护亟待加强
围绕苹果产业链建设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指导和社会化服务等体系还不健全,“小农户”与“大市场”、“小服务”与“大产业”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防灾减灾设施投入不足,人防、物防、技防体系不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较小,苹果产业抵御自然、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不强。平凉市统一打造运营“静宁苹果”区域公用品牌,但庄浪县的一些果品企业和果农对全市主打“静宁苹果”品牌的认识还不到位,仍存在着各创品牌的想法和做法,拓展国内外中高端市场的步伐缓慢,出口创汇能力不足。同时,受全国苹果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果品阶段性销售难、运输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4 发展思路
4.1 发展思想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立足资源优势和果品产业良好发展基础,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要求,坚持稳规模、提质量、增效益[3]。集中资金资源,聚力苹果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基地的建设,促进加工营销和生产经营主体壮大、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加快补齐产业短板弱项,着力提升“庄浪苹果”品牌影响力。建设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苹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引领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4.2 发展原则
4.2.1 坚持主体投入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民受益的理念,发挥好政府、企业和农民3 方面的作用。政府发挥扶持引导作用,重点在苹果产业集群的建设管理、科学规划、创新机制、优惠政策、统筹协调及配套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加强基地建设、产品贮藏加工、产品营销等方面的投资建设;农民通过政府优惠政策和机制创新的引导,参与到产业发展的全链条中,分享产业集群式发展带来的增值收益。
4.2.2 坚持一体化打造和主体培养相结合原则
重点在苹果基地建设、果品加工与流通方面,加强政策、资金支持,推动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拓展苹果产业多功能,大力发展苹果采后商品化处理和加工,提升庄浪县仓储和物流能力,建设交易物流中心,积极发展休闲果业、电子商务、生产性服务业等,促进苹果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
4.2.3 坚持生态友好和绿色发展相结合原则
培育壮大绿色、有机苹果产业,围绕种养互促循环模式,发展以苹果产业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打造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型产业集群,通过种养充分结合、物质有效循环,建立绿色、无污染发展苹果产业的长效机制。创设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建设发展的基本前提。
4.2.4 坚持姓农务农和为农兴农相结合原则
坚持姓农,苹果产业集群发展以农业为基础、以农民为核心;坚持务农,苹果产业集群建设围绕农业干,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坚持为农,苹果产业集群一切政策措施和资金项目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服务;坚持兴农,广泛吸引和集聚现代要素,提高农业质量和综合效益,使农民、政府、企业多方得利。
4.3 发展目标
通过产业集群式发展,达到苹果产业链条齐全、主体集群、合作共享的目标,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4.4 万hm2,产量稳定在75 万t 以上。果园管理标准化率达到100%,优质果率在80%以上。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64 亿元,其中:一产夯实基础,产值达到37.5 亿元;二产逐步做强,产值达到15.9 亿元;三产稳步扩大,产值达到10.6 亿元。
5 建设布局
5.1 产业布局
立足资源禀赋和苹果主导产业发展基础,围绕庄浪县苹果产业强链升级、补链增效、延链增值、集群式发展的思路,促进生产要素在空间和产业上优化配置,形成“三基地、三园区、三体系”的总体功能布局。
5.2 产业分区
1)“三大基地”。坚持生态梯田、有机定位,按照“巩固老基地、拓展新基地”的思路,打造梯田有机苹果生产基地、绿色苹果生产基地、老果园改造提升基地。2)“三个园区”。积极引进创办一批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的链主企业,加快产业园区化建设,即全面建成万泉河川谷地高端新优品种苹果产业示范园、现代苹果物流产业园、数字苹果产业园。3)“三大体系”。围绕循环链、转化链、价值链,不断健全完善集果品贮藏、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果品增值体系,逐步构建大中小协作配套、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
6 风险预防措施
6.1 健全政策性保险,降低果农经济损失
进一步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覆盖面,丰富保险险种,在增设苹果生产保险的基础上,简化理赔认定手续,加大农业保险保费的政府补贴力度,鼓励更多农民加入农业保险。推广“期货+保险”模式,启动“期货+保险”试点工作,将更多农户纳入“期货+保险”保障范围。引导农户和企业同时参加多个保险,降低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
6.2 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组织建设、治理改善和集体经营制度创新,在党支部领导力强的村庄积极探索创新和深化联农带农机制创新,鼓励农民以土地、闲置农房等固定资源或资金、资产等入股,让农民加入股份合作组织,使农民既是企业的股东,又是企业的打工者,既能参与股份二次分红(将农户入股资金的5%作为保底分红;项目盈利后,每年在保底分红的基础上外加农户入股资金的2%作为浮动分红;出现亏损时,仅按照农户入股资金的5%,支付农户保底分红资金),又能获得打工收入,与新型经营主体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4-5]。
6.3 创新科技服务水平,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近年来,针对每年早春苹果花期、果期易遭受低温冻害、冰雹、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庄浪县成立了县、乡(镇)、村三级科技服务队,在发生灾情前,各级各部门要迅速行动,积极组织指导广大果农密切关注气象动态,尽力做到预测预报。在防灾减灾技术措施指导培训中,开展堆草熏烟、喷施防冻剂、搭建防雹网等措施示范,推广人工授粉、增施有机肥、科学修剪、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等技术,力争把灾情影响降到最低。在品牌培育打造上,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基地创建工作,提高庄浪苹果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7 政策与保障措施
7.1 强化组织领导,工作专班推进
组建庄浪县苹果优势产业集群式发展工作组,制定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的工作机制,坚持分级负责、统筹推动,加快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式发展。成立由庄浪县财政和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站室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研究产业态势、吃透产业规律、把握产业方向,科学谋划和指导产业集群的培植。研究制定产业政策、扶持政策,谋划产业突破重点,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快速有效推进。
7.2 强化督导考核,营造良好氛围
建立庄浪县苹果产业集群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合理制定评价细则,科学设置评价标准。通过严格目标管理,靠实工作责任,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建设任务落到实处。认真落实县、乡(镇)、村三级书记的工作要求,把苹果产业集群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摆到突出位置。注重宣传推介苹果产业集群建设的鲜活经验,介绍一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产业集群的典型案例。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倡导诚信守法,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业的良好环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