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县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路径探讨
2023-12-20李志成
李志成
(池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安徽池州 247000)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其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福祉。农业生产中,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轻劳动强度,还能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推广和应用过程中,会受到众多条件的制约,因此分析县域农业机械自动化制约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县域农业机械应用水平,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作用。
青阳县隶属于安徽省池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与沿江平原的过渡地带、皖南山区东北,总面积1 196 km2,九华山脉绵亘中南部,境内有多座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山地面积辽阔。
近年来,青阳县农业机械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先进水平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制约着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的发展。以该县为研究对象,对其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当前其在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方面的困境,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1-2]。
1 现状
1.1 茶叶机械加工水平领先
茶产业是池州市山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作为安徽省及全国的主要茶叶产区之一,池州市各乡镇建立了规模不同的茶叶初制加工厂近220 个,有茶叶处理机械近3 200 台(套)。青阳县是池州市有机茶发展的重点产区,当地农机部门通过多年对茶叶生产和加工机械化技术的扶持与推进,在开沟、耕地、除草及茶叶加工等方面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清洁高效的自动化流水线也开始得到应用;但大多数茶叶加工仍为家庭作坊式生产。茶叶加工机械化已成为山区农民增产增收的得力手段,目前已向茶园管理机械化、加工生产规模化发展,茶叶机械加工水平在安徽省处于领先地位。
1.2 特色农业机械化研制持续推进
通过多年的不断努力,青阳县山区机械化发展的增速有所加快。前几年,黄精、香菇、葛根、竹笋及板栗等山区特色产品的机械化发展规模较小、水平较低。近几年,有关部门鼓励当地农机生产装备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加强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研发制造市场急需、本地急需的特色农机装备和智能化装备,提高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农机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例如,由茂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安徽天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板栗剥壳机,安徽友力节能设备有限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研制的香菇及特色黄精智能烘干设备等均已多次开展示范试验试用,效果良好。
1.3 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
截至2023 年6 月,青阳县已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 个,2023 年新建烘干中心2 个、育秧中心2 个,服务面积约0.13 万hm2。同时,配备无人植保飞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大型复式高效农机具200 余台(套),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引领作用,年农机订单服务作业面积可超过3 333 hm2。此外,青阳县加大推广经济作物、畜牧业、渔业生产各环节机械化,深化农机、农艺、农信的融合,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7.58%,较2022 年提高2.01%。
1.4 政府引导作用不断增强
青阳县持续有效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2021—2023 年补贴系统中完成2022 年度补贴申请录入660 余台,使用资金近650 万元;在报废更新补贴系统中完成录入近10 台,使用资金近9 万元;已发放3 批补贴资金约260 万元,受益农户400 余户,带动农民投入资金1 800 万元。通过逐步淘汰老旧机械,因地制宜推广丘陵山区急需的中小型农机和复式智能高效机械,推动了全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提升了主要农作物农机装备能力。青阳县还注重强化农机化技术培训,通过召开安全和技术培训会、印发农机化技术资料、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场院指导服务等多种形式,已完成农机手培训100 余人,为农机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2 面临的困境
青阳县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增产增收做出了贡献,但与全国平原地区和发达县域的机械化水平相比,该县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仍然较低,主要存在以下3 个方面的问题。
2.1 区域差异性显著
青阳县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山区县,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农作物种植结构、农业生产特点存在较大差异。例如,一些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等作物,需要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耕作和收割;而一些地区主要种植茶叶、麻等特色农产品,需要一些专门的农业机械进行管理和采摘。此外,青阳县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一些经济实力稍强的乡镇,农户和农业生产组织购置农业机械自动化装备的能力较强;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户经济基础较薄弱,无法承担农机费用,机械化发展缓慢。地理位置也是影响青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偏远乡镇位于丘陵地带,地形复杂,土壤条件恶劣,大型机械无法适应陡坡和狭窄的农田,机械易受损,农民缺乏农机操作与维修知识,维修和运输成本高,因而阻碍了农业机械化推广和发展[3]。
2.2 深加工机械化不够,特色行业研发不足
农产品深加工作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青阳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少,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不足20 家,农产品加工总产值仅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高,除青阳县双山禽蛋厂、池州市金凤凰天然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了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外,大部分企业规模不大、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4]。此外,青阳县域内没有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不利于农产品产业的持续发展。
青阳县农产品以稻、茶、麻、蚕桑为主,除茶叶外,桑蚕养殖也远近闻名,素有“蚕桑之地”之誉。然而,青阳县针对桑蚕的机械化养殖及加工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目前还停留在全程手工喂养和生产的阶段,产业效率极低。目前,作为劳动密集型的蚕桑行业要如何应对劳动成本的急剧增长,成为摆在地方政府及蚕业行政人员、科研人员、生产者及经营者面前的问题。
2.3 当地农民对机械自动化认知存在偏差
农民的素质和技术接受程度是影响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青阳县大多数农民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有所顾虑。许多农民受教育水平较低、学习能力较差,缺乏对现代农业技术和机械自动化的了解,对机械化技术概念和应用的理解有所欠缺。在一些偏远闭塞的乡镇,部分农民受家族传统和习俗的影响,更加倾向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对机械化生产持保守态度。在农业生产中,一些农户或农民合作组织缺乏对相关技术的认知和了解,不熟悉农业机械的应用和操作。虽然政府部门通过选取农民代表的方式进行了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但大多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农民、走到田间,导致多数农民对智能化机械知之甚少,降低了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率和推广率。
3 推广路径
3.1 逐步落实区域差异化应用
青阳县不同乡镇农业机械水平存在较大发展差距,这主要是该县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农民意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在推进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时,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差异化的措施,避免一刀切的做法。1)相关部门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提供差异化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于区域位置和经济发展较好的乡镇,可以减少财政补贴力度,鼓励市场机制在推动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中起到更好的作用;对于区域位置偏僻和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可以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帮助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2)农机销售和制造类企业要围绕青阳县水稻、茶叶、桑蚕等农业特色产业和土地利用情况,制定差异化的营销和推广策略,开展针对性的技术研发和设备创新。3)不同乡镇要加强地区间的合作,促进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跨地区交流和推广,搭建地区间的交流平台,提高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整体水平和应用效果[5-6]。
3.2 推动深加工进程,落实蚕桑机械应用
目前,青阳县的小磨麻油、九华黄精粉丝已入选县级非遗产品,黄精、皖南土鸡、葛粉、麻油等产品成功申报“三品一标”,因此在推进青阳县农副产品深加工进程方面,需结合青阳县特色产业进行深加工,依托本地农业资源,围绕皖南土鸡、绿色蔬菜、生态葛粉、农家粉丝及木榨菜籽油等农副产品,鼓励农民加入合作社,推动农业生产与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合作,并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整合农产品生产、采购、加工、销售等环节,引进一批先进的加工设备,提高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的供应保障能力。青阳县作为蚕业生产的重要地区,推广智能化、机械化养殖是实现现代化蚕桑产业的必然趋势。因此,各级部门要推进桑叶收割机、喂蚕机、蚕室清洗机等的应用,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升其对桑蚕机械化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农民参与桑蚕机械化应用,并通过农技人员、专家和农机合作社等渠道,为农民提供及时的技术指导和答疑服务[7]。
3.3 提升农民素质,加强政府引导
为了充分发挥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效果,青阳县相关部门可采取以下措施。1)通过实地调查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农民的培训需求和问题,针对性地制订培训计划。2)与农业行业协会、农业企业等合作,共同组织培训活动。利用协会和企业的资源和渠道,开展深入的培训和技术指导,通过开展技术交流会、现场示范等形式,使农民亲身参与、亲身体验农业技术。3)除了传统的面对面培训,可以探索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如网络培训、远程培训、现场观摩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络平台、手机APP 等,将培训内容和技术指导传递给农民。4)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农业机械自动化的财政补贴和贷款支持,通过税收减免、信贷支持等措施,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提高其使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8-9]。
4 结语
青阳县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及推广路径需要进一步探索。政府要因地制宜地对农业机械化进行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设备。同时,要推进深加工进程,落实蚕桑机械应用,以产业带动机械化发展进程。宣传和推广工作中要深入农民群体,提高农民对农机化的接受度,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以上措施的综合运用,有望促进青阳县农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