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课堂思考的力量:在游戏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2023-12-19胡泳澜
胡泳澜
【摘 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要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提问、敢于质疑”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在低年级开展游戏化教学,将数学游戏引入课堂教学中,学生就能在游戏活动中不断拓宽思考路径,了解并掌握思维法则,让思维外显,促进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核心素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关键词】数学游戏 思考显性化 思维发展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将小学课堂教学游戏化、活动化、生活化,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创中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是当前教育者的职责与使命。为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组“教”与“学”的关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将游戏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玩中思、思中悟、悟中用、用中创,让学生在游戏中构建思维模型,在应用与扩展中丰富思维策略,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就以数学游戏“智慧红黄蓝”为例,谈一谈如何在游戏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和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
一、数学游戏“智慧红黄蓝”单元主题的选择
“智慧红黄蓝”游戏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进一步强化了育人标准,即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本游戏重点体现了数学抽象、数学推理和数学建模等数学核心素养,并在游戏过程中落实对学生空间观念、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等能力的培养。
本游戏难度与低年级的教学内容差不多,游戏包括1个棋盘、9枚棋子和1本信息图卡三部分。其中,棋子是由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几何图形组成,其中几何图形又分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三类;棋盘则为3×3的九宫格。游戏规则:根据信息卡要求,将9枚棋子分别放入棋盘的1到9个区域中的正确位置。
教师则在指导学生“玩”的过程中,将思维游戏作为有效训练思维、培养思考力的“介质”,让学生在课堂中运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展示思考的轨迹,进而帮助学生用思考法则建构思维模型,并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从而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感受思考的力量。
二、数学游戏“智慧红黄蓝”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背景分析
本单元以数学游戏“智慧红黄蓝”为主题,具体课时分配见表1。
(二)数学游戏“智慧红黄蓝”单元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标要求、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类比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智慧红黄蓝”游戏,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积累游戏活动策略、方法和经验。
(2)在推理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推理意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引导学生将信息与信息进行横向与纵向联系,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间的关系,展示思考的路径与思考依据,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外显,从而有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3)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思维法则与策略在推理中的价值,帮助学生构建思维模型,促进学生数学思考力的提升,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具体各课题教学目标见表2。
三、教学实践反思
本单元课程内容的定位属于游戏化教学课程,在设计本单元之初笔者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借助游戏,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外显,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本单元教学以学生为本,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形式,把游戏作为一个“介质”,将学生的思维起点、思维路径可能化,让学生看到思考的全过程,从而学会在解决问题时,不要盲目地行动,要采用“红绿灯”法则。学生要先在脑海里亮起红灯,并停下来观察;然后慢下来思考,在充分的观察与思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与起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定锚”策略;最后付诸行动,在行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的猜想、直观想象、类比等方法,展开正向、反向推理,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一)教学理念
本单元的设计理念是将游戏引入课堂,将课堂教学游戏化、活动化和生活化。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因此,将游戏引入课堂,将数学思想、方法与游戏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二)教学亮点
本单元的设计亮点体现“三化”:
第一,思考路径显性化。
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在日常教学的整个思考过程中,最难量化,也最难显现的就是学生的思考轨迹。而在新课标中,更多的强调了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将思考的痕迹显性化。相对课堂教学的知识而言,抽象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积累更具有价值。因此这个单元的整体教学过程,是逐渐让学生通过抽象和分析,在推理中找到数学方法,构建思维模型,提升学生的思考力。
第二,思考过程条理化。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从最开始的随意尝试到通过观察分析出确定信息和非确定信息的过渡,让学生从纷繁的信息中找到突破口,进而全面解决问题。
第三,思考内涵层级化。
学生在游戏的教学过程中,从开始的看热闹到后来的悟门道,学生会发现小小的9枚棋子的摆放绝不是仅仅通过尝试就能解决的,这背后是需要大量的思考、排除、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的应用,这也是凸显学生思考能力提升的全过程。
在这个单元的整体教学结束后,我们让学生感受:这个游戏带给我们什么呢?仅仅是快乐吗?绝不是!学生脱口而出的答案是“学会了如何思考”。
因此,思维的发展、学生思考力的提升绝不只是对知识的掌握,更多的是点亮学生的智慧之灯。
综上所述,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是新课标背景下让学校的课堂教学更具游戏化、活动化和生活化的一个大胆尝试,也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条有效路徑。
【参考文献】
[1]张春莉,栾廼芊.在游戏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思考力[J].小学教学(数学版),2022(6).
[2]于萍,在数学游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考力——以“疯狂对对碰”一课为例[J].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2(6).
[3]吴建成,张春莉.“以退为进”教学实录[J].小学教学(数学版),2023(1).